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98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docx

关联词研究论文素材

用好关联词彰显议论文的思辨力量

  一、议论文写作中的关联词及类关联词现象 

  1.议论文中的关联词 

  2017年高考全国卷Ι的写作,一考生选择关键词“空气污染+美丽乡村”,在其作文里,以关联词联结各段落内容,突出表现其对经济发展中的空气污染及社会发展关系的思辨。

全文七个段落,其关联词使用如下:

 

  

(1)(简单分析材料之后)“其实,空气污染并非经济、社会发展的孪生兄弟……”(扣紧所选关键词,开篇定向) 

  

(2)“经济发展只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只是社会生活组成部分……”(引出第一层次论述) 

  (3)“何谓社会发展?

……因而,美丽乡村集合了社会进步与文化建设诸要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归宿。

”(设问引入概念“社会发展”的阐述,承接上文进入第二层次论述) 

  (4)“然而,有人却认为经济发展及GDP数据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空气污染是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引入对立观点,后以古今中外发达社会为例批驳错误认识,证明自己的观点) 

  (5)“严重的是,空气污染是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抹杀社会发展的所有努力。

”(反面观点推论) 

  (6)“那么,既持有此认识,就不能还认为……”(补充论述) 

  (7)“所以,中国虽有空气污染,但正在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正在转变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你若来到中国,会看到……”(进一步阐明观点,总结全文,突出读者意识,扣紧文章主旨) 

  全国卷作文命题意图是“在正面引领价值观的同时,也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空间,启发考生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

”该文“直面”空气污染问题,“正视”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批判性地分析,思辨性突出,全文以关联词联结,以关联词组段或造句,起承转合,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观点明确而深刻,论述充分,是一篇高考作文优文,而关联词在这篇议论文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何为关联词?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用以联接的词语是为关联词。

常见类型或关系有因果、递进、假设、转折、让步等。

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既标明关系,也起增强关系的作用。

议论文写作强调思辨性,使用关联词,是思辨性的表现方式,也是增强文章思辨性的方法。

如上面例文,关联词的思辨作用显著,假若删去,文章逊色,思辨性减弱。

 

  关联词使用时,不仅可以单用,也可以连用,表达上造成思辨的深入、多层次、多角度。

如上面例文中,大部分段落均起自关联词,有的段落里语句间也是以关联词联结,全文思辨性突出。

 

  2.类关联词现象 

  上面例文中加点词句,有常见关联词,也有非传统语法关联词。

可见有关联关系的内容不一定有传统语法关联词存在。

具有关联关系的内容之间,关联词可能是表关联的句子、短语,或是语法研究中还未确定的其它关联词语,如“其实”“严重的是”等。

因非传统或常见的关联词联结,把这类情况概括为类关联词现象。

类关联词现象包括文句中新出现的因作者表达需要而自行拟用的关联词,及虽无关联词却客观存在内容关联的现象。

上面例文段落间内容联系性强,即使取消某些关联词,或用其它词语代替,其关联性依然存在。

 

  常见的特征较突出的类关联词现象有:

 

  以短语联结:

“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容否认”“总而言之”。

短语联结词意义不一,可表并列,也可表概括,表提示,也可是表肯定语气的副词,如“毫无疑问”是明确而肯定地表述的语气词。

 

  以句子联结:

如设问句,上文例文中“何谓社会发展?

”引出对社会发展概念的阐述。

 

  以段落联结:

即所谓过渡段。

 

  探索議论文中的关联词使用,是探索关联词语对议论文内容思辨性的促进作用,也可视为关联词化用、活用,因而就不能停留于传统语法复句的“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几类简单的关联词的认识,而是要关注包括类关联词现象在内的所有关联结构关系的现象,以更为广泛的视野审视议论文关联现象,找出其规律,以更好指导学生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因此,既确认已有关联词及其作用,同时又以类关联词现象发散思维,认识更多的增强议论文思辨性的方法手段是必要的。

 

  为便于阐述,下面内容中的类关联词现象均归入关联词这一概念之中。

 

  3.议论文中关联词的作用 

  增强文章结构的严谨性。

上面例文以关联词联结全文,起承转合,议论文显得结构严谨,文章脉络清楚。

 

  体现思辨层次。

议论文应体现思考的深入与推进,不让论证停留于现象或表层,或不停留于单一的某一层次上。

如上面例文中“因而……”从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认识的第一层次进到第二层次,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的本质性要求。

 

  语言简洁清晰。

上面例文的最后一段“所以……虽……但正在……正在……”,关联词“所以”是全文小结,后续的关联内容表达上先承认存在不足,转而明确指出人们观念的转变,实际作为的转变,语义清晰,语言流畅,既承认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困境,同时展示了进步的努力,向“外国青年”展示了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格调积极向上。

 

  二、关联词构句特点及训练 

  1.新材料议论文构句特点 

  近几年全国高考卷的作文以新材料作文为主,新材料作文要求“分析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适合自己写作的立意(论题、论点),尽可能使文章的立意与材料之间建立起某种逻辑推理的关系”,如“像只看GDP数据而致空气污染的所谓‘发展’,是漠视环境恶化以断绝子孙后代生存资源为代价的‘发展’,并非真正的人类生活健康幸福的社会发展。

”句子由三个分句组成,三个分句的联接词为“像……是……并非……”,第一个分句概括性地展示与材料关联的事实,第二个分句承接现象,直抵事实本质的分析,第三个分句则是展示作者的观点。

 

  根据材料提出观点、分析,是新材料作文表达语言的基本特点。

这个句子以关联词联结三个分句,其结构是最为常见的“材料+本质+观点”。

“材料”可以是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也可以是与材料联系的事实或现象;“本质”是前面内容的归纳、概括,是本质的阐述或原因的分析;“观点”即作者的观点、理解。

2.关联词构句训练 

  “材料+本质+观点”基本句式可衍生出许多变式。

如“现象、事实+原因分析+作者观点”,基本顺序不变,而各组成部分内涵有变化;可以改变顺序,如“观点+事实列举+原因分析或本质阐释”,等等。

 

  “空气污染、环境污染而至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并非真正的人类生活健康幸福的社会发展,而是漠视环境恶化断绝子孙后代生存资源的短视行为所致。

”是“材料+观点+分析”,先是材料,再以“并非”引入观点,以“而是”转而分析。

 

  “美丽乡村是人类生活健康幸福社会的映射,而片面追求经济速度而至空气污染环境恶化,只看GDP数据的所谓‘发展’,是漠视环境恶化以断绝子孙后代生存资源为代价的‘发展’。

”格式上“观点+材料+分析”,观点前置,以关联词“而”联结材料。

再以“是”联结材料句内涵的分析。

 

  “美丽乡村,可以看出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可以看出人们眼中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发展。

”三个分句的联接方式为“(材料)+本质1+本质2”,第一分句是材料,第二分句是材料的实质,第三个分句具有递进性,提到一个更高层次上表明作者的观点。

关联词使用是“(材料)+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后面两句以关联词连接构成递进关系。

 

  三、关联词构段类型及训练 

  1.关联词构段类型 

  从上面例文看,大部分段落结构是“关联词+中心句+阐释性语段内容”,即段首以关联词联结。

构段关联词可以是常见的复句关联词,因段落引入内容较为丰富,关联词有可能产生变式,也可能化用其它语言形式以作关联用。

除了常见复句关联词之外,谨列举如下供诸同道探讨:

 

  

(1)并列或列举,表认识多元 

  表并列性的观点:

另一方面,还要提醒的是…… 

  表列举,引入现象、事实性材料:

诚如大家所见到的,正如…… 

  引入对立的观点:

然而,设问句、反问句式…… 

  

(2)定义,指出某种立场或理由的合理性 

  如“何谓”“诚然”“不难看到”“由此可见”等,阐释所引出的表达内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这么说,或从什么角度他的观点是合理的,或阐明对对方的观点或看法有同情的理解,指出其中合理的部分。

 

  (3)概括或引伸前面内容,递进或深化认识 

  归根结底,由此可见,所以,还要看到,还认为…… 

  2.段落或片断的训练 

  一般的议论文,除首尾外,尽量将第一句设定为该段的中心句。

语段结构一般为“关联词+中心句+阐释性语段内容”,后面的“阐释性语段内容”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材料或事实+现象概括+本质或原因分析+作者观点小结”。

当然,细化部分的格式,并非每一步骤皆要出现,应视论证需要而灵活确定。

 

  提出语段的基本结构,是为学生提供思辨与表达的概念性支架,学生可依此结构练习,在练习中加深认识,提高议论性表达能力。

 

  如“是什么让我们对空气污染、生存环境恶化视而不见?

主要原因是我们对什么是幸福生活、社会发展缺少合理、正确的认知……”段落一开始一个设问句,后面就是根据问题的原因阐释。

以设问句作论证表达的练习,其意义既有语言技巧层面的,同时可促进学生提高思维认识水平,还可促进学生提升生活认识水平。

 

  以关联词连接进行议论文段落或片断写作训练,可有效破解学生议论表达中的一些问题。

可防止:

 

  段落内容停留于材料,或停留于例子,事实或材料之后没有推论与分析。

 

  光有观点,没有论证,中心句或观点句后面没有循序展开论证。

 

  列举的事实性素材与材料或观点之间的关系不清楚,或观点、中心句與分析推论脱节,语意脉络不清晰或混乱。

 

  思维不深入,停留于现象表层;论证停留于单层面滑行,没有多层次的论证。

 

  四、关联词组段成篇特点及训练 

  1.关联词组段成篇的特点 

  关联词在段落间可起联结作用,增强全文的逻辑性。

今年福建的考场作文评卷细则里,要求“拒绝单一的平面论证,当具有比较鲜明的层次性,能够从多个层面探讨问题,第一个层面问题解决后,进入第二个层面探讨,以此形成一个层递推进的论证思路。

”从常规议论文写作情况看,用以连接各段落的关联词,表现较为丰富。

段落间以关联词联接,全文逻辑关系得以增强。

 

  常见的新材料议论文篇章结构为:

①材料简述,开篇定向→②第一层次论述→③第二层次论述→④反面观点比较→⑤补充→⑥再申观点,扣题。

以上所列为基本结构段,但有的结构段并不是必须的,如“④反面观点比较”及“⑤补充”段,如果正面论述充分,就不是必需的。

 

  那么,各层次的联结性关联词丰富多样,谨简单列举:

 

  

(1)开篇定向段:

的确、是的,由此可见…… 

  

(2)第一层次论述段:

因而,所以…… 

  (3)第二层次论述段:

而且,还可看出…… 

  (4)反面观点及批驳段:

然而,可能,另一方面…… 

  (5)补充论述段:

还要看到,不可忽视的是…… 

  (6)小结扣题段:

所以…… 

  2.关联词联结段落的篇章训练 

  关联词联结段落的篇章训练,基本内容可以如上面所列举。

 

  福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石修银老师认为,今年福建高考评卷时较为关注的四个字眼为“诚然”“何谓”“当然”“或有人说”。

这些关联词,也是常见的段落联结关联词,应在篇章训练中用好。

 

  “诚然”连接段落内容,进行合理性分析。

如“诚然,它不是毫无道理……” 

  “何谓”连接关键词的概念界定,段落内容可就关键词含义展开阐述。

 

  “当然”连接条件分析。

如“当然,我所说的,是有一定前提……” 

  “或有人说”连接内容为可能的其它情况。

 

  篇章训练具有整体性,关联词训练就具有双向性:

先有思想,考虑好修正稿的内容,再考虑使用关联词,以关联词突出内在逻辑关系;以关联词使用修改议论文。

使用关联词会发现自己写作思考中的存在问题,也会发现篇章内容的内在逻辑性问题,以关联词使用而修正文章内容。

五、议论文写作中关联词使用的几个注意点 

  1.思想及思维深度是关联词有效使用的基础 

  “只要肯努力肯付出代价,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只要……就……”是充要条件关联词。

现实或实际中有努力有付出,却并一定会成功,付出与成功之间不可能划等号。

应是“只有肯努力肯付出,才有成功的可能”。

这组关联词,既是语法知识,同时是逻辑知识,还是学生生活认识及思考程度的衡量。

如此表达,于高中生而言,思想就显得十分幼稚。

 

  由此可看出,并不是掌握了一套关联词,在议论文写作时套用了,就能表现出思辨的力量。

思想认识及文章内容是基础,勉强的套用,可能产生生硬感,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内容的推敲,构思的合理及思想认识的提升是前提。

思想内容成熟,再有关联词的成功运用,才可能增强思辨性,达到锦上添花。

 

  2.用好关联词需遵循规律 

  议论文“句子联结的熟练规范最终决定着缀句成段、成篇的质量”,建立“衔接言语技巧”的“公式”,建立相应教学规范,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联结手段及方法,让关联词提升议论文写作思辨性的作用落到实处。

 

  首先应有一定数量的感性语言量的积累。

即学生理解具有一定数量的关联性议论文,内含句、段、篇相应关联关系或关联词,指导学生理解内容及关联规律。

然后指导学生梳理,归纳出相关规律性内容,上升至理性认识,如关联的基本类型,关联词等其它表现特点。

最后是运用形成技能。

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通过一定病例的分析、评改,认识关联词在议论文写作中的有限作用,形成运用能力、分析能力。

 

  3.避免关联词运用简单化 

  教师的写作指导中会为学生积累数量众多的写作素材,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可能投机取巧走捷径,提出观点,然后是塞进几个素材“论证”观点了事,出现“观点+素材”模式,以为议论文写作只是搭搭框架、找找材料、拼凑拼凑,只要文辞好一点,材料新一点,即可大功告成。

关联词在议论文写作中沦为塞材料的“帮凶”,成为学生懒惰、投机取巧的工具。

 

  有的学生一想到议论文写作,马上想到使用关联词,形成如写作先看作文选般的恶习。

于某些学生,要求慎用关联词是必要的。

于这些学生而言,应要求他们暂不考虑关联词,先以审题、立意、构思等常规写作步骤完成写作,后才斟酌关联词的使用。

 

  4.避免滥用关联词 

  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一篇议论文里应有不少于三组关联词,或是每一语段内都要由关联词构段。

如此强制性要求,学生写作时就免不了滥用乱用关联词。

 

  如学生议论文语段中有“可能……但不是……不是……不是……”,先假设对立观点,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否定性推论表达,语气上使尽力气一层一层加强,认识上也拼命逐层加码。

如“假如……假如……假如……”明眼人一看就知,人生没有太多的假如,是勉强牵强罗列的假设情况,有无中生有的倾向。

 

  如此就有铺排,就有过度使用之虞,有滥用乱用弊端,纯属作诗歌式抒情,而非议论文体式的说理。

学生人生阅历有限,认识或思维上还不可能有太多的或深刻的思考,语言上也没有那么高的天赋,如果引导学生往这样的路上走,其议论文写作就容易养成表达刻意、“华丽堆砌”“结构模式化”等坏习惯。

 

  议论文中关联词的使用,可以是宏观上或策略上对学生要求,而至具体的某一议论文写作,则应灵活对待,先有文章内容思考的到位,如是新材料作文,则应对作文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认真审题,确定好议论方向,确定好论据材料,再考虑关联词的使用以增强思辨性。

议论文表达中关联词的使用境界,应是水到渠成,语出至誠。

 

  [本文系“福建教育学院石修银语文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

福建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论关联词语的关联强度与层级体系

  摘要:

关联词语是复句中联接分句、标明分句间关系的词语的统称,是复句的重要形式标志。

关联词语的本质属性是其关联性,不同关联词语及关联词语的不同运用情况,其关联性强弱是有差别的。

关联词语在复句中联接分句,标明、显现分句间关系强弱的程度称之为关联强度。

关联词语的关联强度可以从语词强度、格式强度、语用强度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考察,关联词语的关联强度整体和局部都呈现一定的层级体系。

关联词语关联强度与层级体系的提出与构拟,对于把关联词语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化研究以及深化复句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关联词语复句关联强度层级体系 

  一、引言 

  关联词语是复句中联接分句、标明分句间关系的词语的统称,是复句的重要形式标志。

关联词语在复句运用及复句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复句系统的建构,实质上是通过‘抓住标志’来实现的。

”[1](P26)学界对于关联词语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立意上尚未把关联词语作为一个独立的统一对象,对其关联强度与层级体系问题进行探讨,因此影响了对关联词语的系统化研究和对复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复句关联词语的关联强度与层级体系问题,以深化对关联词语的认识,推进汉语复句的研究。

 

  二、关联词语的性质与功能 

  关联词语是联接分句、标明分句间关系词语的统称,实质上是一个聚合体,因此内部成员性质并不同一,运用情况也是复杂多样。

(相应的名称也较多,如关联词、关联词语、关系词语、关系标记、关联标记等等。

)关联词语的性质与功能是复句研究的重要内容,很多研究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邢福义(2001)《汉语复句研究》以一章的篇幅,全面而简明地论述了关联词语的性质和功能[1](P26-37),下面以该书为基础,分析关联词语的性质与功能。

 

  

(一)关联词语的性质 

  关联词语没有十分明确的范围,在词类系统中,不属于固定的类,有的是句间连词,如“因为、所以”等;有的是关联副词,如“就、又”等;有的是助词,如表示假设语气的助词“的话”。

此外,还有别的词类,如在“是p,还是q”格式中,“是”有时作动词。

 

  在语法单位中,关联词语没有固定的级,可以是词,也可以是比词大的超词单位,如“如果说、若不是”等等。

有的超词形式甚至是跨语法单位的非完整形式,如“不但不”“不但不p,反而q”,按层次关系,不是“不但不/p,反而q”,而是“不但/不p,反而q”。

 

  在造句功用上,关联词语不具有划一性,有的纯粹标明复句关系,有的则在标明复句关系的同时兼作某个句子成分,如“无论p,都q”格式中,“无论”专门起标明关系的语法作用,“都”是副词,除了起关联作用,还兼作状语。

 

  事实上关联词语的情况比这还要复杂,根据我们的考察,从词类角度看,关联词语除了连词、副词、助词、动词外,其他词类的一些词也可以作关联词语,如数词中的序数词“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在并列复句中,它们可以清晰地标明分句间的并列关系。

从语法单位的角度看,除了词和超词外,还有一些构式,如“的话”和“如果”“要是”等结合,形成“如果……的话”“要是……的话”构式,表示假设关系;还有“连……也(都)……”这一构式,和“况且”等配合,用于递进复句中。

从造句功能的角度看,除了语法方面的作用外,还有语义、语用方面的表达功能。

 

  

(二)关联词语的功能 

  关于关联词语的作用,邢福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从静态的角度看,即从关联词语的运用结果看,关联词语总的作用是标明复句关系。

从动态的角度看,即从关联词语的运用过程看,对于隐性的逻辑基础来说,关联词语的作用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显示、选示、转化、强化”这四种。

 

  邢福义从动态角度将关联词语的功能细化为四种,大大深化了关联词语的功能研究,但是不同词类、不同语法单位以及关联词语的不同运用情况,其“显示、选示、转化、强化”的功能是否相同呢?

它们在联接分句、标明分句间关系方面是否有强弱之分呢?

 

  三、关联词语的关联强度 

  关联词语的主要功能就是联接分句、标明分句间的关系,简要地说就是“关联”功能。

但深究起来,不同关联词语、关联词语的不同运用情况其关联功能的强度是不一样的,有强弱之分,很多时候强弱区分甚至很明显。

因此我们提出关联词语的关联强度问题,将其定义为:

关联词语在复句中联接分句,标明、显现分句间关系强弱的程度。

如条件复句关联词语,就是其标明、显现条件关系的明确程度,越明确的,其关联强度就越强。

关联词语的关联强度与关联词语所属词类、语法单位以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关联词语的关联强度可从语词强度、格式强度和语用强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关联词语的语词强度 

  从语法单位的角度看,关联词语大部分是词,但也有比词大的超词单位,还有一些构式单位,因此研究关联词语的关联强度问题就涉及词类和词长(语词的长短)问题。

本文把关联词语与词类、词长相关的关联强度问题,统称之为“语词强度”。

 

  1.词类强度 

  汉语词类划分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但是形态和意义也是重要的参考,特别是意义在词类划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

”[2](P27)连词类关联词语的作用主要是标明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虽然词类中将连词归为虚词,但在复句中,其语义明确,表明逻辑语义关系具有独立性、明晰性和显性的特点,关联强度是最强的,如“因为”“如果”等。

副词很复杂,可以分为诸多小类,有的意义很“实”,如表示程度的“非常、十分”。

表示方式、情态的“特意、猛然”等。

但是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副词,如“就、又、便”等,意义却较虚,一般用于动词前面,主要是用来承接前一分句的。

如果复句中只运用了副词类关联词语,很多时候就需要借助语境或引入连词类的关联词语,才能判定一个句子是什么关系的复句。

相对于连词类关联词语而言,关联副词标明关系的独立性、明晰性差,多是隐性的,其关联强度是最弱的。

①例如:

(1)如果再加上“红光异香”“背有龙鳞”字样,就几与过去“真龙天子”降世差不多了。

② 

  

(2)在取得政权之后,处于领导职位的同志如果有人自以为比群众高明了,对群众颐指气使起来,那么他就开始丧失了无产阶级的民主品格。

 

  (3)如果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更快一些,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更充分一些,那么,我们必将出现一个人才辈出的新时代。

 

  例

(1)中,前一分句如果去掉关联词语“如果”,其假设性就会明显减弱,反之,则可以明确判定为假设复句。

(2)中,后一分句同时出现了“那么”和“就”两个关联词语,从层次的角度看,“如果”与“那么”相互配合,“那么”关联后一分句,而“就”虽可以承接前一分句,标明“因果关系”,但其是处于下一层次的。

例(3)中的“那么”后面出现了逗号,显示了其独立性更强。

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中输入“如果那么”检索,在前一百条中,“如果……那么……”格式的复句有90句,“那么”均位于后一分句的句首,而且其中“那么”后出现逗号的有31句。

在该语料库中输入“如果就”检索,在前一百条中,“如果……就……”格式的复句有88句,其中“就”位于后一分句句首的有25句(但没有一句“就”位于后一分句主语前),其余均位于句内,“就”和“那么(那末)”复现的8句和“那”复现的21句,“那么”和“那”位置均在“就”的前面。

两者比较可见,“那么”关联的范围大于“就”,关联的是后面整个分句,“那么”的独立性也强于“就”。

“那么”和“就”分属连词和副词,可见连词的关联强度是要强于副词的。

 

  当然,关联词语还有其他词类,我们可以把其中主体部分的连词和副词的关联强度视作强和弱的两级,其余的词类可比照置于两级之间。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从词类的角度看,关联词语的关联强度等级是:

连词关联词语>其他关联词语>副词关联词语。

 

  2.词形强度 

  从语法单位的角度看,关联词语有词、超词和构式三类,它们的音节长度是不一样的。

从标记理论的角度看,越长的单位其标记性越明显,超词单位比词的音节长度一般要长,因此,其标记性要强于词,构式是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是一种跨段的定型单位,长度一般更长,其标记性又要强于超词单位,我们认为,关联强度中词相对最弱,超词单位居中,构式关联强度最强,如因果复句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