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7263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docx

教育学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综合课》机考复习题库

教育学部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

1.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洛克          

.标准答案:

A

2.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标准答案:

D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   )。

A.起主导作用                  B.起决定作用                  

C.不起主导作用                D.起基础作用                  

.标准答案:

A

4. 在近代,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爱弥儿》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标准答案:

B

5. 夸美纽斯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普通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大教学论》                D.《爱弥儿》                  

.标准答案:

C

6.我国法律规定:

“学生有权要求学校或教师出示学业成绩和品行评价,并有权对各种失真的评价通过政党途径要求予以更正。

”明确作出此规定的是___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标准答案:

A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标准答案:

B

8.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班级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标准答案:

C

9.根据评价的性质和作用,旨在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上的证明的评价类型是(   )。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    

.标准答案:

B

10.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案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标准答案:

B

11.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    )。

A.中心环节      B.起始环节      C.终止环节      D.一般环节      

.标准答案:

A

12. 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称为(   )。

A.教学          B.教学过程      C.上课          D.课堂讨论      

.标准答案:

A

1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A.自我修养法    B.品德评价法    C.说服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标准答案:

C

14.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A.心理模仿      B.生物本能      C.人的理性      D.生产劳动      

.标准答案:

D

15.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学生知的深与浅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

D

16.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

A.明朝中叶                    B.清朝初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标准答案:

C

17.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生理前提因素是(   )。

A.遗传          B.身体素质      C.生理成熟度    D.个体活动      

.标准答案:

A

18. 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在(   ) 三门课程中。

A.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

B.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C.教育学、管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D.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行政学

.标准答案:

B

19. 国家从具体国情出发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政策和总方向指的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标准答案:

A

20. 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A.1951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标准答案:

A

21.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   )。

A.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B.教学科研两中心

C.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D.教学、科研、生产、实践四结合

.标准答案:

A

22. 在教学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是贯彻(   )原则的要求。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巩固性        

.标准答案:

A

23.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标准答案:

D

24.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   )。

A.教学工作的教师              B.德育工作的教师              

C.学生工作的教师              D.团队工作的教师              

.标准答案:

C

2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标准答案:

C

26.学生年龄特征中所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

A.认识和情感特征              B.情感和意志特征              

C.气质和性格特征              D.生理和心理特征              

.标准答案:

D

27.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标准答案:

D

28.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   )。

A.主体          B.客体          C.媒体          D.手段          

.标准答案:

A

29.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   )实现的。

A.生产经验      B.生活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标准答案:

D

30. “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洛克          

.标准答案:

A

31.《普通教育学》一书是(   )的著作。

A.斯宾塞        B.洛克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标准答案:

C

32.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斯宾塞        

.标准答案:

A

3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   )。

A.社会化活动原则              B.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C.自然后果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标准答案:

B

34.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过程中,多数编者和教师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

这表明教育具有________。

A:

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B:

活化文化的功能

C:

选择文化的功能D:

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标准答案:

C

35.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

A.小班教学    B.复式教学      C.班级授课    D.分组教学      

标准答案:

B

36.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标准答案:

A

37. 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        D.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    

标准答案:

B

38.1958年,党中央颁布了“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与工农相结合,必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标准答案:

A

39. 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教学法是(   )。

A.快乐教学法                  B.“纲要信号教学法”          

C.“掌握学习”教学法          D.导学式教学法                

.标准答案:

C

40.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标准答案:

D

41.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___________。

A:

文化知识教育B:

艺术教育

C:

读写算教育D:

军事体操教育

标准答案:

D

42.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其年龄一般是指________。

A:

9、10岁-12、13岁B:

10、11岁-13、14岁

C:

11、12岁-14、15岁D:

12、13岁-15、16岁

标准答案:

C

43.历史上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人是_________

A:

卢梭B:

夸美纽斯C:

培根D:

赫尔巴特

标准答案:

C

44.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系统叫做___________。

A:

教育体制B:

教育目的C:

教育规划D:

教育制度

标准答案:

D

45.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是:

___________。

A:

个人本位目的论B:

社会本位目的论

C:

神学目的论D:

教育无目的论

标准答案:

D

46.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___________作用。

A:

个体B:

群体C:

主体D:

集体

标准答案:

C

47.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___。

A:

说服教育B:

榜样示范C:

实际锻炼D:

陶冶教育

标准答案:

C

48.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是贯彻了___________原则。

A:

启发性B:

直观性C:

巩固性D:

循序渐进

标准答案:

B

49.教学中为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而选择的实践活动应从___________目标需要出发。

A:

活动B:

学习C:

教学D:

考试

标准答案:

C

50.运用模范和典型人物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

说服教育B:

榜样示范C:

实际锻炼D:

陶冶教育

标准答案:

B

51.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其中“二馆”是________。

A:

教馆和学馆B:

崇文馆和弘文馆

C:

文馆和武馆D:

书学馆和算学馆

标准答案:

D

52.决定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的是________。

A:

政治经济制度B:

生产力水平

C:

科学技术D:

人力资本

标准答案:

B

53.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法规是___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标准答案:

A

54.《教育漫话》一书是___________的著作。

A:

夸美纽斯B:

洛克C:

斯宾塞D:

裴斯泰洛齐

标准答案:

B

55.在教学需要的基础上,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教学。

A:

班级B:

个别C:

分组D:

集体

标准答案:

B

5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A:

教育具有阶级性B:

教育具有永恒性

C: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D:

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制约

标准答案:

C

5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质改革的决定》颁布于________。

A:

1982年B:

1983年C:

1983年D:

1985年

标准答案:

D

58.在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的教学形式是___________教学。

A:

班级B:

个别C:

分组D:

集体

标准答案:

C

59.传授与学习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___________任务。

A:

中心B:

一般C:

基本D:

主要

标准答案:

A

60.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___________教育。

A:

政治B:

环境C:

环境D:

安全

标准答案:

A

6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

A:

德育B:

体育C:

教学D:

美育

标准答案:

C

62.德育目标有总目标和___________目标。

A:

一般B:

集体C:

具体D:

个人

标准答案:

C

63.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的观点是___________教育论。

A:

形式B:

实质C:

客观D:

主观

标准答案:

B

64.___________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

A:

教育评价B:

教育目的C:

教育体制D:

教育方法

标准答案:

B

65.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点是________。

A:

为人师表B:

团结协作C:

热爱学生D:

知识扎实

标准答案:

C

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________具有重要的作用。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主观能动性

标准答案:

B

67.把社会与个人(特别是新生一代)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是___________。

A:

德育B:

教学C:

体育D:

美育

标准答案:

B

68.教学是学校的___________工作。

A:

中心B:

一般C:

次要D:

辅助

标准答案:

A

69.教学过程中,学生的___________发展过程依赖于知识的掌握过程。

A:

体力B:

智力C:

能力D:

技巧

标准答案:

B

70.智力是掌握___________的前提和基础。

A:

智力B:

能力C:

技巧D:

知识

标准答案:

D

71.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________。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

标准答案:

A

7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包括的两方面特征是________。

A:

认识和情感特征B:

情感和意志特征

C:

气质和性格特征D:

生理和心理特征

标准答案:

D

73.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________。

A:

《论语》B:

《大学》C:

《学记》D:

《礼记》

标准答案:

C

74.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是________。

A:

课的顺序B:

课的类型C:

课的结构D:

课的阶段

标准答案:

C

75.德育的对象是___________。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德育内容D:

德育方法

标准答案:

B

76.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___。

A:

说服教育B:

榜样示范C:

实际锻炼D:

品德评价

标准答案:

D

77.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___________规律。

A:

教学B:

自然C:

教育D:

活动

标准答案:

A

78.教学是促进学生___________的过程。

A:

活动B:

学习C:

接受D:

发展

标准答案:

D

79.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___________。

A:

年级B:

班级C:

学生D:

班集体

标准答案:

D

80.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___。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德育内容D:

德育方法

标准答案:

A

81.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是________。

A:

讲授法B:

谈话法C:

讨论法D:

演示法

标准答案:

A

82.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_______。

A:

官学和私学B:

六学和二馆C:

州学和府学D:

县学和私学

标准答案:

A

8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把教师工作视为________。

A:

职业B:

专业C:

事业D:

以上三者都是

标准答案:

B

84.“教学相长”一语出自___________。

A:

《论语》B:

《学记》C:

《孟子》D:

《道德经》

标准答案:

B

85.德育原则来源于德育________。

A:

活动B:

教学C:

实践D:

组织

标准答案:

C

86.实现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________。

A:

品德认识B:

品德情感C:

品德意志D:

品德行为

标准答案:

D

87.全校性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是________活动。

A:

群众性B:

小组C:

个人D:

班级

标准答案:

A

88.有效开展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和研究________。

A:

年级B:

小组C:

班级D:

学生

标准答案:

D

89.按照学科逻辑和学生认识能力顺序开展教学是贯彻了________原则。

A:

启发性B:

直观性C:

巩固性D:

循序渐进

标准答案:

D

90.启发学生祛除思想和心理障碍,因势利导教育学生的方法是________。

A:

疏导法B:

交流法C:

心理咨询法D:

对话法

标准答案:

A

91.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是________。

A:

课的类型B:

课的结构C:

课的阶段D:

课的顺序

标准答案:

A

92.明确提出:

“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文件是________。

A: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标准答案:

A

93.提倡教育研究应采用“理解与解释”方法的是以下那个教育理论流派的观点:

________。

A:

实验教育学B:

文化教育学C:

实用主义教育学D:

批判教育学

标准答案:

B

94.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是教育目的中的________。

A:

教育目的B:

培养目标C:

课程目标D:

教学目标

标准答案:

B

95.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通过________表现出来。

A:

培养人B:

影响社会舆论

C:

传播文化和科学知识D:

生产斗争

标准答案:

A

96.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和最普遍的途径是________。

A:

师范教育B:

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和在职培训

C: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D:

教师的自我反思

标准答案:

D

97.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A:

生产力水平低下B:

社会分工C:

阶级剥削和压迫D:

资本主义制度

标准答案:

B

98.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      方法。

A:

活动B:

教学C:

学习D:

教育

标准答案:

B

99.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

A:

德育规律B:

德育原则C:

德育方法D:

德育手段

标准答案:

B

100.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参考书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

讲授法B:

谈话法C:

讨论法D:

读书指导法

标准答案:

D

二、论述题(每小题15分)

101.分析德育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答案:

1、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学校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不断进步。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从中找出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

(2)要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积极因素成为学生思想中的主导力量。

(3)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的积极性,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02.分析德育的重要意义。

答案: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而两个文明的建设都离不开德育。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在环境影响下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影响下,特别是学校教育的指导和个人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德育作为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可以使其他各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03.试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分析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和积极意义。

答案:

马克思认为:

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而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则向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和社会需要,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全面发展首先是劳动能力(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