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727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docx

《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docx

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

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类课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就拿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来说,仅小学

  一、二年级四册教材中就有77篇,占65%以上。

语文教材之所以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选作课文,是因为这些作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语言优美,内涵丰富,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便于学生密切联系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提升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阅读教学要让儿童文学类课文的应有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在深入研究作为课文出现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潜心抓好教学设计。

  一、凸显特点,设计教学目标

  儿童文学类课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的理解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上,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借此教会学生文章的结构方法、中心的表达方式,而要凸显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趣味性、感染性、启发性等特点,把学生引领上热爱读书的人生旅程,为他们指迷津、解奥秘,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儿童文学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应是儿童文学类课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就一篇课文而言,其教学目标应根据这个总目标,针对课文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课文,教学目标应各不相同。

  如:

一年级下册第5课《看电视》是一首儿童诗,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

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

因此,其教学目标除学习字词外,还应突出两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再如:

一年级下册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全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目标可设计为: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提高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二、关注文体,设计教学重点

  选作课文的儿童文学作品有童话、寓言、诗歌、小说、科幻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

课文的文体形式不同,教学重点应各有侧重。

教学时,应立足上述总目标,从课文的文体特点出发打开思路,突出重点,使教学向艺术化、个性化方面发展。

  一般而言,童话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幻想的乐趣、体会故事的奇妙、体验人物性格特点上。

寓言的教学则要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解读寓意,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歌的教学重点应是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美、音韵美,体会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意象、深刻的内涵。

故事类作品的教学则要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是非美丑,向往美好情境。

  如:

二年级上册第5课《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全诗情感丰富,意境优美。

因此,教学时应重点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在读中体会师生深情,在读中陶冶自身情感,在读中感悟诗歌语言的优美、意蕴的丰富,从而实现情感和声音的和谐统一。

  三、观照需要,设计教学策略

  学生的阅读是有其自身需要的。

他们喜欢以自己的阅读需要去选择作品的突破口,从自己的精神需要去判断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从自己的情感需要去寻找作品的情感共鸣点。

所以,教学儿童文学类课文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实现教学预想,达成教学目标。

  1.意文兼得,确保文学本位

  儿童文学类课文的教学既要引领学生从文本语言中获取思想、情感、道德、文化信息,又要指导学生认识和学习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并从中内化语言,积累语言,掌握表达技巧,提高语文能力。

  2.平等对话,突出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提问,通过提问、答问,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实现文本意义的自我建构。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成果。

  3.体验感悟,促进自我内化

  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联想,鼓励学生大胆假定、猜测和想象,通过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促进学生丰富阅读感悟,增强阅读体验,实现阅读内化。

  4.探究实践,形成个性见解

  一方面采取措施保持阅读过程中的新鲜感和完整性,让学生在新鲜、完整的阅读活动中品味课文语言的精妙所在,形成遣词造句、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独特感受;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让阅读过程成为学生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并在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中完善和提升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

  5.开源引流,增强教学活力

  结合所学课文的内容特点,引导学生以课文为基点,将阅读活动向课外延伸,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使阅读儿童文学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着眼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儿童文学类课文的教学必须围绕这个重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诵读法

  引导学生通过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阅读活动,体味诗文的声调、节奏、气韵,领会作品的内涵、意蕴、情感,进而提高体验、感受、理解能力。

这种方法适合于诗歌、散文等文体的教学。

  2.品味法

  引导学生通过设疑思考、减词比较、添词比较、换词比较等方式,揣摩品味课文的重点词句,领悟其意蕴和表达技巧。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义深刻、意蕴丰富的课文或重点句、段的学习。

  3.创境法

  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情境,或借用录音、图片、课件等多媒体,将课文的语言还原成具体、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领悟文本的内涵、情感及表达技巧。

  4.表演法

  借助师生表演或分角色朗读,展示课文语言内涵,促进学生情感内化,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把握。

  5.体验法

  对于课文中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自我体验,在体验中增强感受,深化感悟。

  6.练习法

  根据课文特点设计练习,引导学生以完成练习为切入点来理解文本内容,积累文本语言,学习表达方法,增强实践能力。

  五、提升品质,设计教学过程

  总的看,儿童文学类课文的教学都要经历从“披文得意”到“缘意学文”的过程,但是面对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课文,教学过程理应各有不同。

如:

诗歌、散文类的课文可设计“朗读式”的教学过程;叙述性故事类的课文可设计“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对内容易懂、写法独特的课文,可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角度出发,设计“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过程。

  下面是以《看电视》为例设计的“朗读式”的教学过程,供参考。

  《看电视》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儿童诗,全诗情、趣共生,教学可围绕“情趣”展开。

  猜谜揭题,引发“情趣”

  1.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2.谈话:

你喜欢看电视吗?

你最喜欢看什么节目?

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

  3.出示课文插图,提问:

这是谁的家?

他家都有哪些人?

他们在做什么?

你知道他们在看什么节目吗?

  4.过渡谈话:

这家人看电视多有情趣!

想知道吗?

快读读课文吧!

  初读课文,感知“情趣”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碰到生字多读读。

  2.想一想:

这家人是怎么看电视的?

  3.以回答上面问题为主,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所得。

  4.在自主、合作识字的基础上,分组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深读课文,感悟“情趣”

  1.两两互读,把诗读流利、读好。

  2.分段读,读出诗中的“情”。

  读全诗,思考:

这一家人晚上看电视,怎么老是把频道换来换去的?

  分段读,思考:

看节目时,每个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读最后一节,思考:

心中的“秘密”是什么?

  3.重点品读,读出诗中的“趣”。

  读第二节1、2、6行,体会爸爸行为的“趣”。

  读第三节5、6行,体会奶奶行为的“趣”。

  读第四节,体会爸爸、奶奶和“我”行为的“趣”。

  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在读中感受诗的音乐性、节奏感,体会诗歌音韵的“趣”。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5.齐读全文,在读中深化体验,提升情感,全面感受诗歌的美。

  拓展阅读,升华“情趣”

  1.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过,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谁能讲一讲?

  2.课后读一读课外书,选一个让你感动的讲述谦让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六、促进发展,设计教学拓展

  一方面,结合所学内容,设计拓展运用训练,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促进学生发展语文综合能力。

如:

教学《笋芽儿》后,可以设计如下拓展训练:

  下面是老师为大家写的一节诗,请你认真阅读后,也模仿着写一写。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

  小草呀,快钻出来!

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

  小鸟说:

“我要给您唱歌!

我要给您跳舞!

  另一方面,根据所学课文,设计拓展性阅读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视角,丰富学生阅读积累。

文学类课文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