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78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docx

万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VKCQD1GCGL001

 

工程技术构造标准

 

编制

段计先

日期

2008年9月30日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修订记录

日期

修订状态

修改内容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工程技术构造标准

一、设计部分

1.1钢筋混凝土结构降板要求

1.1.1.阳台降板100mm。

1.1.2.有保温要求的露台降板250mm,无保温要求的露台降板100mm。

1.1.3.1.1.3雨棚降板100mm,空调板降板100mm。

1.1.4.非沉箱式卫生间降板80mm。

1.1.5.沉箱式卫生间降板约300---350mm(可根据周边的梁高确定)。

1.1.6.厨房降板50mm。

2.钢筋接头型式

2.1.1.直径大于等于16小于22钢筋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直径大于等于22的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直径小于16的钢筋可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当采用机械连接时,转换大梁采用I级接头,其余部位除特殊标注外均为II级接头。

3.屋面结构找坡

3.1.1.公共建筑屋面:

板底、板面均按2%结构找坡;

3.1.2.住宅屋面:

板底平,板面按2%结构找坡;

3.1.3.地下室顶板:

应结构找坡;

3.1.4.地下室底板:

可考虑结构找坡。

二、与渗漏相关的部分构造节点

1.砖墙底部混凝土坎做法

1.1.1.砌块墙外墙墙底部和厨房、卫生间墙体底部统一要求做素混凝土坎,具体混凝土做法如下图所示;

1.1.2.素混凝土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外墙,厨卫间底部反坎可二次浇筑,但浇筑前根部需做凿毛处理,高度为200mm;

2.室内烟道底部混凝土坎做法

2.1.1.室内烟道预留洞口要比安装的成品烟道尺寸小,长和宽方向易比烟道内径小20~30mm,方便烟道安装。

2.1.2.烟道坎底部统一要求做素混凝土坎,强度等级为C20,高度为100mm(有降板、下沉要求的加上降板及下沉高度),宽度为50mm。

3.落地窗底部混凝土坎做法

3.1.1.落地窗底部统一要求浇筑素混凝土坎,强度等级为C20,混凝土坎形式采用内高外低的“台阶型”形式,高差为20mm,具体混凝土浇筑浇筑做法如下图所示;

3.1.2.混凝土坎宽度为200mm,易采取与楼板混凝土一起整体浇筑,若采取二次浇筑形式,需做凿毛处理;

4.出屋面的构筑物混凝土做法

4.1.出屋面的烟道坎做法

4.1.1.出屋面的烟道底部要求统一做素混凝土坎,混凝土坎高度为600mm,强度等级与屋面混凝土结构强度相同,且要求与屋面结构板统一浇筑,禁止二次浇筑,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

4.2.屋面墙体底部混凝土做法

4.2.1.屋面的墙体底部要求统一采用素混凝土坎,混凝土高度为600mm,强度等级与屋面混凝土结构强度相同,且要求与屋面结构板统一浇筑,禁止二次浇筑;

三、施工部分

1.钢筋混凝土结构

1.1.现场配置吸尘器

施工土建总包现场须配置足够数量的吸尘器,梁、板混凝土浇筑前须用吸尘器将楼板、梁模板面上的木屑、垃圾等清理干净。

如下相片所示:

1.2.混凝土浇筑施工平台、走道搭设

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

如下相片所示:

1.3.混凝土养护

1.3.1.地下室底板、顶板及平屋面混凝土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为100mm,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3.2.坡屋面混凝土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3.3.其它没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混凝土采用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1.3.4.地下室外剪力墙混凝土带模时淋水养护,拆模后内外顶挂PVC(带孔)管不停淋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3.5.其它剪力墙、柱混凝土带模时淋水养护,拆模后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1.3.6.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按设计要求进行;

2.砌体结构

2.1.砌块墙体门窗洞口实心混凝土预制块埋设

2.1.1.门窗洞口过梁,门窗洞口过梁搭接长度250mm;

2.1.2.门洞口:

(1)室内门洞口两边墙体,采取实心水泥砖,以每隔500~600mm间距替换空心砖或加气砖;

(2)门洞两侧自离地500起,应替换3~4层,如下图所示:

2.1.3.窗洞口:

(1)室内窗洞口两边墙体,采取实心水泥砖,以每个500~600mm间距替换空心砖或加气砖;

(2)在窗角≤300mm位置,替换空心砖或加气砖,中间部位的替换间距≤600mm设置一层,如下图所示:

2.2.砖墙面勾缝

外砖墙内外双面均要求压缝,以起到灰缝密实的效果,压缝形式统一为凹缝,如下图所示:

2.3.砖墙构造柱留置、支模及混凝土浇筑

2.3.1.构造柱马牙槎:

先退后进,每600设置拉结筋,槎口深度≥150。

外墙马牙槎上口建议切45°斜角;

2.3.2.留置做法示意:

2.3.3.构造柱支模、混凝土浇筑示意:

2.4.砌块砖墙斜顶砖、垫底砖设置

2.4.1.斜砖顶砌部分,必须是在下部砌体完成不少于7天后进行,要求斜砖座浆及塞缝必须饱满,按照下图进行施工。

2.5.砌筑墙体内的预制空调管孔洞大样

2.5.1.砌筑墙体内的空调管洞口,采用预制空调管形式,详见下图所示:

2.6.其他

凡有预留管线集中处,禁止对空心砖打凿,后期开槽必须采用手提切割机切槽,必须预留管线槽及拉结筋,采用细石砼浇注补偿;水平留设电线、水管槽时,采用砼补偿浇注。

补偿砼的浇注与数量作为一项隐蔽工程验收。

3.抹灰部分

3.1.内墙面抹灰阳角护角

3.1.1.内墙面抹灰阳角均须做护角,护角做法要求如下:

(1)护角高2.0mm、两边宽各50mm,砂浆强度等级为1:

2水泥砂浆;

(2)阳角护角先做后进行墙面的抹灰;

3.2.砌筑墙体与结构混凝土交接处

3.2.1.钢筋砼梁柱与砖墙交接处挂300mm宽镀锌铁丝网,铁丝网直径Ø0.8,网格12.7×12.7;

3.2.2.钢丝网必须采用双排固定钉固定,间距小于400mm;

3.2.3.砼面与砖墙面高低不平(>5mm)时要先用水泥砂浆抹平后才能钉挂钢丝网。

3.3.墙体上的管线开槽做法

3.3.1.在砌体上开槽,必须用切割机,要求横平竖直。

在混凝土墙面,需采用预埋线槽形式,尽量避免混凝土结构施工后切割开槽形式,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钢筋;

3.3.2.对开槽的尺寸要求:

宽度比管的外径大1㎝左右;

3.3.3.管放入槽后,须用管卡固定,管必须固定牢固,不得松脱,固定距离必须符合要求;管固定好后用水泥砂浆补缝;

3.3.4.对管比较密集(如电箱出入口),必须先用细石混凝土补缝,再挂钢丝网,钢丝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0mm。

3.4.外墙面抹灰分格缝做法

3.4.1.外墙面设置的水平分隔缝,根据外立面设置,分隔缝设在每层楼面下50mm处(分隔条对应部位应是钢筋砼梁,以防渗漏),分格缝在抹灰前预埋设,也可抹灰后切割。

3.5.外立面滴水线做法

3.5.1.常用的外里面滴水线做法有2种,详见下图所示:

(1)采用成品的PVC材料制做的滴水线,滴水线采用专用粘贴剂固定;

(2)面砖饰面时,可参考采用水泥砂浆抹制的滴水线,

4.门窗部分

4.1.铝合金、塑钢门窗洞口

4.1.1.如洞口出现偏差,当门窗框与洞口墙体间缝隙小于10mm(每边)或大于35mm(每边)时,土建施工单位负责洞口处理,大于35mm的洞口(每边)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回补。

4.1.2.门窗洞移交验收时,门窗洞口尺寸允许偏差在±5mm;

4.2.室内门门洞口

4.2.1.门洞移交验收时,门洞尺寸允许偏差在±5mm;

4.2.2.门左右墙面平整度、垂直度满足抹灰工程质量要求(≤3mm,2m范围);

4.2.3.门洞设计宜考虑门垛,且厚度≥40mm;

4.3.铝合金门窗固定安装

4.3.1.砌体洞口,严禁直接用射钉固定;

4.3.2.空心砖或加砌砖墙体,其门窗的固定点处应埋设实心混凝土块作为固定点,具体埋设要求,详见本章的施工章节的砌体部分;

4.3.3.铝合金门窗的塞缝,采用1:

2干硬性微膨胀防水砂浆(内掺水泥用量8%的膨胀剂和3.8%的防水粉)塞缝,外门窗外侧塞缝面应处理平整,并刷1.0厚JS防水涂料(防水压框10mm宽,压外墙面50mm宽);

4.3.4.安装框时使用的木楔、垫块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取出,补塞砂浆;

4.4.排水口/孔

窗框下槛应设置的排水孔,排水孔的大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需注意排水孔应在工厂里使用专用模具冲压成孔,现场后装排水孔罩。

4.5.成品保护

4.5.1.待安装门窗框、扇铝型材和玻璃需用保护膜包裹或贴好,现场用木方垫起,集中堆放在现场干燥的地方;

 

 

4.5.2.安装好的门窗框下槛采用П状“马蹄”盖板保护(采用废旧模板做成)。

 

 

4.5.3.玻璃必须采用不污染玻璃的塑料薄膜纸双面保护(塑料薄膜在入伙前几天才拆除),薄膜离玻璃边缘距离为10~20mm,便于玻璃安装。

五金采用的塑料薄膜纸验收之前不能拆掉。

 

4.6.塑钢门窗做法

4.6.1.砌体洞口,严禁直接用射钉固定;

4.6.2.空心砖或加砌砖墙体,其门窗的固定点处应埋设实心混凝土块作为固定点,具体埋设要求,详见本章的施工章节的砌体部分;

4.6.3.把塑钢框与基面上粘接不牢的水泥浮灰清理干净,方可打发泡沫塑料剂施工;

4.6.4.打出的发泡剂要求中间密实两边饱满,无空洞且与框边相平齐;

4.6.5.灌注发泡剂时,必须从窗的内外侧注入窗框周边,当发泡剂发泡凸窗窗框边2~3mm时,随后将凸窗部分压实至窗框边平齐,禁止切割外侧发泡剂,保证发泡剂的整体效果,并与窗框内外周边形成“软软连接”,即塑钢型材与发泡胶体。

4.6.6.安装框时使用的木楔、垫块,待发泡剂凝结达到一定强度后取出,并在外表面涂刷1.0厚水泥基聚合物,50mm宽;

5.水电安装部分

5.1.电气专业

5.1.1.脚手架高度超过20米,应做防雷接地,接地钢筋不能用螺纹钢,必须用镀锌圆钢与井架基础接地,其接地电阻≤4欧;

5.1.2.防雷接地的所有焊接均采用电弧搭焊接,要求焊缝饱满平滑,不得间断,单边焊接长度大于12d,双边焊接长度大于6d;

5.1.3.室内的电气线盒预埋不能过深,应控制与抹灰完成面齐平,若盒口离墙面超过10mm,必须加增高圈;

5.1.4.室内的开关插座预留严格按装修图纸定位尺寸预留,偏差小于3mm,并排开关建议采用联体开关;

5.2.给排水专业

5.2.1.入户冷热给水管埋楼板铺设时,给水管离墙的垂直距离宜为200mm,不允许小于100mm毛坯房交楼时,必须采用蓝色、红色线条分别标明冷热水暗埋管线在地面、墙面的走向,并沿线注明“热水管”、”冷水管“等字样标记,便业主装修时注意;

5.2.2.埋设于楼板预留管槽的给水管道管顶必须有不少于15mm厚的水泥砂浆保护层。

5.2.3.厨卫间、阳台等部位的给水管线管口:

(1)在贴砖墙面时,宜高出抹灰面层5~10mm,给水口的丝口比瓷砖完成面低0~5mm,不宜过深;

(2)涂料墙面时,宜与抹灰面层齐平;

5.2.4.地漏施工要求:

(1)上人和非上人屋面、种植屋面侧排地漏施工要求:

其底面低结构面10mm;

(2)卫生间、厨房、阳台和过道楼面直埋地漏施工要求:

其面紧贴结构楼板层;

5.2.5.屋顶管道支架固定:

在单独的砼墩(尺寸:

300mm×200mm×150mm)上预埋支后采用镀锌管卡固定,禁止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在屋面结构层或防水层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