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7822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分课时教案

6、比尾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

2、会写“长、比”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的语气;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预习要求朗读课文,能够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识字游戏——“摸尾巴”。

2.板书:

“尾巴”,识记生字。

(1)指名读词。

(2)指导学生观察拼音。

发现“巴”没有声调,读轻声。

师补充:

要读得又轻又短。

(3)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导学:

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尾”和“巴”这两个字?

3.过渡:

动物王国里有尾巴的动物可多了,前两天,它们进行了一场大比赛呢!

它们要比什么呢?

(板书:

在“尾巴”前加上“比”)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过渡:

想知道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吗?

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2.提出自读要求:

(1)边读边看插图,不会的字可以看拼音,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找一找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用横线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学生看图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参加比赛的小动物。

5.去掉图片认词语。

6.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动物的名字。

组织学生争当小老师教学生读。

(1)读好带轻声字的词。

兔子鸭子猴子

(2)加手势读好“松鼠”:

“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

7.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导学:

瞧,字宝宝从词中蹦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谁、长、短、把、伞、兔、最、公”8个生字。

(2)指名认读。

(3)学习新偏旁“扌”,识记生字“把”。

扌:

读作提手旁。

提手旁表示用手做某些动作。

在字的左侧。

(4)识记“长”和“短”。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生字“长”和“短”。

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

(5)识记生字“公”和新偏旁“八字头”。

(6)识记生字“谁、伞、兔、最”。

谁: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谁”,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隹”字。

②组词:

是谁谁家谁的伞:

①用实物图片来识记,对比伞的实物识记“伞”的字形。

②用字谜识记“伞”字,一根柱子好些梁,没有门窗没有墙,好像一座小亭子,用它挡雨遮太阳。

(打一用具)(谜底:

伞)

兔:

①用对照图片联想记忆的方法记,上面的部分像是兔子的头,长撇和竖弯钩像是兔子粗壮的两条后腿,最后一点像是兔子的尾巴短短的。

②组词:

白兔兔子

最: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日+耳+又=最。

三、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四、辨认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

长、比、巴、把。

认读、组词。

2.指导观察:

“比、长”。

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竖提”。

3.学习新笔画:

“竖提”,书写时,注意与“竖钩”的区别。

4.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5.指导书写“比、长”两个字时要注意字的书写笔顺。

“比”的第三笔是“撇”;“长”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横”。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尾巴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背诵课文。

2.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能够读正确,读流利。

读好问句的语气。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导言: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

聪明猴。

让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

你好——

2.多媒体课件出示聪明猴的话:

人们都叫我聪明猴,是因为我脑子灵,学过的东西记得牢,今天我想考考小朋友们是不是跟我一样聪明,学过的东西是不是都记住了。

二、细读对话,理解内容

1.导学:

那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比尾巴的呢?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2页,大声朗读课文。

2.认识小节:

这篇课文一共有四小节,每三句是一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有空行。

3.认识问号,学会读问句。

(1)请四个同学来读课文,每人读一节,其他的同学要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你们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没有读懂的用铅笔做记号。

(2)指导学生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学习答句,理解内容。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这篇课文里,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呢?

和同桌对读一下。

一人问,一人答。

(2)指两名学生分别读问句和答句。

(3)评价读的情况,并让学生谈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4)小结:

①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②要将动物尾巴的特点表现出来。

③轻声要读好。

(5)用不同方式朗读:

生生对读,师生引读,小组拍手读,加上动作表演读,男女生比赛读,推荐读。

三、巩固字词,熟读成诵

(1)导学:

同学们真了不起!

不但知道了课文内容,而且会读课文了。

你们能不能根据板书,把课文背下来呢?

先自己背背,再同桌互背。

(学生自背,同桌互背。

(2)指名背课文。

四、资料补充,拓展阅读

1.导言:

还有许多其他小动物要来比尾巴。

瞧,你们认识这些小动物吗?

(课件显示图片:

①长尾巴的;②短尾巴的;③像伞的尾巴的。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小动物吧。

2.同学们,你们能像课文那样模仿着说一说吗?

课件出示——

谁的尾巴长?

______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______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______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3.学生自由尝试着说一说,教师及时激励:

你们真了不起,会编课文了。

谁来读给大家听?

(指名三位学生读。

4.你们再来观察这组图,课件显示——(乌龟、鱼、锦鸡)请同学们给它们编一首儿歌。

(1)教师提出要求:

①三问三答。

②回答问题语句要完整。

③注意先问先答,后问后答。

(2)请学生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再在小组内说说。

(学生练说)

(3)指名汇报。

谁的尾巴最好看?

锦鸡的尾巴最好看。

(4)指名朗读自己写的儿歌,可以多请几位读。

全班学生一起读。

5、影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在、后”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教学难点斜钩和卧钩的书写。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要求预习生字,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出示课题

1.课前体育游戏:

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

在踩影子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观察,并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2.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

再回到课内交流。

3.板书课文题目:

影子。

(1)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

(2)指导识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

4.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

火红的太阳照在建筑物上,在地上形成了影子。

“日”就代表太阳,“京”就代表建筑物,“彡”就代表影子。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导学:

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游戏。

他还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

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

(自由读文)

2.导问:

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

3.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创设摘葫芦游戏情境,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1)播放课件,师创设情境:

同学们,葫芦兄弟来了,它们有了新的名字,就写在它们身上。

快看,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试读)

(2)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3)去掉拼音再读生字。

导语:

看,葫芦的帽子飞走了,如果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那它们就是你的好朋友了。

(齐读)

(4)指名摘葫芦,其他学生跟读。

(5)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三、方法指导,集中识字

1.过渡: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

2.学生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新偏旁。

(2)师追问:

你能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

(3)学生继续汇报。

教师相机出示“宀”,教学新偏旁:

“宀”是房屋的象形,有“宀”的字一般都与房屋或洞穴有关。

说说还见过哪些带有“宀”的字。

(4)辨字:

出示三张图片(男、女、动物),“他、她、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到底是哪个“他(她、它)”呢?

(5)教师追问:

你怎样记住“朋”字?

(6)学习新偏旁“月”。

导学:

月字旁的字大多数都与身体有关,你还见过哪些月字旁的字?

(7)学习女字旁。

导学:

这节课还有一个含有新偏旁的字,谁找到了?

请学生观察“女”字与女字旁的区别,说一说“女”字做偏旁时笔画有哪些变化?

(横变成了提,与撇相接后笔画不出头。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好”:

女字旁加“子”字就是“好”。

4.小结:

加一加、换一换、编童谣、找反义词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识字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了!

5.生字回文,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原来画出的那个认为难读的句子,现在能读好吗?

请在小组内试试。

(组内互读,互相评价)

四、整体感知,引发思考

1.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指导观察:

影子都像什么?

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

影子是好朋友?

说影子像“小花狗”行不行?

为什么?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在”字,引导学生观察:

看看这个字是由几笔写成的?

和“左”比较,有什么不同?

(“左”字右下方是“工”字,

2.教师示范“在”字的写法,学生边观察边书写,把“在”字一笔一笔地写出来。

强调第三笔是竖。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4.练写。

(教师巡视和指导,对个别写得不成功的同学多加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2、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

2识记“前、后、左、右”,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难点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要求

在家长的协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为中心,分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子》这课的字词,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游戏:

小小擂台赛。

看看谁学字词学得好,我们分组进行比赛,大家有信心取胜吗?

(1)游戏:

开火车。

(看拼音读字)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

影、前、后、黑、狗、左、右、它、好、朋、友。

先带拼音读生字,再去掉拼音读生字,开火车读,学生分组读。

评价并记录赛读结果。

(2)游戏:

捉迷藏。

(读词)

多媒体课件出示森林中的场景,许多小动物被树丛遮住了一半,在露出的一半上写有本课的生词。

(影子左右小黑狗好朋友前后它们)

2.过渡:

大家都会认读生字宝宝了,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你一定会从课文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教师导学: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影子有趣吗?

找找你认为影子有趣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

2.组织学生边读边画。

3.教师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说明自己觉得有趣的理由。

(1)学生读句:

“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请学生说说有趣的理由。

(2)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

有绿树、小草、小路、小朋友、影子、太阳的动画并配乐。

一位小朋友在小路上走着,他的影子跟着太阳变化。

(3)指名再读这一句,教师组织学生评价。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5)教师导学:

你能学着这种句式说一说吗?

出示句式:

①飘落的树叶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上的太阳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

(6)学生读“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请学生说说觉得有趣的理由。

(7)教师导学:

谁来再读读这一句。

你觉得自己读时要注意什么?

(8)指名读句子,并及时评价。

(9)组织学生同桌互读:

同桌之间一个同学读时另一个同学认真听。

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你可以帮帮他。

读得好的就可以向他学习。

4.质疑:

想一想学习这篇文章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5.过渡: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再看一遍动画,弄明白影子是怎么变化的。

6.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影子的秘密。

7.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看动画片知道了影子是黑的,紧紧跟着人,就像好朋友一样,让我们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用欢快的心情再读读课文吧!

(1)齐读。

(2)组与组比赛读。

(3)配乐读:

大家读得真好啊,那么还想再读的小朋友可以站起来,配上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8.指导学生试背课文:

能把你最喜欢的那一句背下来吗?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精彩,有三个生字宝宝被吸引过来了。

它们是谁呢?

2.多媒体课件出示“后、好、我”。

指名认读、组词。

3.学习生字“我”。

4.学习生字“后、好”。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学生书写,记住笔顺。

5.引导学生观察:

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哪一笔最容易错?

6.练写评比。

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提示书写姿势。

7.组内展评,夸夸自己或别人的字,学习别人的长处。

四、拓展创新,发展语言

1.过渡:

学了这么久,大家都累了,咱们来放松一下吧!

看,这是什么?

教师先在大屏幕上投放几个手影,如:

大雁飞、小狗叫、小兔蹦……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问学生:

想不想学?

(学生做手影游戏)

2.拓展思路:

手影游戏真好玩,你还知道有关影子的哪些现象?

说一说。

3.画影子。

要注意太阳和影子的位置,画完了评评谁画得好,画得准。

7青蛙写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

2、会写“下、个”等4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预习要求练习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设疑导入:

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3.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4.学习“写、诗”这两个字。

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并组词。

同时强调: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5.认识新偏旁“冖”。

二、初读课文,定位识字

1.导学:

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

学生重点注意听清自己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4.多种形式读文。

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评价。

三、深入读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

2.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1)导学:

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

都有谁来帮忙了?

我们来看第2~4小节。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贴图。

(4)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5)导学:

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

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6)导学:

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来帮忙呀?

(7)谜语:

门外有人——们。

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

(8)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

(9)导学:

这么多小伙伴来帮忙,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①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小蝌蚪——,水泡泡——。

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

②导学:

这些都叫标点符号。

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说这些标点符号。

预设:

小蝌蚪像逗号。

水泡泡像句号。

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③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

(?

;!

)(课件播放:

标点符号歌)

3.学习第5小节,教学“成”字。

(1)导读:

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

出示生字“成”,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成”字。

(2)指名读第5节。

其他同学要思考:

听了青蛙写的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

4.创设游戏情境“小蝌蚪找家”,巩固识字效果。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小蝌蚪,学生认读生字,读正确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四、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们”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学写生字“下”。

(1)引导学生观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

(提醒书写姿势。

“三个一”。

3.引导欣赏:

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4.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五、课堂小结,自主作业

再读思考:

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2.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要求练习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1.(课件演示:

青蛙图)引导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字词:

写诗、雨点儿、我要、过来、一串水珠、可以、给你、当心、我们、成了

(2)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

4.导入:

还记得你上节课结束时的疑问吗?

我们走进课文去解决吧!

二、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创设情境:

快听:

嘀嗒,嘀嗒……什么声音?

(下雨了)

文中哪句话也写到下雨了?

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水里,落到荷叶上,落到了……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3)导读:

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

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引读:

所以青蛙高兴地说——齐读本小节最后一句:

我要写诗啦!

2.学习第2~4小节。

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

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

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导学:

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

(2、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

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4)随着学生回答板书:

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5)导学:

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6)引读:

是啊!

多有趣的对话呀!

多好的朋友啊!

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7)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

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

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的背下来。

3.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1)导学:

多有趣的诗歌呀!

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2)通过班级讨论得出:

圆圆的(),当个小句号;一串(),当省略号;()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4.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导学:

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

(2)导学:

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

这个字是拟声词。

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导学:

“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4)学生自由猜测青蛙“呱呱”的内容。

5.引读全文:

雨天的景色多美呀!

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

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观察,自主书写

1.指导书写“雨”字。

2.导学:

观察这个生字,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引导观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4.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5.用投影把写得好的展示给大家看。

6.观察“个”字,自己尝试写一个。

7.班内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

(重在发现优点,鼓励。

四、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学生参看板书练习背诵课文。

2.齐声背诵课文。

8、雨点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教学重点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

2、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教学难点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预习要求练习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

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雨)

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3.揭示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

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过渡:

这么可爱的雨点儿,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快来读一读吧!

(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提出自学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在小组内由组长带领学习这一课的生字宝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下面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

2.小组比赛,“开火车”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三、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1.过渡:

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这些字宝宝吧!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3.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数”“彩”,认识新偏旁“彡”。

(1)导学:

瞧这些雨点儿,它们下得多欢快呀!

沙沙沙,沙沙沙!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雨点是从哪里来吗?

你能用文中的话回答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雨点儿的多。

4.朗读第2~4自然段,学习生字“半、空、问、到、方、没”。

导学:

在这一部分中藏着几个生字宝宝,你找到了吗?

你是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