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8384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docx

整理生物化学本科教案

教案

姓名_顾洪雁_2008~2010学年第1学期时间_____节次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授课内容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1.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2.理解并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3.初步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重点

1.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2.理解并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难点

蛋白质的一至四级结构,

自学内容

蛋白质的分类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分子生物学

教学法

1.讨论法2.案例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化学元素组成

二、氨基酸

三、肽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一级结构:

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其维系键是肽键。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二.二级结构:

指多肽链主链骨架盘绕折叠而形成的构象,借氢键维系。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α-螺旋⑵β-折叠⑶β-转角⑷无规卷曲

三.三级结构:

指多肽链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

其维系键主要是非共价键(次级键):

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离子键等,也可涉及二硫键。

四.四级结构:

指亚基之间的立体排布、接触部位的布局等,其维系键为非共价键。

亚基是指参与构成蛋白质四级结构的而又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五、蛋白质的分类:

1.按组成分:

简单蛋白质、结合蛋白质

2.按形状分:

球状蛋白质、纤维状蛋白质

10min

20min

10min

10min

30min

20min

15min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第三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

2.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结构

2.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与结合氧

3.蛋白质构象改变与疾病

15min

 

20min

教案

姓名_顾洪雁_2008~2010学年第1学期时间_____节次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授课内容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1.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初步理解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重点

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难点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自学内容

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物理学

教学法

1.讨论法2.案例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

一、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蛋白质分子中仍然存在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

蛋白质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2.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具有亲水溶胶的性质。

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化膜和表面电荷是稳定蛋白质亲水溶胶的两个重要因素。

3.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蛋白质分子中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对紫外光有吸收,以色氨酸吸收最强,最大吸收峰为280nm。

4.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

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

高温、高压、电离辐射、超声波、紫外线及有机溶剂、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等。

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5、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10min

 

10min

10min

10min

 

10min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二、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1.盐析与有机溶剂沉淀: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称为盐析。

常用的中性盐有:

硫酸铵、氯化钠、硫酸钠等。

盐析时,溶液的pH在蛋白质的等电点处效果最好。

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等,均可引起蛋白质沉淀。

2.电泳:

蛋白质分子在高于或低于其pI的溶液中带净的负或正电荷,因此在电场中可以移动。

电泳迁移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量以及分子大小。

3.透析:

利用透析袋膜的超滤性质,可将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分离开。

4.层析: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理化性质的差异,在相互接触的两相(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布不同而进行分离。

主要有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吸附层析及亲和层析等,其中凝胶层析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5.超速离心:

利用物质密度的不同,经超速离心后,分布于不同的液层而分离。

超速离心也可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蛋白质的分子量与其沉降系数S成正比。

三、氨基酸顺序分析

15

 

15

10

15

10

35

教案

姓名_顾洪雁_2008~2010学年第1学期时间_____节次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授课内容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4.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5.理解并掌握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6.理解并掌握RNA的结构与功能

4.理解核酸理化性质、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

重点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难点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自学内容

变性和复性的应用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物理学

教学法

1.案例法2.教具演示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

1.含氮碱:

参与核酸和核苷酸构成的含氮碱主要分为嘌呤碱和嘧啶碱两大类。

组成核苷酸的嘧啶碱主要有三种——尿嘧啶(U)、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它们都是嘧啶的衍生物。

组成核苷酸的嘌呤碱主要有两种——腺嘌呤(A)和鸟嘌呤(G),它们都是嘌呤的衍生物。

2.戊糖:

核苷酸中的戊糖主要有两种,即β-D-核糖与β-D-2-脱氧核糖,由此构成的核苷酸也分为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

3.核苷:

核苷是由戊糖与含氮碱基经脱水缩合而生成的化合物。

通常是由核糖或脱氧核糖的C1’β-羟基与嘧啶碱N1或嘌呤碱N9进行缩合,故生成的化学键称为β,N糖苷键。

其中由D-核糖生成者称为核糖

核苷,而由脱氧核糖生成者则称为脱氧核糖核苷。

由“稀有碱基”所生成的核苷称为“稀有核苷”。

假尿苷(ψ)就是由D-核糖的C1’与尿嘧啶的C5相连而生成的核苷。

二、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

核苷酸是由核苷与磷酸经脱水缩合后生成的磷酸酯类化合物,包括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

最常见的核苷酸为5’-核苷酸(5’常被省略)。

5’-核苷酸又可按其在5’位缩合的磷酸基的多少,分为一磷酸核苷(核苷酸)、二磷酸核苷和三磷酸核苷。

 

10min

 

10min

5min

5min

10min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三、核酸的一级结构:

四、DNA的二级结构:

其结构特征为:

①为右手双螺旋,两条链以反平行方式排列;②主链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③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C(碱基互补原

则);④螺旋的稳定因素为氢键和碱基堆砌力;⑤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

五、DNA的超螺旋结构:

六、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分子的种类较多,分子大小变化较大,功能多样化。

RNA通常以单链存在,但也可形成局部的双螺旋结构。

1.mRNA的结构与功能

2.tRNA的结构与功能:

tRNA是分子最小,但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RNA。

tRNA的二级结构由于局部双螺旋的形成而表现为“三叶草”形,故称为“三叶草”结构

3.rRNA的结构与功能

七、核酶和核酸酶:

具有自身催化作用的RNA称为核酶(ribozyme),核酶通常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如锤头结构。

八、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核酸具有酸性;粘度大;能吸收紫外光,最大吸收峰为260nm。

九、DNA的变性:

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变性。

引起DNA变性的因素主要有:

①高温,②强酸强碱,③有机溶剂等。

DNA变性后的性质改变:

①增色效应:

指DNA变性后对260nm紫外光的光吸收度增加的现象;②旋光性下降;③粘度降低;④生物功能丧失或改变。

加热DNA溶液,使其对260nm紫外光的吸收度突然增加,达到其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就是DNA的变性温度(融解温度,Tm)。

Tm的高低与DNA分子中G+C的含量有关,G+C的含量越高,则Tm越高。

5min

30min

 

10min

30min

 

10min

15min

10min

教案

姓名_顾洪雁_2008~2010学年第1学期时间_____节次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授课内容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7.掌握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8.理解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9.理解并掌握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重点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难点

1.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酶的活性中心

自学内容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蛋白质的知识、数学知识

教学法

1.案例法2.数学推导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1.酶的概念

2.酶的分子组成

酶分子可根据其化学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全酶)两类。

结合酶则是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两部分构成,酶蛋白部分主要与酶的底物特异性有关,辅助因子则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

与酶蛋白疏松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辅酶。

与酶蛋白牢固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辅基。

3.酶的活性中心

酶分子上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部位,该部位化学基团集中,直接参与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反应过程,这一部位就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第二节.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一.酶促反应的特点

1.极高的效率

2.高度的特异性

3.可调节性

二.酶促反应的机制

1.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与诱导契合假说

2.酶促反应的机制

 

10min

35min

35min

20min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1.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⑴底物对酶促反应的饱和现象:

由实验观察到,在酶浓度不变时,不同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为一矩形双曲线,即当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的增加与底物浓度的增加成正比(一级反应);此后,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的增加量逐渐减少(混合级反应);最后,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量时,反应速度达到一最大值,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零级反应)。

⑵米氏方程及米氏常数: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Michaelis&Menten于1913年推导出了上述矩形双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即米氏方程:

ν=Vmax[S]/(Km+[S])。

其中,Vmax为最大反应速度,Km为米氏常数。

⑶Km和Vmax的意义:

①当ν=Vmax/2时,Km=[S]。

因此,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值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②当k-1>>k+2时,Km=k-1/k+1=Ks。

因此,Km可以反映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即Km值越小,则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③Km可用于判断反应级数:

当[S]<0.01Km时,ν=(Vmax/Km)[S],反应为一级反应,即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当[S]>100Km时,ν=Vmax,反应为零级反应,即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当0.01Km<[S]<100Km时,反应处于零级反应和一级反应之间,为混合级反应。

④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酶的Km值是恒定的,因而可以通过测定不同酶(特别是一组同工酶)的Km值,来判断是否为不同的酶。

⑤Km可用来判断酶的最适底物:

当酶有几种不同的底物存在时,Km值最小者,为该酶的最适底物。

⑥Km可用来确定酶活性测定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当[S]=10Km时,ν=91%Vmax,为最合适的测定酶活性所需的底物浓度。

⑦Vmax可用于酶的转换数的计算:

当酶的总浓度和最大速度已知时,可计算出酶的转换数,即单位时间内每个酶分子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分子数。

⑷Km和Vmax的测定:

主要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和Hanes作图法。

 

50min

教案

姓名_顾洪雁_2008~2010学年第1学期时间_____节次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授课内容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10.理解并掌握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2..了解酶的调节、酶的命名与分类、酶与医学的关系

重点

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难点

1.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酶的命名与分类

自学内容

酶与医学的关系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蛋白质

教学法

1.案例法2.讲解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

二.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当反应系统中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时,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即ν=k[E]。

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酶促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增加达到某一点后,由于酶蛋白的热变性作用,反应速度迅速下降。

四.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通常为一钟形曲线,即pH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酶催化活性的下降。

酶的最适pH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五.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凡是能降低酶促反应速度,但不引起酶分子变性失活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抑制剂。

按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可将其分为:

1.不可逆性抑制剂作用

2.可逆性抑制作用

六.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七.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

5min

 

15min

10min

45min

15min

15min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第四节.酶的调节

1.酶结构的调节:

通过对现有酶分子结构的影响来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这是一种快速调节方式。

⑴变构调节变构调节的特点:

①酶活性的改变通过酶分子构象的改变而实现;②酶的变构仅涉及非共价键的变化;③调节酶活性的因素为代谢物;④为一非耗能过程;⑤无放大效应。

⑵共价修饰调节:

共价修饰调节的特点为:

①酶以两种不同修饰和不同活性的形式存在;②有共价键的变化;③受其他调节因素(如激素)的影响;④一般为耗能过程;⑤存在放大效应。

⑶酶原的激活

2.酶含量的调节

⑴酶蛋白合成的调节

⑵酶蛋白降解的调节

3.同工酶的调节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第五节.酶的命名与分类

1.酶的命名:

主要有习惯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两种,但常用者为习惯命名法。

2.酶的分类:

根据1961年国际酶学委员会(IEC)的分类法,将酶分为六大类:

①氧化还原酶类:

催化氧化还原反应;②转移酶类:

催化一个基团从某种化合物至另一种化合物;③水解酶类:

催化化合物的水解反应;④裂合酶类:

催化从双键上去掉一个基团或加上一个基团至双键上;⑤异构酶类:

催化分子内基团重排;⑥合成酶类:

催化两分子化合物的缔合反应

第六节.酶与医学的关系自学

15min

10min

20min

教案

姓名_顾洪雁_2008~2010学年第1学期时间_____节次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授课内容

糖代谢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糖的无氧分解

2.理解并掌握糖的有氧氧化

3.理解并掌握糖的有氧氧化

重点

糖酵解的调节及其能量产生

难点

1.糖酵解的反应过程2.丙酮酸脱羧

自学内容

糖的消化吸收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糖化学

教学法

1.案例法2.讲解.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第一节.概述

1.糖的生理功能

①氧化供能:

②作为结构成分③作为核酸类化合物的成分④转变为其他物质:

2.糖的消化吸收

3.糖代谢的概况

第二节.糖的无氧分解

1.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糖的无氧酵解代谢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活化(己糖磷酸酯的生成):

葡萄糖经磷酸化和异构反应生成1,6-双磷酸果糖(FBP),即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F-1,6-BP)。

这一阶段需消耗两分子ATP,己糖激酶(肝中为葡萄糖激酶)和6-磷酸果糖激酶-1是关键酶。

2.裂解(磷酸丙糖的生成):

一分子F-1,6-BP裂解为两分子3-磷酸甘油醛,包括两步反应:

F-1,6-BP→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

3.放能(丙酮酸的生成):

4.还原(乳酸的生成)

2.糖酵解的调节

主要是对三个关键酶,即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进行调节。

3.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4.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一般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表四:

项目排污情况及环境措施简述。

3)应用污染物排放标准时,依据项目所属行业、环境功能区、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准时间确定采用何种标准。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

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3.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1.筛选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被筛选为三大类,一类是被剔除、不再作任何评价分析的影响,如内部的、小的以及能被控抑的影响;另一类是需要作定性说明的影响,如那些大的但可能很不确定的影响;最后一类才是那些需要并且能够量化和货币化的影响。

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1.葡萄糖经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

(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此阶段在细胞胞液中进行,与糖的无氧酵解途径相同,涉及的关键酶也相同。

一分子葡萄糖分解后生成两分子丙酮酸,两分子(NADH+H+)并净生成2分子ATP。

NADH在有氧条件下可进入线粒体产能,共可得到2×2或2×3分子ATP。

故第一阶段可净生成6/8分子ATP。

(1)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一)安全评价的内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NADH+H+)和乙酰CoA。

此阶段可由两分子(NADH+H+)

安全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定的区域范围。

产生2×3分子ATP。

丙酮酸脱氢酶系为关键酶,该酶由三种酶单体构成,涉及六种辅助因子,即NAD+、FAD、CoA、TPP、硫辛酸和Mg2+。

3.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生成的乙酰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并释放能量合成ATP。

一分子乙酰CoA氧化分解后共可生成12分子ATP,故此阶段可生成2×12=24分子ATP。

位置:

三羧酸循环是指在线粒体中

三羧酸循环由八步反应构成:

草酰乙酸+乙酰CoA→柠檬酸→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①循环反应在线粒体中进行,为不可逆反应。

②每完成一次循环,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基,可生成12分子ATP。

③循环的中间产物既不能通过此循环反应生成,也不被此循环反应所消耗。

④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生成两分子CO2。

⑤循环中有四次脱氢反应,生成三分子NADH和一分子FADH2。

⑥循环中有一次直接产能反应,生成一分子GTP。

⑦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且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的结构与丙酮酸脱氢酶系相似,辅助因子完全相同。

二.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三.有氧氧化的调节

四.巴斯德效应

教案

姓名_顾洪雁_2008~2010学年第1学期时间_____节次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临本

授课内容

糖代谢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4.磷酸戊糖途径

5.理解并掌握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6.掌握糖异生

3.了解血糖及其调节

重点

1.三羧酸循环2.磷酸戊糖的意义

难点

1.三羧酸循环2.磷酸戊糖的意义

自学内容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糖化学

教学法

1.案例法2.讲解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第四节.磷酸戊糖途径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

1.磷酸戊糖生成

2.基团转移反应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为核酸的合成提供核糖

2.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第五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一.糖原的合成代谢

二.糖原的分解代谢

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1.磷酸化酶

2.糖原合酶

四.糖原累积症

第六节.糖异生

一.糖异生途径

二.糖异生的调节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维持血糖浓度恒定2.补充肝糖原3.调节酸碱平衡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四.乳酸循环自学

第七节.了解血糖及其调节

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称为血糖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2.血糖水平的调节:

调节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机制有:

⑴组织器官:

①肝脏:

通过加快将血中的葡萄糖转运入肝细胞,以及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以降低血糖浓度;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以及促进糖的异生作用,以增高血糖浓度。

②肌肉等外周组织:

通过促进其对葡萄糖的氧化利用以降低血糖浓度。

⑵激素:

①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

②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⑶神经系统。

二.血糖水平异常

1.高血糖及糖尿病

2.低血糖

教案

姓名_顾洪雁_2008~2010学年第1学期时间_____节次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授课内容

脂类代谢

学时数

4

教学目的

1.了解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2.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

3.掌握甘油三脂代谢4.熟悉磷脂的代谢

重点

甘油三脂的分解代谢

难点

1.甘油三脂代谢2.磷脂的代谢

自学内容

脂类的消化吸收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脂类化学

教学法

1.案例法2.讲解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第一节.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

第二节.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第三节.甘油三脂代谢

一.甘油三脂合成代谢

1.合成部位

2.合成原料

3.合成基本过程

二.甘油三脂的分解代谢

1.脂肪的动员

脂肪动员的过程为:

激素+膜受体→腺苷酸环化酶→cAMP→蛋白激酶↑→激素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