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838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docx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

 

河南洛阳洛宁琅华~崇阳110千伏线路工程

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编制日期:

二〇一八年五月

 

目录

1评价因子、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及环境保护目标1

1.1评价因子1

1.2评价等级1

1.3评价范围1

1.4评价标准1

1.5环境保护目标2

2电磁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

2.1电磁环境现状监测2

2.2电磁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与评价4

3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

3.1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工程电磁环境影响分析5

3.2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分析5

3.3环保目标电磁环境影响分析18

4电磁影响环境保护措施19

4.1工程设计中已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19

4.2本次环评环保要求19

5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20

5.1变电站扩建110kV间隔工程20

5.2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结论20

5.3架设高度控制要求21

5.4环境保护目标电磁环境影响结论21

1评价因子、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及环境保护目标

1.1评价因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表1,电磁环境评价因子为: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1.2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表2,本工程变电站为220kV和110kV户外站,但仅扩建110kV出线间隔,变电站电磁环境仅进行简要分析。

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10m范围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应按三级进行评价。

1.3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表3,110kV输变电工程评价范围:

变电站:

220kV变电站站界外40m。

110kV变电站站界外30m。

输电线路:

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30m范围内。

1.4评价标准

根据洛阳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关于洛阳汉都(洛阳东)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等8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含本工程),电磁环境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工频电场4kV/m、磁感应强度100μT,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工频电场控制限值为10kV/m。

1.5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变电站评价范围内无电磁环境保护目标,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范围内有7处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

表1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号

环境保护目标

所属行政区

与本工程的方位及距离(m)

功能、规模及最近敏感点

房屋结构

1

崇阳村葬祭用品供需中心

洛宁县下峪镇

北:

约20m

葬祭用品供需中心

1层平顶房屋

2

崇阳村车队停车场

南:

约20m

停车场

1层平顶房屋

3

崇东村

南:

约15m

北:

约20m

居民点,评价范围内2户,最近分别为王小妞家和苗聚成家

1-2层平、尖顶房屋

4

毛原村村民委员会

洛宁县兴华镇

东南:

约25m

村民委员会

3层尖顶房屋

5

阳光笔业有限公司

洛宁县西山底乡

北:

约30m

笔业加工公司

1层尖顶房屋

6

北村散户

南:

约15m

1户、杨志朋家,养殖场

1层尖顶房屋

7

马营村散户

洛宁县赵村乡

南:

约20m

1户、养殖场

1层尖顶房屋

2电磁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1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为了解本工程所在区域的电磁环境状况,委托武汉中电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本工程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

(1)监测因子

1)工频电场:

地面1.5m工频电场强度

2)工频磁场:

地面1.5m工频磁感应强度

(2)监测布点

本工程监测布点列表见表2。

表2监测点位一览表

序号

监测点位

监测点位描述

测点与本工程的位置关系

监测内容

一、琅华22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

1

琅华220kV变电站

琅华220kV变电站东侧

变电站拟建厂界

E、B、N

2

琅华220kV变电站南侧

变电站拟建厂界

E、B、N

3

琅华220kV变电站西侧

变电站拟建厂界

E、B、N

4

琅华220kV变电站北侧

变电站拟建厂界

E、B、N

二、崇阳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

5

崇阳110kV变电站

崇阳110kV变电站东侧

变电站拟建厂界

E、B、N

6

崇阳110kV变电站南侧

变电站拟建厂界

E、B、N

7

崇阳110kV变电站西侧

变电站拟建厂界

E、B、N

8

崇阳110kV变电站北侧

变电站拟建厂界

E、B、N

三、新建琅华~崇阳110kV线路工程

9

崇阳村葬祭用品供需中心

大门前

北:

20m

E、B、N

10

崇阳村车队停车场

围墙北侧

南:

约20m

E、B、N

11

崇东村苗聚成家

大门前

南:

约15m

E、B、N

12

崇东村王小妞家

楼顶

北:

20m

E、B、N

13

毛原村村委会

大门前

东南:

约25m

E、B、N

14

阳光笔业有限公司

围墙南侧

北:

约30m

E、B、N

15

北村杨散户

杨志朋养殖场西侧围墙

南:

约15m

E、B、N

16

马营村散户

养殖场西侧围墙

南:

约20m

E、B、N

(3)监测仪器

本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所用测量仪器基本信息见表3。

表3监测分析仪器一览表

仪器名称及编号

技术指标

测试(校准)证书编号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仪器名称:

场强分析仪

仪器型号:

RE3N01

量程范围

工频电场强度:

0.1V/m~100kV/m

工频磁感应强度:

10nT~10mT

校准单位: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检测校准实验室

证书编号:

CAL(2017)-(JZ)-(0260)

有效期:

2017年12月20日~2018年12月19日

(4)监测方法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

(5)监测时间及监测环境

监测时间:

2018年3月03日;

监测环境:

温度7~18℃,相对湿度35~55%,风速0.4~1.2m/s,天气晴;

2.2电磁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与评价

(1)监测结果

本工程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4。

表4本工程电磁环境监测结果表

序号

检测点位

工频电场(V/m)

磁感应强度

(μT)

备注

1

琅华220kV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

琅华220kV变电站东侧

248.6

0.03

临近220kV出线

2

琅华220kV变电站南侧

23.5

0.02

3

琅华220kV变电站西侧

90.5

0.02

4

琅华220kV变电站北侧

34.9

0.06

5

崇阳110kV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

崇阳110kV变电站东侧

74.3

0.04

6

崇阳110kV变电站南侧

2.7

0.03

7

崇阳110kV变电站西侧

6.8

0.02

8

崇阳110kV变电站北侧

144.1

0.26

110kV出线侧

9

配套110kV线路工程

崇阳村葬祭用品供需中心

1.4

0.08

10

崇阳村车队停车场

182.0

0.48

临近110kV崇阳-方园线路

11

崇东村

苗聚成家

51.4

0.20

12

王小妞家

0.2

0.01

13

毛原村村委会

1.9

0.01

14

西山底乡阳光笔业有限公司

3.4

0.03

15

西山底乡北村杨志朋家

0.2

0.01

16

马营村养殖场

5.1

0.01

(2)监测结果分析

①工频电场

琅华220kV变电站厂界四周工频电场监测值范围为23.5V/m~248.6V/m;崇阳1110kV变电站厂界四周工频电场监测值范围为2.7V/m~144.1V/m;工程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处工频电场监测值范围为0.2V/m~182.0V/m;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kV/m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②工频磁场

琅华220kV变电站厂界四周工频磁场磁感应强度监测值范围为0.02μT~0.06μT;崇阳1110kV变电站厂界四周工频磁场磁感应强度监测值范围为0.02μT~0.26μT;工程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处工频磁场磁感应强度监测值范围为0.01μT~0.48μT;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3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1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工程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1)评价方法

本工程琅华220kV变电站和崇阳110kV变电站为已建变电站,本次仅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本期扩建工程未增加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主要电磁环境污染源,因此本环评对变电站扩建间隔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仅进行简要分析。

(2)影响分析及结论

琅华220kV变电站和崇阳110kV变电站为已建变电站,本次仅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本期扩建工程未增加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主要电磁环境污染源,新增其它电气设备的布置与规划的布置完全一致,并保持规划电气主接线不变,故其扩建后对环境的影响与变电站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基本一致,不会增加新的影响。

依据现状监测结果,本期扩建完成后,扩建间隔处围墙外电磁环境能够满足相应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琅华220kV变电站和崇阳110kV变电站本期工程建成投运后,变电站厂界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能够满足相应环境标准的限值要求。

3.2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3.2.1预测及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对输电线路以类比分析及理论预测计算结果为依据来分析、预测和评价工程投运后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

3.2.2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类比监测及分析

(1)类比监测对象

本工程类比分为单回架设类比和双回架设类比,本次类比从电压等级、杆塔型式、导线型号、导线排列方式及所在区域等方面,尽量选择与本工程线路相似的已验收输电线路进行类比监测。

本次单回路类比对象选择洛阳市城北变剖接110kV龙水线,双回路类比对象选择郑州市110kV乔坛I、II线路。

(2)类比可比性分析

类比线路与本工程线路可比性见表5、表6。

表5110kV龙水线和本工程拟建输电线路可比性分析一览表

项目

110kV龙水线

本工程线路

电压等级(kV)

110

110

杆塔型式

单回

单回

架设型式

架空

架空

排列相序

A

BC

A

BC

环境条件

乡村、平原

乡村、平原

表6郑州110kV乔坛I、II线路可比性分析一览表

项目

郑州110kV乔坛I、II线路

本工程线路

电压等级(kV)

110

110

杆塔型式

双回

双回

架设型式

架空

架空

排列相序

AB

BA

CC

AB

BA

CC

环境条件

乡村、平原

乡村、平原

由上表可知,110kV龙水线,郑州110kV乔坛I、II线路分别与本工程拟建同塔双回、单回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相序、架线型式、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均相同,因此,选择110kV龙水线,郑州110kV乔坛I、II线作为类比对象是可行且可信的,基本可反映出本工程拟建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后的电磁环境影响程度。

(3)类比监测条件

①运行工况

监测工况见表7、表8。

表7110kV乔坛Ⅰ线、乔坛Ⅱ线路监测时运行工况

名称

电压(kV)

电流(A)

有功功率(MW)

无功功率(MVar)

IA

IB

IC

乔坛

Ⅰ线

109.2~110.2

221.48~225.27

209.58~211.07

223.72~224.76

9.06~9.10

-5.24~-5.28

乔坛

Ⅱ线

108.2~110.2

238.34~240.12

204.26~205.34

243.12~245.46

9.16~9.24

-5.31~-5.37

表8城北变剖接110kV龙水线线路类比监测运行工况

名称

电流(A)

电压(kV)

有功功率(MW)

无功功率(MW)

城北变剖接龙水线

24.22

112.34

2.58

-0.48

②监测指标

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

③监测方法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

④监测布点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以线路中相导线投影为起点测一个点,然后垂直于导线方向布点,每隔5m测一个点,测至距离线路中心50m处。

共布11个测点。

⑤测量仪器及监测单位

本次类比监测使用的仪器见表9。

表9类比监测所使用的仪器

监测指标

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

使用仪器

PMM8053B/EHP50C工频电磁场强仪

校准单位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监测单位: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乔坛Ⅰ线、乔坛Ⅱ线路)、洛阳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城北变剖接龙水线)。

⑥测量时间及监测环境

测量时间:

2013年3月20日(城北变剖接龙水线)、2011年3月13日(乔坛Ⅰ线、乔坛Ⅱ线路)。

气象条件:

晴,湿度35-39%。

监测环境:

类比线路监测点平坦开阔,无其他架空线、构架和高大植物,符合监测技术条件要求。

(4)类比监测结果

单回路类比对象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类比监测结果见表10及图1、图2;双回路类比对象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类比监测结果见表11、及图3、图4。

表10单回路类比110kV线路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

测点位置

工频电场(V/m)

工频磁场(μT)

边相导线下

340.39

0.183

边相导线西侧5m

216.38

0.152

西侧10m

183.88

0.141

西侧15m

80.83

0.115

西侧20m

39.15

0.076

西侧25m

18.57

0.063

西侧30m

17.68

0.043

西侧35m

16.34

0.035

西侧40m

15.26

0.026

西侧45m

11.54

0.026

西侧50m

8.22

0.019

图1单回路类比线路工频电场随距离衰减趋势图

图2单回路类比线路工频磁场磁感应强度随距离衰减趋势图

表11双回类比线路监测结果

监测位置

工频电场(V/m)

工频磁场(μT)

距线路中心0m

1282

0.367

距线路中心5m

271.6

0.266

距线路中心10m

66.25

0.257

距线路中心15m

48.39

0.220

距线路中心20m

29.43

0.189

距线路中心25m

10.28

0.179

距线路中心30m

2.389

0.115

距线路中心35m

0.736

0.088

距线路中心40m

0.387

0.069

距线路中心45m

0.103

0.053

距线路中心50m

0.089

0.050

图3双回路类比线路工频电场随距离衰减趋势图

图4双回路类比线路工频磁场磁感应强度随距离衰减趋势图

(5)类比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城北变剖接110kV龙水线离地1.5m处工频电场最大值为340.39V/m,工频磁场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0.183μT,110kV乔坛I、II线离地1.5m处工频电场最大值为1282V/m,工频磁场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0.367μT,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4000V/m和100μT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

从变化趋势来看,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随距离迅速衰减。

(6)类比监测结论

通过类比监测预测,本工程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随随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最大值均分别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4000V/m和100μT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评价标准。

3.2.3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模式预测及评价

3.2.3.1预测模式

(1)计算由等效电荷产生的电场:

为计算地面电场强度的最大值,通常取设计最大弧垂时导线的最小对地高度。

因此,所计算的地面场强仅对档距中央一段(该处场强最大)是符合的,其他段的地面场强小于该段。

当各导线单位长度的等效电荷量求出后,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可根据叠加原理计算得出,在(x,y)点的电场强度分量Ex和Ey可表示为:

式中:

xi,yi—导线i的坐标(i=1、2、…m);

m—导线数目;

Li、Li'—分别为导线i及其镜像至计算点的距离。

对于三相交流线路,可根据求得的电荷计算空间任一点电场强度的水平和垂直分量为:

式中:

ExR—由各导线的实部电荷在该点产生场强的水平分量;

ExI—由各导线的虚部电荷在该点产生场强的水平分量;

EyR—由各导线的实部电荷在该点产生场强的垂直分量;

EyI—由各导线的虚部电荷在该点产生场强的垂直分量;

该点的合成场强为:

式中:

在地面处(y=0)电场强度的水平分量,即Ex=0。

在离地面1m~3m的范围,场强的垂直分量和最大场强很接近,可以用场强的垂直分量表征其电场强度总量。

因此只需要计算电场的垂直分量。

(2)磁感应强度强度值的计算公式

根据“国标大电网会议第36.01工作组”的推荐方法计算高压送电线下空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强度。

导线下方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

其中:

式中:

B-磁感应强度,单位:

T;

H-磁感应强度强度,单位:

A/m;

I-导线中的电流值,单位:

A;

h-计算A点距导线的垂直高度,单位:

m;

L-计算A点距导线的水平距离,单位:

m;

μ0–真空导磁率,单位:

N/A2。

3.2.3.2预测内容及参数选取

(1)预测内容

预测110kV线路同塔双回路及单回路部分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影响程度及范围,本工程线路周围电磁环境预测针对非居民区及居民区进行预测分析。

(2)参数的选取

根据工程设计资料,本环评拟预测线路在非居民区最小导线对地高度6m、距离地面1.5m高度的电磁环境;居民区最小导线对地高度7m、距离地面1.5m高度的电磁环境。

预测参数见表12。

表12本工程线路预测参数

线路回路数

110kV单回线路

110kV同塔双回线路

杆塔型式

1B2-ZM1

1E3-SZ1

导线类型

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

JL/G1A-240/30钢芯铝绞线

导线外径(mm)

21.60

21.60

电流(A)

662

662

相序排列

B

AC

AB

BA

CC

线间距(m)

水平间距3.05

水平间距3.1/3.6/3.1(上/中/下)

垂直间距5.4

垂直间距4.4/4.1(上/下)

底层导线对地距离(m)

非居民区6m;居民区7m

预测点位高度

居民区、非居民区距地面1.5m

3.2.3.3预测计算结果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本工程1B2-ZM1型单回路直线塔、1E3-SZ1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在非居民区导线弧垂最小对地高度6m、居民区导线弧垂最小对地高度7m,距离地面1.5m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预测结果分别见表13~表16,相应变化趋势见图5~图8。

表13拟建110kV线路单回路部分1B2-ZM1塔型最小线高下工频电场预测结果

距线路中心的距离(m)

距边相导线距离(m)

工频电场(kV/m)

非居民区

居民区

对地6m距地1.5m

对地7m距地1.5m

0

边线内

1.18

1.04

1

边线内

1.55

1.21

2

边线内

1.95

1.46

3

边线内

2.20

1.63

4

边线外0.95m

2.23

1.68

5

边线外1.95m

2.06

1.62

6

边线外2.95m

1.78

1.47

7

边线外3.95m

1.48

1.28

8

边线外4.95m

1.21

1.09

9

边线外5.95m

0.98

0.91

10

边线外6.95m

0.79

0.76

12

边线外8.95m

0.64

0.64

14

边线外10.95m

0.53

0.53

16

边线外12.95m

0.45

0.45

18

边线外14.95m

0.38

0.39

18.05

边线外15m

0.33

0.33

20

边线外16.95m

0.29

0.29

23.05

边线外20m

0.25

0.26

25

边线外21.95m

0.23

0.23

28.05

边线外25m

0.22

0.23

30

边线外26.95m

0.20

0.21

33.05

边线外30m

0.19

0.19

35

边线外31.95m

0.14

0.14

40

边线外36.95m

0.13

0.12

50

边线外46.95m

0.10

0.10

60

边线外56.95m

0.09

0.09

表14拟建110kV线路双回路部分1E3-SZ1塔型最小线高下工频电场预测结果

距线路中心的距离(m)

距边相导线距离(m)

工频电场(kV/m)

非居民区

居民区

对地6m距地1.5m

对地7m距地1.5m

0

边线内

2.83

2.45

1

边线内

2.86

2.44

2

边线内

2.88

2.41

3

边线内

2.81

2.31

4

边线外0.4m

2.57

2.12

5

边线外1.4m

2.18

1.84

6

边线外2.4m

1.74

1.53

7

边线外3.4m

1.32

1.22

8

边线外4.4m

0.97

0.94

9

边线外5.4m

0.69

0.71

10

边线外6.4m

0.47

0.51

12

边线外7.4m

0.32

0.37

14

边线外9.4m

0.22

0.26

16

边线外12.4m

0.17

0.18

18

边线外14.4m

0.17

0.14

20

边线外16.4m

0.18

0.13

23.6

边线外20m

0.18

0.13

25

边线外21.4m

0.19

0.14

30

边线外26.4m

0.19

0.15

35

边线外31.4m

0.19

0.15

40

边线外36.4m

0.19

0.16

50

边线外46.4m

0.17

0.15

60

边线外56.4m

0.17

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