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698476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酸和碱.ppt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十单元酸和碱,目录,命题点1常见酸和碱的特性和用途命题点2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命题点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命题点4溶液的酸碱性和pH命题点5中和反应的探究及其应用,命题点1常见酸和碱的特性和用途(2016年7考,2015年8考,2014年9考,2013年12考),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016年3考,2015年2考,2013年2考),知识梳理,无,无,无,刺激性,易,难,2.浓硫酸的特性(2015年2考)

(1)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实验室用作_,一般干燥中性气体(如H2、O2、CO、N2、CH4等)及酸性气体(如CO2、SO2等)。

(2)腐蚀性(又称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所以,使用浓硫酸时应十分小心。

(3)强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

干燥剂,【特别提醒】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浓硫酸的稀释详见第一单元。

常见的酸除盐酸、硫酸外还有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016年2考,2015年3考,2014年2考),烧碱,火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易,微,【特别提醒】

(1)有颜色且不溶于水的碱:

Cu(OH)2蓝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难溶性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2)在空气中易变质的碱:

易溶性(或微溶性)碱久置于空气中均易变质。

如NaOH、Ca(OH)2等;变质原因是它们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盐,如CO22NaOHNa2CO3H2O。

【总结】物质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变化,巩固练习,1.(2016大连)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KOHB.ZnOC.HNO3D.MgSO4,【答案】A,2.(2016山西)你遇到过很多酸性或碱性物质。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所示,其中显碱性的物质是()A.食醋,pH为23B.厕所清洁剂,pH为12C.橘子,pH为34D.炉具清洁剂,pH为1213,【解析】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如下:

pH7,溶液显酸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碱性。

题中炉具清洁剂的pH大于7,显碱性,D正确。

【答案】D,湖南五年中考,1.(2014常德7题2分)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H2CO3B.NaHCO3C.P2O5D.KOH,【答案】A,A【解析】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HCO3是酸;NaHCO3是盐;P2O5是氧化物;KOH是碱;故选A。

2.(2015邵阳12题2分)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烧碱C.浓盐酸D.双氧水,【答案】B,【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错误;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B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会使其质量减少,C错误;双氧水常温下能分解产生氧气,露置于空气中,会使其质量减少,D错误。

【答案】B,3.(2015湘西9题3分)关于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能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相同的离子而性质相似B.都有强烈的腐蚀性C.都需要密封保存D.溶于水时都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答案】A,【解析】氢氧化钠是碱,浓硫酸是酸,不可能解离出相同的离子。

氢氧化钠和浓硫酸分别为强碱和强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溶于水时均放热。

氢氧化钠具有潮解性,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浓硫酸有吸水性,应该密封保存。

命题点2酸和碱的化学性质(2016年7考,2015年11考,2014年8考,2013年7考),知识梳理,1.酸的化学性质(酸五条)(2016年6考,2015年7考,2014年7考,2013年5考),红,FeCl2+H2,Al2(SO4)3+3H2,Na2SO4+H2O+CO2,NaCl+H2O,CuSO4+H2O,2FeCl3+3H2O,2NaCl+H2O+CO2,CuSO4+2H2O,BaSO4+2HCl,AgCl+HNO3,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不同,2.碱的化学性质(碱四条)(2016年3考,2015年6考,2014年3考,2013年4考),蓝,红,Na2CO3+H2O,CaCO3+H2O,Na2SO4+2H2O,CaCl2+2H2O+CO2,Cu(OH)2+Na2SO4,CaCO3+2NaOH,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都是OH-,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不同,巩固练习,1.(2016茂名)下列有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能够导电的溶液是酸C.滴加无色酚酞不变色的溶液是酸D.能与碱发生反应的物质是酸,【答案】C,【解析】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所以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2.(2016台州)如图是小柯同学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指表示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五类物质。

(1)无名指上漏填的一类物质是_。

(2)若利用铜来制取硫酸铜,常用的方法是:

铜氧化铜硫酸铜。

请你写出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碱,CuO+H2SO4CuSO4+H2O,湖南五年中考,1.(2013娄底13题2分)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A.酸都能在水中电离出H+B.酸都含有酸根C.酸中都含有氢气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解析】A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酸都含有酸根,但在不同的酸中,所含酸根的种类不同,与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无关;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而不是氢气;D酸中不一定都含有氧元素,如HCl。

【答案】A,2.(2013邵阳13题2分)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

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处形成浅绿色溶液B.b处产生大量气泡C.c处反应放热D.d处溶液呈红色,【解析】a处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溶液,含Fe2+的溶液都呈浅绿色,A正确;b处为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B正确;c处为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C正确;d处为氢氧化钠能使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D错误。

【答案】D,3.(2014郴州26题6分)如图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B能用于灭火,“”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

(1)按物质分类,C属于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写出A、B的化学式:

A_;B_。

(3)写出C的一种物质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4)NaOH与A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

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酸,CO2,CuSO4,生成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题眼定位】,命题点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2016衡阳33,2015年3考,2014年2考,2013年3考),知识梳理,一、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2016衡阳33,2015益阳24)变质原因: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

_),2NaOH+CO2Na2CO3+H2O,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检验是否存在CO32-,盐酸,2HCl+Na2CO32NaCl+H2O+CO2,氢氧化钙,氯化钙,Ca(OH)2+Na2CO3CaCO3+2NaOH,Na2CO3+CaCl2CaCO3+2NaCl(与上一空相对应),3.确定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检验是否存在OH

(1)变质后的成分分析:

部分变质后成分为NaOH和Na2CO3全部变质后成分为Na2CO3。

(2)NaOH的检验分析:

检验NaOH之前须除去Na2CO3,Na2CO3呈碱性。

实验设计如下,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酚酞溶液不变色,部分变质,全部变质,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2015年2考,2014年2考,2013年3考)1.变质的原因:

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化学反应方程式:

_)。

2.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检验是否存在CO32-

(1)分析:

由于Ca(OH)2为微溶物,故不能通过溶解观察是否有_析出来判断久置的Ca(OH)2溶液是否已变质。

Ca(OH)2+CO2CaCO3+H2O,沉淀,

(2)方法:

加入盐酸,有_说明氢氧化钙已变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3)变质后成分:

全部变质成分为只有CaCO3;部分变质成分为_的混合物。

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和CaCO3,3.确定氢氧化钙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检验是否存在Ca(OH)2,白色沉淀,【联想与启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缘故,因此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应_保存。

密封,湖南五年中考,1.(2013郴州)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盖瓶盖,该溶液是否变质呢?

他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BaCO3一种白色固体,不溶于水,B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一】取上述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该NaOH溶液已变质。

【提出问题】该NaOH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实验探究二】,据实验现象,该NaOH溶液_变质(填“全部”或“部分”)。

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说明溶液中含有NaOH,部分,【反思】某同学认为可以用CaCl2代替BaCl2,为得到准确的结论,在没有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入CaCl2,发现溶液变为浑浊,原因是_,因此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不可以用CaCl2代替BaCl2。

A.加入CaCl2析出了NaOH晶体B.生成微溶于水的Ca(OH)2C.析出了CaCl2晶体D.生成CaCO3沉淀,B,【解析】

(1)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白色沉淀碳酸钡。

(2)加入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过量的氯化钡和生成的氯化钠都呈中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后碳酸钠被完全反应掉,则溶液中的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钠,也有碳酸钠,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使溶液变浑浊,所以不可以用CaCl2代替BaCl2。

2.(2015株洲30题12分)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

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

.华雪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变质失效。

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

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_。

.甲、乙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水多会吸收热量,影响判断,【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

【猜想与假设】猜想1:

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猜想2:

含有氧化钙、碳酸钙猜想3:

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

(1)猜想_错误(填“1”或“2”或“3”)。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_。

(3)乙同学实验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_。

1,CaO+H2OCa(OH)2,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CaCO3+2HClCaCl2+H2O+CO2,不能确定干燥剂中有氧化钙还是氢氧化钙,【总结与提升】

(1)甲、乙同学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

华雪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

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_。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_会加速食品变质。

(3)请写出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_。

称量,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解析】实验通过是否放热来判断有无氧化钙,加水量过多,水吸收热量,会影响判断。

甲同学实验:

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乙同学实验:

加入足量的盐酸,生成二氧化碳,说明有碳酸钙。

所以猜想1错误。

打开包装袋后,食品与空气接触。

干燥剂吸收水分发生反应CaO+H2OCa(OH)2;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会加快食品变质。

命题点4溶液的酸碱性和pH(2016年9考,2015年10考,2014年14考,2013年6考),指示剂:

能跟酸或碱溶液起作用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常用的指示剂有紫色_溶液和无色_溶液。

知识梳理,石蕊,酚酞,2.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的物质中的颜色(2016年2考,2015年3考),紫色,红色,指示剂,酸碱性,蓝色,无色,红色,无色,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2016年3考,2015年10考,2014年10考,2013年2考),常用_测定溶液的_,溶液的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溶液pH与酸碱性的关系为:

酸性溶液的pH_7,pH越小,酸性越_;中性溶液的pH_7,溶液呈中性;碱性溶液的pH_7,pH越大,碱性越_。

pH试纸,强,酸碱度,=,强,4.测定溶液pH的方法(2016年2考,2013年3考)在洁净干燥的_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_上,把_与_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此方法测得的pH为整数值。

5.溶液酸碱度的应用(2016年3考,2015年2考,2014年3考)

(1)测定雨水的pH(pH5.6的雨水为酸雨),了解空气污染情况。

(2)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了解人体身体健康状况。

(3)测定土壤的酸碱性,提供土壤改良的依据。

白瓷板或玻璃片,pH试纸,试纸显示的颜色,标准比色卡,巩固练习,(2016宜昌)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

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A.苹果汁B.牛奶C.肥皂水D.炉具清洁剂,【答案】C,【解析】蚁酸显酸性,为缓解症状,应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苹果汁pH7,显酸性;牛奶pH7,显酸性;肥皂水pH7,显碱性;炉具清洁剂pH7,显碱性,但是其碱性很强;故选C。

2.(2016桂林)下表是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某地土壤呈碱性,则该地适宜种植的作物是()A.马铃薯B.茶树C.水稻D.莲,【解析】由题意土壤呈碱性说明土壤的pH大于7,根据表中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可知,此地适宜种植莲。

【答案】D,1.(2016岳阳31题3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苹果汁2.93.3B.葡萄汁3.54.5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湖南五年中考,【解析】溶液的pH7显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

【答案】A,2.(2016衡阳19题2分)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X显酸性B.Y一定是水C.Z可能是碳酸钠溶液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解析】X的pH7,显酸性,A判断正确;Y的pH7,显中性,不一定是水,也可能是氯化钠等中性的盐溶液,B判断错误;Z的pH7,显碱性,可能是碳酸钠溶液,C判断正确;Z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判断正确。

【答案】B,3.(2016常德25题4分)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

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1)据上表推测,X汁液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_(填“酸”、“碱”或“中”)性,pH_(填“”、“”或“”)7;(3)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

能,碱,pH试纸,【解析】

(1)酸碱指示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X汁液在白醋、稀盐酸等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石灰水、氢氧化钾等碱性溶液中显绿色,所以X汁液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2)由表可知X汁液遇碱性溶液显绿色,所以肥皂水显碱性,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3)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粗略测定溶液酸碱度,常用pH试纸。

4.(2012娄底28题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常温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与假设】溶液的pH可能是(填入你的猜想与假设):

pH7;pH_;pH_。

【设计与实验】小方、小钟、小陈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方:

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钟:

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陈:

取pH试纸直接浸入碳酸钠溶液中,测得pH7。

=7(或7),7(或=7),【评价】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同学,其余两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

【结论】从物质的类别看,碳酸钠是一种_(填“酸”、“碱”或“盐”),它的溶液显碱性,说明显碱性的溶液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应用】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说出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_。

小方,小钟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小陈直接将pH试纸浸入Na2CO3溶液中(答案顺序可互换,合理即可),盐,不一定,做洗涤剂,用于除油污(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酸性溶液pH小于7,中性溶液pH等于7,碱性溶液pH大于7;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

先将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板或瓷板上,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于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如果测定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对中性溶液pH无影响,但使酸性溶液的pH偏大,碱性溶液的pH偏小,如果测定时将pH试纸直接伸入到待测溶液中,会污染试液;碳酸钠是一种盐,但其水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命题点5中和反应的探究及其应用(2016年2考,2015年6考,2014年5考,2013年11考),定义:

_和_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知识梳理,酸,碱,2.实质:

HOH-H2O,3.指示剂的选择及其原因

(1)由于酸和碱发生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需要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2)酸碱中和反应指示剂一般选择酚酞溶液,不选用石蕊溶液的原因是紫色石蕊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蓝色与紫色间没有明显界限,难以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成。

4.实验现象

(1)碱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酸入碱时,当恰好出现_现象时,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2)酸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碱入酸时,当恰好出现_现象时,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5.中和反应的pH坐标曲线图,图解:

图1中,A点pH_7,可判断出在未反应前溶液为_性(填“酸”或“碱”),C点的pH_7,可判断出该反应是将_(填“碱加入酸中”或“酸加入碱中”,下同)。

同理可判断出图2是将_。

碱,酸加入碱中,碱加入酸中,6.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及检验(以NaOH和HCl的反应为例,且已加入酚酞溶液)化学方程式为_。

HCl+NaOHNaCl+H2O,HCl和NaCl,NaOH和NaCl,碳酸钠溶液,NaCl,7.应用

(1)改良土壤的酸碱度,如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处理工厂废水,如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3)用于医药,如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水;服用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铝)来中和过多胃酸。

(4)生活实际,如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可用来去除油污。

巩固练习,(2016泉州)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盐酸除去铁锈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解析】中和反应是指由酸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熟石灰属于碱,和酸性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改良土壤,A正确;氢氧化镁和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治疗胃酸过多,B正确;除铁锈是盐酸和氧化铁(氧化物)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C错误;氨水显碱性,能中和污水中的硫酸,D正确;故选C。

【答案】C,2.(2016广州)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上述过程的实验现象为_。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Na+,OH-,Cl-,(3)氨水(NH3H2O)也能使酚酞变色,原因是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离子,该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

OH-,【解析】

(1)酚酞遇碱会变红,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而酚酞在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中为无色,用盐酸滴定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盐酸量的逐渐增加,氢氧化钠被完全消耗,溶液呈中性,再继续滴加溶液呈酸性,故可看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2)据图像可知反应前后黑色的球一直不变,而白色的球变成灰色,反应前烧杯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所含离子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滴加的溶液是稀盐酸,所含离子为氢离子、氯离子,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含离子为钠离子、氯离子,故可推出为钠离子,为氢氧根离子,为氯离子。

(3)能使酚酞变红色的原因是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氨水与氢氧化钠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两者中都含有的离子是氢氧根离子。

3.(2016齐齐哈尔)在探究氢氧化钙与稀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了滴加酚酞溶液,无法判断反应进行到何种程度,同学们决定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

CaCl2和Ca(OH)2猜想二:

CaCl2和HCl猜想三:

_请将猜想三补充完整,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是_。

Ca(OH)2+2HClCaCl2+2H2O,氢氧化钙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aCl2(或氯化钙),【设计方案】,【拓展与应用】举例说明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_(答一点即可)。

溶液不变色,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合理即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合理即可),用熟石灰(或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解析】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含有CaCl2,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或盐酸中一种,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含有CaCl2。

【设计方案】验证猜想时,由的结论可知猜想一不正确,即不含氢氧化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则实验现象是溶液没有变红;若证明猜想二正确,即证明盐酸的存在,可向待测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可证明结论;也可以加入适量铁等活泼金属单质或碳酸钙或碳酸钠或碳酸钾等碳酸盐,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还可以加入适量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镁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可观察到固体消失或溶解等。

【拓展与应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很广,如在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医疗上用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等。

(2016衡阳29题4分)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

湖南五年中考,NaOH+HClNaCl+H2O,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字母代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