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转向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8526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3转向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313转向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13转向架.docx

《313转向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3转向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13转向架.docx

313转向架

第三章转向架

本车转向架为二轴通用型转向架,两转向架结构基本一致。

Ⅰ位端为不带车轴齿轮箱的非动力转向架(图3-1),Ⅱ位端为带车轴齿轮箱的动力转向架(图3-2)。

在非动力转向架还设有一套手制动装置。

转向架主要由构架、车轴轴承箱、车轴齿轮箱、轮对、旁承、牵引杆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砂箱、手制动装置等部件组成。

有关基础制动装置和手制动装置的内容均统一在制动系统部分中介绍。

 

图3-1非动力转向架

 

图3-2动力转向架

1.构架2.车轴轴承箱3.车轴齿轮箱4.轮对5.旁承

6.牵引杆装置7.基础制动装置8.砂箱9.手制动装置

作业车速度表传感器及接地装置装在轴箱端部,其布置见图3-3。

动力转向架四角各装有一个砂箱。

每个砂箱储砂量为20Kg,砂箱下部装有撒砂阀和撒砂管。

非动力转向架斜对角上各装有一只铁鞋,铁鞋用链条栓接在铁鞋座上,以防丢失,链条缠绕在铁鞋座的挂勾上,使用时将其取下。

 

图3-3

在构架与车体之间、构架与轴箱轮对之间均设有安全连接装置,在车辆吊装或起复时无需捆扎。

在轴箱下部还设有防倾覆装置,以防止轨道车掉道后倾覆。

转向架构架两侧的中部位置装有2个侧挡,能保证作业车车体与转向架单侧的自由横动量,当侧挡贴靠起作用后侧挡体内的橡胶块还能产生弹性横动量。

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

轴式2-B

最高运行速度120km/h

轴距2400mm

自重5.3(8.2)t

轮径840mm

牵引点距轨面高度580mm

制动缸直径6”

制动倍率7.92

3.1.构架

构架是转向架的骨架,它将转向架的各个组成部分连接起来,并保证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构架结构如图3-4所示。

它主要由左侧梁、右侧梁、横梁、前端梁、后端梁等组成全焊接“日”字型结构。

如图3-4所示。

 

图3-4构架

1端梁2.侧梁3.减振器座4.拐臂座5.车体侧挡6.旁承座

7.挂板座8.拉杆座9.轴箱侧挡座10.拉杆弹簧座11.铁鞋座

两端梁为工字形截面,侧梁和横梁采用箱形梁结构,各板材均采用低合金钢Q345B。

构架侧梁底面焊有轴箱侧挡体,轴箱侧挡结构见图3-5所示。

转向架构架侧梁侧面焊有车体侧挡,车体侧挡结构见图3-6所示。

 

图3-5轴箱侧挡

1.轴箱体止挡2.磨耗板3.调整垫4.侧挡座

5.螺母6.垫圈7.螺栓8.油杯

 

图3-6车体侧挡

1.牵引座2.侧挡体3.侧挡座4.缓冲垫5.调整垫6.座板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定期检查构架各条焊缝应无裂纹,各座完好无损;检查构架侧梁、轴距、上下拉杆座间距、旁承平面度等到几个主要尺寸,可以大体判断构架有无严重变形。

当构架状态出现异常发情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复或报废。

3.2.车轴轴承箱

车轴轴承箱采用无导框弹性拉杆定位方式。

采用内外金属圆簧并联组合。

轴头装配有接地保护装置及测速监控装置。

轴箱装置是由轴箱体、滚动轴承、一系弹簧、轴箱拉杆、端盖、后盖等组成。

如图3-7所示。

图3-7车轴轴承箱结构图

1.轴箱体2.轴箱上拉杆3.外圆弹簧4.内圆弹簧5.防倾覆装置

6.轴箱下拉杆7.后盖8.轴承9.前盖10.液压减振器11.起吊挂板

12.测速电机13.接地装置

轴箱拉杆两端销轴上有橡胶套,橡胶套与销轴硫化在一起,在专用的工装上压装在拉杆体内,销子两端有橡胶垫。

其结构见图3-8。

由于采用这种带有橡胶关节的拉杆定位方式,使轴箱可以依靠橡胶关节的径向、轴向及扭转弹性变形,实现多个方向的相对位移,使轮对与构架间成为弹性联接。

 

图3-8轴箱拉杆

1.拉杆体2.橡胶垫3.芯轴4.橡胶套

车轴轴承箱底部设计有车辆防倾覆装置,用以防止车辆脱线掉道后发生整车倾覆侧翻事故,结构见图3-9:

 

图3-9车辆防倾覆装置结构图

车轴轴承箱上部设计有起吊挂板,当车辆需要起复时,起吊挂板可以与转向架构架连挂在一起,实现轮对、轴箱无捆绑起复。

为保证起复的效率,在挂勾上增加起复用垫块,以减少弹簧的伸长,从而减少复轨器的行程。

该种结构简单实用。

如图3-10所示。

 

图3-10图

1.起吊挂板2.垫块

每个车轴轴承箱与转向架之间装配有垂向液压减振器。

每个车轴轴承箱下部设计有轮对镟修装置安装接口。

装配轮对固定支架后,可以方便地镟修车轮。

结构见图3-11:

 

图3-11轮对镟修固定支架结构图

新车走合期间,应经常注意检查车轴轴承箱的温度,防止过热。

运行中停车时,注意检查轴箱外表温度,轴箱温度不得超过(0.6×环境温度+50)℃。

如温度太高或局部温度过高,应打开轴箱端盖,检查润滑油质、油量、滚动轴承、轴承支架的状态,根据不同情况判明原因后及时处理。

要避免水、砂及其它脏物混入轴箱,保证其寿命。

注意:

在车上施行电焊作业时,应在作业处所附近接地线,防止电流从轴承的滚子与滚道触点处通过,以免烧坏轴承。

弹簧装置是用来缓和来自线路对车辆簧上质量的冲击,在运用中要经常检查弹簧,利用锤击听音即可检查此弹簧是否落实或有无断裂现象,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处理。

车辆采用油压减振器作为一系垂向减振器。

液压减振器利用液体粘滞阻力作负功吸收振动能量来衰减振动。

在运用过程中应经常要检查有无泄漏现象和紧固情况,发现后及时处理。

液压减振器在运行中应有明显温升。

3.3.车轴齿轮箱

车轴齿轮箱是整个传动系统中的最后部分。

它的作用是传递和增大到车轮的扭矩,并将绕车体纵轴的转动变成绕车轴轴线的转动。

其车轴齿轮箱的输入端与液力传动箱输出端用万向轴联接在一起,通过齿轮传动最终驱动轮对。

车轴齿轮箱有一级车轴齿轮箱(Ⅳ轴)和二级车轴齿轮箱(Ⅲ轴)。

二级车轴齿轮箱(标识:

0306型)为双级减速,第一级是高速级传动;第二级是低速级传动。

一级车轴齿轮箱(标识:

0307型)是低速级传动。

分别见图3-12、图3-13.

图3-12二级车轴齿轮箱

1.输入法兰2.油封盖3.密封圈4.挡油板5.轴承6.上箱体

7.第一轴8.主动斜齿轮9.轴承10.端盖11.油封盖

12.挡油板13.密封圈14.齿轮轴15.输出法兰16.被动斜齿轮

17.轴承18.齿轮泵19.放油螺塞20.下透气孔21.上透气孔

22.中箱体23.下箱体24.检查孔25.油位螺钉26.钢套27.圆螺母

28.密封圈29.轴承30.轴承31.油泵齿轮32.螺旋锥齿轮

33.挡油板34.油封盖35.紧套

 

图3-13一级车轴齿轮箱

1.拉臂总成2.油封盖3.密封圈4.挡油板5.齿轮轴6.输入法兰7.轴承

8.轴承9.轴承10.齿轮泵11.放油螺塞12.上箱体13.透气孔14.下箱体

15.检查孔16.油位螺钉17.钢套18.圆螺母19.密封圈20.轴承21.轴承

22.油泵齿轮23.螺旋锥齿轮24.油封盖25.挡油板26.紧套

车轴齿轮箱的间隙及调整:

特别注意:

在不具备维修条件的情况下,请找制造厂家或专业修理厂联系维修、调整。

为了方便用户对各主要部位的间隙、行程检查和调整,有关参数列于表3-1:

锥齿轮的调整(包含调整螺旋锥齿轮对的侧隙和锥顶的对中)是靠中间轴外侧和车轴两端的调整垫片厚度增减来完成的。

圆锥螺旋齿轮齿面正确的接触斑点为:

接触斑点位于齿面中部,接触面积沿齿长方向大于55%,齿宽方向大于60%。

见图3-11。

圆柱齿轮接触面积沿齿长≥60%,齿高方向≥45%,接触斑点应趋向齿面中部。

走合期间,经常注意检查车轴齿轮箱的温度,防止过热。

车轴齿轮箱允许温升为50℃。

主要部位间隙、行程表表3-1

序号

部位

间隙及行程(mm)

1

输出轴迷宫密封部位的轴向间隙

2~3

2

输出轴迷宫密封部位的径向单侧间隙

1~1.5

3

输入轴迷宫密封部位的轴向间隙

2~3

4

输入轴迷宫密封部位的径向单侧间隙

1~1.5

5

锥齿轮啮合侧隙

0.3~0.5

6

齿轮泵齿轮啮合侧隙

0.15~0.30

7

输入(出)法兰与轴锥面配合的压装行程

17±1

8

被动齿轮与轴锥面配合的压装行程

11.75~15

9

主动齿轮与轴锥面配合的压装行程

14±1

10

圆柱齿轮啮合侧隙

0.2~0.45

 

 

图3-11根据齿上的接触斑点调整齿轮啮合的侧隙

3.4.轮对

本车采用两个被动轮对与两个驱动轮对的组合方式。

车轮直径840mm,采用LM磨耗型踏面。

车轮与车轴采用注油压装装配。

轮对结构见图3-14。

图3-14轮对

1.轮对的主要技术参数

(1).轮对组装应符合TB/T1463的的有关技术规定

(2).轮箍套装好后,应检查轮箍台阶与轮辋是否紧密配合,允许有局部不大于0.1mm的间隙其总长不大于1/3圈。

(3).同一轮对沿滚对圆测量直径不大于1mm。

(4).同一轮对轮缘内侧距之差不大于1mm。

(5).按规定涂刷防弛缓标记。

2.轮对的使用保养:

在运用期间,应严格检查轮对状态,要求踏面无剥离,轮缘无裂纹、弛缓标记无错位现象,并严格按铁道部有关机车车辆轮对探伤的规定定期进行探伤,防止切轴事故。

图3-15供车轴超声波探伤参考。

 

 

 

图3-15轴端尺寸

(1).当车轮直径超过下述规定值时应加工处理:

a.同一轴上的车轮直径差不大于0.5mm;,同一轮对两车轮直径差未经旋修不大于3mm,经旋修者不大于1mm;

b.车轮踏面擦伤或局部下凹不超过1mm。

c.踏面剥离的长度(同一车轮)

一处不大于50mm

两处每处不大于40mm

(2).测量要求:

a.沿圆周方向测量;

b.两端宽度不足10mm的不计算在内;

c.长条状剥离其最宽处不足20mm者可不计算;

d.两块剥离边缘相距小于75mm时,每处长不得超过35mm;

e.多处小于35mm的剥离,其连续剥离总长度不得超过350mm;

f.剥离前期未脱落部分可暂时不计算在内;

g.没有其它缺陷,如轮对擦伤、局部凹下;

(3).车轮磨损后,轮辋厚度小于28mm或轮缘厚度小于28mm需更换。

3.5.旁承

本车转向架采用四点支承的橡胶堆旁承。

车体上部的静载荷和动载荷,以及车体与转向架的横向载荷,都要通过橡胶堆旁承来传递。

它结构简单,重量轻,吸振隔音好,它还会产生复原力矩和复原力,力图恢复转向架与车体间的原来位置,能很好的改善机车横向运行的平稳性。

由于橡胶层具有很小的阻尼特性,为抑制机车在直线上运行时的横向振动和蛇行运动,在旁承装置中设置了2个横向油压减振。

如图3-16所示。

 

图3-16旁承

1.橡胶堆2.压板3.横向减振器

3.6.牵引杆装置

牵引杆装置用以传递转向架与底架之间的牵引力,并使转向架能相对于车体转动和横动。

牵引杆装置主要由牵引杆、拐臂、连接杆、球面关节轴承、牵引销、拐臂销等组成,如图3-17所示。

为了适应作业车辆与转向架之间的高度变化,在牵引杆与拐臂和车体连接处,均采用球形关节轴承。

在运用过程中,应经常对有关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牵引装置各销的连接状态是否良好,托板紧固是否牢靠。

 

 

图3-17牵引杆装置

1.牵引杆销2.关节轴承3.橡胶垫4.牵引销5.轴套

6.连接杆销7.拐臂8.拐臂销9.连接杆10.牵引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