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语使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8618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常用成语使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成语使用.docx

《常用成语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成语使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成语使用.docx

常用成语使用

1.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含有轻视的意思。

误例:

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2.三人成虎:

城市本无虎,传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即能蛊惑人心。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误例:

在最困难的3号巷道,几名共产党员齐心协力,三人成虎,终于排空了积水。

3.美轮美奂:

轮,轮lún,高大的样子。

奂,众多,盛大。

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常见误用形容其他美好事物。

误例:

上海车展上,众多的汽车制造厂商纷纷亮出自己的新品,一款款轿车美轮美奂,一场场促销活动应接不暇。

4.炙手可热:

炙烤之手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盛,气焰高,含贬义。

常见扩大其使用范围,错误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误例:

春季房展会后,房地产开发商意识到小户型将是下一个极为看好的卖点,纷纷推出旺地小户型,一时间,小户型又成了炙手可热的销售概念。

5.亦步亦趋:

“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

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贬义。

误例:

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

6.首当其冲:

当,承受。

冲,要冲,交通要道。

处在冲要的位置。

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误例:

洪峰即将到来,迅速转移泄洪区所有群众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7.不瘟不火:

瘟,戏典表演沉闷乏味,不够火爆。

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误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误例:

LD彩电春天风风火火地上市以后,几个月来全国各大区的销售状况均不温不火,并不像先前人们预想的那样乐观。

8.鼎力相助:

鼎力,大力。

是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即用于有求于对方或感谢对方,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误例:

老排长,还说什么呢,过去没有你的搭救哪有我今天?

现在你经济上有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9.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

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即形容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误例:

兄弟,你别不信我,我可是一言九鼎,说话算数的。

10.首鼠两端:

首鼠,踌躇不决,欲进又退的样子。

两端,两头。

形容迟疑不决,瞻前顾后。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误例:

对于笔记本电脑中为何使用台式机CPU的问题,制造商先是说是历史问题,而今又改口说是消费者买了“水货”,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11.溢美之词:

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误例:

首映式结束,导演激动地说,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摄影创意的溢美之词,给了我们极大的肯定和鼓舞,我们一定拍出更好的电影以飨观众。

12.栩栩如生:

形象逼真,宛如活的。

一定是指“并非活的”。

误例:

李丽上过王老师一节课,就能将其讲课的动作、神态模仿得栩栩如生。

13.蓬荜生辉:

谦敬之辞。

应说别人使自己破屋生辉不胜荣幸,用反了当有骂人之嫌。

误例:

何乐士环保漆采用环保材料,纳米技术,防水阻燃,耐氧化,历久弥新,使用本产品装修装饰,定可使您新居蓬荜生辉。

14.不可收拾:

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令人忍俊不禁。

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

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15.励精图治:

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

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误例:

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16.不负众望:

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

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误例: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17.鼎足而立: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误例:

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18.涣然冰释:

涣然,消散的样子。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误例:

并不是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19.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误例:

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20.望其项背:

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有人错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

误例:

在基因测序领域,只有中美日等国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多数国家只能望其项背。

21.差强人意:

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误例:

考前虽然夜以继日地复习,但还是有两门课挂了红灯,其他科目也差强人意。

22.抛砖引玉:

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误例:

刚才王总关于项目推进的一番高见真是抛砖引玉,我确实无出其右,只有赞同。

23.风声鹤唳:

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有人错用此词形容战斗激烈。

误例:

手机生产厂家瞄准学生用户,纷纷推出新产品,大搞促销活动,一时间手机市场杀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24.敬谢不敏:

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误例:

当下我们单位工作这么忙,你却要请假休息,作为领导我只能敬谢不敏了。

25.人满为患:

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

误例:

“五一”长假一到,柜台前、餐馆里、景点中,顿时熙来攘往、人满为患,一派繁荣景象。

26.鬼斧神工:

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误例:

三峡蓄水以后,虽然很多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被淹没了,但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更是激动人心的。

27.始作俑者:

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误例:

非典疫情在北京蔓延以后,许多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企业纷纷捐款捐物,联想、世纪金元等几家大企业就是始作俑者。

28.文不加点:

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不可理解为“不需加标点”。

误例: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29.侧目而视:

拘谨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或“钦佩地看”。

误例:

这家电子企业从几个人的小作坊到拥有上亿元产值的上市集团企业,仅仅用了3年时间,发展之神速令人侧目而视。

30.良莠不齐:

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误例:

社会上的各种辅导学校无不说自己名师主讲,人人有提高。

可实际上往往是由于学员基础参差不齐,个人学习习惯也良莠不齐,教学的针对性往往不强,“人人有提高”确实难。

31.无所不至:

什么坏事都干。

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误例: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分别,妈妈见我回来高兴得不得了,又是做好吃的又是带我买衣服,关爱殷殷,无所不至。

32.明日黄花:

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

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误例:

全球500强的殊荣,已是昨日黄花,这家跨国集团如今正面临着破产的威胁。

33.评头品足:

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

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误例:

鄙人的画展今日展出于此,一则算作个人的总结,二则是请各位专家评头品足,多多指点,借此提高。

34.休戚相关:

忧喜福祸相关联。

与“息息相关”不同。

误例:

必须抓好商品质量,商品质量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利益休戚相关。

35.休戚与共:

同甘共苦。

同“休戚相关”、“息息相关”常混淆。

误例:

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会休戚与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6.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不能表示有气势。

误例:

巨额买进,天价卖出,这种翻云覆雨的大手笔体现出一个有实力、有气魄的投资家的远见卓识和经营魄力。

37.弹冠相庆:

贬义。

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误例:

市场部举行的财年庆功会上,总经理举杯提议,为本财年中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所创造的喜人业绩弹冠相庆。

38.期期艾艾:

口吃。

不能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误例:

你这个人就是不果断,遇事总是期期艾艾,举棋不定,这可是要误大事的。

39.无可厚非:

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

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误例:

明星做广告本无可厚非,但面对广告中“真实的谎言”,是否也该想一想每一位注视着你的观众呢?

40.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误例:

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41.身临其境:

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误例:

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那样求全责备了。

42.不刊之论:

不可改变的言论,绝对正确。

不可作“未见报刊的言论”解。

误例:

真新鲜,你这些不刊之论有谁能相信呢?

43.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误例:

张先生做这个项目能知己知彼,因人成事,完成得很漂亮。

44.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

不用于同辈之间,不用贬义。

误例:

最真诚的朋友,能经常对你耳提面命,使你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45.耸人听闻:

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两词经常被混用。

误例:

两个持枪歹徒冲进耶鲁大学校园,向往来师生疯狂扫射,制造了又一起耸人听闻的血案。

46.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谈论。

不可指同一人、物,不可混同“同日而语”。

误例:

当年穷山沟沟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是集团董事长,今昔之别,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47.耳闻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误例:

在这样一个音乐世家,她耳闻目睹,历久渐染,也深深爱上了音乐。

48.处心积虑:

贬义。

褒义用“殚精竭虑”。

误例: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49.火中取栗:

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有人误用为“取利”之意。

误例: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50.忍俊不禁:

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误例:

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人们忍俊不禁,抚掌大笑。

51.责无旁贷:

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误例:

我是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是否是非典患者这并不重要。

52.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误例:

一个测试下来,有人轻松跑完了全程,有人勉强完成,有人却没跑下来。

面对着这参差不齐的成绩,毛教练一筹莫展。

53.青出于蓝胜于蓝,指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用指别的超过不可以。

误例:

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是完全可能的。

54.危言危行: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褒义,用作贬义则错。

误例:

他的危言危行,使得大家慌乱起来,思量着怎样才能保全自己免受疾病的感染。

55.虚与委蛇:

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不能理解为巧妙应变或细述委曲。

误例:

在接待外宾的大型活动中,敏锐果断的判断和虚与委蛇地应变显得格外重要。

56.阳春白雪: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含贬义。

不可以为不是“下里巴人”就一好百好。

误例:

《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57.国色天香:

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或比喻人,不用于其它花卉。

误例:

一年一度的花市又到了,各种花卉,争奇斗妍,国色天香,美不胜收。

58.三长两短: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

不能泛指意外情况。

误例:

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哪怕有个三长两短,都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59.首屈一指:

数第一。

屈指可数:

为数不多。

不是“屈指”皆可通。

误例:

若论外事办的英语水平,王力可是屈指可数啊。

60.应运而生:

顺应适当时机出现。

如《红楼梦》“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

通常不指消极事物。

误例:

改革开放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

61.呼之欲出:

指艺术形象生动逼真。

常被误用作“即将面世”之意。

误例:

在市场发展的重重压力下,手机单向收费政策呼之欲出。

62.汗牛充栋:

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误例: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可说是汗牛充栋。

63.叹为观止:

观止,看到此便已足够了。

赞叹所见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

主语是人。

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误例:

世贸大楼废址已成为纽约新的旅游景点,断壁残垣,触目惊心,叹为观止。

64.赏心悦目:

主语是人。

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误例:

节日的北京,绿草茵茵,鲜花处处,真是美不胜收、赏心悦目。

65.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

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66.相濡以沫:

在危难的处境中互相救助。

不能指一般情况下的互相帮助。

误例:

周礼的家是个四代同堂的小康家庭,一家人相濡以沫,幸福和睦,被居委会评为五好家庭。

67.无所不为:

什么坏事都干。

误例: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68.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与“置之不理”不同。

误例:

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一直坚持战争主张,对世界人民反战呼声置之度外,最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69.应有尽有:

应该有的都有,不应该有的就不能“尽有”。

误例:

盗版出版物装了三卡车,从盗版书籍到盗版软件,真是应有尽有。

70.粗茶淡饭:

指生活俭朴或自谦食物简单。

不可以此说生活不好。

误例:

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受尽了剥削和凌辱。

71.漠不关心:

作谓语前用“对”,不能带宾语。

误例:

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世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72.功败垂成:

是失败于即将成功之时,有惋惜之意。

不可理解为“成功与失败的分别”。

误例:

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增压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73.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不是什么改变都叫“改弦更张”。

误例:

诈骗惯犯常常一行失手,就转而“开发”新领域,改弦更张,卷土重来。

74.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误例:

经过社区的教育,万里泊终于完成了社区矫正,他决心改弦易辙,重新做人。

75.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

指变得很糟。

不可用于褒义指变化之大。

误例:

20年阔别,今朝又回。

20年的社会变迁,剥去了小城寒伧的外衣,记忆中的破屋残垣早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

76.见异思迁:

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误例:

最让我头疼的是,爸爸妈妈都说要我自己拿主意报志愿,可我一看到一个个学校的介绍就见异思迁,举棋不定了。

77.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准则。

与教训无关。

误例:

前车之鉴一定要记取,从小小的所谓“人情”开始而一步步陷入贪污腐败的泥潭,这样的事情难道还不足为训吗。

78.如履薄冰:

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误例:

眼下大型运油车只有三只车轮在桥面上,桥沿已经不堪重负,正在缓慢变形,大卡车如履薄冰,时刻都有掉下江中的危险。

79.不耻下问:

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

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这样的话妈妈不知嘱咐我多少回了,可我还是张不开嘴问。

80.见仁见智:

意见不统一。

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误例:

你的一番话固然不乏见仁见智之处,但从全局的高度来看,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既定方针,而不是像你说的那样改弦易辙。

81.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相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误例:

最后一道题看起来似乎无从下手,不过还好,时间宽裕,我决心弄个水落石出。

82.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误例:

各地的分公司常常觉得天高皇帝远,总部望尘莫及,经常自作主张,各自为政。

83.投桃报李:

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误例:

如果两家对过去的事念念不忘,你攻我伐,投桃报李,冤冤相报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尽头呢?

84.改头换面:

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误例:

我们的杂志内容显得有点落伍,不改头换面就无法吸引新一代的“新新人类”。

85.语重心长:

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误例:

邻居大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耐人寻味,她是批评我们家晚上总是出声影响他们休息吗?

86.意味深长:

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容易与“语重心长”混淆。

误例:

张老师意味深长的话拨动了纤熙的心弦,是啊,张老师为自己倾注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怎能再一直糊涂下去呢?

87.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误例:

毛书法家大笔一挥,运腕挥毫,笔走龙蛇,只见兔起鹘落,作品一蹴而就。

88.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误例:

为了留下张总工程师,单位领导苦心孤诣,再三劝阻,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

89.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四岁。

指其他年龄或性别皆错。

误例:

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1、不三不四:

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

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

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

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

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

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

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

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

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

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

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

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

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

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

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成语知识三]:

近义成语辨析

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如虎添翼为虎添翼:

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养痈遗患养虎遗患:

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无所不能无所不为:

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迫不及待刻不容缓:

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披肝沥胆肝胆相照:

二者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二者都有“特别看待:

之意。

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色厉内茬外强中干:

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滥竽充数鱼目混珠:

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

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

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

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

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16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

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17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

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8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19步履维艰寸步难行:

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

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20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二者都可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21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

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22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

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23不堪设想不可思议:

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4信口雌黄信口开河:

二者都指随口乱说。

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25大海捞针海底捞月:

二者都指白花力气。

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按,压住、搁下。

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

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