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8706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28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docx

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报告

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施工总结报告

(正文)

吉林中惠建筑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5月3日

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施工总结

编写单位:

吉林中惠建筑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负责人:

万有清

编写人:

万有清

施工单位负责人:

孟庆贵

总工程师:

宋晓东

承担单位:

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分局

监理单位: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

提交时间:

2016年5月

一、工程基本概况

、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工程地点:

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

承担单位:

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分局

设计单位: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

施工单位:

吉林中惠建筑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

工程质量要求:

符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标准

实际工期:

2015年11月11日~2016年4月26日

、矿山治理目的和任务

莱芜市政府、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土地资源使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本次治理的主要目的是,使遭到严重破坏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同时盘活土地资源,实现矿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为此,莱芜市国土资源局于2013年10月向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申报了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该项目已于2014年7月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文件(鲁财建指〔2014〕109号)批准实施。

接到文件后,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委托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于2014年12月-2015年9月编制了《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方案》,并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组织专家组评审通过。

2015年8月由山东金厦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经过招标和投标程序,最终吉林中惠建筑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元中标,并于2015年9月15日签订了施工合同。

治理的目标任务如下:

1、危石卸载工程;

2、渣石堆平整场地工程;

3、客土回填工程;

4、挡土墙工程;

5、绿化工程。

表1-1设计工作量

分项工程

单位

工程量

危石清理

m3

387

场地整理

m2

11085

挡土墙

m3

177

客土回填

m3

4627

渣石购买

m3

600

绿化

爬山虎

838

侧柏

14046

蜀桧

915

树穴开挖

机械开挖

2961

爆破

m3

35

警示牌

3

项目说明牌

1

、自然地理条件

1、位置交通治理区位于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南十里河村西约100m。

极值地理坐标为:

东经117o35′″~117°36′″,北纬36o21′″~36°21′″,面积约51230m2。

治理区内地理位置优越,距泰莱高速约5km,距莱新高速约6km,通往莲花山景区的鄂刘线从治理区西侧约300m处通过,有较为平整简易土路通往治理区,治理区内部有遗留道路,交通条件较好(见图1-1交通位置图)。

图1-1交通位置图

2、地形地貌

南十里河治理区地貌类型为侵蚀-溶蚀丘陵,治理区周边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

原石灰岩山体经开采后地势高低不平,地形标高为+227~+297m,相对高差约70m。

治理区内部分基岩裸露,第四系覆盖较薄,部分开采平台渣石堆较多,治理区稀疏分布有一些柏树、杨树。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治理区共有四个废弃采石场,均为早期开采石灰岩矿遗留,开采层位为奥陶系马家沟组,岩性为中厚层泥晶灰岩,开采方式为平台式,开采结束后遗留下四个废弃采石场,由于早期开采技术落后,矿山长期开采形成了大面积地面荒废,其废弃渣石堆放场地占用毁坏了大量土地资源,破坏地表土壤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工程施工情况

1、工程施工经过

开工日期:

2015年11月11日;竣工日期:

2016年4月26日。

签订合同后,公司立即组织项目部,组织设备、人员进场施工。

工程量按照工程设计文件以及因工程变更补充的设计说明文件的要求全部完成,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的合格标准,资金控制在合同约定之内。

没有发生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环境保护达到目标管理标准。

施工过程中在项目监理部工作人员和承担单位驻工地代表的全力配合及承担单位领导和莱芜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保质、保量、安全的完成了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任务。

2016年5月份项目工程施工工作基本结束,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并组织莱芜市财政局等相关人员对项目进行了初步验收。

2、工程变更情况

(1)为了保证渣石土的稳定性,防止回填渣土及种植土变形失稳,防止水土流失。

经施工、设计、业主及国土资源部门现场协商确定,减少Ⅰ-6挡土墙北侧60m,以保留通往4号采石场道路,同时在③-3号采石场东侧增设一条新挡土墙,编号Ⅰ-7,长约60m,挡土墙的规格依照原设计的挡土墙。

(2)减少通往4号采石场道路上侧柏点缀绿化区,面积约为420㎡,在②-1号采石场东侧路旁增加一处场地整理覆土侧柏绿化区,面积约为775㎡。

此工程量变更均已上报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并征得有关领导的同意。

3、工程量及费用变化情况

经施工、设计、业主及国土资源部门现场协商确定,本次治理工作对以下工作量进行调整。

(1)减少Ⅰ-6挡土墙北侧60m,在③-3号采石场东侧增设一条新挡土墙,编号Ⅰ-7,长约60m。

尺寸挡土墙上顶宽,底宽,高度,坡度1:

其工作量和原设计不变。

(2)减少通往4号采石场道路上侧柏点缀绿化区,面积约为420㎡,此块段需要爆破开挖的树穴调整后改为人工开挖,其中原设计需要机械开挖的树穴减少20个,也改为人工开挖,在②-1号采石场东侧路旁增加一处场地整理覆土侧柏绿化区,面积约为775㎡。

(3)以上工作量在招标文件上有的按中标价工作量清单进行增减,优化前后工作量对比见表1-2。

表1-2优化前后工作量对比表

序号

原设计

优化后

备注

工程内容

单位

工程量

综合单价

合价

工程内容

工程量

综合单价

合价

1

危石卸载

m3

387

危石卸载

395

2

场地平整

11085

场地平整

11206

3

毛石挡土墙

m3

177

毛石挡土墙

182

4

客土回填

m3

4627

客土回填

4703

5

渣石购买

m3

600

渣石购买

612

6

绿化

爬山虎

838

爬山虎

900

含挖树穴

7

侧柏(~)

14046

侧柏(~)

15000

含挖树穴

8

蜀桧()

915

蜀桧()

1000

含挖树穴

9

树穴开挖(机械开挖)

2961

树穴开挖(机械开挖)

2941

10

树穴开挖(爆破)

m3

35

树穴开挖(爆破)

0

0

11

警示牌

3

警示牌

3

12

项目说明牌

1

项目说明牌

1

13

养护费

2

养护费

2

14

其他费用

项目招标和竣工验收费

1

项目招标和竣工验收费

1

15

竣工报告编制及出版

1

竣工报告编制及出版

1

16

总合计

总合计

二、设计方案简介

本次设计方案以恢复生态环境为基本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周边道路景观、山体恢复及生态环境的关系,做到三者的协调统一。

采用“能平则平,能爆则爆,宜地则地,能简不繁”的原则编制治理设计方案。

设计治理思路

设计将危岩进行清理,填入采坑内;将平台内残存的渣石堆进行平整;在坡度较大采石场边缘修筑挡土墙,以支挡渣石与种植土;在渣石较多的治理区域进行场地平整后进行树穴绿化;在渣石较少的平台进行直接覆土绿化;在陡崖前种植爬山虎;在道路两侧及治理区外围种植蜀桧。

治理方案

南十里河治理区具体治理措施有危石清理、场地平整、挡土墙修建、客土回填、绿化、设置警示牌与项目说明牌,具体治理施工顺序为:

1、对开采立面危石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2、对开采平台上渣石堆进行场地平整;

3、在开采平台上修建挡土墙;

4、在场地平整之后的渣石土上进行客土回填,种植爬山虎、侧柏、蜀桧等;

5、修筑警示牌和项目说明牌。

(1)危石清理

由于治理区采场在开采过程中使用机械、爆破等手段,开采陡崖上存在明显的卸荷裂隙,部分岩石与母岩脱离,只靠部分岩石支持岩体,稳定性较差。

治理区内危石主要分布于③、④号采石场的陡崖上。

本次治理项目施工时首先对开采陡崖面上已脱离母岩、体积较小的崩塌危岩体进行人工清理,清理从高至低逐级进行。

危岩体卸载采取人工撬棍、千斤顶等简单工具使松动浮石滚落到立面底部,大块石清理则采用风镐破碎清理,卸载的危岩和碎石可以堆积在立面底端,为渣土回填做准备。

危岩体卸载的标准为开采立面上无松动岩石,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崩塌安全事故为止。

消除安全隐患,为后续施工提供安全保证,确定岩壁无危岩体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治理工程。

(2)场地平整

场地整理主要是机械清运石渣与场地平整,治理区地势坑洼不平,起起伏伏,渣石陡崖较多,在绿化和客土回填之前要对治理区进行场地整理,平整技术要求为,先将大石块放在下层,碎石和渣石在上层,平整完成后要进行碾压、压实,不能出现大石块之间有较大孔隙的现象,防止种植土流失。

除点缀绿化区外,其余绿化区全部需要整理。

治理区内③号废弃采石场东南部有两处采坑,设计渣石回填,需渣石量600m3。

本次治理区内共需场地整理11085m2。

(3)挡土墙修建

为了保证渣石土的稳定性,防止回填渣土及种植土变形失稳,防止水土流失,在开采平台外缘砌筑砂浆毛石挡土墙,挡土墙修筑位置见工程布置图。

本次旧采坑治理项目共设计一种挡土墙,所修筑挡土墙一律采用浆砌毛石重力挡土墙,其尺度为:

Ⅰ号挡土墙:

支挡回填渣石与种植土,挡土墙上顶宽,底宽,高度,坡度1:

,截面积,其中挡土墙地上,地下基槽。

设计挡土墙内侧墙壁直立,外侧倾斜。

挡土墙中留设泄水孔,泄水孔使用pvc管,坡度为4°,间隔5m,孔后放置反滤层包(图4-1)。

挡土墙基础必须设在密实的坚土或坚石上,挡土墙部分地段由于地势起伏,可按实际情况确定挡土墙具体高度,挡土墙基本参数应尽量保持一致。

(4)客土回填

由于治理区第四系覆土较薄,植物生长条件较差,在绿化之前要在渣土表面回填种植土,客土来源为附近建筑工程基坑开挖土。

首先将适合于山体绿化的种植基土拉至加工场地,铺与渣石上,并压实。

本治理区内需要客土回填主要有覆土绿化,树穴绿化,及蜀桧种植土;场地整理覆土绿化区面积7351m2,设计覆土绿化区厚度为,需种植土3676m3,;树穴点缀绿化区面积共计6695m2,树穴覆土,树穴规格按××,共挖树穴6695个,需种植土837m3;蜀桧种植915株,树穴915个,树穴规格按××,需种植土114m3。

表2-1客土回填工程量一览表

面积(m2)

客土厚度(m)

树穴(个)

客土量(m3)

覆土绿化区

7351

3676

树穴绿化区

6695

6695

837

蜀桧种植

915

114

合计

14046

4627

(5)绿化

(1)树种选择原则

①自然生态原则: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已毁山体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地形处理,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

②适地适树原则:

尽量选用生命力强的乡土树种和已经实践证明在本地区生长良好的引进树种;

③经济性原则:

选择景观效果好、苗源充足的、长势强、价格适宜的树种;

综合考虑治理区所处区位以及已毁山体现在,综合平衡一次性建设投入和后期养护管理成本的关系,本次绿化植被采用蜀桧、侧柏、爬山虎。

(2)苗木规格和布置情况

治理区绿化树种选用侧柏、蜀桧、爬山虎。

本次设计主要种植常绿树侧柏,侧柏绿化面积为14046m2,高度要求~,侧柏种植密度为×,需种植14046株;设计爬山虎种植于开采陡崖下,通过其快速攀爬生长能力,实现对开采面的遮挡绿化,爬山虎根据开采面走势进行种植,爬山虎种植密度为株。

本次设计需种植爬山虎838株;在路两侧及治理区周边种植蜀桧,蜀桧要求高度不低于,胸径3~5cm,种植规格为×,本治理区共需蜀桧915株。

表2-2绿化工作量一览表

面积

(m2)

规格

苗木数

(株)

侧柏绿化区

7351

1×1m

7351

侧柏点缀绿化区

3207

1×1m

3207

场地平整绿化区

3488

1×1m

3448

爬山虎

838

蜀桧

株距

892

总计

14046

(6)设置警示牌

由于治理区开采陡崖陡立,需在采石面上部隔外沿4m处设置警示牌,警示牌可用空心砖修砌,警示牌规格为×(长×高)m。

水泥抹面,在警示牌上可写:

“前方陡崖,禁止靠近”等警示标语。

表2-3挡土墙坐标、方位一览表

工程编号

坐标

X

Y

警-1

警-2

警-3

(7)设置项目说明牌

为了让民众对本次项目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设计在治理区内设置项目说明牌1处,坐标为X:

,Y:

(8)养护

养护期为两年,养护费用属于本项目治理费用,从第三年起,后期维护等工作不再属于本项目管理,交予当地政府负责。

养护工作按照园林绿化养护二级标准进行,主要包括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按照相关标准,养护期结束保证树木存活率95%以上,存活率过低则补种树苗。

在养护期内,应一直保持坡面湿润,对于干旱区,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雨季可适当减少,六周以后,视生长情况浇水施肥。

后期浇水应遵循“多量少次”原则。

技术要求

(1)危石清理

危石清理主要针对陡崖表面浮石进行清理,一般采取人工撬棍、千斤顶等简单工具使松动浮石滚落到陡崖底部,大块石清理采用风镐破碎清理。

清理完成后表面无浮石,危石等,采取双安全绳等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危岩体卸载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一般采用人工方法施工,不得因施工影响后壁和两侧岩土体的稳定性。

(b)坡面危石、松石、浮石必须清除干净。

(c)施工中要尽量减少振动,以免影响坡面岩体稳定性。

(d)危石清理时要使用安全绳,制定安全保障措施。

(e)注意保护治理区西侧道路行人及居民房屋安全,保证施工安全。

(2)爆破

(a)破碎前应对岩石性质、节理、构造、作业环境、工程量、破碎程度进行详细调查;钻孔参数、钻孔分布和破碎顺序则需要根据破碎对象的实际情况(岩石性状、破碎或切割的块度等)确定。

(b)爆破工作需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负责实施。

(3)挡土墙

(a)据毛石墙基础的中心线放出墙身里外边线,挂线分皮卧砌,每皮高300~400mm,砌筑采用铺浆法。

较大的平毛石,先砌转角处,交接处,再向中间砌筑。

(b)砌前先试摆,试石料大小搭配,大面平面向下,逐块卧砌坐浆,使砂浆饱满。

石块较大的空隙应先添塞砂浆,后用碎石嵌实。

严禁先添塞小石块后灌浆的做法,灰缝宽度一般控制在20~30mm,铺灰厚度40~50mm。

(c)砌筑时石块上下皮应互相错缝,内外交错搭砌,避免出现重缝、干缝、空缝和空洞,同时应注意合理摆放石块,以免砌体承重后发生错位、劈裂、外鼓等现象。

(d)毛石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应超过,正常气温下停歇4小时后可继续砌筑。

每砌3~4层应大致找平一次,中途停工时,石块缝隙内应填满沙浆,但该层上表面须待继续砌筑时再铺沙浆。

砌至高度时,应使用平整的搭石块压顶并用水泥砂浆全面找平。

(e)挡土墙基础必须设在密实的坚土或坚石上。

毛石均可采用当地灰岩。

孔后放置反滤层包。

挡土墙墙顶用水泥砂浆抹平,厚度为20mm。

挡土墙外墙露面用水泥砂浆勾缝。

(f)挡土墙材料采用毛石,要求无风化、无裂纹,中部最小厚度不小于200mm。

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U30。

水泥砂浆强度为。

严格按照挤浆法施工,保证砂浆饱满。

每隔20m设一道伸缩缝。

当墙身高度不一,应采用较小的变形缝间隔。

变形缝宽度为20-30m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塞入深度不宜小于200mm。

(4)客土回填

客土回填施工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a)在采石场陡崖下方进行回填,下部回填建筑工地基坑开挖风化砂、建筑垃圾(不含生活垃圾、木料等有机物质),上部填三类种植土;

(b)种植土选用须符合规定,有机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不能含有石块与杂草。

回填完毕后沉降量不高于3%。

否则,土壤质地粘重,通气透水性能差,浇水后易板结,不利植物生长;

(c)回填时需采取分层压实(碾压、夯实)措施,使碾压后的填土力学指标达一定的要求,内摩擦角φ≥28°。

要求所选土料不同,应采取合适的压实方法;

(d)为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回填边坡坡度应控制在20°以下;

(e)回填结束后在绿化植树前进行回填土压实及力学性质检测,不能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的,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5)绿化

种植施工要求:

种植材料应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

苗木挖掘、包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34的规定。

种植穴及槽挖掘的设计要求:

种植穴、槽挖掘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掌握了解并处理地下管线和隐蔽物。

种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种植穴、槽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

挖种植穴、槽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

穴槽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规格应符合常规。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应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并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地上地下平衡。

随挖(起苗),加强植物根部保护,泥球包扎严格依据技术要求进行,符合规定大小,包扎紧密、腰固完整、及时装运,运输途中不松散。

对来不及种植的树,要采取假植加绑扎的措施做好防冻。

三、工程施工部署

、施工依据

本工程是矿山环境治理,目前还没有本行业施工技术和质量验收标准,施工依据主要是工程设计要求、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个别分项工程参照相关的建筑、水利、土地整理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施工技术和质量验收执行标准如下:

(1)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及招标单位有效法律文件;

(2)招标文件对该工程提出的施工工期、质量等要求;

(3)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及补充设计;

(4)本公司企业标准及质保体系文件;

(5)按设计施工图的要求进行施工;

(6)采纳的施工规范、规程及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程》(GB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JGJ18-96);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4号文件《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3月1日。

施工企业内部标准,即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中的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要求。

、项目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工程任务,实现投标时对承担单位的承诺,公司决定成立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在公司的领导下,通过对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进度、合同等全面管理,严格履行合同条款,实现投标承诺。

项目经理部由下列岗位及人员组成见表3-1

表3-1项目管理机构组成表

职务

姓名

职称

执业或职业资格证明

证书名称

级别

证号

专业

项目经理

万有清

高级工程师

建造师证

二级

建筑工程

技术负责

邹继承

高级工程师

职称证

高级

SEn2009046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技术员

宋晓东

工程师

技术员证

0605726

地质

施工员

王东旭

工程师

施工员证

建筑工程

质检员

赵朝飞

工程师

质检员证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材料员

胡超

工程师

职称证

土木工程

安全员

李祥健

工程师

安全员证

吉建安C0004953

市政工程

1施工人员配置情况

为推进项目全面运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我标段推行标准化管理,项目部管理人员全部符合招标文件要求,配备人员都参加过地质灾害治理施工项目。

(1)组织机构的建立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本工程将由优秀的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并负责该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在项目经理的直接指挥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及文明施工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项目经理部将结合该工程特点建立健全相关的岗位责任制,涉及工程的质量、安全及进度,要求每个现场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折不扣的完成施工任务,项目经理部将接受业主、监理、社会的监督和指导,尊重监理的意见,为本工程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2)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该项目组织机构力求配置合理、有效,完全能够胜任该项施工任务,对外能够处理各方的关系,如同业主、监理等;对内能作好施工现场管理,能够顺利实现本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目标。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见下图。

(3)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责任

(1)项目经理职责

项目经理负责该项目的全面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和行业标准、施工合同要求,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资金使用、合同管理、技术资料管理以及后勤工作全面安排和部署。

①负责主持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工作,并组织实施。

②依据施工任务安排进度,组织有关人员编制项目劳动力使用计划,并报公司有关领导审批。

③工程开工前组织项目部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的文件,参照规范和标准,收集相关的图集等技术资料。

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就工程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向有关施工技术人员交底(技术交底)。

④根据合同总工期的要求,组织编制工程总的进度计划,分阶段进度计划;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检查完成情况并制定下周计划。

⑤主持组织项目部每旬一次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自查工作。

⑥项目竣工具备初验收条件,应向公司分管领导报告,填写《竣工报告》上报公司工程部组织验收。

⑦对项目成品保护工作做出统一布置,安排具体人员采取措施。

⑧工程验收合格,办理移交时在竣工验收证明书上签字确认,办理工程正式移交。

⑨组织项目有关人员参加公司组织的竣工工程质量回访,根据技术部门制定的保修措施,及时组织人员保修。

(2)项目总工职责

对工程技术、质量全面负责。

督促、指导工程按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施工,对技术交底、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进场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进行管理。

收集整理施工全过程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及上级技术管理制度,对项目的施工技术工作全面负责,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