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9481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docx

级本科模电课程设计任务书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08级)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学生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包括:

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调查研究和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件、安装电路、调试改进;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

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询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寻找解决方案,掌握电路测试的一般规律;能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能对实验结果独立地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3、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生产流程及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4、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技能。

5、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6、以下六个课题任选一个,四人一组,要求完成实物制作和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格式符合要求,本学期第十七周交作品和报告,并进行答辩。

三、课程设计任务

课题一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测试

(一)

(一)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

要求电源输出电压为±12V(或±9V/±5V),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最大输出电流为Iomax=500mA,纹波电压△VOP-P≤5mV,稳压系数Sr≤5%。

2、设计基本要求

(1)设计一个能输出±12V/±9V/±5V的直流稳压电源;

(2)拟定设计步骤和测试方案;

(3)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选好元件及参数;

(4)要求绘出原理图,并用Protel画出印制板图;

(5)在万能板或面包板或PCB板上制作一台直流稳压电源;

(6)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内阻;

(7)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纹波电压;

(8)撰写设计报告。

3、设计扩展要求

(1)能显示电源输出电压值,00.0-12.0V;

(2)要求有短路过载保护。

(三)设计提示

1、设计电路框图如图所示

稳压电路若使用分离元件要有取样、放大、比较和调整四个环节,晶体管选用3DD或3DG等型号;若用集成电路选78XX和79XX稳压器。

测量稳压系数:

在负载电流为最大时,分别测得输入交流比220V增大和减小10%的输出Δvo,并将其中最大一个代入公式计算Sr,

当负载不变时,Sr=ΔVoVI/ΔVIVO。

测量内阻:

在输入交流为220V,分别测得负载电流为0及最大值时的ΔVo,ro=ΔVO/ΔIL。

纹波电压测量:

叠加在输出电压上的交流分量,一般为mV级。

可将其放大后,用示波器观测其峰-峰值△VOP-P;用可用交流毫伏表测量其有效值△VO,由于纹波电压不是正弦波,所以用有效值衡量存在一定误差。

2、实验仪器设备

自耦变压器一台、数字万用表、交流毫伏表、面包板或万能板、智能电工实验台、示波器

3、设计用主要器件

变压器、整流二极管、集成稳压器(7812/7912/7809/7909/7805/7905)、电容、电阻若干

3、参考书

《电工学》电子工业出版社;《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辽宁科技出版社;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设计报告要求

1、选定设计方案;

2、拟出设计步骤,画出电路,分析并计算主要元件参数值;

3、列出测试数据表格。

4、调试总结。

(五)设计总结

1、总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运用到的主要知识点,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

2、总结直流稳压电源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

课题二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

1、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和测试技术。

2、了解单片函数发生器IC8038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学会安装和调试分立元件与集成电路组成的多级电子电路小系统。

(二)设计技术指标与要求

1、设计要求

(1)电路能输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等三种波形;

(2)输出信号的频率要求可调;

(3)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

(4)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5)在面包板上或万能板或PCB板上安装电路;

(6)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7)撰写设计报告。

2、技术指标

频率范围:

100Hz~1KHz1KHz~10KHz;

输出电压:

方波VP-P≤24V,三角波VP-P=6V,正弦波VP-P=1V;方波tr小于1uS。

3、设计扩展要求

(1)能显示正弦信号幅值,0.0-1.0V;

(2)能显示输出方波信号的频率。

(三)设计提示

1、方案提示:

(1)设计方案可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

(2)也可用单片集成芯片IC8038实现,采用这种方案时要求幅度可调。

2、设计用仪器设备:

示波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低频信号发生器,实验面包板或万能板,智能电工实验台。

3、设计用主要器件:

(1)双运放NE5532(或747)1只(或7412只)、差分管3DG1004个、电阻电容若干;

(2)IC8038、数字电位器、电阻电容若干。

4、参考书: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胡宴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设计报告要求

1、选定设计方案;

2、拟出设计步骤,画出设计电路,分析并计算主要元件参数值;

3、列出测试数据表格;

4、调试总结,并写出设计报告。

(五)设计总结与思考

1、总结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测试方法;

2、总结设计信号发生器所用的知识点;

3、三角波的输出幅度是否可以超过方波?

4、IC8038的输出频率与哪些参数有关?

如何减小失真?

课题三音响放大器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1、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

2、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3、掌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

额定功率P≥0.3W,负载阻抗为10Ω,频率响应范围为50Hz-20KHz,输入阻抗大于20KΩ,放大倍数≥20dB。

2、设计要求

(1)设计话音放大与混合前置放大器、音调控制级、功率放大级;

(2)选定元器件和参数,并设计好电路原理图;

(3)在万能板或面包板或PCB板上进行电路安装调测;

(4)测试输出功率;

(5)测试输入阻抗;

(6)撰写设计报告。

3、设计扩展要求

(1)能驱动额定功率P≥8W的扬声器;

(2)电路电压放大级输出阻抗低,能带500Ω负载。

(三)设计提示

1、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框图如图4-1所示,

 

 

2、音响放大器各级增益分配如图4-2所示

3、设计用仪器设备:

示波器、交流毫伏表、万用表、低频信号发生器、实验面包板或万能板、智能电工实验台

4、设计用主要器件:

电子混响延时模块一片、集成功放LM386(或LA4102)一片、四运放LM324一块(或741三块)、LA4102、高阻话筒20K一个、扬声器(8欧/4W)一个、电阻电容若干。

5、参考书:

调试总结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四)设计报告要求

1、选定设计方案;

2、拟出设计步骤,画出设计电路,分析并计算主要元件参数值;调试总结

3、列出设计电路测试数据表格;

4、进行设计总结和分析,并写出设计报告。

(五)设计总结与思考

1、总结话音放大器的设计和测试方法;

2、总结设计话音放大器器所用的知识点;

注:

该课题由两组配合完成(一组制作话音放大器和前置放大器,另一组制作音调放大器和功放)

课题四单级阻容耦合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学习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研究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及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

3、掌握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4、研究信号源内阻对波形失真的影响。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

电源电压为+12V,Vi=10mV,外接负载RL=2KΩ,工作频率fL<100HZ、fH>500KHz,电路稳定性好;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输入电阻大于2KΩ,Ro<3KΩ。

2、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的单级共射极小信号放大器,输入和输出分别用电容与信号源及负载之间耦合,设置静态工作点,计算电路元件参数,拟定测试方案和步骤;

(2)在面包板或万能板或PCB板上安装好电路,测量并调整静态工作点。

(3)测量设计好的电路的偏置电压和电流;

(4)测量所设计电路的实际电压放大倍数;

(5)测量所设计电路的实际输入、输出电阻;

(6)给所设计的电路加上频率为20Kz,大小合适的正弦波,调节偏置电阻,用示波器预测输出波形在无失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三种情形下,记录相应的偏置电阻大小、ICQ和波形,并绘制表格;

(7)用EWB对电路进行仿真,打印仿真结果;

(8)撰写设计报告。

3、设计扩展要求

(1)要求电路输出带负载能力强,能带1KΩ和50Ω负载;

(2)电路具有温度补偿措施。

(三)设计提示

1、偏置电阻计算

小信号时ICQ取0.5~2mA,UBQ=(1/3~1/5)UCC;I1=(5~10)IBQ;可确定相应的RB1、RB2、RE;由AV=-β/rbe×RL/,rbe=300+26β/ICQ,RL/=RC//RL,可求得RC。

2、Ri和Ro测试电路

Ri测量:

如图1所示,输入Ui为1KHz,6mV,改变R使U2=U1/2,则Ri=R。

Ro测量:

如图2所示,输入同上。

K断开,测量Uo;K闭合,调节R使Uo/=1/2Uo,则Ro=R。

3、设计用仪器设备:

智能电工实验台,示波器1台,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1块,低频信号发生器,实验面包板或万能板

4、设计用主要器件:

高频小功率管1只、电容电阻若干

5、参考书: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四)设计报告要求

1、列出设计步骤,画出电路,标出元件数值。

2、比较实测指标和设计要求指标。

3、列出测试数据表格。

4、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五)设计思考与总结

1、总结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和运用到的主要知识点。

2、总结放大器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

3、分析信号源内阻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4、对测试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课题五语音滤波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学习有源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法;

2、掌握二阶RC有源滤波器性能参数的测试技术。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

截止频率

,阻带衰减速率为

2、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能满足要求的二阶有源滤波电路;

(2)要求绘出原理图,并用Protel画出印制板图;

(3)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选好元件及参数;

(4)在万能板或面包板或PCB板上安装好电路并调试;

(5)测量滤波器的性能参数:

截止频率、带内增益

和阻带衰减速率;

(6)用EWB对电路仿真,并打印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

(7)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

(8)写出设计性报告。

3、设计扩展要求

(1)能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和失真分析;

(2)能对失真度进行测量。

(三)设计提示

1、电路可采用一级二阶低通与一级二阶高通滤波电路级联;

2、电路根据二阶滤波器(巴特沃斯响应)设计表设计,采用压控电压源电路;

3、在测试过程中,若某项指标偏差较大,则应根据设计表调整修改相应元件的值。

4、设计用仪器设备

(1)数字电压表

(2)面包板或万能板

(3)智能电工实验台

5、参考书: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6、设计用主要器件

741两块、电阻电容若干

(四)设计报告要求

1、选定设计方案;

2、拟出设计步骤,画出电路,分析并计算主要元件参数值;

3、列出测试数据表格。

(五)设计总结

1、总结有源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运用到的主要知识点;

2、总结有源滤波器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课题六水温测量仪

(一)设计目的

1、通过对温度测量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了解温度传感器的性能,学会在实际电路中应用;

2、进一步熟悉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

要求设计一个温度测量器件,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测温范围:

室温~50℃;

(2)被测温度达到50℃时,指示灯亮(或蜂鸣器工作);

(3)由数字电压表实现温度显示,可直接读出温度值。

2、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温度测量及报警电路;

(2)要求绘出原理图,并用Protel画出印制板图;

(3)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选好元件及参数;

(4)在万能板、PCB板上或面包板上安装好电路并调试;

(5)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

(6)撰写设计报告、调试总结及使用说明书。

3、设计扩展要求

(1)能显示输出温度;

(三)设计提示

1、基本原理:

 

2、温度传感器

建议采用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电流转换。

它是一种电流型二端器件,其内部已作修正,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和线性。

有消除电源波动的特性。

输出阻抗达10MΩ,转换当量为

器件采用B-1型金属壳封装。

温度—电压变换电路如图1所示。

由图可得:

如R=10KΩ,则

 

图1温度—电压转换电路图2K—℃变换电路

3、K—℃变换器

因为AD590的温控电流值是对应绝对温度K,而在设计中需要采用℃,由运放组成的加法器可以实现这一转换,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

元件参数的确定和-UR选取的指导思想是:

0℃(即273K)时,

4、放大器

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使其输出u03满足100mV/℃。

用数字电压表可实现温度显示。

5、比较器

由电压比较器组成,如图3所示。

UREF为报警时温度设定电压,Rf2用于改善比较器的迟滞特性,决定了系统的精度。

 

图3比较器图4驱动电路

6、调试要点和注意事项

用温度计测传感器处的温度T(℃)如T=27℃(300K)。

若取R=10KΩ,则

,调整UR的值使

,若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10倍,则放大器的输出u03应为2.7V。

测比较器的比较电压UREF值,使其等于所设定的温度乘以0.1V,如设定温度为50℃,则值为5V。

比较器的输出可接LED指示或蜂鸣器。

把温度传感器加热(可以电吹风吹)在温度小于设定值前LED应处于熄灭状态,反之,为点亮。

7、实验用仪器设备

(1)数字电压表

(2)面包板或万能板

(3)智能电工实验台

8、设计用主要器件

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一只、741四块、蜂鸣器/LED各一个、电阻电容若干、晶体管一只(驱动电路)、电阻若干

(四)设计报告要求

1、选定设计方案;

2、拟出设计步骤,画出电路,分析并计算主要元件参数值;

3、整理测试数据

(五)设计总结

1、在测试中发现什么故障?

如何排除?

2、心得体会。

附: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

课程设计文档是学生从事课程设计工作的成果体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设计工作中获得的理论、思想、方法或见解,是教师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

为了保证课程设计文档的质量,做到说明书格式的规范化,特作如下规定:

一、内容要求及格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用汉语(简体汉字)撰写,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

说明书内容一般应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

1.封面,2.课程设计任务书,3.目录,4.说明书正文,5.结束语,6.参考文献,7.附录(根据设计的不同形式需要添加)。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格式:

XXXXXXXX学校(初号黑体)

课程设计说明书(初号黑体)

 

课题名称————————(三号宋体)

专业名称————————(三号宋体)

学生班级————————(三号宋体)

学生姓名————————(三号宋体)

学生学号————————(三号宋体)

指导教师————————(三号宋体)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目录

列出说明书的大标题、一级和二级节标题,逐项标明页码,标题应该简明扼要、点出各部分主要内容。

“目录”两字居中(三号黑体),下空两行为章、节、小节(靠左)及其开始页码(靠右)。

章、节、小节分别以如下方式:

第1章、1.1、1.1.1依次标出,章、节、小节与页码之间用“......”连接。

每一级标题标题依次往后退一个汉字。

4.说明书正文

正文是主体,一般可包括设计要求与指标、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具体设计内容、测试方法和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讨论、结论等。

标题:

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为“小节”,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

换行后空二个汉字打印论文正文。

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正文行间距为固定值24磅。

例:

第1章××××(居中书写)

1.1××××

1.1.1××××

图、表、公式:

文中的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

图2-5,表3-2,公式(5-1)等。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所用一致;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图序及图名、表序及表名采用五号楷体字。

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定的行间距。

5.结束语

设计总结、主要成果或结论、存在的问题等

6.参考文献

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一律列在正文的末尾,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在引用别人的结论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严禁抄袭现象的发生。

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al。

”。

“参考文献”四字居中用三号黑体字,空一行左起按顺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用小四号宋体字。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

序号作者.文题.刊名[J],年,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专(译)或编著:

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技术标准:

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日期

举例如下:

[1]周绥平,陈宗基.DR算法的更新时间间隔研究.系统仿真学报[J],1999,7

(2):

13~18

[2]竺可桢.物理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3.56~6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7.附录(根据需要添加)

主要列入设计过程所做的实物图、公式推导,与正文分开。

8.页码

页码从正文开始至全文结束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前置部分用罗马数字分别单独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书写。

二、打印及装订要求

一律采用WORD97以上版本编辑,用A4规格输出,打印区面积为240mm×146mm,双面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