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9634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doc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学设计汇编

年级科目

六年级数学

主备人

参与备课人

章或单元主题

单元目标

1、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单元百分数

(二)

课题

折扣

课型

讲授课

课时总数

1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日期

教学内容

第8页“折扣”、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至3题。

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难点

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折扣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用具

白板课件

教法、学法

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就已经学过“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运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等相关的内容,这些为本节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一、情景导入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

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

(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

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

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5)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讨论,找出规律:

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

(6)归纳定义。

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2、解决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导学生分析题意:

打八五折怎么理解?

是以谁为单位“1”?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原价×85%=实际售价

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导学生理解题意:

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

以谁为单位“1”?

学生试算,独立列式。

③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并板书。

3、提高运用

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20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个,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商品售价多少元?

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让学生明确:

“折上折”相当于连续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1、铜仁到贵阳的单程机票原价为680元一张,妈妈买到一张打三五折的特价机票,妈妈实际花了多少钱?

2、商场在元旦期间进行打折促销活动,某品牌电视机打八折出售,杨老师在活动期间购买了一台原价3850元的电视机,比平时便宜了多少钱?

3、某商店打折促销,原价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车售价多少元?

4、小红在某文具店买了一套文具,老板给小红打七折的优惠,小红节约了12元,这套文具原价是多少钱?

5、妈妈进了一批水果来卖,每千克的进价加上3元为每千克的售价。

一位顾客买这种水果10千克,妈妈给她打八折,结果赚了10元。

这种水果每千克的进价是多少钱?

板书设计

百分数:

折扣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1)180×85%=153(元)

(2)160-160×90%

答:

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160-144

=16(元)

160×(1-90%)

=160×10%

=16(元)

答:

比原价便宜了16元钱。

教学反思

1、用教学的语言解释折扣。

2、分析题意,用教学的知识探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题

成数

课型

讲授课

课时总数

1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日期

教学内容

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1、明确成数的含义。

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2、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难点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折扣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成数的知识进一步的练习、巩固。

教学用具

白板课件

教法、学法

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折扣的知识后,更进一步进行练习、加深、巩固和理解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

例如,报纸上写道:

“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

(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

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

350×(1-25%)方法二:

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板书设计

百分数:

成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方法一:

350×(1-25%)方法二:

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作业布置

1、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2、梵净山2013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13年增加一成五,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

3、大坪完小2013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12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大坪完小2012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4、某鞋厂2011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12年年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一成六,2013年年产量又比2012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13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5、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3000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前年减产近三成。

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教学反思

1、对于折扣问题,通过学习,加深了认识。

2、这一过程中,我选择的所有的折扣问题,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解决问题很感兴趣积极性更高了,效果也很好。

 

课题

税率

课型

讲授课

课时总数

1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日期

教学内容

第10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8、10题。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税率,理解税收的意义,来源及其相关知识,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是学生体会到税收就在生活中。

教学用具

白板课件

教法、学法

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

通过对成数、折扣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为税率学习铺平了道路。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一、情景导入

(二)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消费态度分析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和失败。

还要有责任感,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

务实精神也必不可少,必须踏实做事;(3)1000元的8%是多少?

可是创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疑难杂症,对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温室小花朵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现在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当然也不会闲着,在装扮上也不俱一格,那么对作为必备道具的饰品多样性的要求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新课讲授

“碧芝”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小巧的珠子、亮片等,都是平日里不常见的。

据店长梁小姐介绍,店内的饰珠有威尼斯印第安的玻璃珠、秘鲁的陶珠、奥地利的施华洛世奇水晶、法国的仿金片、日本的梦幻珠等,五彩缤纷,流光异彩。

按照饰珠的质地可分为玻璃、骨质、角质、陶制、水晶、仿金、木制等种类,其造型更是千姿百态:

珠型、圆柱型、动物造型、多边形、图腾形象等,美不胜收。

全部都是进口的,从几毛钱一个到几十元一个的珠子,做一个成品饰物大约需要几十元,当然,还要决定于你的心意尽管售价不菲,却仍没挡住喜欢它的人。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

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

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3.www。

oh/ov。

com/teach/student/shougong/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个性体现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

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的知识总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缺乏在商业统计、会计,理财税收等方面的知识;也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

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

这些都反映出我们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缺乏;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3)年龄优势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市场环境所提供的创业机会是客观的,但还必须具备自身的创业优势,才能使我们的创业项目成为可行。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所具有的优势在于: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

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30×0.05=1.5(万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板书设计

百分数:

税率

应纳税额=收入额×税率

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100%

30×5%=1.5(万元)

答:

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1.5万元

作业布置

一、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二、应用题。

1、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

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

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

2、楚天餐馆8月份在缴纳了5%的营业税后,收入为5.7万元。

楚天餐馆8月份的税前收入是多少?

3、小雨妈妈的月工资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

小雨妈妈纳税后的月工资是多少元?

4、某中介公司为顾客出售房屋,会按房屋售价的2%收取中介费。

该中介公司为李奶奶出售了一套房屋,收取中介费3200元。

按规定卖房还要按房屋售价的1.5%缴纳契税。

李奶奶出售这套房屋最终得到多少钱?

教学反思

1、课程一开始,让学生充分体会祖国日新月的变化,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同

时,理解我们现在生活的重要性,为本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在启发引导出

算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继续加强“如何分析问题”的训练,做到“先思考,在列式”,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课题

利率

课型

讲授课

课时总数

1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日期

教学内容

第11页“利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9、11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3、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

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

《利率》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99、100页的教学内容,是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在百分数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次教学我努力做到把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教学用具

白板课件

教法、学法

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

设计教案前我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是,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到银行存(取)过钱,对储蓄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

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的:

1、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参与及调查对储蓄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

2、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3、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一、情景导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

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

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

利率

二、新课讲授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本金: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例题中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

利息: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

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课件出示存款凭条,请学生尝试填写。

然后评讲。

(要填写的项目:

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计算连本带息的方法:

连本带息取回的钱=本金+利息

(3)学生阅读理解例4,计算后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5000+5000×3.75%×2

=5000+375

=5375(元)

答:

到期后可以取回5375元钱。

三、巩固练习

1、2012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为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

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2、李阳的爸爸将一笔款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4.75%,到期时得到的利息是5700元,李阳的爸爸当初存入的是多少钱?

3、乐乐把5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两年,年利率是3.75%,到期后,他准备把利息的80%捐给“希望工程”。

乐乐捐给“希望工程”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什么叫本金?

什么叫利息?

什么叫利率?

如何计算利息?

怎么计算取回的总钱数?

 

板书设计

百分数: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取回总钱数=本金+利息

5000+5000×3.75%×2

=5000+375

=5375(元)

答:

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钱。

作业布置

一、解方程。

65%X+3.5×4=20

1、妈妈将50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为4.25%。

到期后将会得到多少利息?

2、王庚今年的年终奖金有3万元,他准备全部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年利率为3.75%。

到期后,王庚一共取回多少元钱?

3、爷爷将半年的退休金全部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是4.75%。

到期后,取得利息2375元。

爷爷存入的退休金是多少钱?

4、爸爸将家里3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年利率是4.25%。

存期刚满两年时,因为家里需要用钱,爸爸准备提前支取。

按银行规定,提前支取存款一律按活期年利率(即0.35%)计算。

爸爸会少得到多少利息?

教学反思

《利率》一课是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节课也是在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与生活紧密联系。

这次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努力做到把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星期前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每个学生在父母的监督下,亲自到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定期活期都可以,多少不限,将复印件带来学校,原件给父母;或者到银行了解利率情况,并做好记录。

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去银行储蓄网点对利率、利息及其他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时从认识自己的存折开始,不仅培养学生的能力,掌握了相关利息知识。

课的开始,我播放本地银行工作视频,从而引出课题,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接下来我又用课件出示了一张存单,让学生进行观察。

“存单”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陌生,但是小学生真正接触到存单的大概并不多,这样就会使他们感受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多么紧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为这节课的内容也不算太难,书中给出了明确的计算公式,而且课前我还让学生对储蓄知识进行了调查了解。

接着让学生结合学习中的体验开展交流汇报活动。

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我再不失时机地出示年利率表,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学生不但对存款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存款中的有关专用术语也就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这样学生对利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不用再费周折。

有效培地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的练习设计是由简单到难。

练习内容也与生活密不可分,如让学生存压岁钱的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特别是在利息税的征收问题上,不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实际根据国家现行政策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课题

整理与复习

课型

讲授课

课时总数

1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日期

教学内容

第12页例5、“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至15题。

1、熟练地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2、通过归纳整理,是学生熟练地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认真审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教学用具

白板课件

教法、学法

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知识,并运用在实际购物中。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一、复习整理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更多的应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来回忆下之前的内容。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板书,绘制表格。

知识回顾

知识点

内容摘要

解题关键

折扣

几折表示百分之几十原价×折扣数=现价

1、找准单位“1”2、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成数

几成表示百分之几十

税率

应缴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取回总钱数=本金+利率

二、综合运用

课件出示例5。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归纳出解题思路。

提问启发:

“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引导回答:

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

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归纳整理解题思路:

(1)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以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

(2)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230里有两个100,然后从总价里减去2个50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再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A商场: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