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9902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docx

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

2013年保康县熊绎中学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共8面,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

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

(1—6题为物理部分,每小题2分,共12分;7—16题为化学部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7—22题为生物部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B.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

C.正在考试的小红质量大约是45kgD.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88cm

2.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图1

3.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可以导出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电流I增大原来的2倍时,电阻R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当电压U增大原来的2倍时,电阻R增大为原来的二倍

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电阻不为零

4.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用来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的是

5.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每多开一盏灯,则教室内电路的

A.总电流增大B.总电压增大C.总电阻增大D.总电压、总电流都不变

6.中国跳水队被人们称为“梦之队”,如图3是跳水运动员跳水时的

情景,运动员在离开跳板到落入水的过程中图3

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

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

C.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

7.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A.泥土烧制成精美的瓷器B.红纸剪成漂亮的窗花

C.冰块雕刻成美丽的冰雕          D.玉石磨制成个性化的装饰品

8.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或小常识往往包含着一些化学原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油锅着火时迅速加入大量青菜灭火②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③用热的纯碱水洗涤铁锅上的油污④煤气泄漏及时打开换气扇排气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大

10.小雨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A.A1C13溶液B.Cu(NO3)2溶液C.H2SO4溶液D.AgNO3溶液

11.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与其不符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D.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12.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B.C.D.

13.Ca(ClO)2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C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

A.-1B.+5C.+7D.+1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5.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

①NH3②N2③NO④X⑤N2O5,根据规律,X不可能是

A.NO2B.NaNO2C.N2O3D.N2O

16.日常生活中喝牛奶能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

17.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一样的

A.青蛙B.鲸C.家鸽D.龟

1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影响柳树长出新叶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风B.空气C.阳光D.温度

19.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B.北极熊白色的皮毛和冰雪地的背景十分协调

C.鱼类的鳃中有大量的鳃丝D.人的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20.用显微镜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此时应使用

A.凹面反光镜、大光圈B.凹面反光镜、小光圈

C.平面反光镜、小光圈D.平面反光镜、大光圈

2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眼球的哪一结构上形成物像的

A.角膜B.大脑的一定区域C.视神经D.视网膜

22.今年3月底,在我国几个省市发现新型H7N9禽流感病例。

专家提醒,食用禽产品时要充分煮熟。

从传染病的预防来看,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者C.切断传播途径D.消除病原体

物理部分(48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23.路过酒厂时,会闻到酒味,这是现象。

烈日下,操场上双杠的温度升高,是通过方式改变其内能。

24.在寒冷的清晨,有时我们会看到窗玻璃上有一层美丽的“冰花”。

这些“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___(“内”或“外”)表面上,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_______形成的。

在艳阳当空时,我们在大树荫下看到许多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25.五一假,爸爸驾车带露露去襄阳鱼梁洲游玩,途经长为2187.35m的长虹大桥。

若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则通过该桥所需的时间为min。

车在桥上行驶时,爸爸问露露:

桥两边的路灯为什么在不停地后退呢?

露露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为参照。

26.如图4所示电路,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

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时,电

流表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图4图5

“不变”或“变小”)。

27.图5在一个椭圆形厚玻璃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双手挤压玻璃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

28.分别标有“220V,40W”“220V,60W”字样甲、乙两个灯泡,

串联在某电压上,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为。

29.通过定值电阻甲和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6所示,则

乙的电阻值为Ω;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

3.0V的电源两端,则电路中的电流为A。

30.“美的”牌电热水壶,其铭牌上标有“220V1500W”。

在标准大图6

气压下,将1.5L温度为40℃的水烧开,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J。

若不计热损失,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烧开这壶水的时间是s。

(C水=4.2×103J/(kg.℃))

31.一个重5.4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4N。

该物体所受浮力是N,则此物体的密度为kg/m3。

32.一个额定功率为18W的小灯泡与8Ω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为24V的电路中,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的额定电压是V。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每图1分,每空题1分,共19分)

33.如图7所示为秦颉家的鱼缸,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

隙投射在鱼缸中的水面上,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进入

鱼眼(已画出)。

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大致方

向,标明入射角r和折射角θ。

图7图8

34.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8中标出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和电源的正、负极。

35.如图9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图9

(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每次滑到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

在实验中,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滑行直到静止,这三次实验小车消耗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相等”、“不等”或“无法判断”)。

(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推理得出:

当物体所受的阻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发生变化。

为此某同学认为:

“所有的物体,如果它的速度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阻力的作用”。

他的观点(“正确”或“不正确”)。

(3)如果分别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请你推理:

当小车以不同的速度

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最终的速度会(“相同”或“不相

同”),其原因是。

36.如10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0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37.“XX”学习小组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接触面积大小、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图11是他们小组实验过程和情景,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图11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根据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图11甲和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无关。

(3)比较图甲和图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

 

图11

38.在“测定小灯泡功率”实验中,韵韵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电压为3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和一个标有“20Ω1A”的滑动变阻器。

(1)图12有部分电路已连好,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确保P向右滑动,灯泡变亮(连线不得交叉)。

图12图13

(2)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示数接近3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调节P的位置,使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13所示,请读出电流表示数,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填入表中。

然后又多次试验,比较灯泡亮度,其目的是。

电压U/V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26

0.28

0.30

0.36

电功率P/w

0.26

0.42

0.6

1.08

灯泡亮度

很暗——暗——-正常发光——很亮

(4)实验后,她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电阻是变化的,其原因是。

(5)实验毕,韵韵又用R1=5Ω和R2=10Ω的两个电阻代替灯泡L探究在“电压一定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先接入R1=5Ω的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2V,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再改接R2=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A或B)端移动,这样移动的目的是。

四、应用与创新题(38题5分,39题5分,共10分)

39.目前全国统一整治公路“超限超载”工作,张豪同学家是个体运输户,最近签订了一份为某工地运送总质量为75t大理石和木材的合同。

他家有一辆6轮汽车自重2t,一次装了10t货物,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m2,地面承受最大压强为106pa。

求:

(1)根据计算说说超载的危害。

(2)为了不超载,该车最大运载量是多少?

(3)若车厢最大容量为10m3,使每一趟运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汽车的运载量和容量,提高

运输效率,算一算,他一次运输需装载大理石和木材各多少m3?

(ρ大理石=2.5×103kg/m3,ρ木材=0.5×103kg/m3)

40.学校购置了一批台式饮水机,解决同学们的饮水问题,其铭牌如下表所示。

图14是饮水机的电路图,S是用感温材料制造的温控开关,R1是电阻,R2是供加热的电阻丝。

分析电路图可知,当S接通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当S断开时处于保温状态。

额定频率

50Hz

环境温度

10℃~38℃

加热功率

550W

环境湿度

≤90%

额定电压

220V

制热水能力

≥90℃5L/h

 

(1)在加热状态下,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2)正常工作时该饮水机将热水罐中1升、28℃的水加热到98℃,图14

用时10min。

用这些数据及题目中的信息,计算热水罐中的水

吸收的热量和该饮水机加热状态时的效率。

[C水=4.2×103J/(kg·℃)]

(3)如果要使饮水机在保温状态时的功率是加热状态时的四分之一,则R1与R2的比值应是多少?

 

化学部分(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41.化学物质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是厨房常用的物质,用它们的序号填空。

A、食醋B、纯碱C、天然气。

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其水容夜的pH<7的是,属于盐的是。

42.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个镁离子;2个氮原子;5个氢分子。

43.目前农村正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给出了施肥配方,配方中主要有KNO3、K2SO4、NH4HCO3等物质。

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44.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根据下图回答:

(1)属于单质的是(只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2)通风口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由此说明燃烧需要

(填化学式)。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打火机气体丁烷能被压缩成液体的

原因。

45.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是的溶解度曲线。

(2)5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

液,当50℃的该溶液降温到10℃时,所得晶体的质量为g。

46.A~I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H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提示:

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

__。

(2)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8分)

47.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试管口必须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用E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4)写出实验室可用B、C装置组合来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学方程式为。

通电

48.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

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含有哪些杂质?

【猜想】

(1)可能含有NaCl,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电解的过程中氯化钠没有完全反应。

(2)可能含有碳酸钠,做出此猜想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取适量的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发热

原因是

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开始时无明显现象,过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说明样品中含有杂质

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AgNO3+NaCl==AgCl↓+NaNO3

说明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钠

【反思】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四、计算题(6分)

(相对原子质量:

N:

14H:

1O:

16C:

12Ca:

40Cl:

35.5Na:

23)

49.王强家地里菜叶发黄。

周日,爸爸叫王强去买20kg化肥硝酸铵(NH4NO3),当他赶到商店时,硝酸铵刚好卖完,于是他决定购买尿素

【CO(NH2)2】。

王强要买千克尿素才能与

20kg硝酸铵的肥效相当(保留整数)。

(1分)

50.小明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

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

氯化钠的含量。

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

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

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右上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求: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g。

(1分)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分)

(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分)

生物部分(14分)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14分)

51.图为某生态系中部分食物网图。

请回答:

(1)图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者;

(2)在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

(3)图中的消费者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4)除了图中的生物,该生态系统中一定还有的生物为

52.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动脉血送回心脏的血管是;

(2)a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是先流经b系统,还是先流经c系统?

(3)a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中,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主要是在(器官)中被吸收的。

致病细菌一般不能通过a系统进入人体,这是因为a系统的分泌物(如:

胃酸等)有杀菌作用,这属于免疫;

(4)血液流经C系统,血液中的氧气和会明显减少;

(5)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会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是由人体细胞的作用释所放,该作用的最重要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

(6)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三、科学探究说明题(每空1分,共10分)

53.我市樊城区太平店镇有一株“千年银杏树”,是迄今为止我市发现的最古老的一棵树,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依然枝繁叶茂,树干高达10米。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银杏树是裸子植物,种子外无包被。

种子中贮存的有机物来自叶的

作用。

(2)银杏树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不结种子。

如果想让雄株结种子,你认为以下哪种方法最可行。

A.扦插B.压条C.人工受粉D.嫁接

(3)银杏树虽然高达10米,但其顶部水分充足。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运输到顶部。

(4)高大的银杏树也成了鸟类的栖息地,鸟类在那里筑巢、育雏。

从获得途径上来看,鸟类的育雏行为属于行为。

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54.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高茎为显性性状(D),矮茎为隐性性状(d)。

请回答:

(1)父本为高茎豌豆,母本为矮茎豌豆,杂交后,子代有高茎也有矮茎,则父本的基因组成为,子代高茎豌豆所占百分比为。

(2)将基因组成DD的高茎豌豆种在贫脊的土地上,也会长出矮茎的豌豆,说明性状的表现不仅取决于遗传物质,还与有关。

(3)豌豆在分类中属于豆科植物,其分类依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