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005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

秋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由于本学期探究的多是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本学期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情况

本册内容由“光”“地球表面的变化”“计量时间”“健康生活”四个单元组成,覆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及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均指向联系与变化。

为了强化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四个单元均是从生活中的问题或自然现象开展研究,最终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及现象,呈现事物结构与功能、内部与外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协调统一,揭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科学观念。

2.单元概述

第一单元“光”:

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认识光这种能量表现形式。

本单元沿着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研究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构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及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建立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以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地形地貌的变化为主要内容。

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其能量的来源可归纳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原因。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本身,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风化,风力、流水等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等。

本单元从内因到外因,通过指导学生亲历观察、假设、模拟实验、形成解释等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及其变化,构建地形地貌是经过地球内、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认知。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研究的主题是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计时问题。

本单元按照从古至今人类计时方法的发展脉络组织课程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研究太阳、水流、摆等的运动规律;经历古人运用事物变化的规律探索计时方法、制作计时工具的过程;发展工程思维;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单元“健康生活”:

基于现代健康新理念,立足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四年级人体呼吸与消化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运动、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

通过观察、体验、调查、建模等活动了解相关器官的结构功能,理解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共同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以及保护身体健康的意义,并由身体健康延伸到心理健康。

单元内容始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检测与评估,终于给自己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整个单元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不断建构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建立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牢固树立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意识,使其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三、教学目标

1.第一单元“光”

科学概念目标

●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

能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会形成阴影。

●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实验验证光的传播方式。

●会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能利用镜面反射实验,推测反射光规律,并预测反射光位置。

●会做棱镜分光实验,能推测彩虹的颜色序列并制作彩色轮。

●能自制潜望镜并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

●形成对光研究的兴趣。

●认识到认真观察、实验和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数据的重要性。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光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地貌的原因。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如风、水等自然作用对地形的改变;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瞬间,如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球表面的改变。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

●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多样的地形。

●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会对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抗震防灾是有方法可循的。

●人类的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有些活动对地球有积极的影响,有些则是消极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整体样貌。

●能描述典型地形地貌特点,并对其形成原因做出猜测。

●会做地震、火山喷发、风蚀岩石、降雨侵蚀土地以及植被对侵蚀的影响等模拟实验。

●会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资料来搜集信息,作为科学解释的证据。

●能基于搜集到的证据,运用科学思维,进行科学解释并展开科学论证,最终形成科学结论。

●能反思学习过程,不断调整、完善认知结构,感知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会用科学记录单的方式表达想法,作为学习反思、形成科学解释的重要依据。

科学态度目标

●具有不断探索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原因真谛的兴趣与愿望。

●敢于提出猜想,并尝试通过实证的方式证明猜想的正误。

●具有尊重证据、乐于与同学基于证据展开科学论证的品质。

●愿意交流与反思,感受集体智慧的优势。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探索、了解自然带来的可能与便利。

●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应自觉保护环境。

3.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科学概念目标

●燃香、水流在-定情况下匀速变化,单摆具有等时性。

这些具有周期性运动特点的事物可以用来计时。

●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主要依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科学探究目标

●能观察和记录燃香长度变化的信息。

●能辨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可变因素。

●能预测和测试怎样改变一个可变因索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能解释结果并能总结可变因素是如何改变、影响实验结果的。

●会用图表等记录、整理、交流信息。

●会设计、制作和改进“水钟”“摆钟”等简易计时器。

●能通过阅读和研究科学资料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探究时间以及计时工具的兴趣。

●意识到重复实验证实结果的重要性。

●欣赏前人在测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做的贡献。

●初步体验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社会的需求是计时工具发展的动力。

●体会计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意识到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4.第四单元“健康生活”

科学概念目标

●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身体各部分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骨、关节、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身体的各种运动。

●心脏、血管、血液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承担体内物质的运输。

●脑、脊髓、神经组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它们相互配合,指挥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脑是神经中枢,管理人体绝大部分的生命活动。

大脑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情绪。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

●身体的一个系统或器官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

●充足的睡眠、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身体健康。

●噪声、雾霾、污水等不良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

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益于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利用有关数据对自已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估。

●能根据需要,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有效信息获得问题的答案。

●能基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学习,用制作模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结果。

●能运用模拟实验研究人体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系统内各器官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能基于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从系统和联系的角度分析保护脑及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身体的有效策略。

●能基于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特点及自己身体健康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身体健康行动计划。

科学态度目标

●对人体能协调有序地完成各种工作具有持续的研究兴趣。

●能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对自己体质健康状况做出真实而客观的判断。

●能真实描述自己的生活习惯,并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变自已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愿意与同学分享资料,在合作中构建新知。

●愿意与同学交流,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接受不同观点。

●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制作宣传海报、制作人体器官模型及制订健康行动计划。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

●知道珍爱自己的身体,保护身体健康。

●能够用所学的人体有关知识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形成健康生活习惯。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2.落实实验材料,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5.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6.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7.收集和整合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五、教学进度表

本册每个单元各有7个教学内容,共计28个教学内容。

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一般需7课时,加上单元学习总结,每个单元需10课时,四个单元需40课时,期末复习一般需10课时,初步估计一学期需50课时左右。

周次

起止日期

预定教学内容

实际教学备注

1

9.1-9.4

始业教育课

2

9.5-9.11

1-1有关光的思考

1-2光是怎样传播的

机动

3

9.12-9.18

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机动

4

9.19-9.25

1-5认识棱镜

1-6光的反射现象

1-7制作一个潜望镜

5

9.26-10.2

第一单元学习总结

国庆节放假

6

10.3-10.9

2-1地球的表面

2-2地球的结构

机动

7

10.10-10.16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机动

8

10.17-10.23

2-5风的作用

2-6水的作用

2-7总结我们的认识

9

10.24-10.30

第二单元学习总结

期中复习和检测

10

10.31-11.6

3-1时间在流逝

3-2用水计量时间

3-3我们的水钟

11

11.7-11.13

3-4机械摆钟

3-5摆的快慢

机动

12

11.14-11.20

3-6制作钟摆

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机动

13

11.21-11.27

第三单元学习总结

4-1我们的身体

14

11.28-12.4

4-2身体的运动

4-3心脏和血液

4-4身体的“总指挥”

15

12.5-12.11

4-5身体的“联络员”

4-6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

机动

16

12.12-12.18

4-7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第四单元学习总结

17

12.19-12.25

期末复习

18

12.26-1.1

期末复习

19

1.2-1.8

期末复习

20

1.9-1.15

期末复习

21

1.16-1.22

期末考核

注:

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3.6《制作钟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为《计量时间》单元的第6课,通过前面几课的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

本节课要求学生制作一个1分钟刚好摆动60次的摆钟,该怎样来制作呢?

本节课,学生将通过调节摆绳长度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

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将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

根据前面的学习,学生也将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

通过制作、测量、分析数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对摆的研究,学生已经知道了如果摆的速度太快,可以增加摆绳的长度;如果摆的速度太慢,可以减少摆绳的长度。

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第一次摆绳长度的选择。

如果第一次选择的绳的长度比较合适,测得的1分钟摆动的次数接近60次,后面的调整的难度就会减少。

然后用比较有序的方法,快速地接近目标次数。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2.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不断地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2.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人类对产品需要不断地改进以适应现实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

调整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

一根细长绳、一个铁架台、一只计时器(秒表或者手表)、一个摆锤(金属球等)。

为教师准备:

学生用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引导:

老师带来了一个机械摆钟,你们知道机械摆钟的摆1分钟摆几次吗?

我们来测试一下。

教师引导:

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摆,也让它1分钟摆动60次?

设计意图: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自然地进入到本课的研究内容。

二、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预测:

1分钟摆60次的摆,摆绳长度是多少厘米?

如何调节?

说说预测理由。

教师: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就测试20秒摆动20次,看哪个组用最少的次数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怎么调试摆绳长度?

是每次减少5厘米进行调试,还是取上一次测量数值的一半进行调试,或者根据前几次调试的摆绳长度进行比较。

各小组讨论制订方案。

设计意图:

在制订方案前,学生要进行思考,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应该大致调整在哪个长度范围。

要学生与之前自己做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的活动联系起来,确定一个预测的数值。

此部分意在将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调试成功。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将会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制订出自己小组的方案。

三、制作与测试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按照方案制作一个每分钟能够摆动60次的摆。

各小组领取材料,调试自己的摆,并完成数据测量和记录。

设计意图:

通过前面的讨论,学生已经知道通过调节摆绳长度来调节摆的速度。

如果1分钟摆动的次数超过60次,就要增加摆绳长度,减慢摆动速度;如果1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到60次,就要减短摆绳长度,加快摆动速度。

每测试一次摆绳的长度,都要记录在“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单”中。

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测试方法,掌握每次调试的幅度,最终制作成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

四、研讨

引导学生讨论:

1分钟摆60次的摆钟,它的摆绳长短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

在同学们调试制作完1分钟摆动60次的摆后,小组汇报摆绳的长度,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学生将发现排除误差的因素,1分钟摆动60次的摆钟的摆绳长度是一个固定值。

【板书设计】

制作钟摆

1分钟摆动60次?

20秒摆动20次

摆绳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5厘米、5厘米地改变?

每次绳长的一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