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0112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docx

济南版生物中考专题科学探究实验

科学探究实验

(#表示使用显微镜,*表示使用放大镜)

1、巴斯德曲颈瓶实验

⑴变量:

微生物;

⑵对照组:

直颈瓶;实验组:

曲颈瓶;

⑶过程:

肉汤分装,煮沸杀菌,冷却观察。

⑷现象:

直颈瓶中的肉汤里出现了微生物,肉汤浑浊变质,曲颈瓶中的肉汤中没有微生物,新鲜如初。

⑸结论: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例题:

丁老师上生物课很注重科学思维的建立,2017级新生入学时,开学第一课就要求同学们讨论:

肉块生蛆是因为空气中的微生物引起还是因为苍蝇产卵引起?

同学们都认为“肉块生蛆与苍蝇的产卵有关”。

同学们想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结论,于是尝试着进行了不同的实验设计,请你对他们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价:

⑴方案三的设计者认为方案一设计不合理,你认为他们质疑方案一的理由是_____。

⑵方案二的设计者认为方案三设计不合理,你认为他们质疑方案三的理由是_____。

⑶你认为方案二的设计中,变量是____。

⑷苍蝇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动物。

2、使用显微镜#

3、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4、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⑴刺激:

A5%食盐水溶液,B5%葡萄糖溶液

⑵过程:

培养,滴液,连桥,观察

⑶现象:

草履虫集中在B区

⑷结论:

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遇到刺激具有应激性

⑸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例题:

有关下列四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装置表示膈肌收缩,肺处于吸气状态

B.图二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

C.图三中的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处变蓝,未遮光处不变蓝

D.利用图四实验装置,可以得出草履虫对刺激能产生简单的反射活动

5、观察葫芦藓和肾蕨*

6、探究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关系

⑴变量:

叶;

⑵对照组:

A;实验组:

B、C;

⑶过程:

A保留全部叶片,B去掉部分叶片,C去掉全部叶片,罩袋,脱脂棉密封管口,观察;

⑷现象:

塑料袋内小水珠:

甲最多,丙最少;锥形瓶内液面:

甲最低,丙最高;

⑸结论:

叶片面积越大,植物散失水分越多。

(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例题:

如图是研究植物水分散失的四个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C、D两个装置中,C塑料袋内水珠较多

B.比较B、C实验,可以说明叶片的蒸腾作用

C.A与D两个装置是一组对照实验

D.比较A、B实验,B实验能更准确地测定植物体散失的水分

7、观察叶片的结构#

8、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⑴变量:

光照;

⑵对照组:

照光部分;实验组:

遮光部分;

⑶过程:

暗处理→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显色→漂洗→观察;

⑷现象:

遮光部分不变蓝,照光部分变蓝色;

⑸结论: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例题:

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

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到____处一昼夜。

②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④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⑤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⑥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把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

⑵上面是此实验的探究过程,实验步骤②至⑥已打乱,选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①③⑥②⑤④B.①③④⑤⑥②

C.①⑤⑥④③②D.①④⑤⑥②③

⑶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形成____。

⑷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_____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⑸此实验说明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9、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⑴变量:

二氧化碳;

⑵对照组:

乙装置实验组:

甲装置;

⑶过程:

暗处理→对照→密封→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

⑷现象:

甲装置中叶片不变蓝,乙装置中叶片变蓝;

⑸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8、9拓展:

甲叶片:

AB对照,探究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乙叶片:

CD对照,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甲叶片:

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乙丁叶片对照: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丙叶片:

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例题:

科学探究式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

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图中气体可通过____(结构)进出叶片。

B过程可以拉动水与__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把B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____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

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A图中的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3)从B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C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____代表酒精,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_____内的叶片会变蓝。

(4)如果将B图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乙必须放在____环境中。

(5)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

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下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_____℃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10、验证(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⑴变量:

二氧化碳

⑵对照组:

乙;实验组:

⑶过程:

组装,照光,检验;

⑷现象:

甲、乙中气体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复燃,甲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快。

⑸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绿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拓展:

甲乙对照:

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甲丙对照:

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

例题: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并记录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下表,并将表中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气泡中的气体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

⑵实际上,在本实验中的光照条件下,金鱼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了H作用,即___(填“蒸腾”或“呼吸”)作用。

但由于H作用的强度比光合作用的强度要___(填“强”或“弱”),所以,此时只检测到植物的光合作用。

⑶当H作用的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强度相等时,金鱼藻的生理状况对应曲线图的____(填“E点”或“F点”或“G点”)状态。

⑷从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提高____强度。

11、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

⑴变量:

种子活性;

⑵对照组:

甲乙组;实验组:

丙丁组

⑶过程:

煮熟种子并冷却,组装,观察;

⑷现象:

乙瓶温度计读数高,升高快;甲瓶燃烧的蜡烛熄灭,丙瓶燃烧的蜡烛继续燃烧;乙装置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丁装置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

⑸结论:

种子(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热量;种子(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种子(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例题:

如图是检验植物某种生理活动释放某种气体的装置。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检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B.检验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C.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对比:

甲图:

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乙图:

验证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2、观察水螅#*

13、观察蚯蚓

14、观察蝗虫*

15、观察鲫鱼

16、观察家鸽

17、观察关节的结构

18、观察细菌#

19、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20、(探究)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⑴变量:

果蔬类型

⑵过程:

研磨→过滤→滴定

⑶现象:

维生素C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⑷结论:

使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果蔬提取液越多,果蔬中含有的维生素C越少

例题:

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学生把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统一规格的滴管将它们分别逐滴滴入到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

所用汁液滴数如表,据此分析果蔬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乙丁丙甲B.甲丙丁乙

C.丁甲丙乙D.丁丙乙甲

2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⑴变量:

唾液;

⑵对照组:

2号实验组:

1号

⑶过程:

馒头切块,取唾液,对照处理,恒温水浴,滴碘液检验;

⑷现象:

1号试管中变蓝色,2号试管不变蓝;

⑸结论: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拓展:

①②对照: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①③对照:

探究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①④对照:

探究牙齿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①⑤⑥对照:

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的影响;

①⑦对照: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

例题: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分别对三支试管进行如下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3支试管一起放在____℃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

⑵此实验可形成____组对照实验。

⑶1号试管不变蓝,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____。

⑷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中,除唾液、肠液外,还有_____也能帮助淀粉的消化。

22、观察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⑴变量:

胆汁

⑵对照组:

1号;实验组:

2号

⑶过程:

注入植物油,分别滴加胆汁和清水,振荡,静置,观察;

⑷现象:

1号试管里的植物油变成悬浮状的小油滴呈乳状,2号试管里的植物油与水明显分开而浮在水面上;

⑸结论:

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例题:

胆囊炎患者恶心厌油,这是由于下列哪种物质的消化过程受到了影响?

()

A.脂肪→脂肪微粒B.蛋白质→氨基酸

C.淀粉→麦芽糖D.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23、观察小肠的结构*

24、模拟呼吸运动

25、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⑴变量:

呼吸作用

⑵对照组:

甲、乙(空气);实验组:

丙、丁(呼出气体)

⑶过程:

集气,检验;

⑷现象:

甲瓶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丙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瓶中燃烧的细木条继续燃烧,丁瓶中燃烧的细木条熄灭;

⑸结论:

与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减少。

例题: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⑴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____。

⑵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_____状态。

⑶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_____,实验现象:

乙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结论:

人体呼出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分析:

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____(填结构)。

26、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变量:

食物类型

过程:

取水,测初始温度,称样品,安装装置,点燃样品加热大试管,记录最终温度,计算

结论:

糖类热价:

17.15千焦/克,蛋白质热价:

17.15千焦/克,脂肪热价:

38.91千焦/克

由于各种食物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它们所贮存的能量也不相同

例题:

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

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5克,切取一部分用做实验材料,称其重量为0.5g。

然后,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

水量多少合适呢?

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____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

所以,将水量定为20毫升。

(2)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可为这套装置增设一个防止热量散失的部件,请在图中画出该部件的示意图。

(能够简单表达设计意图即可)

(3)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

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

A.火焰熄灭时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

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

(4)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

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不考虑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____焦。

(5)从这粒核桃仁上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8544焦、8610焦。

根据这三次计算的结果,确定最接近这粒核桃仁含有能量真实值的数值。

____焦。

27、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28、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29、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30、观察血液的流动#

31、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

⑴变量:

运动

⑵对照组:

安静状态;实验组:

运动状态

⑶过程:

安静状态下测脉搏,平静后不同运动状态下测脉搏;

⑷现象:

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低;

⑸结论:

脉搏次数与运动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越剧烈,脉搏越快。

例题:

如图是李刚在睡眠、散步、慢跑三项活动状态中的三种生理指标,甲表示呼吸频率、乙表示心率、丙表示下肢肌肉毛细血管内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即氧与血红蛋白没有分离的百分比含量)。

请选出能正确表达李刚慢跑的三种生理指标的选项。

()

A.甲b、乙a、丙cB.甲a、乙b、丙c

C.甲b、乙a、丙bD.甲c、乙b、丙a

32、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⑴变量:

酒精

⑵对照组:

正常情况(不滴加酒精的清水组)实验组:

滴加0.25%、1%、10%、20%酒精的酒精组

⑶过程:

制作临时装片,分别滴加清水和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观察记录;

⑷现象:

低浓度酒精使水蚤心率加快;在一定范围内酒精浓度越大,水蚤心率越慢;

⑸结论:

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例题: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时,实验室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

学生在实验时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酒精溶液:

1%、3%、5%、8%、10%、15%、20%。

在15℃左右的室温中经过大量的实验,并在实验中选择10秒内水蚤跳动范围在30~36次之间的成年水蚤为材料,经过多次实验得到以下平均数值。

现将在不同酒精浓度梯度下的水蚤在10秒内的心脏跳动次数列表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⑴水蚤的正常心率是____次/分钟。

⑵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

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水蚤的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_____。

当酒精浓度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而导致______。

分析其原因可以得出,酒精具有____作用,会减缓心脏的跳动。

33、观察肾的结构

34、观察膝跳反射

35、模拟眼球成像原理

36、观察花的结构*

37、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变化

⑴变量:

生长时期

⑵对照组:

幼果第一天膨大的体积;实验组:

幼果其他每天膨大的体积

⑶过程:

选果,测量,记录;

⑷现象:

幼果开始时膨大明显

⑸结论:

在发育过程中,果实每天膨大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例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黄瓜雌花,坚持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果实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1)在曲线a中,幼果体积增大是花的____迅速发育的结果,在此过程中____________一般都逐渐凋落。

(2)当黄瓜体积达到A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里生育________。

(3)曲线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在大棚里种植黄瓜时,为避免出现曲线b的现象,可以采取________的措施。

38、观察种子的结构*

39、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⑴变量:

实验一:

AC对照:

水分;BC对照:

空气;实验二:

温度

⑵实验一:

对照组:

C组;实验组:

A组、B组;实验二:

对照组:

A组;实验组:

B组

⑶过程:

铺纱布,放种子,注入水,培养,观察记录;

⑷现象:

实验一:

C组种子萌发,AB组种子不萌发;实验二:

A组种子萌发,B组种子不萌发;

⑸结论:

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

拓展:

AB对照: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BC对照: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D对照:

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

DE对照: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例题: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环境条件,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25粒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种子萌发的情况记录如表。

据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可推测出本实验探究了____和____两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⑵在实验中,设置丙组在黑暗中,甲组在日光下,其目的是形成____,由甲、丙两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0、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41、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

⑴变量:

幼根尖端

⑵对照组:

保持幼根完整的组;实验组:

切去幼根尖端3—5毫米的组

⑶过程:

培养生根,标记,分组,培养,测量记录;

⑷现象:

对照组幼根长长,实验组被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再生长;幼根上部横线距离没有明显变化,越接近根的尖端处,横线距离越大;

⑸结论:

根长长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例题:

右图为植物的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最快的部位是①

B.②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C.③的细胞停止了分裂,开始了迅速伸长

D.根尖是根生长和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42、观察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⑴变量:

无机盐

⑵对照组:

B组;实验组:

A组(蒸馏水)

⑶过程:

分装装置,培养,观察记录;

⑷现象:

B组土壤浸出液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幼苗生长健壮,叶片鲜绿;A组蒸馏水中不含无机盐,幼苗生长瘦弱,叶片发黄;

⑸结论: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例题:

某同学做比较实验,甲试管盛的是土壤浸出液,乙试管盛的是蒸馏水,各培养一棵大小相同的健壮幼苗,过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⑴甲试管幼苗生长____,颜色____,乙试管幼苗生长_____,颜色____。

⑵这个实验表明了植物的生殖需要____。

⑶甲幼苗比乙幼苗生长得健壮的原因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等无机盐。

⑷植物离开土壤____(填“能”或“不能”)成活,图中栽培植物的方式叫____。

43、观察枝芽的结构*

44、蔷薇的嫁接

45、观察果蝇的发育过程*

46、观察鸡蛋的结构

47、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⑴过程:

取黄色、白色布袋注明“母亲、父亲”,分别装入一个黄色乒乓球和等量的黄色、白色乒乓球,取球组合,组合A为两个黄色乒乓球代表女孩,组合B为一个黄色乒乓球和一个白色乒乓球代表男孩,记录,放回原袋,重复

⑵结果:

(数据求和或取平均值)生男生女的比例接近1:

1

⑶结论: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例题:

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纸盒中,然后每次从两个纸盒中各摸取一枚围棋子组合起来,记录白白、黑白的组合数量,每次取完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去,注意摇匀再取,共记录10次,得到如表;图为某人的体细胞中一对性染色体(a与b)组成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据图可以判断该人的性别为_____。

⑵假如一个性状总是在某家系的男性成员(父亲、儿子、孙子等)中出现,那么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__(选填“a”或“b”)染色体上。

⑶在模拟实验中,用白围棋子表示含a染色体的____和____。

⑷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人类生男生女的概率理论上均为_____。

48、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⑴变量:

光照

⑵对照组:

阴暗组;实验组:

明亮组

⑶过程:

设计装置,放置幼虫,静置,统计数量

⑷结果:

黄粉虫幼虫多数集中在阴暗处

⑸结论:

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影响,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环境中

例题: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⑴提出问题:

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⑵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

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本实验设计明亮、阴暗两处环境是为了形成____实验。

⑷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实验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_。

⑸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9、观察蚯蚓对土壤的翻耕

50、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⑴变量:

1、2号对照:

温度;2、3号对照:

氧气(空气)

⑵对照组:

2号;实验组:

1、3号

⑶过程:

制备培养基,灭菌,冷却,接种,对照,密封,发酵培养;

⑷现象:

封口的2号广口瓶中牛奶变成了酸奶;

⑸结论:

酸奶的制作需要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

拓展:

甲乙对照:

探究空气对乳酸发酵的影响

例题:

家庭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有: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冷却(42℃~45℃)③热处理(煮沸)④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⑤接种(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⑥冷藏或食用

以下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③②④⑤⑥D.③①②⑤④⑥

51、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⑴变量:

甲乙对照:

防腐剂(山梨酸钾);甲丙对照:

微生物

⑵对照组:

甲组;实验组:

乙、丙组

⑶过程:

装豆浆,甲丙加入蒸馏水,乙加入5%山梨酸钾,甲乙敞口,丙用脱脂棉塞紧瓶口,隔水加热消毒,冷却,阴暗、20℃培养,观察;

⑷现象:

甲瓶中的豆浆最容易变质,乙瓶中的豆浆不容易变质,丙瓶中的豆浆最不容易变质;

⑸结论:

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拓展:

甲乙对照:

探究温度对食品腐败的影响。

甲丙对照:

探究微生物对食品腐败的影响。

例题:

为了探究有关食品腐败的问题,李敏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细菌

B.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C.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牛奶中有无细菌

D.乙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瓶口是否敞开

 

例题参考答案:

1、巴斯德曲颈瓶实验

⑴每组中装置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⑵甲瓶不应抽成真空并蜡封,苍蝇无法存活;⑶苍蝇能否进入;⑷节肢;

4、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A;

6、探究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关系

A;

8、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⑴黑暗;⑵C;⑶对照;⑷淀粉;⑸光照;

9、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⑴气孔;无机盐;⑵乙;C;⑶2;乙;⑷黑暗;⑸20;

10、验证(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⑴氧气;⑵呼吸;弱;⑶G点;⑷光照;

11、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

A;

20、(探究)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