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0214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docx

高中化学同步课时分层作业12走进宝石世界鲁科版选修36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走进宝石世界

(建议用时:

40分钟)

[基础达标练]

1.金刚石之所以被称为“硬度之王”,这是根据一个标准划分的,这个标准叫做(  )

A.DH      B.摩氏硬度

C.电离度D.溶解度

B [摩氏硬度是一种刻划硬度,即相对硬度,只表示宝石硬度的顺序位置,而不是硬度的测定值。

金刚石的摩氏硬度最大,所以被称为“硬度之王”。

]

2.美国加州的物理学家在一定条件的高压容器中用激光器将液态二氧化碳加热到1800K,使二氧化碳转化为与石英具有相似结构的晶体。

估计该晶体可能具有的结构或性质是(  )

A.该晶体仍属于分子晶体B.硬度与金刚石相近

C.熔点较低D.硬度较小

B [石英是原子晶体,它的熔点高、硬度大。

从题中信息可以看出,液态二氧化碳已转化为原子晶体。

]

3.某种宝石是一种原子晶体,下列事实能说明这种结论的是(  )

【导学号:

72572147】

①是两性氧化物 ②硬度大 ③它的熔点是2045℃ ④几乎不溶于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B [原子晶体一般硬度大,熔沸点很高,几乎不溶于水。

]

4.有关宝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宝石的硬度和颜色是评价和鉴定宝石的重要因素

B.刚玉的硬度大于金刚石的硬度

C.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不同

D.在清洗水晶、玛瑙首饰时可用NaOH溶液

A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其摩氏硬度为10,可切割、刻划所有天然物质,刚玉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红宝石和蓝宝石主要成分都是Al2O3,二者区别是:

红宝石致色元素是铬(Cr),蓝宝石致色元素是铁(Fe)和钛(Ti)。

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为SiO2,在清洗时不能用强碱溶液,因为SiO2+2NaOH===Na2SiO3+H2O。

]

5.“翡翠西瓜”是慈禧太后众多的陪葬品中非常著名的一件,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NaAl(SiO3)2,其致色元素是(  )

【导学号:

72572148】

A.钠(Na)B.铝(Al)

C.硅(Si)D.铬(Cr)

D [Na、Al、Si都不是致色元素。

]

6.一些宝石具有医药功能,如珊瑚、珍珠、玛瑙、琥珀等都是名贵的中药药材。

其中有镇惊安神、止咳化痰功效的是(  )

A.珊瑚B.珍珠

C.玛瑙D.琥珀

B [我国古老的中医学认为,珍珠有镇惊安神、止咳化痰之功效。

]

7.古代豪门贵族中有“珍珠衫”,是用珍珠做成的衣服,在夏天穿在身上特别的凉快,可是如果这种衣服不用布做衬里或者是直接接触皮肤,夏天过后珍珠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不再漂亮了,这是因为(  )

【导学号:

72572149】

A.珍珠比较怕人,应该用布料挡住

B.珍珠吸收人体的汗液,膨胀变质

C.珍珠怕阳光照射,所以就失去了色彩

D.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接触皮肤后为汗液所腐蚀而色彩有所变化

D [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性物质反应。

]

8.在钻石、水晶、翡翠、珍珠这些宝石中,主要成分为单质的是________,是氧化物的是________,是钠盐的是________,主要成分里含有机质的是________。

以上宝石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主要成分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

【解析】 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的单质;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翡翠的主要成分是NaAl(SiO3)2,属于钠盐;珍珠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有机质。

钻石(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金刚石和SiO2都属于原子晶体。

【答案】 钻石 水晶 翡翠 珍珠 钻石 钻石和水晶

[能力提升练]

9.

(1)随着矿产的消耗,越来越多的宝石开始被人工制造,比如在氧化铝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元素就可以制造出人造红宝石,加入的这种元素是________。

【导学号:

72572150】

A.钛B.铁   C.铬   D.硅

(2)手表中有多少“钻”之说,比如某品牌手表中有19钻,即用刚玉制成的轴承是19个,刚玉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用这种材料做轴承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宝石中有一些可以做中药,比如有个成语叫作“鱼目混珠”,这里的“珠”是________,这种宝石属于宝石中的________(填“矿物单晶”或“生物宝石”)。

【解析】 红宝石是含铬元素的氧化铝晶体;刚玉由于硬度大、耐磨可做钟表和精密仪器的轴承;“鱼目混珠”的“珠”指的是珍珠,珍珠属于生物宝石。

【答案】 

(1)C

(2)氧化铝(Al2O3) 硬度大、耐磨

(3)珍珠 生物宝石

10.

(1)红宝石和蓝宝石同属于________矿物,主要成分是________,红宝石中的致色元素是________,蓝宝石中的致色元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当将蓝宝石置于强还原性环境中加热时,蓝色将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珍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遇酸、碱都会发生化学变化。

遇有机溶剂、汗渍等均可失去光泽。

写出珍珠溶于醋酸时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宝石除作珍贵的装饰品外,还有医学药用功能,同时又可应用于重要的工业技术领域,可用于激光器的是________,用于压电材料的是________,用于高级光学镜片的是________,可作中药材的是________。

(4)宝石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评价宝石等级的重要因素。

【答案】 

(1)刚玉 Al2O3 铬 铁 钛 加深 Fe3+被还原为Fe2+使得颜色加深 

(2)碳酸钙 有机质 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 (3)红宝石 水晶 水晶 珍珠、玛瑙等 (4)硬度 颜色

牛郎织女

学习目标:

1.了解民间故事幻想奇丽、情节动人的特点。

2.初步学会阅读、分析和复述民间故事,注意叙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把握课文的故事情节。

把握人物性格。

4.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阅读、分析、复述民间故事。

2、难点:

对本文中神话手法的理解。

相关链接:

1.了解民间故事及特点:

民间故事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口头文学作品,由于它反映劳动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所以就广泛地流传在人民群众之中。

[&^%*~]

特点:

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2.走近作者。

 [^*&@~]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着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3.我国古代的四大民间故事是什么呢?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

4.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

一.兴趣导入:

1.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统节日就是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同学们,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冬至节 腊八节)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背后的壮美而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自学指导:

[%&@^*]

1.小组交流搜集的民间故事,了解其特点。

2.学生快速读文互助解决字词,感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

◆平行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棚(   )咧(   )梭(     )酝酿(   )(  )

腮(   )偎(   )眶(     )礁(   )拗(   )

2.解释词语:

[^&%*@]

(1)哥哥嫂子想霸占父亲留下的家产,把它看成眼中钉。

[@^~#&]

(2)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

(3)牛郎把老牛指给织女看,说它就是从小到大相依为命的伴儿。

[&~@*#]

(4)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3.连线

4.下列各组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垦垦地干活儿,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B、他想,哥哥嫂子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

C、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峦重叠的地方。

D、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

[@#&~*]

5.读了课文之后,你对文中的牛郎织女、哥哥嫂子、王母娘娘有什么看法呢?

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6.下面这句话,表现了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喜爱,仿照这种写法,补充完整后面的句子。

[%@#*&]

她喜欢人间的生活:

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儿,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风儿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

我喜欢家乡的风光:

_________,我喜欢;____________,我喜欢;_____________,我喜欢 _____________,我喜欢。

三.课堂探究:

自学指导:

[&*^@#]

1.研读课文,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2.组内质疑解疑,进一步理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

◆平行训练◆

7.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8.牛郎织女美满幸福的生活遭到了破坏,那么是谁让他们有了如此的遭遇?

王母娘娘实际上是哪一类人物的代表?

有什么特点?

9.织女和王母实力相差很大,可最终王母娘娘还是做出了让步,这是为什么?

说明了什么?

[*^%~&]

10.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

11.为什么牛郎织女最后不能在一起呢?

四.拓展延伸:

1.你读过或者看过《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的故事吗?

任选其中[@*#^%]

的一个人物进行评述,200字以上。

2.2008年,神舟七号载着航天员载着人类的梦想,飞向了遥远的太空,航天员们遇到了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如果你是航天员,请你发挥想像,想想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五.课外链接:

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

动物学校

很久很久以前,动物们决定创办一所学校以应付日益变化的世界的需要。

在这所学校里,教授一组由跑、跳、爬、游泳、飞行等科目组成的活动课程。

为了便于管理,所有的动物学习所有的科目。

第一批学员有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

鸭子在游泳这门课上表现相当突出,甚至比他的老师还要好,可飞行课只能勉强及格,而对于跑则感到非常吃力。

由于跑得慢,他不得不每天放学后仍留在学校里,放弃心爱的游泳以腾出时间练习跑步。

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脚掌都磨破了,终于获得了勉强及格的成绩。

而它的游泳科目,由于长期得不到练习,期末时只获得了中等成绩。

学校对中等成绩是能够接受的。

所以除鸭子本人以外没有人在乎这一点。

兔子在刚一开学时是班里跑得最快的,由于在游泳科目中有太多的作业要做,结果精神都快崩溃了。

松鼠的成绩一向是班里最出色的,但他对于飞行感到非常沮丧,因为他的老师只许他从地面上起飞,而不允许从树顶上起飞。

由于他非常喜欢跳跃,并花了很多时间致力于发明一种跳跃的游戏,结果期末时爬行只得了一个C,跑只得了一个D。

[%#~^@]

鹰由于活泼爱动受到老师们严格管制,在爬行课上的一次测验中,他战胜了所有的同学,第一个到达了树的顶端,但他用的是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老师所教的那种方式,因此他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

学期结束公布成绩,普普通通的泥鳅同学,由于游泳还马马虎虎,跑、跳、爬成绩一般,也能飞一点,因此他的成绩是班里最好的。

毕业典礼那天,他作为全体学员的惟一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

生活在草原上的许多鼠类动物没有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因为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拒绝在课程内增加挖掘这一科目。

为了子女将来着想,他们把孩子送到一个商贩那里学习,之后又联合了其他鼠类创办了一所私立学校,据说这所学校办得相当相当成功。

12.文章选择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作为“动物”学校的“学员”,有什么代表性?

[&#^~*]

13.把最后一段文字去掉可以吗?

为什么?

14.动物学校的第一批学员成绩不佳,其原因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15.请简述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六.拓展阅读:

 

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

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

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

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

她突然反问自己:

对啊!

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

“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

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

”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十分优秀。

她想:

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

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

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习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

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身,也对她十分倾慕。

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

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

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

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

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个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马公子。

梁山伯顿觉万年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

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

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突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

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

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

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牛郎织女

1略2.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

损害、败坏(名誉、风气等)。

在困难的环境里互相依靠着过活。

华美壮丽、气象宏大。

3.略4.A5.牛郎织女勤劳善良;哥嫂自私贪财;王母凶狠残暴。

6.略7.开端:

牛郎受兄嫂虐待直至被赶走;发展:

牛郎得到老牛的指点,同织女结为夫妻;高潮:

牛郎织女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结局:

牛郎织女一家被专制的王母娘娘拆散。

8。

王母娘娘封建统治阶级恶势力的代表;凶狠、残暴。

9.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

10.因为织女不死心、不放弃,一直争取要跟牛郎在一起。

天长日久,王母拗不过才做出让步。

牛郎织女的胜利说明了邪恶打不过正义,正义是无敌的。

11.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

想像基于现实。

12.鸭子、免子、松鼠、鹰各有所长,泥鳅则四平八稳,无所作为。

13.去掉了就没有对比,文章所要表现的主旨突出不够。

14.如:

关键是教学未能因材施教,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15.成理成文即可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哈尔滨市

阅读《人当有所畏惧》,回答后面小题

人当有所畏惧

①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无所畏惧”,一种是“有所畏惧”。

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惧的推崇,加之年轻气盛,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

待过了知天命之年,身上的锐气消减,有些事就不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

经历了这两种说法的打架,心里常常会困惑:

是无所畏惧对,还是有所畏惧对?

琢磨的结果是:

人当有所畏惧。

②为什么人当有所畏惧呢?

因为人生在世不能没有理想、信念,为了追求和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人就必须有所畏惧。

孔子就曾说过: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一)这里孔子指出的圣人的畏惧对象,其实也是他们崇信的对象。

人们常说的“敬畏”,其实就是由“敬”而“畏”。

如果没有信仰,没有崇敬,则很难生“畏”。

③人有所畏惧才能有操守和原则,才能严于律己、堂堂做人,才能安身立命。

东汉杨震升任东莱太守,上任途中经过昌邑。

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荐举的官员。

闻知恩公到来,王密带十斤黄金于夜晚前往馆驿拜访杨震。

杨震不受。

王密以为他故作客气,说:

“夜幕无知者。

”杨震来气了,反驳道: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

”从此,“四知”便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④无所畏惧者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有恃无恐而栽跟头,而且会栽得很惨。

这其中,《三国演义》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就很典型。

比如何进。

东汉末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贵为国舅,又是辅政大臣,可谓权倾天下。

这时,有人提醒他十常侍要谋反。

可何进并不以为然,说:

“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

”结果怎么样?

时间不长,何进就身首异处了。

杀他的人正是十常侍。

这是恃权而无恐。

⑤吕布自恃勇武过人,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

他动不动就会说:

“吾有画戟、赤兔马,有何惧哉!

”可是,在白门楼,他的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相继被不满于他的部下偷走,他本人也因为失去了坐骑和武器而成了曹操的阶下囚,最后被缢死。

(二)这是恃器而无恐。

⑥还有那个“死读兵书”的马谡,把兵书上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奉为教条,盲目以为只要将兵马“置之死地”,就自然可以“而后生”了。

结果,他虽将兵马“直至绝地”,却没能“后生”,而是落得个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恃书而无恐。

⑦经验证明,与无所畏惧、有恃无恐相伴的,往往是失败;相反,倒是有所畏惧、自知自律常常与成功为伍。

这是因为,无所敬畏的人不懂得人并不能主宰一切,需要敬重圣贤、敬重自然、敬重百姓的道理。

既然违背了客观规律,所谓的“无所畏惧”也就只能是盲目的“无畏”,顶多也就是蛮勇罢了。

这跟真正意义上的“大无畏精神”实在是相去甚远,不能同日而语。

(选文有改动)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④-⑥段列举了哪三种“有恃无恐”?

22.依次指出文中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

23.你认为“四知”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流传至今”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20.人当有所畏惧。

21.恃权而无恐恃器而无恐恃书而无恐

22.

(1).道理论证

(2).举例论证

23.示例:

杨震在深夜无人知的情况下,能拒绝重金的诱惑,能够说出“四知”的话,体现了他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

【解析】

20.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后再从文章中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

本文标题就是论点。

标题是读者接触议论文的第一信息,对读者是否注意、选择该议论文来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题就是论点好处就是直截了当,开宗明义。

通篇阅读后再作答。

21.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要点内容的概括和提取能力。

通读全文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案的相关区域后提取关键句分析概括即可。

如第4段是恃权而无恐;第5段是恃器而无恐,第6段是恃书而无恐。

22.试题分析:

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典型的引证,也就是道理论证。

“吕布自恃勇武过人,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为举例论证。

23.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注意结合文章的中心来分析。

从这件事中能看出,杨震有所畏惧,有操守和原则,能严于律己、堂堂做人,这值得人们钦佩和学习。

这正是“四知”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流传至今”的原因。

齐齐哈尔

阅读《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一文,回答后面小题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它不但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富于其间。

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

比附人品之典范。

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

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

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谤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

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

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

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

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有删改)

2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5.分析本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

26.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27.结合本文,按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式,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答案】24.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或第①段首句。

25.②段和④段的内容与①段“它不仅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的句子相照应;②段从论述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④段从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阐述,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