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0256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docx

四川大学《道路工程》复习资料专升本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路基横断面形式可分为__路堤___、___路堑___及半填半挖式。

2.刚性路面板厚计算中应考虑的作用力因素主要有__温度应力___、_荷载应力____。

3.桥头路基与桥梁、涵洞等构造物的__沉降___往往不同,容易形成桥头__跳车__病害。

4.构成路基的三要素是__高度___、__边坡坡度__和宽度。

5.根据路界范围,可将路界地表排水划分为___路面表面排水___、中央分隔带排水、__坡面排水___三个部分。

6.高速公路应具备__汽车专用___、分道行驶、__控制出入__和设施完善这几个基本特征。

7.平面交叉口的冲突点产生于__左转车流___和__直行__车流。

8.立体交叉可按互通能力大小分为_分离式立交、半互通立交_和全互通式立交三种。

9.超高路面横向坡度与_行车速度_、_弯道半径_、_路面附着系数_三个要素有关。

10.平面交叉口的冲突点产生于_直行_和_左转_车流。

11.确定路拱横坡度的大小时,主要是根据_路面平整度_和_透水性_确定。

12.按砌石是否加水泥砂浆,挡土墙可以分为__干垒式__挡土墙和__浆砌石__挡土墙。

13.路面结构可分为面层、__基层__和__垫层__三层。

14.截水沟应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沿等高线__布置,尽量与水流方向__垂直___。

二、判断题

1.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要求路基处于中湿或干燥状态。

(√)

2.容许弯沉是指路面在使用期末的不利季节,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

3.造成路基破坏的基本前提是不良的地质条件,而水则是引起路基破坏的直接原因。

(√ )

4.路面垫层主要起承载、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 )

5.容许弯沉是指路面在使用期末的不利季节,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

6.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可用车辙试验所获得的动稳定度表示。

(√)

7.与重力式挡土墙相比,锚定式挡土墙对地基承载力要求更高。

(×)

8.合成坡度方向即水流方向。

(√)

9.汽车在凸型竖曲线上行驶时,驾驶员视线易受阻碍因而设计时满足视距要求是主要问题。

(√)

10.道路的超高与加宽的设置是完全同步的。

(×)

11.冻胀与翻浆是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特有的路基病害。

(×)

12.劈裂试验是用来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的。

(√)

13.路面材料的疲劳强度随荷载重复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14.道路的曲线半径过大容易引起司机的误判,导致交通事故。

(√)

15.回头曲线主要用于线路在地形困难段的辗线。

(√)

16.半互通式立交不能在立交范围实现相交道路任意两车道间的车流转换(√)

17.土是三相体系,路基压实的过程是排出土孔隙中的空气和水,土颗粒排列更为紧密的过程。

(√)

18.细粒土用石灰稳定时,其石灰的掺量有一个最佳剂量。

(√)

19.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可用车辙试验所获得的动稳定度表示。

(√)

20.其他条件相同时,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的墙背土压力比俯斜式挡土墙的大。

(×)

21.路肩横坡一般比路面横坡大。

(√)

22.为增加路基美观度,公路边坡防护中大量采用砌石防护与植物防护相配合的方式。

(√)

23.水泥砼路面板的最小厚度一般应为18cm。

(√)

24.为保证压实功能不变,压路机碾压速度增加,碾压遍数也要增加。

(×)

25.缓和曲线是曲率为定值的曲线。

(×)

26.路基临界高度是指在不利季节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潮湿,过湿状态的分界所对应的路槽底距地下位或地表长期积水位的最小高度。

(√)

27.我国公路用土按不同的工程特性划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细土四大类。

(×)

三、单项选择题

1.新建的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采用______处的标高。

(D)

A.分隔带中线B.路基边缘C.路面边缘D.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

2.水泥混凝土路面横缝处设置的钢筋称为( B)

A.拉杆    B.传力杆  C.补强钢筋  D.拉筋

3.温度降低时,沥青路面的________。

( A)

A.强度增大,刚度降低,抗变形能力降低。

  

B.强度、刚度、抗变形能力均增大。

C.强度增大,刚度降低,变形能力增大。

  

D.强度、刚度增大,变形能力降低。

4.考虑到挖方路段及低填方路段的边沟排水设计,路线纵坡应采用不小于______。

(A)

A.0.3%B.0.4%C.0.5%D.0.55%

5.重力式挡土墙墙身应力和偏心距验算位置一般选在(A)。

A.墙顶及墙底面B.1/2墙高及墙底面

C.墙底及墙顶以下1/3高处D.1/2墙高及墙身变化处

6.当道路的设计车速为60km/h时,反向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以不小于_____为宜。

(C)

A.60mB.120mC.180mD.240m

7、俯斜式挡土墙一般适用于(D)。

A.平坦地形B.陡坡地形C.任意地形D.路肩墙

8、下面哪种类型的土为最优的路基建筑材料( C )

A.粉性土  B.粘性土 C.砂性土  D.蒙脱土(重粘土)

9.从降低地下水位效果、方便施工上看,用于降低路基下地下水位的渗沟宜设置在( C)

A.路中线以下 B.路肩下 C.路基边沟下 D.路基边沟外

10.在平面设计中曲率为定值的曲线是(A)。

A.圆曲线B.缓和曲线C.双扭线D.抛物线

11.一条公路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范围内分别采用不同的公路等级时,相邻设计路段的设计车速之差不宜超过( B )。

A.10km/hB.20km/hC.25km/hD.30km/h

12.在通行能力的几个概念中,数值最大的是( A )。

A.基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C.设计通行能力D.服务交通量

13.具有挤密和改变土体物理力学特性的双重作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D)。

A.塑料排水板;B.砂井;C.水泥粉喷搅拌桩;D.碎石桩

14.关于行车动摩察系数φ,正确的是(C)。

A.φ与车速无关B.车速越高,φ越高

C.车速越高,φ越低D.φ与自然条件无关

1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

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_____的要求。

(B)

A.停车视距B.会车视距C.超车视距D.货车停车视距

16.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线形时,当参数A=60米时,在距离回旋线起点40米处的曲率半径是_____米。

(A)

A.90B.80C.60D.70

17.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服务水平是以_________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的。

(B)

A.交通流状态B.车流密度C.延误率D.平均运行速度

18.一弯道半径为57.30m,超高率为8%,若横向力系数为O.14,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的行车速度应不大于(A)。

A.40km/h;B.50km/h;C.60km/h;D.80km/h

19.当公路路线的转角小于等于7°时,平曲线设计(D)

A.可以省略B.可以不设加宽

C.可以不设超高D.应设置较一般要求更长的平曲线

20.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线形时,当参数A=40米时,在距离回旋线起点32米处的曲率半径是_____米。

(B)

A.40B.50C.60D.72

21.当公路路线的转角小于等于7°时,平曲线设计(D)。

A.可以省略B.可以不设加宽C.可以不设超高D.应设置较一般要求更长的平曲线

2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规定路面板中产生最大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为( D)。

A.板中部  B.板角处 C.横缝边缘中部 D.纵缝边缘中部

23.分隔带的主要作用是(B)。

A.道路绿化美化B.分隔双向行车C.排水D.养护场所

24.圆曲线半径R为600米时,缓和曲线长度在_______米时视觉上比较协调。

( C )

A.50-200B.60-300C.70-600D.100-700

25.二灰稳定类材料中,细粒含量越多,则裂缝(A)。

A.越严重;B.越轻C.无关;D.不确定

26.水泥稳定土不适用于(D)

A.高温区;B.潮湿区;C.冰冻区;D.干旱区

27.根据规范规定,圆曲线半径R大于等于_______时,不需设置缓和曲线。

(C)

A.极限最小半径B.一般最小半径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D.临界半径

四、多项选择题

1.坡长限制是指(BC)。

A.最大纵坡坡长而不是一般纵坡的最小坡长

B.陡坡最大坡长

C.一般纵坡最小坡长

D.一般纵坡最小坡长而不是最大纵坡坡长

E.陡坡最小坡长

2.表证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指标有(ABC )

A.摆值Fb  B.横向力系数SFC  C.构造深度TC  D.制动距离S

3.现行水泥路面设计规范在确定板厚时,考虑了哪些荷载产生的疲劳损坏(AB)

A.荷载应力  B.温度应力 C.湿度应力  D.表面张力

4.缓和曲线的作用有(ABCDE)。

A.可作为超高过渡段,起到超高缓和的作用

B.可作为加宽过渡段,起到加宽缓和的作用

C.使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起到行车缓和的作用

D.通过其曲率的逐渐变化,使整个公路线形能更好地适应汽车转向操作的需要

E.有利于构成优美、协调的线形和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起到线形缓和的作用

5.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有( ABCD )

A.地形 B.地质条件 C.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法 D.车载大小

6.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有( ABD)

A.强度高  B.稳定性好  C.开放交通早 D.耐久性好

7.对于河滩路堤稳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水位上升时,浮力不利于路堤稳定。

B.水位上升时,渗透动水压力能增加路堤稳定性。

C.水位骤降时,浮力增加路堤的稳定性。

D.水位骤降时,路堤最不稳定。

8.平、纵面线形组合应避免出现(BCDE)。

A.平、竖曲线对应,平曲线包竖曲线

B.小半径平曲线内设置变坡点(竖曲线)

C.反向平曲线拐点与变坡点重合

D.平曲线与竖曲线错位

E.小半径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合

9.比振动式压路机压实深度大的压实机具是(BC)。

A.碾压式  B.夯击式   C.冲击式  D.运土汽车

10.超高绕中轴旋转方式的特点是(BCD)。

A.在同样超高值下,内侧边缘降低较多

B.在同样超高值下,内侧边缘降低较小

C.缓和长度较长

D.在纵坡不大的挖方路段对排水不利

E.对中心线设计标高有影响

11.关于路拱,正确的有(ABDE)。

A.路拱有直线形、曲线形等多种形式

B.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拱坡度可为1%~2%

C.路拱坡度与路面种类无关

D.路拱坡度与路面种类有关

E.路拱坡度受地自然条件影响

12.下列结合料稳定类不适合作高速公路基层的有(BD)。

A.二灰砂砾 B.水泥土  C.水泥砂砾  D.二灰土

13.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采取(AB)。

A.提高沥青粘稠度B.减少空隙率C.增加沥青用量D.减少粗骨料含量

五、名词解释

1.断背曲线:

指的是两个相邻凹形竖曲线中间连以短直线时构成纵断面线形。

两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中间插入短直线而形成的平曲线。

2.路床:

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面底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上路床;30~8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下路床。

3.S型曲线:

将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个反向回旋线连接起来的组合形式,称为S型曲线。

4.沥青玛蹄脂:

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砂粉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组成一体的沥青混合料。

5.盲沟:

指的是在路基或地基内设置的充填碎、砾石等粗粒材料并铺以倒滤层(有的其中埋设透水管)的排水、截水暗沟。

6.真空堆载预压法:

综合真空预压、堆载预压施工方法,整合并同时进行,是在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法,它具有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的双重效果,适用干设汁荷载大,承载力要求高的工程。

7.集散车道:

城市附近的高速公路,为了减少进出高速公路的车流交织和进出口数量在高速公路的一侧或两侧修建的与高速公路平行而又分离供车辆进出的专用车道。

集散车道能够有效提高存在交织运行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8.路基临界高度:

指在不利季节,土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床表面距地下水或地表积水位的最小高度。

9.动稳定度: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车辙试验所检测的沥青混合料的指标就是动稳定度,是沥青路面在正常使用状态的稳定性指标.

10.卵形曲线:

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线形组合。

11.车辙:

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久压痕。

12.疲劳寿命:

材料在疲劳破坏前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数

13.碎石桩:

以碎石(卵石)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复合地基加固桩。

14.渗沟:

采用渗透方式将路基工作区或以下较浅的大面积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沿沟把水排到指定地点,此种地下排水设施统称为渗沟。

15.反射裂缝:

旧混凝土路面补强时常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沥青罩面,当混凝土位移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沥青罩面层的抗拉强度时,罩面层就会开裂,这种裂缝即称为反射裂缝。

六、简答题

1.简述道路定线的基本任务。

答:

道路定线的基本任务是在选线布局完成后,按照既定的技术标准和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或叫定线走廊)的范围内,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具体定出路线中线的确切位置。

要求在平面上定出路线的交点、转点和平曲线半径;在纵面上定出坡点及设计坡度;在横面上定出中心填挖尺寸及边坡坡率。

2.路面排水的方式有哪几种?

道路工程中为何要进行排水系统设计?

答:

路面排水类型:

路面表面依靠路拱和纵坡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内部排水。

排水设计目的:

是为了保持路基处于干燥和中湿状态,维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刚度,使之处于稳定稳定状态。

3.试比较沥青路面与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

答:

1.从路面质量比较:

沥青路面平整,驾驶舒适性高;水泥路面的平整性相对差,但采用现代水泥路面摊铺设备施工,可以保证较高的水泥路面平整度,也能铺筑高质量路面的高速公路。

2.从路面寿命比较:

沥青路面有老化、耐水性差的缺点,设计寿命15年;水泥路面设计寿命30年。

对于重载交通、坡度较大的公路,水泥路面的优势比较明显。

3.从道路维修比较:

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混凝土路面维修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

4.从造价比较:

对于高等级公路(II级以上),两种路面造价差别不大。

但从造价/寿命比(寿命成本),水泥路面占优势,但在中国‘寿命成本’目前还没有用于设计决策。

4.分离式立交与互通式立交的区别是什么?

全苜蓿叶形立交有什么特点?

答:

区别:

分离式立交不能在立交范围内实现立交车道之间车流的转换,而互通式立交则可以。

全苜蓿叶形立交特点:

优点是立交平面形似苜蓿叶,交通运行连续而自然,无冲突点,可分期修建,仅需一座构造物;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左转绕行距离较长,环圈式匝道适应车速较低,且桥上、下存在交织。

5.简述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答:

沉陷:

主要原因是路基土的压缩;

车辙:

主要与车载大小及重复作用次数、结构层材料侧向位移和土基的补充压实有关;

疲劳开裂:

与重复作用的车载大小、次数及路面环境有关;

推移和拥包:

车载引起水平剪应力超过材料(特别是层间)抗剪强度;

低温缩裂:

低温收缩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产生开裂。

6.高原纵坡折减的原因是什么?

答:

高原缺氧,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发动机功率下降,爬坡能力减弱;高原容易结冰,路面易打滑;.高原水易沸腾,发动机散热会受到影响,亦影响其爬坡功率。

7.重力式挡墙通常可能出现哪些破坏?

答:

常见的破坏形式:

l)沿基底滑动;2)绕墙趾倾覆;3)墙身被剪断;4)基底应力过大,引起不均匀沉降而使墙身倾斜。

8.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采取措施减小车辙?

答:

车辙是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路面的车辙同荷载应力大小、重复作用次数以及结构层和土基的性质有关。

9.什么是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

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

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在路面纵向连续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施工时完全不设胀、缩缝的一种砼路面结构。

在降温和砼干缩变形作用下,连续钢筋砼路面会产生细小的横向随机裂缝,但由于纵向连续钢筋的约束,这些裂缝保持紧密接触,裂缝宽度微小,不会破坏路面的整体连续性。

它具有强度高、整体性好、耐久性强、行车舒适平顺、养护维修费用少等优点。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适用于特重交通的主干线高速公路。

七、计算题

1.某公路上有一变坡点,桩号为K18+364,高程为187.3m,两相邻路段的纵坡分别为i1=+2.5%和i2=-1.5%,R凸=7000m,试计算该竖曲线起点的桩号和高程。

解:

(1)ω=i2-i1=-1.5%-2.5%=-4%

L=Rω=7000*4%=280mT=L/2=280/2=140m

QD=(K18+364)-140=K18+224

(2)K18+224桩号高程:

H求=187.3-140*2.5%=183.8m

2.某微丘区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V=100km/h,μ=0.035,i=2%,试计算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解:

R=V2∕[127*(μ-i)]=10000∕[127*(0.035-0.02)]=5249.34m

故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为5249.34m

3.某型车为双轴型,后轮驱动,满载时总重120kN,前后轴重量分担比为3:

7,道路附着系数

=0.3,允许速度条件下的动摩擦系数f=0.02,试问该车在爬8%的纵坡时会不会打滑?

解:

1)爬坡时后轮分担重量为84kN,驱动力为PQ=G后*

=84*0.3=25.2kN;

  2)爬坡阻力(速度小,不计空气阻力)有:

   a、滚动阻力:

Pf=G*f=120*0.02=2.4kN

   b、坡度阻力:

Pi=G*i=120*0.08=9.6kN

  3)爬坡阻力大于驱动力,所以会打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