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0353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docx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材

第一篇过程测量仪表

第1章概述

生产过程自动化基本概念

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动化仪表装置来检测、显示、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参数,自动的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当工艺参数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自动的调回到规定的参数范围内。

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分为以下几类:

自动检测系统、自动信号联锁保护系统、自动操作系统、自动调节系统。

自动调节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

人工控制过程、自动控制过程。

如何替代人工调节,完成自动调节的功能。

自动控制方框图:

如果是人工控制,那么人应该通过眼睛观察液位是高于还是低于规定的液位,在根据大脑的分析得到是开大还是关小阀门,在发出指令通过手来执行关小还是开大阀门。

如果是自动控制的系统,通过检测环节测量被测参数,通过测量变送器吧测量结果和给定值进行比较,在比较环节把测量值Pv和给定值Sv进行比较,Dv=Sv-Pv,通过调节器来判断Dv是大于0还是小于0,得到MV值,把MV发送给执行器,执行器可以执行对调节阀的开闭,从而完成对调节对象的调节。

四个方框分别代表控制系统的不同环节,它们的连接方式是信息流而不是物质流,信息的流动,是个理想的关系,箭头表示信息的流动方向。

这里可以了解一下自动控制系统是如何实现的。

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一、仪表的分类

1.安仪表工作所需能源分类:

气动、电动、液动

(仪表需要对它提供能源才能工作。

气动仪表通过提供压缩空气,通常是0.14MPa的压缩空气;通过膨胀来做功。

液动通过液体液压的方式来提供动力。

现在主要是电动仪表。

2.按系统组成结构分:

基地式仪表、单元组合式仪表、组件组装式仪表、分散综合控制系统。

单元组合式:

安装功能来分组,把不同功能的仪表连接起来,各个模块之间具有互换性,目前是一种比较主要的形式。

组件组装式仪表:

通过插卡的形式放在计算机的总线槽里面。

综合控制系统:

可以替换以前很多多个单台仪表组成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当前的主流。

3.按防爆能力分:

普通型、隔爆型、安全火花型

主要是使用在化工企业中,

隔爆型:

通过外壳和外界隔离。

安全火花型:

又叫本安型,本质安全型。

二、自动化仪表的发展概况

基地式仪表阶段

单元组合式仪表阶段

很多现场仪表都是这样的方式。

以微处理器为基本部分的控制装置阶段

重点:

测量方法,测量仪表概念,测量误差,仪表的性能指标

三、测量过程

1.测量过程

用一个已知量(单位)与被测量比较,收集信息的过程:

A=g*Ux

g:

测量比值

UX:

测量单位

测量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获取的过程。

2.测量方法

a)根据测量方式分:

i.直接测量—测量直接得到结果的测量;

ii.间接测量—不能直接得到测量结果,须经过一定运算。

b)根据接触方式分:

i.接触式测量:

容易测得比较真实的测量值,往往需要测量元件放到介质里面,干扰介质,稍微影响测量结果。

ii.非接触式测量(辐射式等等):

由于距离原因可能不太准确。

c)根据平衡方式:

i.平衡式:

指零式,比如天平,一般是指零的。

ii.非平衡式:

偏差式,比如通常情况下它是指令的有测量值变化时,他的指针是不指零的。

3.测量仪表

a)开环结构:

i.被测参数→检测/变换→传递放大→显示/变送

b)闭环结构:

稳定性,精确性高于开环结构。

i.增加反馈环节,提高仪表稳定性、测量精度。

在显示/变送之前把信号通过处理反馈给检测/变换之前,进行分析控制。

各有优缺点啦。

四、测量误差及性能指标

1.测量误差

误差=测量值-真实值

误差的分类:

(按误差的本身性质分)

系统误差:

指测量结果的一种固定或者有规律的偏移。

测量结果的整体的偏移,往往由于仪器或者使用方法习惯性的不当,或者仪器的固定的偏差;系统误差的克服:

把测量结果减去测量偏差值就可以克服这个系统误差了。

随机误差:

围绕着一定的范围在杂乱无章地变化的。

平均值为0。

外界偶然因素的干扰等等。

疏忽误差:

外界突然因素或者人操作的突然因素或者外界干扰,测量值远远偏离真实值,往往出现的情况较少。

系统误差不可避免的。

随机误差可以取平均值。

疏忽误差不要放入最终的数据处理。

用仪表仪器测量而得到的值。

误差公理:

任何测量过程都存在误差;那么真实的值从哪里来的?

真实值:

用标准值、理论值代替。

用足够精度的值来代替,是相对的,相对于其他的仪器来说已经十分精确了;理论值从理论上的得到的值。

2.仪表性能指标:

误差及误差计算

a)绝对误差a、相对误差r

i.绝对误差:

a=x-x0,x:

测量值,x0:

真实值(标准值)。

有正负号,有单位。

ii.相对误差:

r=(x-x0)/x0*100%

b)引用误差q允

i.测量绝对误差与测量仪表量程值百分比。

Q=amax/L*100%

L=l上-l下,仪表量程,

上下分别表示仪表的测量上下限。

c)回差(变差)h

H=(X上-X下)/L*100%

X上:

测量上行值。

X下:

测量下行值。

注意:

对同一个被测参数测量得到的不同结果。

变差产生原因:

传动机构间隙,弹性元件滞后。

3.精度精度等级

a)精度(精确度)是精密度(系统误差)和准确度(随机误差)的综合。

b)精度是反映仪表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

c)精度由qmax和h确定,仪表出厂要求

Q允>=qmax、q允>=h

Q允:

仪表允许的引用误差最大值。

Qmax:

仪表实际的最大引用误差,

Q允:

去掉正负号和%就是精度。

精度等级:

0.40.51.01.52.5。

算出精度来之后,在根据国家规定的仪表的精度等级,来确定仪表的精度,比如如果q允=±1.3,那么应该确定1.5的精度,因为这个仪表达不到1.0的等级,只能达到1.5的等级。

数字越小那么精度越高。

所以出厂的时候的精度应该定位1.5。

4.灵敏度、灵敏限及分辨率

a)灵敏度:

S=

b)灵敏限:

输入变化多少才允许输出开始变化。

c)分辨率:

通常指数字式仪表,也就是说,显示的时候是以几位数字显示,最小数字是个位数1,单位如果是帕斯卡,那么它的分辨率就是1帕斯卡了。

5.其他指标:

反应时间、可靠性

a)例如:

有一块压力表测量范围为0~150Kpa,测量100Kpa这一点,测得上行值为98Kpa,下行值为101Kpa,其余各点误差均小于此点,问此压力表的qmax、h和精度格式多少?

b)解:

qmax===-1.33%

c)H=(98-101)/150*100%=-2.0%

d)精度智能定成2.5。

第2章压力测量及变送

本章重点:

压力的单位、表示方法,弹簧管压力表的结构及原理、选用、安装和校验,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和智能式差压变送器的简单原理,变送器输出值的计算。

第一节概述

一、压力

压力(压强)P=F/A

标准单位:

Pa、Kpa、Mpa

工程单位:

巴bar,毫米水柱mmH2O、毫米汞柱mmhg、标准大气压ATM、工程大气压公斤等。

二、压力表示方法

大气压:

大气自重产生的压力;

表压:

以大气压作为它的基准;

绝压:

绝对真空作为基准。

真空度:

低于大气压的压力

关系式:

表压=绝对压力-大气压

真空度=大气压-绝对压力

三、测压仪表分类

a)液柱式:

比如U形管

这里,我们测得的压力值属于表压力,因为它的基准是大气压力,我们如果不说明那么测量的就是表压,除非特殊说明那么一般测量的就是表压。

b)弹性元件式:

弹簧管、膜片、膜盒、波纹管

c)电气式(压力→电量(R、V、I、C))

d)活塞式(校验仪器),一般作为校验仪器来生产的。

第二节弹性式压力计

一、弹性元件

弹性式压力计通过测量弹性元件受压后所产生的弹性变形(即位移)来测量压力。

常用的弹性元件:

膜片、膜盒、波纹管、弹簧管。

用到的最多的是弹簧管。

膜片一般是圆形的上边有一些一圈一圈的波纹。

膜盒比较复杂

压力作用在膜盒上。

波纹管

,下边有压力,上边有位移。

270°左右的单圈弹簧管,

多圈弹簧管就是很多圈的弹簧管了。

二、弹簧管压力计

a)组成(结构)

i.弹簧管:

截面是椭圆形的,扁平、中空,横截面为椭圆形,一端固定,一端为自由端,弧度为270°,铜、合金铜、钢。

长轴方向的弹力大于径向的弹力,椭圆的形状趋于变形成近圆形,自由端变化角度的△=K*P,k弹性系数。

作用:

感受压力信号,并转换为位移信号。

ii.齿轮、杠杆传动机构:

1.作用:

传递放大(一般两级放大),改变调整螺钉8的位移,可调量程,(调放大倍数)。

iii.游丝:

克服齿轮间的间隙,减少变差(说明变差产生原因)。

iv.指针及表盘:

指示

变差产生的原因:

行程和回程的啮合齿轮的齿面不相同。

2.工作原理:

压力→弹簧管→位移→一级放大(扇形齿轮)→二级放大(中心齿轮)→指示

第三节压力传感器与变送器

压力测量:

就地指示:

弹簧管压力表

远传信号式:

传感器式、变送器(气动、电动)

传感器:

能将飞变量被测参数按确定函数关系转换成电量的设备/器件。

变送器:

(1)变送:

将被测参数成比例转换成标准统一信号,并能将统一信号有限距离的远传。

(2)可调量程:

把同一参数不同的测量范围转换为成比例的统一信号。

a)统一信号:

一般来说是4-20mADC的直流电流信号。

b)有0-10或者0-20MPa的测量范围都转换为4-20mA的直流信号。

c)一般来讲,传感器在前,传感器的信号传递给变送器,传感器测量参数,传送电量,变送器把电量成比例转换成4-20mA的标准直流电流信号。

一、压力传感器

a)压阻式、应变式、电容式、电感式、振动式。

二、气动压力(差压)变送器,QBC

a)利用杠杆、喷嘴-挡板机构,气动放大器、反馈机构、波纹管喷嘴-挡板机构,即将杠杆的位移转换成压力。

b)利用力矩平衡原理

c)(△P)P测↑→F↑→杠杆偏转→挡板靠近喷嘴→P背压↑→P出↑→指示↑(反馈↑)

三、电动差压变送器DBC

a)将P测(△P测)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b)

双杠杆电动单元组合三型DDZ-Ⅲ;

c)1151电容式压力变送器,试讲差压的变化转化为电容板的位移,从而使电容量发生变化,然后利用测量电路、运算放大电路转换成4-20mA的输出。

电容式智能差压变送器是利用微处理器实现了自动调零,调量程、自诊断等功能的一种新型变送器。

d)C=

四、变送器输出值的计算

a)变送器的统一信号:

0.14MPa

i.QDZ气动变送器输出的统一信号为:

0.02~0.1MPa

ii.DDZ电动差压变送器输出的统一信号为:

0~10mA、4~20mA

b)输出值计算通用式:

例如:

一台DDZ-Ⅲ差压变送器,测量范围2.5~10MPa,当所测压力为5MPa时,输出是多少?

注意:

默认DDZ-Ⅲ输出的标准范围是4~20mA的标准电流信号。

I出==9.33mA

第四节压力仪表选用、安装与校验

一、压力表的选用

a)型号

i.Y-100,100指表盘直径。

远距离可以大一点150,如果有空间限制或者近距离观察,可以使用50mm的表盘直径。

ii.YA-100,测量含氨气的介质。

因为一般的压力表使用铜或者合金铜,氨对同或者合金铜有腐蚀性,所以铜介质的弹簧管会被腐蚀或者穿孔,所以含氨气的压力表应该使用不锈钢的压力表。

iii.Y0-50,O指的是氧用压力表,氧用,小压力表,专用的YO,不能够在弹簧管的连接头上沾油脂,如果氧气和油脂接触会发生危险。

所以YO的压力表的弹簧管的接头处不会沾有油脂。

一般的压力表可能在螺纹连接的地方涂油油脂,氧用压力表没有油脂,防止了氧和油脂接触时发生危险。

iv.从介质、观察、安装三个方面选择压力表的型号。

b)量程

i.压力平稳:

P量=P测*1.5,波动范围大P量=P测*2.0,下限选取:

测量值大于1/3量程。

ii.量程靠级:

0~1.0,1.6,2.5,4,6,10*10的n次方MPa

iii.避免压力表超限而损坏,也不能让压力表的示值一直处于压力表的低压力范围,这样会使压力表的测量精度偏低,一般测量值最小不能小于压力表的1/3的量程。

实际上就是在量程的1/3~2/3的中间区域来使用压力表,可以获得不较好的精度,也可以防止测量值超限。

当然如果波动较大那么也可能是在1/3~1/2的测量范围等等。

选择好了量程以后,必须到量程的系列里面选择量程值,就是量程值要标准化。

P测=1.8MPa,P量=2.5MPa、

c)精度选择

i.求引用误差,靠精度等级(往高精度靠)

ii.精度的选择的话,主要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引用误差,引用误差的求取,根据选表和误差要求选择:

例如:

假设现在测量比较稳定的压力测量范围,0.8MPa要求,误差不大于±0.02MPa;要求选择压力表的精度量程。

iii.解答:

0.8兆帕因为稳定所以0.8*1.5=1.2兆帕,位于1.0~1.6兆帕之间,所以选择0~1.6兆帕,验证下限问题,1.6/3=0.5333<0.8兆帕所以测量值在1/3以上,2/3以下的区域,所以这个量程的选择是合适的。

这样过程就比较完整了;现在可以求取引用误差了,量程0~1.6,q允=±0.02/1.6-0*100%=±1.25%,根据精度等级序列,有1.0和1.5的级别,应该选择1.5的级别。

iv.注意:

如果出厂的时候那么不可以标注1.0,如果标注1.0那么仪表实际是达不到精度要求的,但是如果选用上,我们应该选用精度1.0的精度的仪表以满足我忙的对仪表1.25的精度要求。

二、安装

a)测管道静压应该避开压力扰动处(比如阻力架的后面,管道弯头、截止阀门、弯头等等离开有一定的距离,有一定的稳定的时间)、保证测量管路内为单相流体,引压管道单相(气相或者液相,不能混相)流体,如果液体中混有有气体,容易压缩或者膨胀,如果气体中混有液体,容易造成一段附加的压力,都会造成压力测量的不真实。

b)开孔:

压力稳定处,即不要有阀,弯头等阻力件。

应该离开一定距离。

c)方位:

液体在管道下方45度区域取压(不要在正下方避免杂物的堵塞);气体在管道上方(不易存在积液的问题)

d)开孔

e)引压管路、口径很小例如6mm的直径,避免杂质进入,保证单相,避免压力测量的不准,有一定的倾斜度。

f)压力表的安装:

比如高温、腐蚀、高粘度不能够让介质压力直接接触压力表的弹簧管,防止弹簧管的性能的改变,高粘度可能进去出不了,堵塞。

这些情况,可以使用,高粘度,腐蚀性,易结晶等介质应加隔离罐,罐隔离液。

三、校验

a)校验的目的是已确认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压力表是不是还适合继续使用。

b)校验是被校仪表与标准仪表在相同条件下的比较过程。

c)标准表:

根据被校表进行选择,要求标准表的允许绝对误差不得超过1/3的被校表允许绝对误差,标准表的量程应比被校表两个车大一档。

(0-1.00-1.6等各个档位,)

d)校验步骤:

e)利用压力发生器,产生压力,使被校表压力指示为一个定值后读取标准表示值,在被校表量程范围内均匀取五个点,包括起始和终点,若起点不准,可调整指针,若终点不准(满量程)不准,可调准传动放大杠杆上螺钉的位置,一般要求测出上行、下行值然后记录数据,进行误差计算,并得出结论。

f)可以使用标准砝码校验和标准表校验进行比对。

标准表检验通过手轮加压和减

g)必须完成上行和下行值的校验过程。

假砝码就是上行的校验过程,减砝码就是下行的校验过程。

至少要五个点或者更多。

标准砝码的校验过程不装标准表。

h)标准表的检验方法需要安装标准表,通过旋转手轮来加压和减压获得上行和下行值。

操作工程中要十分小心的,摇杆操作的过程很容易超过,如果超过了测量点在吧手轮到过来旋转得到那个点那么得到的不是上行值而是下行值这是十分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超过过多了可以反向旋转较多的距离在重新正向旋转才能得到上行值。

i)

注意:

如果起点不准,调准指针的时候要使用取针器取下来不能使用手,防止损坏指针。

如果终点(满量程)不准可以调整扇形齿轮的螺钉位置,一般要求测量出上行、下行值然后记录数据,进行误差计算,并得出结论。

第3章物位测量及变送

重点:

物位概念,恒浮力式、变浮力式物位计的结构、原理及适用场合,差压式物位计的原理及实际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迁移。

第一节概述

这三个具体的概念:

液位---气液界面,

界面---两种不同液体捡的接触面,当然这两种不同液体不相溶或者过一段时间可以出现分界面的两种液体。

料位(面)—固体的容高,固体粉末或者颗粒状的物料,比如水泥等等

注意:

如果罐子,可能有进口,有出口,罐已经满了,可能溢出,如果已经抽完了,还继续抽可能导致罐的倒塌,。

所以对罐的液位或者料位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物位计类型:

1、直读式液位计

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有玻璃管,玻璃板,磁翻板液位计

由于玻璃管不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使用有机玻璃板,玻璃板式还可以加上钢架可以承受一定的温度和压力。

磁翻板式,利用直读式,的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里面放入浮球具有NS极的磁性的浮球,浮球上下移动可以吸附翻板翻转,也可以读取液位。

应该是一长排翻板。

2、浮力式:

恒浮力式、变浮力式。

例如浮标跟随液面上下移动,恒浮力式。

当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不同受到的力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信号。

3、差压式物位计

4、其他物位计:

辐射式,核辐射或者射电辐射,超声波式,光电式。

雷达式,射频导纳式等。

都有非接触式的性质,射频导纳式接触式的仪表。

5、还有电容式,实际应用中还是有用处的。

6、概述的内容就到这里吧。

第二节浮力式液位计

一、恒浮力式

a)自动跟踪式

i.恒浮力式是指维持浮力不变,浮标一直漂浮在液面上,浮标随着液面的高低变化,浮标位置的变化通过传递机构传出容器外,则可进行指示,或其他转换。

ii.油罐区有时用自动跟踪式液位计,而塔板上常用的是浮球式液位计。

可以增加标尺,从而可以指示浮标的位置,这里标尺应该是倒立的,数值自上而下越来越大。

iii.自恒系统容易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滑轮这个系统实际中的利用价值并不是十分理想。

iv.现在一般做成自动跟踪式液位计,有一个跟踪动力机构。

电动机缠绕滚筒,通过一定的检测机构检测浮标在液体里面的浸没程度的变化,浸没程度减小了那么液位下降,则动力机构提供动力,使浮标跟着液位下降重新达到先前的浸没程度。

当然通过检测器来检测浮标的浸没位置。

这样可以做到0.01%的检测,量程可以做到0-15m的量程,适合大罐的检测。

炼油厂的大罐或者储罐的检测。

b)浮球式

i.空心金属球由连杆连至容器外,转动点在容器壁上,连杆另一端有平衡重锤来维持平衡,液位的变化带动连杆的转动,转动的角度转化为刻度指示,亦可以将传动通过一定的机构转换成电(气)信号远传。

ii.特点:

浮球式液位计适用于温度、粘度较高,而压力不太高的密闭容器内的液体介质的液位测量。

iii.当然也有外浮球式,外浮球式不宜适用于粘度高的液体或者容易结晶的液体,要保证内外液体的流动性。

二、变浮力式液位计

a)浸没于液体中物体随浸没程度的变化而使之氺导的浮力发生变化,检测出浮力的变化则可知液位高度,属于这种液位计的有浮筒式液位计。

b)当沉筒不浸没于液体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位量;

c)液体浸没沉筒,弹簧受力F=W-F浮,变小,弹簧上移,带动差动变压器中铁芯的移动,变压器有不平衡电压输出,电压经整理放大,转化为统一信号输出。

d)

把液位的变化转化成为浮力的变化,连接的一个铁芯,铁芯位于差动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线圈之间。

原边加交流电压,付边可以产生交流电压,付边反相绕线圈,e=e1-e2,

如果铁芯在中间时,e1=e2,e=0,如果铁芯不在对称点的位置时,磁通量不会对称,铁芯如果往上偏,则e1>e2,如果铁芯往下偏则e1

E1不等于e2的时候就会有电压输出。

这样输出电压就可以和液位之间建立联系。

e)液位→弹簧的位移→x→e。

i.浮筒式液位计量程:

决定于沉筒的长度。

低于和高于浮筒我们都不能测量液位。

ii.浮筒式液位计只能测量轻,净介质。

如果是粘度大或者脏的东西,浮筒表面会粘附一些粘稠的物质,影响测量。

测量只应该是偏小的。

iii.浮筒式液位计的输出信号不仅与液位高度有关,还与被测介质密度有关(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因此当所测介质密度变化时,必须进行密度修正。

iv.仪表都有零点和量程调整,这两个调整,量程调整相当于密度调整,

第三节差压式液位计

一、工作原理

a)P=,侧压力的液位。

用差压变送器来测量。

b)

利用液柱所产生的静压。

二、使用及迁移

a)敞口容器液位测量

i.变送器正压室接取压口,负压室通大气即可。

敞口液面压力和大气压力一样所以可以省略图中打叉的管线。

负压的引压管路可以不接的,可以直接通大气。

只接下方的正压管路就可以。

ii.如果变送器与最低液位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则变送器的输出反映真实情况,此时不用调整。

iii.如果变送器不于容器最低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时,当变送器低于最低液面,则必须进行正迁移。

iv.正常情况下是输出信号4~20mA,如果不做正迁移,因为初始值不是0MPa,所以输出电信号不是从4mA开始的而是大于4mA。

所以要把初始电压调到4mA。

b)密闭容器

i.注意:

不管是不凝气还是可凝气都必须把气相压力引入,气相为不凝气时,不用加隔离罐。

ii.气相为可凝气时,如果随着温度的变化等等,h那里会呀液柱变化导致负压不稳定,必须加隔离罐,隔离罐充入隔离液。

凝液会导致负压引压管中压力变化,即使液位最高时变送器输出扔小于最小值,必须进行负向调整,使的当H=0时输出最小。

iii.

一般保证

防止被测介质流入隔离液管路。

这里不管H在最大值还是0,总是可以保证△p小于0的。

iv.这种调整成为迁移,迁移实际上是零点的调整,对变送器的量程没有改变迁移时框艺调整迁移弹簧。

v.如何判断要进行何种迁移呢?

vi.当液位最低时,△P=P+-P-=0五迁移

vii.当。

<0时负迁移

viii.当。

>0时正迁移

ix.令H=0来判断如何迁移,那么迁移量是多少呢?

就是△Pmin。

三、法兰式差压式液位计

a)主要用于腐蚀性或含悬浮颗粒、粘度大、易凝等介质的测量。

b)法兰式液位计的前一辆与变送器安装高度无关,而且总是负迁移。

c)

d)通过引压管路引进去,如果有悬浮颗粒那么不适合使用引压管路,还有就是粘度太大的液体也不适合使用引压管路,容易堵塞,这里就适合使用法兰式差压式液位计。

弹性膜片,往里充满了硅油,使用毛细管,毛细管里也是充满硅油,压力到了弹性膜片不用再流入毛细管,通过毛细管和毛细管内的硅油传递压力。

第四节其它物位计

一、电容式物位计

a)采用圆筒形电容器原理进行工作。

b)圆筒形电容器电容:

利用电容与介电常数、电机长度的关系,采取合适的传感器形式,可以进行物位测量。

考虑用于导电介质与不到电解质的电容式物位传感器的区别。

极板电容,两个极板构成的电容,

外电极和内电极构成。

当量直径,R/r再取对数,相当于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

如果是不导电介质那么可以直接放入电极,形成电容,c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还介质常数有关。

内电极是裸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