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1061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docx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资料

1、设置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意义是什么?

运动参与领域是促进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设置运动参与学习领域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身的性质,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身体实践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设置运动参与领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的学习目标。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而兴趣与习惯的养成又是在运动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只有通过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从体育学习和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益处。

因此,要通过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程度,从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体育活动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锻炼方法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有损健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还要教会他们科学进行体育活动的方法,使他们真正从体育活动中受益,为其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设置运动参与学习领域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强调教师的教,学生只要跟着教师学就行,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

可以说,运动参与不仅是一个学习领域,还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学生只有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他们的体能水平、运动技能水平和健康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要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交流与合作,而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

此外,还应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他们在探究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有的校长、教研员和教师会问:

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体作用是不是“放羊式”教学?

我们认为,所谓“放羊式”教学是特指某些教师无任何教学计划、无指导、不负责任地放任学生自己去玩,这与新体育课程的要求是有本质区别的。

新体育课程虽然对教学内容没有作具体的规定,但不是说对教师没有任何要求,相反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教师必须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钻研教法和学法。

教师将不再是课堂的主要表演者,更多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有助于激发和保持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中产生愉快的体验。

(3)运动参与学习领域具有载体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设立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其中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直接与体育实践活动相关,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三个学习领域的各种目标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实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的学习都是达成整个课程目标的载体,而且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总之,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所有学习目标。

相反,即使学生学了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如果他们不喜欢体育活动,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所以说,运动参与具有载体作用。

2、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实施建议是什么?

(1)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

如果学生对体育活动无兴趣或兴趣不高,他或她就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因此,本学习领域的教学要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首位,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变化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让学生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显得更为重要。

水平一的目标是“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正是基于首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这一点来考虑的。

小学生生性好动,喜欢运动,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如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的是成人化、竞技化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是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运动兴趣就可能遭到泯灭,学生可能会厌恶体育课,也就不可能学好运动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应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改变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体验经过探究活动、合作活动和自主学习所获得结果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决不是“放羊式”教学,教师对于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与学法的运用以及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另外,在体育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只是让少数“精英”参与,而是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并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都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使所有学生都取得进步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运动参与领域的学习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会科学锻炼

运动参与领域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这一部分内容可结合运动实践课进行教学,也可以安排少数课时(如下雨天等)进行理论课讲授或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体育课本中的有关内容,但最终是要把这些理论上的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水平。

因此,教师要充分指导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使学生的科学锻炼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得到提高。

例如,水平四中列举的具体活动和内容首先是“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这是一个理论性的知识,然后是“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和“运用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这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另外,课程标准在水平五和水平六阶段也同样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改变评价重点,促进学生学习和进步

运动参与学习领域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以及习惯的养成,而不评价某些易于量化的活动项目,这可能使一些教师觉得难于对该领域进行评价,但是我们只要转变一下评价的理念,就可以较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国家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强调学习评价的重点应发生变化,如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和行为,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的程度,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既然要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那么用绝对“公平”的量化指标对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对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评价重点应该是放在同一学生前后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方面,即看一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学习和活动,他或她在体育的态度和行为方面,以及运动参与的程度方面是否有所进步。

3、设置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意义是什么?

(1)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该领域与运动参与领域一起最能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

(2)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

如果没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其他学习领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失去本课程的特征,“身、心、社”的整体健康目标就无法得以实现。

(3)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可使学生学习和基本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较好地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实施建议是什么?

(1)运动技能领域应当突出身体练习的课程性质,不要安排室内课去讲动作概念和动作要领,不能对学生“纸上谈兵”,要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动作概念和动作要领。

(2)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应尽量多地给学生运动技能的练习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无效的讲解时间,教师的指导有时可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进行。

(3)同一个水平的运动技能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在不同年级来实现。

(4)在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时,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有效地获取运动知识和技能,又要考虑如何运用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性质。

(5)在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时应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偏废任一课程资源,特别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要注意将一些新兴的、有趣的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教学。

(6)在确定运动技能领域各水平学段的具体教材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绝大部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接受能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应少选择成人化、竞技化的教材内容。

(7)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运动技能领域的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强调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

在高中阶段,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两种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并有所专长,发展运动能力。

(8)学生仅仅通过课堂学习是难以掌握好运动技能的,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课堂上要认真学习,课外要花时间进行练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好课堂上所学的运动技能。

教师可以在每一节体育课结束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体育的家庭作业。

5、什么是体能?

体能也叫体适能(PhysicalFitness),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

保持良好的体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精力更旺盛、生活更美好、寿命更能延长、生命更有价值。

6、体育锻炼的最大作用在于全面增进人的健康,具体表现有哪些?

(1)预防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及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据报道,在美国每死去的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心血管病,在我国,死于心血管病的人亦居首位。

大量研究表明,参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显著地降低心血管病形成和发生的危险性。

(2)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呼吸过程加深,会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得肺活量增大,残气量减少,肺功能增强。

经常锻炼的人由于身体适应能力较强,其呼吸显得平稳、深沉、匀和,频率也较慢,平均每分钟呼吸6~8次,而不锻炼的人平均每分钟呼吸12~15次。

(3)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

体育锻炼会增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使整个机体的代谢增强,从而提高食欲。

另外,体育锻炼还会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改善肝脏、胰腺的功能,从而使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为人的健康和长寿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4)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协调活动,坚持锻炼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常表现为机体灵活、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这正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壮的表现。

(5)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

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是人的血糖水平很高,如果病人不加控制,还会引起许多其它健康问题,如视力减弱和肾亏等。

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由于能控制血糖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个体产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6)预防骨裂

骨质疏松会引起骨裂,骨裂在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中均会发生,在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中比较普遍。

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提高骨质密度和骨的强度达到预防骨裂之目的。

当然,体育锻炼对于骨质疏松病人也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7)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

人类老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身体活动能力的逐步衰退,尤其是60岁以后,身体活动能力的退步尤为明显。

我国有句谚语:

“老年勤锻炼,拐杖当宝剑”。

事实表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使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的退化减慢。

(8)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

众所周知,过分肥胖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尤其是容易造成造成心脏负担加重,寿命缩短。

如果一个人的皮下脂肪超过正常标准的15~25%,那么,他的死亡危险率会增至30%。

俗话说:

“长练筋长三分,不练肉厚一寸”。

由于体育锻炼能减少脂肪,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柔韧性,故可以控制体重,改善体形和外表。

(9)延年益寿

俗话说:

“身体锻炼好,八十不算老;身体锻炼差,四十长白发”。

大量的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延年益寿。

有一项持续30年的研究显示,不锻炼的人比经常锻炼的人早逝的可能性为31%。

那么,为什么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延年益寿呢?

主要原因在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

7、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的实施建议是什么?

(1)小学阶段(包括水平一至水平三)要把形成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放在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基本体操、舞蹈等多种身体练习,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如果不重视这一问题,学生从小形成的不正确身体姿势就难以改变,但我们也没有必要象过去那样,几乎每节体育课都让学生练习“稍息”、“立正”、“向右看齐”、“齐步走”等队列队形动作,因为这样会使学生失去体育课的吸引力。

(2)发展学生的体能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最基本的目标,但由于各种体能发展的敏感期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应重点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反应、灵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体能成分,初中阶段重点发展学生的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高中阶段则侧重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以及与健康有关的体能。

在发展学生的体能时,特别需要注意两点问题:

一是在小学阶段,应少用竞技化、成人化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多采用儿童化的游戏内容和练习手段去发展学生的体能,否则,不但不能发展学生的体能,还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的特征,确定了在某一学习水平侧重发展某些体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体能在其他学习水平阶段就不需要发展了。

(3)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知识的指导(如利用下雨天给学生讲授身体健康的有关内容,指导学生阅读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等),指导他们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以及体育锻炼的习惯,使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同时,要使学生懂得健康与营养、环境的关系,以及不良的行为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8、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

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中小学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2)提高智力功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3)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

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象。

身体表象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告,54%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

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她们的身高和低估她们的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

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见图4-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

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4)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5)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

中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6)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

在中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9、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实施建议是什么?

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需要身心的相互作用,因此,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也可促进心理健康。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应将增进心理健康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仅确定了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目标,而且也制订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内容框架,并且明确指出了该领域有些部分是有实体内容的。

(2)应将增进心理健康贯穿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始终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通过专门内容的教学,如在下雨天时,可讲解心理健康的有关内容,或指导学生阅读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心理健康的内容。

更主要的是需要通过体育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使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即通过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水平,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和心理学方法调节情绪等。

(3)应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情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情景、教学氛围相关。

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自信与自尊水平、是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情绪是否稳定等都与学生在体育学习和活动时的情景与氛围密切相关。

因此,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创设合理的、和谐的、温暖的、富有挑战性的、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情景,避免营造过分激烈竞争的、学生容易望而生畏和失败的情景。

10、设置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意义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因为适应能力高低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丝毫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状况的影响。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下,对学生的关注基本上都集中在学生的运动能力上,很少有人注意到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之后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体育课程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是被漠视的。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得发展,但体育课程学习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这是因为大多数体育项目只能在“社会”环境即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在体育活动环境中,学生可以以更直接、生动和集中的方式接触、体验近似于社会上所能遭遇到的各种情景,例如竞争、冲突、分享、合作、共处、避让、包容、突变、角色和角色转换、赞扬、批评、成功、失败、规范、处罚……,从而不断增强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社会适应列为独立的一个学习领域。

(1)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调控自己行为和态度的能力

这里说所的规范主要指与学生体育行为有关的各种规范,包括运动规则和其他约定俗成的各种体育规范。

由于体育规范是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比赛的条件,因而,只要学生一旦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去,他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规范的约束。

在规则、裁判或舆论等作用下,学生的规范意识会逐渐增强,学生将逐渐学会在规范的约束中进行体育活动。

由于体育活动中形成的规范意识有助于学生一般行为规范意识的形成,这就使得体育学习对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有助于学生法纪观念的形成。

因此,设置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将有助于教师更有意识地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规范意识的培养。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

克服障碍(如阻力、困难等)是运动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由于体育学习过程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同步,因而体育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运动方法日益丰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运动技能逐渐熟练的特征。

与人生其他阶段特别是中老年阶段的体育活动相比,学生阶段的体育活动更多地表现出不断遭遇障碍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和提高的特色。

但是,如果教师只是把体育课单纯地视为运动技能的传授,缺乏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意识,体育学习的作用就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区别于其他许多课程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体育课程学习的集体性。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中,如果舍弃了集体,体育课程的多数内容将不复存在。

例如,如果取消了集体,几乎所有的球类运动也就消失了;如果没有对手,很多以单人为基础的运动项目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行为具有特别的、其他课程学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团队精神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遗憾的是,在过去学科中心课程观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模式中,极大地忽视了体育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上的作用。

虽然体育一直在自发地发挥着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作用,但由于它很少被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和运用,因而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程应该发挥的作用。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培养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主要目标,因此,这一领域的设立将使教师更有意识地去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和变化,从而将课程目标中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

11、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健身性

由于受竞技运动思想的影响,许多体育教师非常熟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运动项目,对这些运动项目的教学也是驾轻就熟,他们在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