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1246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docx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

使学生掌握非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非电类相关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具备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常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电工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第一部分电路基础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认识实训室

通过现场观察与讲解,了解电及电工电子产品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形成对电工电子课程的感性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了解电工实训室的电源配置,了解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工具的类型及作用

安全用电

掌握实训室操作规程及安全用电的规定,树立安全用电与规范操作的职业意识;

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掌握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了解触电现场的紧急处理措施;

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能正确选择处理方法

直流电路

电路

通过拆装简易电器装置等实践活动,认识简单的实物电路,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

通过查阅电工手册及相关资料,会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能自己动手操作,安装简单电路

电路的常用物理量

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能、电功率等常用物理量的概念;

能对直流电路的常用物理量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计算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结合实物,了解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外形、结构、作用、主要参数,会计算导体的电阻,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能区别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了解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应用;

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能利用其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

电阻的连接

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及电路特点;

会计算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及电功率

续表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直流电路

基尔霍夫定律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能应用KCL、KVL列出电路方程

实训项目

会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万用表,会测量直流电路的电流、电压(电位);

会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电阻,并能正确读数

电容与电感

电容

结合实物,了解实际电容元件,会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容器,了解电容的概念、参数及标注,能判断其好坏,了解其应用

电感

结合实物,了解实际电感元件,了解电感的概念,会识别不同类型的电感器,能判断其好坏,了解其应用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认识实训室

通过现场观察与讲解,了解实训室工频电源;了解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钳形电流表、单相调压器等仪器仪表;

了解试电笔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通过实验,观察交流电的产生,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过程,掌握交流电波形图;

掌握频率、角频率、周期的概念及其关系;

掌握最大值、有效值的概念及其关系;

了解初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会进行同频率正弦量相位的比较;

了解正弦量的矢量表示法,能进行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的相互转换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理解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有功功率;

理解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感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理解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容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串联电路

理解RL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了解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

交流电路的功率

理解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理解功率三角形和电路的功率因数,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续表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实训项目

了解照明电路配电板的组成,并能安装照明电路配电板,会单相电能表接线;

会按照图纸要求安装荧光灯电路并能排除荧光灯电路的简单故障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三相正弦交流电源

通过调查企业生产用电现状,了解三相交流电的应用;

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理解相序的意义;

了解实际生活中的三相四线供电制

第二部分电工技术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用电技术

电力供电与节约用电

了解发电、输电和配电过程,了解电力供电的主要方式和特点,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

了解节约用电的方式方法,树立节约能源意识

用电保护

了解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的方法和漏电保护器的使用,了解其应用;

会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常用电器

照明灯具

了解常见照明灯具,了解节能新型电光源及其应用,会根据照明需要,合理选用灯具

变压器

结合实物,了解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额定值及用途;

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变压比、变流比的概念;

了解变压器的外特性、损耗及效率

交流电动机

结合实物,了解三相笼型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铭牌参数;

通过多媒体演示等方式,了解旋转磁场的产生与转子转动的原理;

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的含义

常用低压电器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符号;

结合实物,了解熔断器、电源开关、交流接触器、主令电器、继电器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会根据工作场所合理选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起动控制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及单向点动与连续控制线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正反转控制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训项目

会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线路配电板的配线及安装;

会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配电板的配线及安装

第三部分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认识实训室与基本技能训练

认识实训室

了解电子实训室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安全用电的规则;观察实训室的布置,了解实训室电源、仪表、控制开关的种类和位置等

基本技能训练

了解焊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初步掌握基本的焊接要领;

了解低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常用半导体器件

二极管

通过实验或演示,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符号、特性和主要参数,能识别引脚,并合理使用;

能识别硅稳压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等典型二极管,了解其实际应用;

能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好坏

三极管

了解三极管的结构、符号、特性和主要参数,能识别引脚,并合理使用;

会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引脚及三极管的好坏

整流及滤波电路

整流电路

能正确搭接桥式整流电路,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会用万用表测量相关电量参数,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能列举出桥式整流电路在电子电器或设备中的应用

滤波电路

能识读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复式滤波电路图;

可通过示波器演示滤波电路的输出波形,了解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基本放大电路

能识读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图,理解共射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和主要元器件的作用;

了解小信号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性能指标(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含义;

了解多级放大器的三种级间耦合方式及特点

实训项目

会安装和调试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负反馈应用于放大器中的类型;

通过实验,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了解集成运放的电路结构,了解集成运放的符号及器件的引脚功能;

了解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能识读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电路图

第四部分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了解数字信号的特点;

了解二进制的表示方法,了解二进制与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了解8421BCD码的表示形式;

能列举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实例,能列举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不同进制数

逻辑门电路

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了解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等复合逻辑门的逻辑功能,能识别其电路图符号;

了解TTL门电路的型号及其使用常识,能识别引脚;

了解CMOS门电路的型号及其使用常识,能识别引脚,掌握其安全操作的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读图方法和步骤;

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种类

编码器

了解编码器的基本功能;

了解典型集成编码电路的引脚功能,会根据功能表正确使用

译码器

了解译码器的基本功能;

了解典型集成译码电路的引脚功能,会根据功能表正确使用;

了解半导体数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典型集成译码显示器的引脚功能,会根据功能表正确使用

触发器

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可通过实验体验RS触发器所能实现的逻辑功能;

了解同步RS触发器的特点、时钟脉冲的作用,了解其逻辑功能,会搭接RS触发器电子控制电路

寄存器

了解寄存器的功能、基本构成和常见类型;

结合集成移位寄存器典型产品的应用,了解其功能及工作过程

计数器

了解计数器的功能及计数器的类型;

理解二进制、十进制等典型集成计数器的外特性,掌握其应用

选学模块

第一部分电路基础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磁场及电磁感应

磁场

了解磁场及电流的磁场;

了解安培力的大小及方向

磁路的物理量

了解磁路、主磁通和漏磁通的概念

铁磁性物质

了解铁磁性物质的磁化现象;

了解常用磁性材料的种类及其用途;

了解涡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

电磁感应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定律;

理解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串联电路

理解RLC串联电路的阻抗、功率和谐振的概念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三相负载的连接

了解星形联结方式下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及线电流、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的关系,了解中性线的作用;

了解三角形联结方式下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及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理解三相电功率的概念

实训项目

会连接一个三相负载电路,会观察三相星形负载电路在有、无中性线时的运行情况,测量相关数据,并会进行比较

第二部分电工技术

教学单元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常用电器

三相变压器

了解三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特殊变压器

了解电焊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用途;

了解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用途;

了解自耦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用途

交流电动机

了解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续表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常用电器

实训项目

会使用兆欧表测试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绕组间的及绕组对铁心的绝缘电阻;

会使用钳形交流电流表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电流;

会判断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首、末端

普通车床控制电路

普通车床控制电路

了解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的一般知识,能识读简单的生产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

现代控制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

了解PLC的基本原理与用途

变频器

了解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和用途

传感器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用途

第三部分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常用半导体器件

晶闸管

了解晶闸管的结构、符号、特性和主要参数,能识别引脚,并合理使用;

能用万用表判别晶闸管的极性和好坏

整流及稳压电路

整流电路

了解晶闸管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原理

实训项目

能制作家用调光台灯电路

稳压电路

能识读集成稳压电源电路图,能列举出集成稳压电源的实际应用;

了解开关稳压电源的主要特点

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基本放大电路

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会使用万用表调试三极管静态工作点;

了解温度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能识读分压式偏置放大器电路图

射极输出器

了解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

低频功率放大器

了解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参数要求和分类;

了解典型集成功放的引脚功能及应用

振荡器

了解常用振荡器(如LC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等)的主要特点

第四部分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触发器

熟悉JK触发器的电路图符号,了解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边沿触发方式的特点,会使用集成JK触发器;

熟悉D触发器的电路图符号和逻辑功能,可通过实验,体验D触发器所能实现的逻辑功能

数字电路的应用

数字电路的典型应用

了解555集成定时器的应用;

了解模数转换、数模转换的特点

实训项目

用555时基电路组成应用电路

五、教学实施

(一)学时安排建议

模块

教学单元

建议学时数

基础模块

电路基础

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2

54

直流电路

8

电容与电感

2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8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2

电工技术

用电技术

1

常用电器

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2

模拟电子技术

认识实训室与基本技能训练

2

常用半导体器件

4

整流及滤波电路

4

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4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2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7

选学模块

电路基础

磁场及电磁感应

4

42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2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6

电工技术

常用电器

8

普通车床控制电路

1

现代控制技术

3

模拟电子技术

常用半导体器件

2

续表

模块

教学单元

建议学时数

选学模块

模拟电子技术

整流及稳压电路

4

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6

数字电子技术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2

数字电路的应用

4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二)教学方法建议

1.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

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

1.合理安排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内容,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学模式编写相应教材。

2.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意反映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3.应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努力提供多介质、多媒体、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六、考核与评价

1.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2.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