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3985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国工匠解说词.docx

大国工匠解说词

《大国工匠》解说词

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记述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传承工匠精神,助力中国梦。

大国工匠    总序

工匠的工作貌似平常无奇,但是这些工作中都积淀着经年累月淬炼而成的珍重技艺,承担着身家性命和社会民生的重大责任,饱含着常人不易承受的坚忍辛劳,甚至还时或涉及耗体殒身的危险,事实上相当多的工匠岗位是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民康乐。

第一集  工匠胆魄,勇者无惧。

1彭祥华  (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 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被同事公认为“爆破王”。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八起八伏。

川藏铁路属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铺设难度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仅一条雅鲁藏布江,就要被这条铁路横渡16次;它更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总长1800多公里的路基,累计爬坡高度超过14000米,台阶式八起八伏,被外媒称为巨大的过山车。

2015年6月,川藏铁路的拉萨至林芝段全面开工,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和工友们开凿的是拉林段地质最复杂的东噶山隧道,川藏铁路的地质基础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带,属地震多发区,在这样的地质构造带上挖隧道,几乎等于在掏潘多拉的盒子。

彭祥华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工人,参加过20世纪50年代开工的成昆铁路,那是上世纪的世界铁路建设奇迹。

彭祥华所在的中铁二局二公司,拥有出色的隧道爆破团队,承担过很多重大隧道的施工任务,彭祥华是这个团队的翘楚,被同事们公认为“爆破王”。

决定精准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装药量,为此彭祥华一直是自己分装炸药,凭借多年分装炸药的经验,彭祥华能够把装填药量的误差控制得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

隧道内爆破面上通常有几十个炮孔,每个炮孔中的引爆雷管都要按照设计顺序爆炸,不同炮孔之间的起爆时差,在十几至一百毫秒间,还不到一眨眼的功夫。

每个炮孔的相对位置精准装药量引爆时间等因素,必须作为相互密切关联的系统来考虑,让它们以最佳效果相互作用,以求得严格控制下的合适爆破力度,那些在外人看来狂烈的爆破,在彭祥华的耳中是旋律清晰有序的弹奏。

巨大的爆破声冲破隧道,浓烟冒出洞口,随后最危险的工作就是走入爆破现场,检查效果和排除可能存在的哑炮,彭祥华阻止了其他工友近前,独自一人走进了隧道……这就是大工匠的担当,如山崖伫立,如长松挺身。

2  徐立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  徒手雕琢高能炸药,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徐立平所在的工厂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工厂之一,地处中国秦岭大山深处,国家一些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发射用火箭发动机都出自这里。

29年来,徐立平进入厂房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工作间的每一道门,挂好每一个风钩,对他来说这里的每一道门都是危险时刻的紧急出口。

徐立平的工作是给火箭的固体燃料施行微整形雕刻,这也是固体发动机制造过程中最危险的工序之一。

引燃火箭发动机所用的固体推进剂以火药为主,混合几十种特殊组分灌模浇筑而成,固化脱模后在表面精度和药量方面与实际需求总是会有些差距,需要修整。

但固体火药极其敏感,而且燃面精度要求非常高,雕刻整形过程如果摩擦过力产生静电,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因此,这个雕刻过程绝不允许反复打磨刮削,不可逆的操作就全靠技师手上的经验感觉,0.5毫米是这种固体火药表面精度所允许的最大误差。

但徐立平仅凭手上触摸一次就能准确测度出需要切削部分的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

这种火药有很强的韧性,再加上里面含有粗糙的颗粒,这让手工雕刻的行刀轨迹不容易把握。

所以这种火药的微整形处理无法用机器操作,只能通过人手的轻柔细致雕刻来完成,这种火药的雕刻者自然必须是超凡心理素质与高超技艺的合体人。

雕刻过程中,徐立平一呼一吸都与手和刀的节奏高度一致,以保持用力均匀。

根据设计要求,徐立平需要削除环口接近5厘米厚的火药,但他每一刀切下的火药却要控制在3毫米以内,一点一点为火药微整形。

对于每个部位所用的刀具,刀具之间摆放的距离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配合徐立平整形的过程中,助手必须时刻称量残药的重量,一旦达到一定数量极有可能发生爆炸。

徐立平要求每次切除500克火药后,必须装进预先准备的防静电袋里。

对徐立平而言,为了自己更为了他的工友和工厂,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从青春岁月到年近半百,一个人偶然间能够镇定地面临一次致命危险并不难,29年里天天面对致命危险,而能够守恒如常,那实在是太难了。

3  王进  (国家电网山东检修公司带电作业组组长)

百米高空检修百万伏特带电线路,电弧能让人瞬间化为灰烬。

王进在60层楼的高度与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共舞。

但是,对于王进而言,这不是高空走秀,而是工作。

内蒙锡林郭勒盟至山东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在2016年的竣工验收和运行表明中国拥有了目前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广,电压最高的在用特高压电网工程,王进是山东电力集团带电作业组的组长,也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收工作收尾时正值盛夏,室外气温接近40度,恶劣天气条件是高空作业的天敌,事故概率会明显地增加,王进把组员留在地面上,独自攀高作业。

从地面到塔顶接近60层楼的高度,王进要借助于886根攀爬脚钉徒手攀爬上去,普通人仅仅站在地面上观看这个过程都会心惊胆战。

而王进的身体却能如蜘蛛一般悬在高压线上,更令人惊心的是,那可是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

王进是国家电网最优秀的检修工人之一,这位有16年工作经历的电工已经爬过2000多个高压铁塔了,但面对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路,各种严峻的新挑战也让他悚然心惊。

王进身在138米的高空脚板踩着的导线直径不足5厘米,并在一刻不停地晃动,王进在高空中行走的同时还要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等问题。

通常,作业工要坐在晃动的导线上,一只手抓住导线,另一只手工作,王进却能双手脱离导线工作,实属顶尖高手。

此时他身上的全部装备是一根保险索,加上极限化的胆量、意志、体能、耐性,责任心和本行业的技术操作本领,这不是“达瓦孜”(“达瓦孜”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指高空走大绳表演)一类的走秀,而是王进的工作。

王进的绝活还不止于此。

线路带电运行中,导线会发出电晕的声音,而王进仅仅凭耳朵听,就能判断出不超过两毫米细的微小铝线哪里有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这个绝活在整个国家电网系统中,也没有几个人能有。

在验收的同时王进还有一件大事要兼顾,制定安全进入特高压电场进行带电作业的预案,如果没有这样的科学预案便没有人敢在特高压环境下带电作业。

1000千伏特高压放电实验数据表明,几米之外的人会在瞬间被特高压感应形成的电弧化为灰烬。

这样的挑战非王进莫属,因为中国660千伏超高压电网,带电检修是王进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在无数次的摸索和实验之后,王进选择了“秋千法”,“秋千法”带电检修可行性最高,但是对带电检修的工人挑战也最大,一旦防护不到位就可能被强电流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以铁塔为支点,身着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像荡秋千一样,被绳缆吊着划过90度的圆弧之后,逐步带电,从没电荡的过程中,通过电位转移棒,瞬间让操作人员身上,带上了660千伏的电荡到带电的导线上,在几百千伏的超高压电线上行走,让几百千伏的电压从屏蔽服流过。

第二集大术无极

坦克车体八百多条焊缝,牙咬焊帽,单手完成;超薄钢板焊枪绣花,14公里繁难焊缝无一漏点;密闭高温,火花淋浴,焊接核电站高压管道100%合格。

工匠境界,炼技修心。

1卢仁峰   单手为“陆战之王”加冕王冠

一直交出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左手丧失功能练就单手焊接技艺,耳听钢板落地声就能判断碳当量,用工匠之手为“陆战之王”加冕王冠。

装甲是坦克之所以成为坦克的第一要件。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工卢仁峰的工作就是负责把坦克的各种装甲钢板连缀为一体。

如果焊缝不牢,它们就会成为最容易被撕裂的开口。

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焊接质量是坦克装甲强度的重要保障。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承担着我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的生产任务。

而作为厂里技术最好的焊接工人,卢仁峰专门负责焊接驾驶舱,这是坦克上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部位。

焊接这种复杂的异型结构,在国际坦克生产过程中也是一道难题。

卢仁峰解决这个难题的答案是,一直交出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

而这些产品是他靠一只手完成操作的。

二十多岁时,卢仁峰就已经是厂里的技术骨干,1986年,一场事故让卢仁峰的左手遭受重创。

被切去的左手虽然勉强接上了,但已经完全丧失功能。

可是,卢仁峰却做出了一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决定:

他要继续做焊接工作。

那段日子,卢仁峰泡在车间,顽强坚持练习,愣是靠给自己量身定做手套和牙咬焊帽这些办法,用单手代替双手,恢复焊接技术。

他给自己定下了守恒任务:

每天下班后焊完50根焊条再回家。

五年的时间,他不仅恢复了过去的焊接水平,而且再次成为厂里的焊接的技术领军人,完成了超越生理极限的突破。

让卢仁峰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挑战即将来临。

本世纪初,我国正在研制新型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这些新型战车使用坚硬的特种钢材作为装甲。

然而这种材料的焊接难度极高。

卢仁峰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上百次试验,终于对新型钢材的性能了如指掌。

甚至仅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的声音,他就能听出其中碳当量有多少,判断出应该采用怎样的焊接工艺。

卢仁峰已经工作了三十七年,从我国最早的五九式坦克,到现在正在研发的第四代新型主战坦克,都有卢仁峰参与攻关研发。

不断突破自己的技术峰值成为他不肯停歇的追求,如同临阵冲锋的坦克。

2015年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大阅兵的27个装备方队如钢铁洪流般驶过,身为“陆战之王”的坦克亮相于第一方阵。

而这个王者的王冠是由无数双像卢仁峰一样的工匠之手加冕的。

2张冬伟   以大匠境界焊缝“氢弹”内胆

手工焊缝长14公里厚0.7毫米“氢弹”内胆,先修“心境”而后达“技境”的大匠境界。

LNG(中文名称是液化天然气)体积仅为气态时的1/600。

这样的大比例压缩特别适合于远洋运输,但对运输船的技术要求极高。

建造一艘LNG运输船的难度堪比建造一艘航母。

能够建造这种船的国家,世界上也没几个。

LNG运输船最大的危险是泄漏,装了十几万吨液化天然气的船简直就是一颗假寐的巨型“氢弹”,谁敢想象它的漏液点火呢?

LNG运输船管住液化天然气泄漏的关键构造是殷瓦钢内胆。

张冬伟的工作就是焊接那些构成这个内胆的钢板。

LNG船的殷瓦钢内胆壁的厚度是0.7毫米,大约相当于两层鸡蛋壳。

殷瓦钢非常娇气,手指直接触摸或沾上汗液,都会导致它生锈。

这使得张冬伟和工友们每一次登船作业,都是陪着千百倍的小心。

直到2005年,中国才有了第一批16个掌握殷瓦钢内胆焊接技术的工人。

张冬伟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沪东中华造船厂正在同时建造十艘LNG船。

最新一艘LNG船的内胆由3600片规则的和数万片不规则的殷瓦钢板焊接而成,全船殷瓦钢焊缝总长度可达到140公里。

其中有14公里的繁难焊缝需要人工完成。

对一个殷瓦钢焊工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稳定自己的心理状态,而这个状态的控制不是能够轻易做到的。

张冬伟总能够有办法让自己在端起焊枪时平心静气。

他焊完一条3.5米长度的焊缝需要整整五个小时。

连续五个小时,张冬伟心如止水,手如拂羽,身如渊渟岳峙,这确实是大匠境界。

这个境界是先要修出“心境”,才能达到“技境”。

更多的中国LNG船陆续出坞,张冬伟们的心路历程将随着LNG船的遨行世界而愈加广远。

3未晓朋   火花淋浴,焊接核电站心脏。

密闭高温火花淋浴,极限操作无偏差。

合格率100%!

“干不好是我的耻辱”。

在东部沿海的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正在紧张建设。

密集布设的管道历尽曲折大都指向核电站的核心部位核反应堆。

这些管道实际上就是连接核电站心脏的血管。

出于最重要的核安全考虑,这个核电站的主管道设计管壁厚达70毫米,是目前中国所有核电站主管道当中最厚的。

由于这种材料结构复杂,焊接难度大,目前只能采用手工焊接。

而这样的手工焊接需要世界级水平。

连续雨季对工作环境湿度影响非常大,极易造成焊条燃烧过程中产生看不着的气孔。

有效避免气孔出现的最佳途径就是降低湿度,而这需要将焊条加热到200度高温进行预热,也意味着主管道的电焊工很多时候必须在高温炙烤下闷在管道里操作,并要求焊接不能出现任何偏差,这完全是超极限的操作了。

未晓朋身材高大。

着装的肩宽约70厘米。

主管道的内径仅有90厘米。

这是一种动转不能的“强行约束”,无论怎么不舒服都要强忍着。

未晓朋在极为狭小的空间下操作只能任凭焊花火屑迎头“淋浴”,手上还不能有丝毫晃动,焊枪必须稳稳地保持到一根焊条焊完为止。

按照惯例,主管道焊接的每一圈焊接任务完成之后都要经过检测人员严格的射线检测。

检验结果均显示未晓朋和工友们的焊接合格率达到了100%。

在完成整个焊接后焊工要把自己的工号刻到主管道上面,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那就是我的名字。

”未晓朋说,“那道口和我的名字和我的命运紧紧地就绑在那儿了,是永久的。

如果我干不好那就是我的耻辱。

工匠们的职业生涯既是技艺磨砺的过程,技能积淀的过程,也是心路历程,无数极限式挑战的积累,造就了他们自己,更拓展了人类的认知空间和创造能力。

第三集大巧破难

食管肌肉与粘膜间,毫米级夹层打开手术隧道;22道工序道道入微,手工打制渔船滴水不漏;四千多块面板,拼出能与星星对话的大型球面镜。

工匠破难,巧夺天工。

1 周平红   免去患者开胸破腹之痛的仁医

独辟蹊径,0.4厘米食道壁上打隧道。

爱众惠民,更多胃肠道疾患得救治。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是周平红工作的地方,全世界最具难度的POEM手术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POEM手术全称是:

内窥镜下食管下层肌切开术,是目前全世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最佳方法。

和外科手术不同,POEM手术是利用一条1.2米长的特制管状内窥镜,深入体内的手术点,实施精准手术。

对患者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手术只须在人体的自然腔道——消化道开一个小创口,免去了开胸破腹之痛。

这种手术是在食道管壁的表浅黏膜层和较深的肌肉层之间进行。

人的食道壁最厚的地方只有0.4厘米,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进行手术,病人食管受损的概率比较大。

周平红独辟蹊径,在病人的食道管壁的夹层中,建造一条隐形隧道,在食道壁里打隧道是周平红的独创。

完成这场手术,周平红只用了20分钟。

而眼下,即便是在内镜手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的日本,做一台简单的POEM手术依然需要至少一小时以上。

几百台POEM手术成功之后,周平红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

2012年,作为中国代表,他被邀请参加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第14届世界消化内镜大会。

这次在世界专业舞台上的亮相,周平红展示了中国医生在内镜手术方面的速度,质量和技法,并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消化内镜微创切除领域的领先地位。

求索者的路径总是前行的,取得世界性认可也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的展示。

周平红在实践中把原来一直局限在胃肠道腔内的内镜手术延伸到腔外——胸腔和腹腔。

这是划时代的突破。

意味着胃肠道疾患之外的更多病人将受惠于内镜微创手术。

工匠皆有爱众惠民之心,这几乎是一个定律,这也是他们破解难中之难的根本动力和最大的价值所在。

 2.张兴华  百年木船制作手艺的传承人

重积累勤思考,最好的船永远是下一条。

30余年精研手艺堪为技术领袖。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钢壳船似乎早已经普及了,没人用木船出海了。

实际上,在辽宁、河北一带的滨海区,由于百年来的传统,依然有90%左右的渔民保持了使用木船的习惯,二界沟的渔民就是木船的执着使用者。

张兴华是二界沟数百年木船制作手艺的优秀传承人,渔民“排船”都乐意找张兴华。

船是渔民的海上之家,造船当然要找最靠实的工匠。

给船安装底板,最见张兴华的功力。

船底板是船最重要的依托,一旦安装不严密的话,船就有可能沉没。

一艘船要安装80块有不同弧度的底板,让它们严密地并列为一体,最为较劲。

53岁的张兴华身上有30多年的造木船手艺,虽然世事多变,但他一直不肯弃行。

而今张兴华是二界沟唯一精通木船制作全部工序的“掌作”师傅。

排船需要木匠、捻匠、铁匠等一应技术工种的通力合作,“掌作”是这个多工种团队中的技术领袖。

张兴华的乡亲都认为他特别巧,当地人用这个词夸人聪明,善于做出好东西。

张兴华的“巧”源于勤奋持久的积累。

他随时随地仔细观察跟造船修船有关的各种现象,不间断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心得和实践体会。

手边的烟盒,船上的纸盒,是他随手抓到的“笔记本”。

张兴华的女儿张莉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船舶制造专业,现在在一家船舶企业上班。

痴迷于造船的张兴华不满足于古法造船,他希望能掌握现代造船知识,此时,女儿就成为他最好的老师。

他还学会了用电脑设计图样,精确度达到1毫米。

“做一条船要长一回经验,把我的能力和我们大家的能力都给它发挥出来,把这个船做到更好,做成经典。

”张兴华始终坚信,最好的船永远是下一条。

3.周永和   巧手拼就世界最大“天眼”

40多万块面板,逐一编号烂熟于心。

脚踏实地,中国工匠为天文事业贡献卓越。

2011年3月,中国超大射电望远镜建设项目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天坑里正式动工,它被简称为“FAST”。

“FAST”工程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口径500米的球面反射镜,依托在巨大的索网结构上,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大小。

周永和是中船重工武船集团的起重工,有18年从业经历,曾参与过诸多国家重点工程,但面对这个世界级的大镜子,他也深感无从下手。

FAST射电望远镜的反射面板多达40多万块。

周平和和工友们先把100块小反射面板组装成规格不一的4000多块大反射面板,其中单片最大面积约120平方米,最大重量超过1吨。

由于强度低、容易变形,而且由“小镜片”组合的曲面,形状并不整齐划一,把它们一个个起吊数十米高,空中运送数百米,下落安装,不能有一点磕碰污损,面板相互间的吻合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这简直是一个前人从未领教过的挑战。

周平和他们从圆规中得到启迪,决定以“FAST”大球面的中心为圆心,在离地面50米的高空中,用现代机械架起“半径型”的吊运系统,一个圆规式吊装体系就成型了。

周永和精心研究安装图,每一块面板编号多少,在什么位置,尺寸大小,他闭上眼睛都能说出来。

2016年7月3日,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完成最后一块反射面板的吊装,历时11个月的主体工程正式完工。

“FAST”属于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是世界射电天文科技领域的巅峰之作,中国射电天文将因为拥有这件神器而领跑世界。

它能够以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灵敏度,开展从宇宙起源到星际物质结构的探寻。

甚至还可能用于搜寻地外文明的通讯信号,寻找外星人。

全世界乐于探索宇宙的人们都将能够分享这个威力无比的“天眼”所探寻到的太空奥秘。

他们仰望星空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脚踏实地的中国工匠们对人类天文事业的卓越贡献。

在人类的探索之路上,工匠破解了创造之路上的无数难题,保证了人类的求索之路永续延伸。

第四集大艺法古

薄如蝉翼白胜雪,极品宣纸依古法得以造出,重续传奇;银箔乱真于丝巾,依古法百万次錾击而成,成为“国礼”惊叹世人;异国古钟依古法得以修复,重新焕发青春。

今天来认识几位传承古法技艺而造出绝世精品的大国工匠。

1.毛胜利     当了29年晒纸工,依古法造出“三丈三”大宣纸。

在宣纸的故乡安徽泾县,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晒纸工毛胜利和上百位工匠在进行着“造大纸”的实验生产。

这种大幅面宣纸按照尺寸规格,被称为“三丈三”,宽度3.6米,长度达11米。

纸张成型的第一关键环节就是捞纸。

手工捞纸讲究的是精细,听水的声音,感知竹帘晃动的韵律。

在号子声中,44人将均匀附着纸浆的一幅特制的巨大竹帘抬出水面,形成了一张湿漉漉的宣纸。

“捞”出来的“三丈三”大纸帖一层层叠码成摞,放平压实,缓缓挤出水分。

再经过一天的烘干后,三丈三的命运就交给了晒纸的三位工匠。

在古代,湿纸干燥的工序是在太阳下面晾晒,现在改在了室内,用加热了的“焙”来烘干。

毛胜利用白粗布浸透米汤,快速地涂抹到焙面上,作用是让纸张贴得平整严实。

米汤的浓淡程度,与焙面的温度如何搭配,全是影响晒纸质量的重要因素,这都要靠工匠的经验来把握。

一切准备就绪,毛胜利站上了3米高的平台,他要把一张30多平方米的又薄又软的湿纸一刷一刷地定在加热的焙面上。

第一刷尤其重要,它要为整张纸端端正正地定位。

行业里把大纸贴上、有把握按下第一刷的工匠叫“头刷”,是不容置疑的大拿。

除了定位的功力之外,毛胜利的顶尖技艺就是他的“刷子功夫”,手法干脆利落,稳准快实,连贯流畅,直如行云流水,绝无拖泥带水。

湿润柔软的大纸张在焙面上平平整整,没有一个气泡,不出一条褶皱,不留一道刷痕,更不许有一点撕裂,毛胜利已经把自己的这把刷子练到了化境。

2.孟剑锋   从古法中参悟錾刻技艺,将银箔化为白丝巾。

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各国元首都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的国礼。

这份中国的国礼取名为“和美”,是放于一个金色盘子里的一条色泽晶莹的“白丝巾”。

这条白丝巾的特别在于没人能够将它抓起来,因为这条丝巾出自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錾刻技艺。

传统的錾刻作品大都做在铜器上,很少有金银器上的錾刻,而命名为“和美”的这个国礼,设计要求是一个超级精美的银器錾刻。

更为繁难的是,作品所需要的纹理不是规范的几何图形,而是要求呈现出纺织物自然柔美的垂落状态,要表现出纺织物的自然褶皱,并且在宽度只有0.1毫米的皱褶中也要錾刻上花纹,表现出丝织品随着光线移动而产生的明暗变化,再现真切的丝光感。

如何让一张仅有0.6毫米的银片幻化为这件国礼?

錾刻使用的主要工具叫錾子。

古代的錾刻工匠凭着一把錾子,就能够在金属器皿上錾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

在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一个老厂房里,中国工艺美术集团錾刻师孟剑峰已经敲了23年的錾子,作为行中高手,他受命制作这份国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件独具特色的錾刻作品需要设计打造出最适合的錾子。

孟剑峰从古錾子上触摸到前辈的智慧,从古法探寻启示路径。

八天后,孟剑锋终于造出了制作丝巾图案最难的那把錾子。

接下来实际面对的錾刻对象,是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只比鸡蛋壳厚一丝头发。

要根据设计图案,在这块薄薄的银片上錾出细密的经纬线,交错成为细致的纺织纹理。

錾刻过程中,只要有一次用力稍多而錾透了银片,整个作品就会前功尽弃而报废。

这就是传说中不许出现百万分之一差错的工作。

但孟剑峰做到了,“国礼”作品终于完成了,金色的盘子里面,一块洁白柔软的丝巾自然叠放,接受礼物的人都情不自禁地伸手想去拿那块丝巾。

如今这份錾刻的国礼已经成了行里的技艺传奇。

3.王津  修复西洋古钟,与古代匠人通过技艺实现跨时空对话。

故宫钟表馆里每一件西洋钟表都称得上是稀世杰作,它们是当初西方各国使节来华觐见时献上的国礼,充分展现了当时西方国家的匠作水准和民族文化智慧。

高122厘米的“铜镀金乐箱水法双马驮钟”便是当时乾隆皇帝收到的一份国礼,如今它已经二百多岁,机芯老化、部件缺损。

已在故宫钟表修复室干了39年的王津师傅认准了这个活儿。

保管部门的修复要求只有十个字:

“粘补外壳,恢复机件功能”。

王津对这座双马驮钟进行整体拆卸、清洗、除锈、锉削、补齿、焊接、装配和调试,各项工序加起来上百道。

修补断齿,主要考验锉功。

将一块铜料锉磨成米粒般大小焊在齿轮上,再矬出与原件一致的磨损。

所有功夫活儿都遵循一个原则:

对文物的干预最小。

这是铁律。

他在不起眼的齿轮背后,会时而见到制钟匠人留下的标记。

每一个搭扣、咬合、旋转,将动力精准地转换成演绎、音乐和走时等各种复杂的功能。

在这座精密的机械宫殿里,王津隐隐感受着跨越时空的工匠对话。

2016年8月3日,经过几个月的屏息凝神,这座铜镀金乐箱水法双马驮钟的机芯修复接近了尾声。

54根水法、28个人物造型、4套音乐、上千个零件,在王津的手中复原如初。

39年里,王津过手的古钟表有两三百件。

王津工作的桌子边缘被磨出了深深的沟痕。

在与异国古匠的智慧对话和技艺交流中,他日渐体会到了大匠境界。

不论是毛胜利在安徽泾县山间制作“三丈三”宣纸的老厂房,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