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3990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3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docx

妇幼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副本

产后出血(胎盘滞留)操作考核标准

项目

要求

分值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

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服装、鞋帽整洁

5

操作前准备

医师

根据病例特点、对患者正确全面评估

6

物品

纱布、产包、卵圆钳、血压计、听诊器、弯盘、导尿包、药物(止血药、宫缩剂、各类胶体液、晶体液)

5

操作流程

判断

据临床表现、分娩史、出血量作出正确诊断

5

处理

补充血容量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开放两条静脉(输血针头)

5

人工剥离胎盘术

准备

外阴消毒,更换手套,严密无菌操作

5

手术方法

手法准确

20

术后

处理

缩宫素(用法:

静滴、肌注、小壶入;用量:

20u)

10

观察

检查胎盘的完整性。

7

如胎盘缺损,宫腔检查

5

观察出血量,子宫轮廓及宫缩情况

7

操作后

整理

术后合理安排体位、清理用物,归原处、洗手

5

评估

局部严格消毒、处理合理

5

操作熟练

操作熟练、轻柔、手法正确

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合计

备注:

人工剥离胎盘方法:

左手在腹部固定,并向下压子宫,右手手指并拢成锥,沿脐带进入宫腔到达宫底胎盘附着处,找到胎盘边缘,手指并拢,掌面朝向胎盘母面,以手掌尺侧缘在胎盘与宫壁之间左右滑动分离胎盘。

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操作考核标准

项目

要求

分值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

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服装、鞋帽整洁

5

操作前准备

医师

根据病情特点、对患者正确全面评估

5

物品

纱布、产包、卵圆钳、血压计、听诊器、心电监护仪、弯盘、导尿包、药物(止血药、宫缩剂、各类胶体液、晶体液)

5

判断

据临床表现、分娩史、出血量作出正确诊断

10

处理

补充血容量

建立静脉通道

5

按摩子宫

腹部

按摩

手法正确

10

阴道

按摩

外阴消毒

3

手法正确

12

应用宫缩剂

缩宫素应用正确、及前列素应用正确

5

纱布宫腔

填塞

纱布长宽合理

2

清毒合理

3

操作正确

10

填塞无空隙

5

观察

观察出血量,子宫轮廓及宫缩情况

5

整理

术后合理安排体位、清理用物,归原处、洗手

2

评估

局部严格消毒、处理合理

3

操作熟练

操作熟练、轻柔、手法正确

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合计

备注:

1.缩宫剂用法:

①缩宫素,用法:

静滴、肌注、小壶入,用量:

每次10u-20u;②米索前列醇,用法:

舌下含服、纳肛、阴道内放置,用量:

600ug。

2.填充纱布要求:

无菌特制宽6-8cm,长1.5-2m,4-6层,不留死腔,24小时取出.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标准

项目

操作步骤及标准

分值

扣分

得分

说明

操作前

准备

医生、护士准备:

洗手,着装,戴口罩、帽,戴无菌手套

2

评估环境:

调节室温(25~28℃),预热辐射保暖台(32〜34℃)

2

用物处于备用状态:

1.新生儿复苏模型

2.复苏器械(:

喉镜、气管导管、导管芯、胎粪吸引管、吸引管、复苏囊、面罩)

3.吸氧、负压吸引器、血氧监护仪

4.急救药品〔1:

10000肾上腺素、0.9%氯化钠溶液等)

5.其他:

听诊器、毛巾和毯子、胃管、注射器、胶布

6

快速

评估

了解产妇产程进展情况,评估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危险性。

5

评估:

5s内完成①羊水清吗?

②有呼吸或哭声吗?

③肌张力好吗?

④是足月吗?

4项评估,只要其中1个答案是"否",马上进行以下操作。

5

组织抢救(复苏小组团队分工明确)。

5

建立通畅的气道(A)

保暖:

新生儿仰卧于辐射保暖台上。

2

体位:

头轻度仰伸处于"鼻吸气位",可放肩垫。

3

清理呼吸道:

吸出口、鼻腔的液体,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0s,羊水胎粪污染严重者需作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应在20s内完成)

5

擦干全身拿开湿毛巾

2

诱发自主呼吸:

轻拍足底或轻弹足跟,摩擦背部2次,重新摆正体位。

4

评估是否有自主呼吸?

心率是否〉100次/min;且肤色是否粉红?

只要其中1个答案是"否",马上进行以下操作

4

气囊面

罩正压通气(B)

选择气囊,接上氧源。

3

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查气道密闭性(用正确压力通气2~3次,观察胸廓扩张情况)

5

挤压复苏囊的压力适中。

(20-25cmH2O》频率40〜60次/min,按压与放松气囊的持续时间比为1:

2。

注意气道是否阻塞及胸廓是否起伏?

10

评估:

正压通气30s,心率是否仍〈60次/min,如答案是"是",马上进行以下操作

2

维持循环(C)

胸外按压部位:

胸骨体下1/3(两乳头连线下方)。

5

胸外按压深度:

前后胸直径的1/3。

5

频率:

胸部每按压3次,进行正压呼吸1次。

5

评估:

在充分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是否<60次/min?

如答案是"是",马上进行以下操作。

4

用药(D)

按医嘱应用药物:

肾上腺素、扩充血容量等药物治疗

5

评价观察(E)

复苏成功后严密监护T、HR、R、Bp、肤色等情况

2

记录复苏情况,新生儿包裹好,取合适体位

3

整体

操作规范、熟练,动作迅速、连贯、准确,关注病人病情。

2

用物:

按要求分类处理

2

医护:

举止端庄,态度严肃认真。

2

提问

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合计

100

备注:

1.复苏气囊和面罩使用:

氧流量5升/分,面罩不可压在面部,不可将手指或手掌至于患儿眼部,念“一”时挤气囊,念“二三”时放气,正压呼吸时间超过2分钟需插胃管,30秒正压通气后心率小于60次/分,进行胸外按压(或气管插管)。

2.胸外按压:

①手的正确位置在胸骨下1/3处(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

②双指法(用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指尖,垂直压迫);

③拇指法(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重叠,拇指第1节应弯曲,垂直压迫,双手环抱胸廓支撑背部);

④压迫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3,放松时指尖或拇指不离开胸骨,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松时间,节奏每秒按压3次呼吸1次,频率为120次/分;

⑤30秒胸外按压后,听心率6秒,心率小于60次/分,重新开始胸外按压(并使用药物),若心率大于60次/分,停止胸外按压继续人工呼吸。

3.药物:

肾上腺素 指征:

心搏停止或在30s的正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后,心率持续<60次/min。

剂量:

静脉或气管注入的剂量是0.1~0.3ml/kg的1:

10000溶液(0.01~0.03mg/kg),需要时3~5min重复1次。

儿童辅食添加指导考核评分标

考核内容

考核要点

分值

扣分

得分

说明

辅食添加时间

从4—6个月开始添加

2

辅食添加顺序

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少到多。

习惯一种后再添加另一种新食物。

4

喂哺工具

小匙

1

方法步骤

1.制作辅食以简便、原味为主,不可依大人的口味来调味,避免太甜、太咸、太油、太冷、太热的食物。

5

 

2.烹调方式及外观上应时常变换花样。

材料必须新鲜,而且要煮到全熟,以避免产生感染及引起过敏现象。

5

 

3.初期一次只喂一种新的食物,以便判别此种食物是否能被宝宝接受。

若宝宝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应避免让宝宝再吃到同种食物。

5

具体指导

1.第一阶段(6月龄):

添加泥状食物,应首先选择能满足生长需要、易于吸收、不易产生过敏的谷类食物,最好为强化铁的米粉,开始少量(1勺)尝试,逐渐增加到每天1餐。

其次引入的食物是根茎类蔬菜、水果,开始尝试蔬菜泥(瓜类、根茎类、豆荚类)1~2勺,然后尝试水果泥1~2勺,每日2次。

主要目的是训练婴儿的味觉。

食物应用勺喂养,帮助训练吞咽功能。

21

 

2.第二阶段(7-9月龄):

添加末状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等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

引入的食物应以当地食物为基础,注意食物的质地、营养密度、卫生和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添加强化铁的米粉、稠粥或面条,每日30~50克。

每日碎菜25~50克,水果20~30克。

开始添加肉泥、肝泥、动物血等动物性食品。

开始添加蛋黄,每日自1/4个逐渐增加至1个。

可坐在高椅子上与成人共进餐,开始学习用手自我喂食。

可让婴儿手拿“条状”或“指状”食物,学习咀嚼。

21

 

3.第三阶段(10-12月龄);添加碎状、丁块状、指状食物,软饭或面食,每日约50~75克。

每日碎菜50~100克,水果50

克。

添加动物肝脏、动物血、鱼虾、鸡鸭肉、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每日25~50克。

每日1个鸡蛋。

学习自己用勺进食;用杯子喝奶;每日和成人同桌进餐1~2次。

 

21

注意事项

1.应定时、定点、定量进餐,每次进餐时间为20~30分钟。

3

2.进食过程中应避免边吃边玩、边看电视,不要追逐喂养,不使用奶瓶喂食辅食。

3

3.家长的饮食行为对幼儿有较大影响,避免强迫喂养和过度喂养,预防儿童拒食、偏食和过

3

评价

1.指导方法正确

3

2.操作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

3

合计

100

 

产钳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分值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

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1

服装、鞋帽整洁

1

操作前准备

医师

根据病情特点、对患者正确全面评估

2

物品

纱布、产包、侧切包、无菌手套、卵圆钳、弯盘。

另备:

灭菌产钳包一个(产钳一副,宫颈钳四把,阴道拉钩一对);

6

判断

据临床表现、产程进展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2

处理

1、产妇取膀胱截石位;(2分)

2

2、消毒外阴,铺消毒巾:

同正常分娩助产;(5分)

5

3、导尿,排空膀胱;(4分)

4

4、局麻:

阴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4分)

4

5、阴道检查:

宫口开大,先露下降(以骨质进展为准)及胎方位,骨盆情况;(5分)

5

6、切开会阴;(6分)

6

7、放置左叶产钳,左手握左钳使钳叶垂直向下,凹面朝前,右手四指伸入胎头与后阴道壁之间,掌面朝前。

将左钳叶沿右手掌伸入掌与胎头之间,右手指徐徐向胎头左侧及向内移行,左钳叶随手掌向左向前移,左钳柄向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左钳叶达胎头左侧顶颞部,钳叶与钳柄同一水平;(8分)

8

8、放置右叶产钳,右手垂直握右钳柄如前,左手四指伸入胎头与阴道后壁之间,诱导右钳叶(在左产钳上面)徐徐滑向右侧与侧方到达与左侧对称位置;(6分)

6

9、合拢钳柄,两钳位置正确,左右锁扣恰好吻合,钳柄自然对合,若错开,可移动钳柄使锁扣合拢;(6分)

6

10、检查钳叶位置,伸手入阴道内检查钳叶与胎头之间有无夹持宫颈组织;(6分)

6

11、牵拉,左手握合拢的钳柄,向外向下牵拉,据不同胎位按分娩机制娩出;(6分)

6

12、助手保护会阴;(2分)

2

13、取出产钳,当胎头牵引后,先取右产钳,后取左产钳;(5分)

14、牵出胎体,按自然分娩法牵拉胎头使前肩、后肩及躯干娩出;(4分)

5

15、以后处理,同正常分娩助产;(5分)

5

分娩后处理

1、有新生儿窒息者,实施新生儿复苏抢救;(4分)

4

2、检查软产道,特别是宫颈;(4分)

4

3、缝合会阴;(4分)

4

整理

术后合理安排体位、清理用物,归原处、洗手

2

评估

局部严格消毒、处理合理

2

操作熟练

操作熟练、轻柔、手法正确

2

合计

 

羊水栓塞抢救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分值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

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1

服装、鞋帽整洁

1

操作前准备

医师

根据病情特点、对患者正确全面评估

2

物品

氧气、急救药品

4

判断

据临床表现作出正确判断

2

处理

1.抗过敏:

地塞米松20—40mg静脉滴注或氢化考地松300—400mg静脉滴注

8

2.解除肺动脉高压:

罂粟碱30—90mg静脉入壶阿托品1—2mg静脉入壶氨茶碱250—500mg静脉滴注

12

3.加压给氧

4

4.纠正休克:

补充血容量、输血、输液,多巴胺20—80mg、阿拉明20—80mg、酚妥拉明20—40mg静脉滴注

12

5.抗心衰营养心肌:

西地兰0.4mg静脉滴注,ATP、辅酶A、细胞色素C

10

6.纠正DIC:

①高凝阶段:

肝素50mg、潘生丁200—400mg、阿司匹林0.75mg、右旋糖酐、抑肽酶2—4万U静脉滴注②消耗性低凝期:

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输纤维蛋白原、vitk20—40mg静脉滴注③纤溶阶段:

6—氨基己酸4—6g、止血芳酸100—300mg、立止血1KU、新凝灵600mg。

20

7.纠正肾衰:

速尿40mg静推利尿酸50—100mg静推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

10

8.选用广谱抗生素:

首选头孢类

4

产科处理

第一产程:

抑制宫缩,迅速剖宫产终止妊娠

第二产程:

助产,缩短第二产程,禁用宫缩剂

4

整理

合理安排体位、清理用物,归原处、洗手

2

评估

评估准确、处理合理、严密观察

2

操作熟练

操作熟练、轻柔、手法正确

2

合计

肩难产处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分值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

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1

服装、鞋帽整洁

1

操作前准备

医师

根据病情特点、对患者正确全面评估

1

物品

纱布、产包、侧切包、无菌手套、卵圆钳、弯盘、导尿包

4

判断

1、产前因素有:

①巨大儿;②既往肩难产病史;③妊娠糖尿病;④过期妊娠;⑤孕妇骨盆解剖结构异常。

5

2、产时需要警惕的因素有:

①第一产程活跃期延长;②第二产程延长伴“乌龟征”(胎头娩出后未发生外旋转而又回缩至阴道);③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

3

3、据临床表现作出正确判断

4

处理流程

处理

1、请求援助和会阴切开

2

2、屈大腿法:

让产妇双腿极度屈曲贴近腹部,双手抱膝,减小骨盆倾斜度,使腰骶部前凹变直,骶骨位置相对后移,骶尾关节稍增宽,骨盆入口径因此增大,使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的前肩自然松解,同时适当用力向下牵引胎头而娩出前肩。

15

3、耻骨上加压法:

助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加压触到胎儿前肩部位并向下加压,使胎肩内收,双肩径缩小,同时助产者牵拉胎头,两者相互配合持续加压与牵引,注意不要用暴力。

15

4、旋肩法:

助产者以食、中指伸入阴道,紧贴胎儿后肩的背面,将后肩向侧上方旋转,助手协助胎头向同方向旋转,当后肩逐渐旋转到前肩时娩出。

操作时,胎肩在母体右侧用左手,胎背在母体左侧用右手。

15

5、牵引后臂娩肩法:

助产者的手沿骶骨伸入阴道,握住胎儿后上肢,使其肘关节屈曲于胸前,以洗脸的方式娩出臂,从而协助后肩娩出。

切忌抓胎儿的上臂,以免肱骨骨折。

10

6、四肢着地法:

产妇翻转至双手和双膝着地,重力作用或这种方法产生的骨盆径线的改变可能会解除胎肩嵌顿状态。

这种“四肢着床”是处理肩难产的一种安全,快速而又有效的操作法。

在使用以上操作方法时,也可考虑使用此体位。

10

7、当以上方法均无效时,最后的方法包括胎头复位法、耻骨联合切开、断锁骨法。

8

整理

合理安排体位、清理用物,归原处、洗手

2

评估

评估准确、处理合理、严密观察

2

操作熟练

操作熟练、轻柔、手法正确

2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合计

 

四步触诊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分值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

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1

服装、鞋帽整洁

1

操作前准备

1.洗手,温暖双手,戴口罩

1

2.注意保护隐私(遮挡屏风或床帘);注意保暖。

1

3.嘱孕妇排空膀胱,协助仰卧于床上,暴露腹部,双腿略屈外展,腹肌放松

3

4.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并面对孕妇头部

1

触诊目的

1.检查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2

2.检查胎先露是否衔接。

2

3.估计胎儿大小

2

触诊步骤

1.第一步:

确定宫底胎儿部分。

检查者面向孕妇头端,双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摸清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

然后两手指腹相对交叉轻推,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20

2..第二步:

确定子宫两侧的胎背及胎儿肢体。

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双手交替。

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20

3.第三步:

确定胎儿先露部及衔接情况。

检查者右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还是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

若胎先露部仍高浮,表示尚未入盆。

若已衔接,则先露部不能被推动。

20

4.第四步:

确定胎先露衔接程度。

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按,再次核对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20

记录

记录检查结果,向孕妇交代检查情况。

2

评估

评估准确、处理合理

2

操作熟练

操作熟练、轻柔、手法正确

2

合计

母乳喂养指导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内容

评分依据

分值

扣分

得分

说明

物品准备

靠背椅、踏板或小凳、喂奶枕、清洁毛巾。

(每项0.5分)乳房模型(1分)、婴儿模型(1分)

4

喂奶前

的指导

①在母乳喂养前,先给婴儿换清洁尿布,避免在哺乳时或哺乳后给婴儿换尿布。

若翻动刚吃过奶的婴儿容易造成溢奶。

1

②准备好热水和毛巾,请母亲洗手。

用温热毛巾为母亲清洁乳房。

1

③乳房过胀应先挤掉少许乳汁,待乳晕发软时开始哺喂(母乳过多时采用)。

1

喂养姿势的指导

①母亲的体位:

让母亲坐在高度合适的靠背椅上,背部紧靠椅背(或用一个垫子或枕头放在背后),两腿自然下垂达到地面。

哺乳侧脚可踩在小凳上(2分)。

哺乳侧怀抱婴儿的胳膊下垫一个专用喂奶枕或家用软枕。

这种体位可使母亲哺乳方便而且感到舒适。

(2分)

4

②托抱婴儿和托起乳房的方法:

指导母亲用前臂、手掌及手指托住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3分),使婴儿头部与身体保持一直线(2分),婴儿的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2分),婴儿身体转向并贴近母亲(3分),同时指导母亲另一手成“C”字型托起乳房,即食指支撑乳房基底部,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两个手指可轻压乳房,改善乳房形态,使婴儿容易含接。

(奶水喷流过急时采用食指与中指成“剪刀状”夹住乳房)(3分)。

13

③含接姿势:

母亲用乳头刺激婴儿口周围,使婴儿建立觅食反射。

(3分)待婴儿张大嘴时,迅速将全部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进婴儿口中(3分)。

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婴儿的下颏贴在乳房上,嘴张得很大,将乳头及大部分的乳晕含在嘴中,婴儿下唇外翻,婴儿嘴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

(3分)婴儿有深而慢的吸吮,有时有停顿,能看到和听到吞咽。

(3分)

12

④两侧乳房哺乳应按先后顺序交替进行,婴儿吸吮奶头时间不宜过长(一侧不超过20分钟为宜)。

4

⑤哺乳后退出乳头。

退奶时用一手按压婴儿下颌,退出乳头(3分),再挤出一滴奶涂在乳头周围,并晾干(3分)。

6

喂奶后的指导

①婴儿尚未吃空就停止哺乳时,另一边乳房还胀奶,需要将乳汁及时挤干净。

挤奶的方法是:

先洗干净双手,刺激射乳反射(3分),将容器靠近乳房,将拇指放在乳晕上方,食指放在乳晕下方,与拇指相对。

其它手指托住乳房。

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不可压得太深,否则将引起乳导管阻塞),手指固定,不要在皮肤上移动,重复一压一挤—放,一侧乳房至少挤压3~5分钟,沿着乳头依次挤压所有的乳窦。

要做到使乳房内每一个乳窦的乳汁都被挤出。

(8分)将挤出的乳汁接到清洁的杯子里,在容器外写明时间,便于喂哺。

挤奶后,用一滴乳汁涂在乳头周围,并晾干。

(2分)帮助母亲外置水凝胶、乳垫等乳头保护品,然后戴上胸罩以保护乳房。

(1分)

14

②哺乳后拍嗝。

哺乳后将婴儿竖抱(2分),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后背(2分),使婴儿打嗝后再让其躺下安睡(2分)。

如未能拍出嗝,则可多抱一段时间,放在床上时让其右侧卧位,以避免呛奶(2分)。

8

达标标准

母亲哺乳时,腰、背、手臂、手腕不疲劳,心情愉快,乳汁排出顺畅。

5

婴儿可以有效吸吮(婴儿嘴呈鱼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