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4652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docx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

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概述与发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引言

  很久以前,约自五世纪初以来,因受到佛教的影响和刺激,各种道教传统开始出现了凝聚联合的倾向,对自己的“道教”身份有了统一的认识。

不过,在这个凝聚联合的过程中,几个主要的道教传统并未因统一“道教”的出现而被消融。

一方面,它们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另一方面又在彼此之间形成了级别、地位或阶次之分。

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法位”①。

  “法位”一词本指教职的等级,最早见于刘宋道士陆修静(406—477)在五世纪四十年代编撰的《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中②。

与“法位”同义的词是“法次”,大约七世纪初编撰的《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四“法次仪”条即为其例。

从上举二书的用例可以看出,法位或法次与中古道教的传授仪规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反映了按道士修学程度授予不同教职的制度。

这是中古时代形成的重要道教教团制度之一。

  前辈学者施舟人(KristoferSchipper)和小林正美曾关注和研究过中古道教的法位制度。

有必要先在此说明,他们的着眼点与我们完全不同,而且在我们看来,两人的基本看法都存在问题。

  施舟人认为《道藏》的“三洞”、“四辅”分类体系不仅是道书分类,也与六朝隋唐道士的受道阶位制度相对应。

根据唐代的科仪手册,这个制度与由低到高依序授受不同经戒法箓的传授制度相联系:

初受正一法位;次受《道德经》法位、《太平经》法位、太清经法位,等等;随后的等级是《三皇文》(洞神)和《洞渊神咒经》等经典;再往上就是灵宝(洞玄)和上清(洞真),它们是最高的两个阶位③。

施舟人的说法并不周密。

一方面,四辅中的太平、太清从未被作为道教法位等级④,道书中没有“太平道士”和“太清道士”这样的称呼,也没有相应的太平传授仪、太清传授仪和其他冠以“太平”、“太清”字样的仪式⑤。

另一方面,南北朝末以后出现了不属于三洞四辅的新法位,例如升玄法位、洞渊法位、北帝法位、三洞部、大洞部等。

这些新法位也有相应的仪式,如南北朝末期问世的《升玄内教经》(敦煌写本)记载了传授升玄法位经箓的登坛告盟仪式,唐代出现了洞渊神咒斋仪(DZ525《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忏谢仪》、DZ526《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清旦行道仪》、DZ527《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十方忏仪》),DZ1430《道藏阙经目录》著录了北帝法位仪式。

总之,中古道教的法位制度与《道藏》的三洞四辅分类体系并不完全对应。

  小林正美考察了从梁初至北宋初记载道教位阶制度的教内外史料,认为与受法有关的道教位阶制度形成于梁代,至唐代被承袭下来。

他推论梁初至北宋间所有道士的修学受法都从正一法位开始,因此这个时代的道士都属天师道派,唐代道教的位阶制度实际上是天师道的位阶制度。

他指出,过去学者认为唐代有不同道派且以上清派为主流的看法是一种误识⑥。

小林正美的看法很难成立。

他的根本问题是主观地将天师道的外延放大,轻易地吞并了其他道教经派或传统。

至少有两个理由可以质疑小林正美的论点。

一是现存汉唐天师道经典和其他经系的经典明显反映出,天师道与其他经派在教义、制度、仪式、实践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

二是在道教法位等级制度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虽然大多数道士都从受正一法位开始,但高于正一法位的道士有非常明确的身份意识,他们不仅自觉与正一道士不同,有时还会表现出轻视正一(尤其是正一法位中的黄赤道士)的态度⑦。

总之,我们认为不能用天师道来统括五世纪以降的中古道教。

  在此我们无意过多地批判前人的误说,而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受道法位制度。

我们发现,受道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分类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记载中古道教法位制度的教内史料,道教法位的出现对南北朝以降的道教仪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道士获得的法位若有不同,则所受法职、道经、戒律和符策券契就有级别之差,在教团仪式活动中的先后座次会有严格区别⑧。

不仅如此,所行道教仪式也有差异。

从古灵宝经开始道教仪式进一步又按法位区分,逐渐形成了与道派法位相应的道教仪式级别,从低到高依次是正一科仪、五千文(太玄)科仪、三皇(或洞神)科仪、灵宝(或洞玄)科仪、上清(或洞真)科仪,后来又在这个序列中加入了洞渊神咒科仪和升玄科仪。

也就是说,中古道教仪式可以从法位等级的角度进行分类。

我们还可以从这些教内史料中找到另外一种分类方式。

它们在记载某一法位道士所受的经戒契箓等对象中,通常会列出师傅传给弟子的仪典名目。

根据这些仪典名目,再参证其他一些道教仪式分类史料⑨,可以知道中古时代道门内部对仪式如何分类,也可以了解有哪些重要而且流行的基本仪式类型。

  二、法位与道教仪式的基本类型

  下面先来考察与后一种分类方式有关的史料。

这些史料均出于南北朝以降,且绝大多数保存于《道藏》,属于教内史料。

试列述如下。

  

(一)《传授经戒仪注诀》(DZ1238)是南北朝末成书的一部仪典,与太玄部即《道德经》的传授有关。

此经列出师傅须传授给弟子的十卷太玄部经典,其中最后几卷从题名来看至少涉及三种仪式类型,即传授仪、(自然)朝仪、(自然)斋仪⑩。

可以与此经互相印证的是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撰的《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篆拜表仪》:

“今年某月某日蒙师某君于某宫观传授道德、青丝金纽、紫虚金箓及真经上下、河上公章句、想尔要戒、存图、传诀、朝仪、斋法……”(11)

  

(二)隋或唐初道教科仪手册《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DZ1125)卷四“法次仪”条列出各阶次法位弟子应受的经、戒、箓或科仪书等物件。

其中提到的科仪书依次是:

  正一法位:

正一朝仪……千二百大章、三百六十章……正一斋仪

  道德法位:

五千文朝仪一卷

  灵宝法位:

灵宝朝仪一卷、步虚注一卷、灵宝修身斋仪二卷、灵宝百姓斋仪一卷、灵宝三元斋仪一卷、灵宝明真斋仪一卷、灵宝黄箓斋仪一卷、灵宝金箓斋仪一卷、灵宝度自然券仪一卷、灵宝登坛告盟仪一卷、灵宝服五牙立成一卷……灵宝众简文一卷

  上清法位:

上清三元斋仪一卷、上清传授仪一卷、上清告盟仪一卷、上清朝仪一卷、上清投简文一卷

  其中又有上面提到的三种仪式类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多列入了章仪。

  (三)唐代道典《正一修真略仪》也谈到各个法位阶次的弟子要从师傅手中接受的经箓,其中的正一阶次包括五种科仪:

正一朝真仪、正一斋仪、关奏章表仪、阅箓仪、醮箓仪(12)。

这里又提到了章仪。

阅箓仪和醮箓仪名异实同(13),二者均与传授仪(确切地说就是授箓仪)有关。

  (四)中唐科仪名师张万福编撰的科仪手册《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同样谈到各个法位阶次的弟子要从师傅手中接受的对象,其中道德法位提到了三种科仪书,即传仪一卷、朝仪一卷、斋仪一卷。

下面有小字注云:

“此《太玄经》所明,应受持修行。

”(14)

  (五)唐代洞神法位科仪手册《太上洞神三皇仪》列出了洞神(三皇)弟子应受的14卷箓、图、经目,最后三卷是三种类型的科仪书:

  洞神经卷第十二 三皇斋仪

  洞神经卷第十三 三皇朝仪

  洞神经卷第十四 三皇传授仪(15)

  (六)大约出于唐代的《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必斋品”按法位列举了一些朝仪和斋仪:

  篆生朝仪 五千文朝仪

  灵宝朝仪 上清朝仪

  三皇朝仪 上元斋(合药修仙)

  中元斋(修身谢过) 下元斋(拔救九祖)

  八帝斋 三五大斋

  下元三十二天斋 中元请七十二君斋

  上元六直斋 灵宝金箓斋(拔度侯王)

  黄篆斋(救九祖父母) 明真斋(修身)

  三元斋(谢过) 灵宝自然斋(涉世)

  涂炭斋(救病) 旨教斋(救病)

  灵宝五炼生尸斋(救己) 五千文斋

  太平洞渊五王斋(16)

  这里列出的五种朝仪分别属于五个法位(即正一、道德、三皇、灵宝、上清)的仪式,惟高低次序的排列不完全正确,“三皇朝仪”应列于“五千文朝仪”和“灵宝朝仪”之间。

按这五种朝仪应当就是《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六“常朝仪”条题注提到的“五等朝法”(17)或《云笈七签》卷四五“朝真仪第九”条末尾提到的“五等朝仪”(18)。

这里列出的斋仪大部分属于灵宝法位的仪式,也有正一法位的斋仪(涂炭斋和旨教斋)、道德法位的斋仪(五千文斋)和洞渊神咒法位的斋仪(太平洞渊五王斋)。

  (七)北宋初期刘若拙口授、孙夷中编纂的人道仪式手册《三洞修道仪》按法位次序列举弟子入道须受的物件,谓:

“自正一至大洞,凡七等。

箓有一百二十阶,科有二千四百,律有一千二百,戒有一千二百,仍以四辅真经以佐之,为从凡入圣之门。

”(19)其中提到的科仪包括:

  正一部:

大章三百六十通、小章一千二百通、朝天醮仪三百座

  高玄部(高上紫虚):

自然斋法仪、道德威仪一百五十条

  升玄部:

升玄朝礼仪一卷

  北帝部:

北帝朝仪一卷

  共涉及四种仪式类型:

章仪、醮仪、斋仪、朝仪。

  (八)北周道教类书《无上秘要》(DZ1138)收录了若干种“御制新仪”,其中卷三七至四十为不同法位的传授仪,卷四八至五七为不同法位的斋仪(20)。

  (九)《道藏》经之经题和《道藏阙经目录》(DZ1430)著录之经目也可以反映道教有哪些基本仪式类型。

前者如《正一出官章仪》(DZ795)、《太上金书玉牒宝章仪》(DZ806)、《传授经戒仪注诀》(DZ1238)、《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DZ528)、《正一指教斋仪》(DZ798)、《正一解厄醮仪》(DZ794),等等。

后者如上清太极授经科、上清醮天皇法文、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洞玄灵宝太上八节诸斋忏谢度命拔罪妙经、洞玄灵宝传度八景仪经、洞玄灵宝斋三内事述、太上传授洞神三皇仪(三卷)、太上传授洞神三皇常朝仪、太上传授洞神经法登坛告盟立成仪、太上传授洞渊神咒仪、太上传授洞渊命魔等箓仪、太上传授北帝箓仪、洞神诸斋立成仪、洞神三皇朝仪、洞神三皇八帝朝仪、太上洞神三皇宝斋宿启仪、太上洞神三皇宝斋三时通用行道仪、太上洞神三皇宝斋讲诵仪、太上洞神三皇宝斋忏谢仪、太上洞神三皇宝斋三时行道仪、太上洞神八帝大斋仪、太上洞神三五大斋仪、太上洞神太玄三元仰谢斋仪(二卷)、太上洞神中元祈谢七十二君斋仪、太上洞神中元祈请七十二君斋忏方仪、太上洞神诸斋言功解坛设醮投简仪、太上洞神三皇上元六直斋仪、正一法文修身斋仪,等等。

二者所涉仪式类型归纳起来有五种:

章仪、传授仪、朝仪、斋仪、醮仪。

  通过上列《道藏》材料的互相印证和归纳可知,中古时代最常见的道教仪式有五类:

朝仪、传授仪、斋仪、醮仪、章仪。

与道书中形形色色的仪式比较起来,它们是最重要而且比较流行的道教仪式,可以看作是道教仪式的五种基本类型。

  除了《道藏》中的教内史料之外,藏外文献中也有涉及中古道教仪式类型的史料。

例如,反映南北朝后期和隋代道教状况的《隋书·经籍志》“道经序”就谈到了四种仪式类型,即传授仪、斋仪、章仪和醮仪(21)。

在我们归纳的五种基本仪式类型中,“道经序”没有谈到的只有朝仪。

这表明,史籍和道书的记载基本相符。

  有必要说明几点:

(一)有些仪式名目(如灵宝服五芽立成、正一法文三师设治职仪)不是各种道派或经派都有的仪式,我们不将其作为基本仪式类型。

(二)有些仪式名目与某一种基本仪式类型相关(如投龙简仪与传授仪或斋仪有关,千二百官仪与章仪有关,阅箓仪、醮箓仪、登坛告盟仪与传授仪有关)或隶属后者(如思神、忏谢仪、步虚系斋仪节次之一,行道、宿启、言功均系斋仪的某个阶段),我们也不将其列为基本仪式类型。

(三)五种基本仪式类型是从形式角度所做的分类,不是从功能角度所做的分类(22)。

不过,五类仪式大都可以从功能的角度进一步分类。

如古灵宝经和整理古灵宝经的陆修静按功能将灵宝斋区分为六种,即金箓斋、黄箓斋、明真斋、三元斋、八节斋、自然斋(23)。

根据南朝天师道经典《赤松子章历》和《正一法文经章官品》的记载,天师道的章仪可根据须解决的具体问题(包括疾病、灾祸、生子、出行、治鬼、度亡、官司、当官、气候、星象等)分许多种,如收鼠灾章、断亡人复连章、出丧下葬章等(24)。

唐末杜光庭编撰、南宋仲励增修的《道门科范大全集》(DZ1225)记载了名目繁多的道教仪式,其中的灵宝太一祈雨醮仪、祈嗣拜章大醮仪、解禳星运醮仪、北斗延生清醮仪、东岳济度拜章大醮仪是从功能角度区分醮仪的典型例证。

(四)在上举各法位所授仪典名目中,虽然只有在受正一法位的情况下才传授章本,但因为受天师道的影响,其他法位的仪式中事实上也出现了模仿天师道章奏的文书。

如首先出现在古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中的“黄缯赤表”(25)就是章的一种变体,另一部古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五炼生尸妙经》推出了用于灵宝安灵镇神仪式的黄缯章(26)。

道德法位的章奏文书见《传授经戒仪注诀》“书表法第五”、“斋竟奏表法第十二”、“表本法第十三”条和《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

《太上洞神洞渊神咒治病口章》(DZ1290)是洞神和洞渊法位仪式采用章奏的有力证据。

记载上清河图传授仪的《上清河图内玄经》中也有模仿天师道章文的表文(27)。

  还有必要简略讨论一下五种基本仪式类型的渊源、形成和发展。

  首先,无论就名称还是内涵来看,五种基本仪式类型都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找到它们的渊源。

  在先秦时代,朝仪指的是诸侯拜见天子或臣下拜见君主的礼仪(28)。

《史记》记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初定天下之后,请叔孙通为其制立朝仪,以更好地治理天下(29)。

道教借用了先秦至汉代的世俗朝仪,将其改造为道士向神明礼拜祈祷的宗教朝仪。

  传授的观念和实践由儒家宗师孔子开其端(30),他是最早从事私人授业的大思想家。

他教授弟子学习经他整理删修过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先后收门徒三千多人,其中精通“六艺”者有七十余人。

道教的传授仪显然采纳了儒家的师徒授受模式,与儒家不同的是,它是具有宗教特征的传授仪。

我们认为,道教传授仪的直接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