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5034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docx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习题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7

一、单项选择题

人们在选择居住及工作地时多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图2是针对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结果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2字母所示地区中,受惠于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宜人的气候,而成为美国在大学生心目中最偏好的居住及工作之一的城市位于()

A.A地区B.B地区C.C地区D.D地区

2.E区“偏好指数”小于30,主要是受哪引起因素的影响()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冷,不适宜居住②经济相对落后,区域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③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密度较高④城市数量少,规模小⑤传统老工业区,环境污染区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①④⑤

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荒漠带,据此回答3—4题。

3.导致图中荒漠带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海陆分布

4.图中各地,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右图是日本山河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大,人口密度小

B.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其原因是该岛环境洁净、海运便利

C.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多火山地震

D.季风水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

下列四国局部图中的甲、乙、丙、丁为各国重要海港,读图回答6-8题。

6.甲港口主要输出的物资是

A.粮食       B.煤炭      C.木材     D.铁矿石

7.丙港与丁港相比

A.沿岸都为暖流流经    B.高温期一致     

C.沿岸都为寒流流经   D.多雨期一致

8.有关四国间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从乙国进口铁矿石    B.丁国从甲国进口煤炭   

C.乙国出口小汽车到丙国   D.丙国出口石油到乙国

图1为甲国家略图。

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甲国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为主的地形,所以农业产值占国民产值的比例很大

B.东部临海,但全境仍为热带沙漠气候

C.出口石油赚了很多钱,成为经济发达国家

D.属于阿拉伯国家,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

10.关于甲国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B.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国家相邻

C.位于波斯湾的西北部D.属于西亚的一个国家

11.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

如图3,坎昆与巴亚尔港位于沿海平原地区,而坎昆的降水量多于巴亚尔港,对此现象不正确的解释是

A.坎昆在东海岸,有暖流经过B.坎昆三面环水,水汽丰沛

C.巴亚尔港不受信风影响,降水少D.坎昆受信风影响降水多

读美国、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12—13题

 

12.美国和印度均为世界耕地面积广大的国家,但印度耕地灌溉面积比重比美国大。

主要原因是

A.印度耕地多分布于平原、高原B.印度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C.美国干旱地带面积比印度小D.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

13.美国新兴工业中心“硅谷”,和印度新兴工业中心班加罗尔相比,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①洁净优美的环境②现代化交通条件③世界领先的微电子技术④长期的军事订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图9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图10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5.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16.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17.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①环境洁净②海运便利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和人口生理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的数据。

回答18~20题。

18.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四个国家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B.乙<甲<丙<丁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

19.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四个国家中粮食问题最突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若表中四国为中国、印度、埃及和加拿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加拿大B.乙印度C.丙是埃及D.丁是中国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21~23题。

21.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l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囚是

A.地形影响B.降水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D.洋流影响

22.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降水条件C.地形D.洋流

23.当F地炎热干燥的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收割B.东北地区桃红柳绿

C.哈尔滨正举办冰雕节D.亚马孙河正值汛期

二、综合题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7为拉丁美洲地形图(单位:

m)与虚线区域内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

表3为坎昆和图7中A地的降水量统计资料。

表3:

坎昆和图7中A地的降水量统计资料(单位:

mm)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坎昆

26

26

24

23

63

144

162

163

180

94

42

34

981

A

40

30

24

44

154

288

210

216

296

145

76

58

1581

材料二:

哥伦比亚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的煤炭储量居南关第二位,为了加强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加强中哥关系,中国正计划帮助哥伦比亚修建一条连接哥伦比亚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的长约220英里铁路,该铁路被称为“干运河”铁路。

(1)根据材料一,比较坎昆和A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坎昆和A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10分)

(2)试分析“干运河”铁路工程将对巴拿马运河产生哪些影响?

(4分)

(3)山脉往往具有特殊的地理意义。

试说明图7中南美大陆西侧虚线范围内山脉的地理意义。

(4分)

(4)图7中B地区目前有大量的荒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地区有可能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

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8分)

 

25.非洲地区人口、环境、资源及社会问题突出。

阅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地区轮廓图及苏丹达尔富尔北部地区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曾经雨水丰富,土地肥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人口膨胀、放牧过度,这里荒漠化现象不断加剧,惯于逐水而居的阿拉伯牧民被迫南迁,并因争水草资源而与当地黑人部落发生冲突。

(1)试分析达尔富尔北部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0分)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简要分析苏丹应当如何处理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关系?

(10分)

26.读世界两著名岛屿图,回答相关问题。

(1)简述A岛的地势特点及判断理由。

(8分)

(2)评价B岛的水能资源开发条件。

(10分)

(3)2009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的水温出现明显的异常升高现象,该现象被称为_____现象;受此现象的影响,A岛与其同纬度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分别有哪些?

(10分)

27.材料一:

2010年9月20日,由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和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非经济合作论坛——中国企业对非洲发展的贡献”,在上海举行。

中非论坛的举办为中非传统友好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加强了中非农业和工业等经济领域的广泛合作,为中非双方的稳定和发展,为全世界人民战胜饥饿和贫困作出新的贡献。

11月14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建议扩大中非贸易规模,中非双方不断优化贸易结构,挖掘潜力,力争到2010年使中非贸易达到一千亿美元。

材料二:

非洲自然带及非洲部分国家商品出口情况图。

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图中C为带,形成原因有;(4分)E处为带,

形成原因是。

(4分)

(2)据图分析非洲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及其不利方面。

(6分)

(3)非洲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合作极具互补性,试结合相关信息和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分析这种互补性的体现。

(6分)

(4)图中B、C过渡地带和我国内蒙古草原利用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既是生态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结合两地区开发存在问题,简要回答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4分)防止土地退化应采取哪些措施?

(6分)

28.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地区图。

材枓二甲国铝土资源缺乏,炼铝业生产却在该国冶金工业中占的比重最大。

甲国是西欧最大的初级铝生产国,2001年产量为105万吨,所生产铝的80~90%出口。

(1)简析甲、乙两地气候的差异及其成因。

(12分)

(2)炼铝业是导向型工业,结合题中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甲国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

(6分)

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经济、社会、人口和城市分布、技术、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据图分析说明波的尼亚湾沿岸铁路、公路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8分)

 

29.图11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甲图乙图

(1)简述A、B两区域发展农业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

(3分)

埃及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棉田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地区,埃及96%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2)说明尼罗河谷地发展长绒棉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3分)

(3)B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既注重灌溉,又强调排涝。

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

30.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0分)

(1)图中a,b两个箭头分别代表热量和水分的变化方向,下面四幅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图中符合a、b交汇处的是哪幅?

请说明理由。

(2分)

(2)从洋流分布上分析c处渔场的成因。

(2分)

(3)试分析图中d地区农作物单产较高的原因。

(2分)

(4)一位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1月份乘轮船回国探亲,经过①海峡时,发现风浪很大,经过②海域时发现船上的旗子飘向西南方,船员解释说:

这是这个季节常见的现象。

请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并说明其对本次航行的影响。

(4分)

31.图10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阴影部分代表海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说明40°纬线穿过的地区地形地势特征。

(10分)

(2)简述①、②两地区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

(10分)

(3)图示国家西部沿海地区拟建高速铁路,某国铁建集团欲投标建设。

请你帮助该铁建

集团分析该地高速铁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6分)

3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开幕举行。

沙特阿拉伯展馆(见图)定名为“阿拉伯之城”,主题为“生命的活力”,其灵感来自于沙漠中的绿洲,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展馆着重展示在没有常年有水河流和湖泊的严酷自然环境下,如何创建美丽的城市、营造美好的生活。

材料二下图中右图是沙特阿拉伯及其周边地区的示意图。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沙特阿拉伯位于板块。

(1分)

(2)“能源之城”是沙特馆展示的特色之一,这里的“能源”是指。

世博会开幕时,一艘满载该种能源的轮船从波斯湾沿岸出发驶往上海,途经阿拉伯海时将(顺,逆)水航行。

(2分)

(3)为什么沙特阿拉伯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

(4分)

(4)试分析沙特阿拉伯发展绿洲农业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6分)

 

33.读欧洲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图中甲河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河流相比,有何明显不同水文特征?

(3分)

(2)图中山脉大致成__________走向,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有哪些?

(3)分析西欧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及其对西欧的影响有哪些?

34.读世界局部地区略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连接东北亚与美国、加拿大西北部的航空线通常选择安克雷奇作为中转机场,选择这条飞行路线的理由可能有哪些?

(4分)

(3)张先生在F市拍摄的民居多为独户、低层的木质结构,李先生认为该国家经

济繁荣,存在这种民居不可理解。

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为李某解释这种民居景

观存在的合理性。

(4分)

 

35.“同一条尼罗河,同一盆地,同一未来”,是尼罗河流域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流域图(右图)

材料二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尼穆莱以上为上游,喀土穆以下为下游。

流域内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落后。

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流域干旱频发,生态破坏和水污染也日益突出。

材料三1929年,英国和埃及签署了《尼罗河水协定》,埃及和苏丹获得90%的尼罗河水使用权。

近年来,上游国家积极谋求平等利用尼罗河水的权利,埃及和苏丹因高度依赖尼罗河水而坚持捍卫历史协定,各国间矛盾时有发生。

(1)与青尼罗河相比,白尼罗河在支流数量、流域面积、径流季节变化等方面有何特点?

(8分)

(2)指出尼罗河下游开发利用的重点,并说明理由。

(8分)

(3)结合材料,说明各国间因利用尼罗河水资源而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原因。

(6分)

(4)作为一条国际河流,你认为尼罗河流域综合开发的途径有哪些?

(8分)

3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下图为某区域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为B点气候资料统计表

(1)简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

(2)图中A阴影区为棉花种植区,简析A阴影区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原因。

(4分)

(3)比较B地与同纬度的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4分)

37.图13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分)

(1)图中甲处,在发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受盛行风影响,该现象最有可能朝方向扩展。

(2)图中乙处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

(3)1963年,图中湖泊的面积有2.5万平方千米,但到了2007年,面积不到2000平方千米。

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拯救措施,20年后,该湖可能从地球上消失。

该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有、。

38.甲图为非洲局部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乙图为非洲部分生态难民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甲图描述尼日尔河的流向及流量沿途变化特点。

(6分)

(2)解释年降水量超过2000mm的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

(6分)

(3)生态难民是指全球的生态状况严重恶化,某些地方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存,从而导致人们被迫离开自己长久的居住地而四处迁徙。

根据所给资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乙图中生态难民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8分)

3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A国面积176万平方千米,人口590万,外来人口200万。

2008年人均GDP为16114美元,居非洲之首。

A国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其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95%以上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

农业产值约占GDP总值的2.7%,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4%,其中牧民和半牧民占到农业人口的一半。

200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小麦9万吨,大麦20万吨,养殖牲畜1160万头,主要为羊、骆驼和牛。

(1)简述A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8分)

(2)推测A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12分)

(3)有人建议A国向B国学习,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你是否赞成?

简述理由。

(6分)

 

高考学习网()

 

来源:

高考学习网

答案

1.B、2.A、3.A4.C5.C6.B7.D8.C9.B10.A11.c12.B13.D14.D15.A16.D17.B18.D19.C20.C21.D22.A23.C

24.

(1)相同点:

降水丰富,(2分)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不同点:

坎昆降水量比A地少。

原因:

坎昆处于平原地区,对水平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2分)A地处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A地的降水丰富。

(2分)

(2)缓解运河的运输压力,(2分)减少运河国家收入。

(2分)

(3)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②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温带荒漠带的分界线;③智利和阿根廷的国界线。

(4分,任意答对2点即可)

(4)同意。

理由:

①土地后备资源丰富;②土地租金低;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生长;④夏季有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

不同意。

理由:

①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②水源短缺;③该地地势相对较高,作物易受低温冻害,造成减产;④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不合理灌溉易造成土壤盐碱化,土地退化。

25.

(1)(达尔富尔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分),干旱少雨(2分);多大风(3分);处热带荒漠地,沙源丰富(3分)。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合理放牧;适度开垦;提高粮食单产;保护植被;加强民旗团结(任答5点即得10分

26.

(1)地势:

东北高,西南低。

(4分)理由:

河流多向西、南流。

(4分)

(2)优势条件:

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气候湿润,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6分)

劣势条件:

该岛所在国家属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开发水能资源的技术落后.能源市场需求量小。

(4分)

(3)厄尔尼诺(2分)A岛:

旱灾,森林火灾。

太平洋东岸地区:

洪涝灾害(4分)

27.

(1)热带荒漠带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东北信风来自大陆,水汽少;沿岸有寒流经过)(4分)热带草原带地势高(东非高原),气温低,降水少(4分)

(2)单一产品经济(2分),不利于发展民族经济,经济结构单一,经济脆弱,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经济作物产量大大降低,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分);初级产品价格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分)

(3)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非洲有丰富的铁矿、有色金属、石油等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2分);非洲发展经济欠缺资金、技术等,我国有能力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帮助(2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密集型的企业需要向外转移,非洲在经济发展的前期需要引进外来投资。

(2分)

(4)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地退化(答对4点即得4分)。

措施:

土地利用应因地制宜,不宜农耕地区应退耕还林、还牧。

(2分)在牧区要制定合理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建立人工草场;(2分)农耕区合理排灌,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

(2分)

28.

(1)甲地:

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2分)成因:

西临大西洋,终年盛行西风,(2分)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分)

乙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降水相对较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

(2分)成因:

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所临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

(2分)

(2)动力(2分)甲国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分)国家大力开发水能,发展水电,电能充足且廉价。

(2分)

(3)有利因素:

河流下游、海湾沿岸地区地势平坦,(2分)主要聚落(城市)分布在海湾沿岸地区,(2分)海湾沿岸地区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频繁。

(2分)

不利因素:

铁路、公路线跨众多河流需要修建大量桥梁。

(2分)

29.

(1)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纬度较低,热量条件优越;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2)劳动力充足;(1分)水运交通便利;(1分)国际市场广大。

(1分)

(3)B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分)雨季降水集中,(1分)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易成洪涝;(1分)旱季降水不足,需要依靠灌溉。

(1分)

30.

(1)丙基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2分)

(2)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2分)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4)①处(直布罗陀海峡)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1分)(答海峡走向与风向一致,对风有狭管作用也可得分);②处(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1分)。

影响:

直布罗陀海峡船只顺风顺水,船速快;北印度洋逆风逆水,船速慢(2分)

31.【答案】

(1)从等高线分布图上看,西部地区多为海拔高于500m的地区,因此以高原和山地为主(1分)。

东部为大于200m的闭合区,为低矮的山地;(1分)中部则是小于200m的平原或海拔在200m~500m的斜缓平原(1分)(每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2分)。

因此,40°纬线穿过的地区地形地势特征是: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2分);西部为高大的山地或高原(2分),中部为大平原(2分),东部为低矮山地(2分)。

(2)①地降水集中在冬季(夏干冬湿)(2分),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2分);②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夏湿冬干)(2分),因为夏季来自于海洋的湿润气流得以深入,受地形抬升而降水丰富(2分),冬季受来自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降水少(2分)。

(3)需穿山越岭,开凿隧道,工程艰巨(2分);需要跨越大江大河,架设桥涵,建设周期长(2分);西部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质灾害多,建设技术难度大(2分)。

【试题解析】

(1)海拔高度小于200米一般为平原;200~500米为丘陵;大于500米为山地。

(2)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3)交通线的建设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为地形、地质、河流、沼泽、森林、冻土、极端气候区等。

32.

(1)印度洋(1分)

(2)石油顺(每空1分,共2分)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2分)蒸发量大,沙漠广布。

(2分)

(4)有利条件:

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2分)不利条件:

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水源缺乏。

(2分)建议:

发展集约化节水农业,运用喷灌、滴灌等技术节约用水

33.

(1)①甲河一年只有一个汛期,(1分)且是冬汛。

(1分)②甲河没有冰期。

(1分)

(2)东北一西南(1分)山脉走向与西风风向大致一致,(1分)有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1分)

(3)主要原因:

西欧经济发达,(1分)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1分)

对西欧的有利影响:

①缓解当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1分)②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34.

(1)距离较近;(2分)沿线有加油站可补充油料。

(2分)

(2)李某(北京时间):

8点一12点(2分)张某(F市区时):

16点一20点(2分)

(3)当地处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多地震;(2分)独户、低层的木质结构的民居,可以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恢复重建也快。

(2分)

35.【答案】

(1)支流、湖泊众多,流域面积较广;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较小。

(8分)

(2)(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重点:

兴修水利,防治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