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5533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docx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

 休克试题库及答案

一、多选题A型题

1.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

A.中枢神经系统在剧烈震荡与打击下由兴奋转入超限抑制

B.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

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与麻痹

D.血量减少,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

E.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

[答案] E

[题解] 休克的本质不是交感衰竭导致血管麻痹而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

2.过敏性休克属

A.Ⅰ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E.混合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答案] A

[题解] 给过敏体质的人注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这种休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发病机制与IgE及抗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引起组胺和缓激肽大量入血,造成血管床容积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3.以下哪种情况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A.大面积心肌梗死                      D.严重心律紊乱

B.急性心肌炎                          E.充血性心力衰竭

C.心脏压塞

[答案] E

[题解] 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脏压塞、严重心律紊乱都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引起心输出量明显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灌流量下降,引起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呈慢性心衰改变,早期心输出量下降不明显,一般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4.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

A.15%                                D.40%

B.20%                                E.50%

C.30%

[答案] B.

[题解] 休克的发生取决于血量丢失的速度和丢失量,一般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10%时,机体可以通过代偿使血压和组织灌流量保持稳定。

若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量20%以上,即可引起休克,超过总血量的50%则往往导致迅速死亡。

5.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有关

B.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

C.血管紧张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

D.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张有关

E.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答案] B

[题解] 失血性休克早期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呈兴奋,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外周阻力增高。

血压下降是与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

6.正常真毛细血管血流的调节主要与

A.交感神经的支配有关

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有关

C.局部体液因素有关

D.全身体液因素有关

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

[答案] C

[题解] 正常生理情况下,全身血管收缩性物质浓度很少变化,微循环血管平滑肌特别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有节律的收缩与舒张,主要由局部产生的舒血管物质进行反馈调节,以保证毛细血管交替性开放。

7.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可有

A. 微动脉                              D.动静脉吻合支

B.后微动脉                             E.微静脉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答案] D

[题解] 在休克的早期,全身的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开放的毛细血管数目减少,毛细血管血流限于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开放,组织灌流量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

8.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强烈兴奋                            D.改变不明显

B.先抑制后兴奋                        E.强烈抑制

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

[答案] A

[题解] 在休克各个时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都处于强烈兴奋状态。

9.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引起微循环血管收缩最主要的体液因素改变是(0.262,0.297,03临床)

A.血管紧张素Ⅱ↑                       D.MDF↑

B.加压素↑                             E.TXA2↑

C.儿茶酚胺↑

[答案] C

[题解] 出现微循环血管持续痉挛的始动因素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已证明休克时血中儿茶酚胺含量比正常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10.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

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D.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E.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C.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答案] D

[题解] 在休克的早期全身小血管都持续痉挛,口径明显变小,其中主要是毛细血管前阻力(由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组成)增加显著,大量真毛细血管关闭,微循环内血流明显减慢,毛细血管内血流限于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开放,组织灌流量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

11.休克缺血性缺氧期,下列哪一项变化不存在?

A.微动脉收缩                          D.微静脉收缩

B.后微动脉收缩                        E.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答案] E

[题解] 缺血性缺氧期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都收缩,但在动-静脉吻合支上β受体分布密度较大,缺血性缺氧期动-静脉短路是开放的。

12.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的心脑灌流量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无明显改变                                                        E.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 C

[题解] 缺血性缺氧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导致血液重新分布,只要血压不过于降低,心、脑血液灌流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保证了主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13.休克缺血性缺氧期血液稀释的机制主要是

A.抢救休克时输液过多                                        D.血液稀释疗法

B.肝脾储血库收缩                                                E.血液重新分配

C.组织液返流入血

[答案] C

[题解] 缺血性缺氧期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起到了“自体输液”作用,这是缺血性缺氧期血液稀释导致血细胞压积降低的主要机制。

1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严重收缩可见于

A.正常微循环灌流时                                                     D.血液淤滞发生DIC

B.缺血性缺氧期                                                              E.重要器官衰竭期

C.淤血性缺氧期

[答案] B

[题解]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可持续收缩,淤血性缺氧期和休克难治期由于酸中毒、局部代谢产物的堆积以及内毒素等物质的作用均导致血管扩张。

15.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表现在

毛细血管前阻力            毛细血管后阻力                毛细血管容量

A.  ↑                          ↑↑                            ↓

B.  ↑↑                          ↑                             ↓

C. ↑↑                           ↑                             ↑

D.  ↓                           ↑                             ↑

E.  ↑                           ↑↑                            ↑

[答案] B

[题解]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

16.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不是早期休克的表现?

A.脸色苍白                                                                    D.尿量减少

B.四肢冰凉                                                                      E.神志昏迷

C.脉搏细速 

[答案] E

[题解] 休克代偿期由于血液重新分布,心脑灌流可以正常,病人神志一般是清楚的。

17.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C.灌而少流,灌多于流

[答案] C

[题解] 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血管运动减弱,终末血管床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微动脉和后微动脉痉挛也较前减轻,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大量涌入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端由于血流减慢、红细胞发生聚集、白细胞滚动、粘附、贴壁嵌塞、血小板聚集、血粘度增加以及微血流流态的改变等原因引起后阻力大于前阻力,出现组织灌而少流,灌多于流。

18.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表现在

毛细血管前阻力         毛细血管后阻力                  毛细血管容量

A.  ↑↑                         ↑                          ↓

B.  ↑                          ↑↑                         ↓

C.  ↑                          ↑↑                         ↑

D.  ↓                          ↑                          ↑

E.  ↑                          ↓                          ↑

[答案] D

[题解] 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前阻力下降,后阻力升高,毛细血管容量增加,微循环出现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19.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

A.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B.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失多少,补多少”

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

D.“需多少,补多少””

E.补液“宁多勿少”

[答案] D

[题解] 正确的输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应考虑到淤滞在微循环内的血量,采取充分扩容的方法;要正确的估计补液的总量,量需而入;通过动态观察静脉的充盈程度、尿量、监测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入压来指导输液。

20.休克时血细胞压积(HCT)变化的规律是

A.先正常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B.先正常后升高                        E.先降低后正常

C.先升高后降低

[答案] D

[题解] 缺血性缺氧期组织液返流入血,血液稀释,血细胞压积降低;休克淤血性缺氧期血浆外渗到组织间液,血液浓缩,血细胞压积升高。

21.休克难治期并发DIC后对组织灌流的影响是

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多灌多流,灌少于流C.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D.不灌不流E.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答案] D

[题解] 休克难治期并发DIC后,微循环内有大量的微血栓形成,微循环血流停止,微循环出现不灌不流。

22.所谓“不可逆””性休克是指休克发展到

A.DIC期                              D.休克难治期

B.淤血性缺氧期                        E.缺血性缺氧期

C.器官功能衰竭期

[答案] D

[题解] 休克发展到难治期,即发生DIC或重要的器官功能衰竭时,临床上治疗十分困难,通常称此期为“不可逆”性休克期。

AC为部分正确,D为最佳答案。

23.休克时发生心力衰竭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心肌供血量减少                                                D.MDF的作用

B.酸中毒、高钾血症                                             E.心脏前负荷增加

C.心肌内的DIC使心肌受损

[答案] E 

[题解] 休克时发生心力衰竭除了与上述ABCD有关外,还与细菌毒素抑制心功能有关。

心脏的前负荷增加,可使心肌初长度增加,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增加心肌的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

24.休克时儿茶酚胺增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使组织灌流量减少的作用机制是:

A. 仅对血管α-受体作用               D.对α﹑β-受体都不起作用

B. 仅对血管β-受体作用                         E.先对α-受体起作用后对β-受体起作用

C. 对α﹑β-受体均同时起作用

[答案] C

[题解] 休克时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既刺激α-受体,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明显收缩痉挛,又刺激β-受体,引起大量动静脉短路开放,构成了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通道,使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锐减。

25.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

A. 代谢性碱中毒                       D.AG升高性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C.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

[答案] D

[题解] 休克时因微循环严重障碍,组织低灌流和细胞缺氧,有氧氧化受阻,无氧酵解增强,乳酸生成显著增多,形成高乳酸血症,产生AG升高性代谢性酸中毒。

26.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

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D.肾前性和肾性肾功能衰竭

B.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E.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C.肾性肾功能衰竭

[答案] A

[题解] 缺血性缺氧期由于肾灌流不足,可发生急性肾衰,但恢复血流灌注后,肾功能立刻恢复,应为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如果休克时间较长,进入淤血性缺氧期后,因肾持续缺血发生了肾小管坏死,才发展成为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27.休克肺时最初出现的酸碱失衡类型是

A.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B. 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答案] E

[题解] 休克肺时,最初由于间质水肿,肺毛细血管旁J感受器受刺激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28.休克淤血性缺氧期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 高度抑制                           D.高度兴奋

B. 衰竭                                E.变化不明显

C. 兴奋

[答案] D

[题解] 该期由于微循环淤滞,回心血量少,血压进行性下降,但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更为兴奋,形成恶性循环。

29.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属于

A. 代偿期                                       D.不可逆性失代偿期

B. 失代偿期                                        E.难治期

C. 可逆性失代偿期

[答案] C

[题解] 该期属于失代偿期,但仍然可以治疗和逆转。

针对微循环淤滞,临床采用纠酸、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疏通微循环等措施,可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30.休克难治期下列哪种不是DIC形成的直接因素?

A.血中儿茶酚胺浓度过高                D.严重的酸中毒

B.血液粘滞浓缩                        E.内皮激活受损,外凝、内凝系统激活

C.血液高凝

[答案] A

[题解] BCDE均是DIC形成的条件和原因,而儿茶酚胺过高与DIC形成无直接的关系。

31.休克肺的主要发病环节是:

A、肺内DIC形成B、急性肺淤血水肿C、急性肺不张D、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E、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答案] D

[题解] 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是休克肺的主要发病环节。

五、名词解释题

1.休克(shock)

[答案] 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所发生的,以组织有效血流量(组织微循环灌流量)急剧降低为特征,并从而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和结构损害的复杂的全身性的病理过程。

2.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shock)

[答案] 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脏压塞及严重的心律紊乱而引起心输出量锐减导致的休克称心源性休克。

3.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shock)

[答案] 由于血容量减少引起的休克,见于失血﹑失液或烧伤等情况。

4.休克肾(shockkidney)

[答案] 休克时伴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休克肾。

5.休克肺(shocklung)

[答案]严重休克病人在复苏后伴发的急性呼吸衰竭,休克肺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6.血管源性休克

[答案]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加,大量血液淤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7.感染性休克

[答案]病原微生物的严重感染而引起的休克

三、简答题

1.休克时胃肠功能障碍为什么会促使休克恶化?

[答题要点]①肠道淤血水肿,消化道分泌抑制,运动减弱,有利于肠道菌繁殖。

②肠粘膜糜烂,应激性溃疡。

③屏障功能严重削弱,内毒素及细菌可以入血,产生内毒素血症,菌血症和败血症,内毒素血症可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并激活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从而使休克加重。

2.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是什么?

[答题要点]引起休克的始动环节是:

血容量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碍。

3.为什么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又称为代偿期?

[答题要点]此期的代偿表现有:

①微静脉及储血库收缩“自身输血”;②组织液返流入血管“自身输液”;③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供应。

其它有心收缩力增强,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维持正常。

4.为什么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属于失代偿期?

[答题要点]此期失代偿表现有:

微循环血管床大量开放淤滞,造成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血压进行性下降,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更加强烈兴奋;组织灌流量更低,形成恶性循环。

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血浆外渗,血液浓缩;MAP<7kPa(1kPa=7.5mmHg),心脑血管失去自我调节,心脑功能障碍。

5.休克时血细胞压积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答题要点]缺血性缺氧期因“自身输液”,“自身输血”血液稀释,血细胞压积↓;淤血性缺氧期因血液浓缩,血细胞压积↑。

6.为什么休克时白细胞嵌顿在毛细血管静脉端?

[答题要点]淤血性缺氧期血流变慢,白细胞贴壁,轴流消失,血液浓缩,血压下降,这些是白细胞嵌塞的条件,中性粒细胞嵌塞受细胞的粘附分子所介导,主要有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CD18,它受PAF、补体、LTS、及PGS激活后产生。

ICAM-I和ELAM粘附分子受TNF﹑IL-1及LPS激活,起粘附配基的作用。

四、论述题

1.成人急性失血1000ml会导致什么后果?

止血后患者能否自行恢复?

为什么?

[答题要点]失血1000ml属轻度失血,可致休克但不严重;代偿可自行恢复,此期的代偿表现有:

①微静脉及储血库收缩“自身输血”;②组织液返流入血管“自身输液”;③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供应。

其它有心收缩力增强,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维持正常。

2.试说明休克与DIC相互关系

[答题要点]休克→DIC:

因血液浓缩,纤维蛋白原↑而高凝,血流慢,酸中毒,外源、内源凝血系统激活;DIC→休克:

因微血栓阻塞,FDP↑而血管通透性↑,出血,回心血量减少。

3.试比较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和淤血性缺氧期的微循环变化及对机体影响的异同

[答题要点]

                        缺血性缺氧期                  淤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变化:

1.微血管舒缩状态    几乎全部血管都收缩           毛细血管前扩约肌松弛

                                                      微静脉仍收缩

2.毛细血管阻力        前阻力明显↑                   后阻力明显↑

3.毛细血管血压            ↓                             ↑

4.毛细血管床容量          ↓                             ↑

5.组织灌流状态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微            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微循环缺血,组织灌流量↓        微循环淤血,组织灌流量严重↓      

 对机体的影响:

1.容量血管收缩和组织           1.毛细血管床容量↑

液吸收入血→回心血量↑         和血浆外渗→ECBV↓

2.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          →组织灌流量进行性↓

脑血供                             形成恶性循环

3.血压可维持正常,为代         2.CO↓,BP↓

偿阶段                        3.心脑血管灌流不足

                             →功能障碍.为失代偿阶段.

4.试述休克缺血性缺氧期病人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答题要点] 临床表现:

脸色苍白,四肢冰冷,出冷汗,脉搏细速,脉压减少,尿少,烦躁不安,血压下降也可正常。

微循环特点:

微循环痉挛;少灌少流,灌少于流,A-V短路开放。

5.试述休克淤血性缺氧期病人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