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5947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研究

 

 

 

GraduationDesign(Thesis)ofChongqingUniversity

 

StudyonStructureofSino-Russianbilateraltrade

 

Undergraduate:

WeiJiayun

Supervisor:

ViceProf.WenZhengwei

Major:

InternationalEconomicsandTrade

 

SchoolofPublicAffairs

ChongqingUniversity

June2013

摘要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中国和俄罗斯延续了中苏的关系。

在过去的近20年中,国际经济状况和两国国内环境都有不同的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俄两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不断扩大深化两国各方面的合作。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体。

目前,中国已经跃升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俄罗斯也成为中国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

中俄双边贸易总额尽管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层次低的特点。

分析中俄双边贸易结构,巩固两国战略合作的基础,提升中俄经贸合作水平是目前两国相关领域的学者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本文从中俄的贸易历史开始,通过分析2002年—2011年十年间中俄两国双边贸易的相关数据,简述了两国双边贸易的现状、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以及中俄双边贸易存在的特点,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俄罗斯,双边贸易,互补性

 

ABSTRACT

AfterthedisintegrationoftheSovietUniononDecember25,1991,ChinaandRussiancontinuestherelationofSino-Soviet.Duringthepast20years,internationaleconomicsituationandtheirdomesticenvironmenthavedifferentvariations.Facedwiththecomplicatedinternationalanddomesticsituation,ChinaandRussiahaveestablishedastrategiccooperativepartnership,andtheyexpandthebilateralcooperationinvariousareas.

ChinaandRussianareboththeworld’simportanteconomies.Atpresent,ChinahasemergedasRussia'slargesttradingpartner;RussiaalsohasbecomeChina'smajortradingpartners.AlthoughChinaandRussianhassignificantprogressinbilateraltrade,therearestillsomeproblems,suchaslowlevel.AnalysisofthestructureofbilateraltradebetweenChinaandRussia,consolidatethefoundationofbilateralstrategiccooperation,andenhancethelevelofeconomicandtradecooperationbetweenChinaandRussiaarethecommonconcernsofscholarsinrelatedfieldsbetweenthetwocountriescurrently.

ThispaperstartsfromthehistoryoftradebetweenChinaandRussia,byanalyzingthe2002-2011decade,bilateraltradebetweenChinaandRussiarelateddata,outlinesthestatusofbilateraltrade,importandexportcommoditystructureanalysisandcharacterizedbythepresenceofbilateraltradebetweenChinaandRussia.Ultimatelyconcludedand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

 

Keyswords:

China,Russia,bilateraltrade,complimentarily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

1绪论1

1.1课题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1

1.2.1研究目的1

1.2.2研究意义1

1.3研究方法与思路1

1.3.1研究方法1

1.3.2研究思路1

2国内外研究现状1

2.1国外研究现状1

2.2国内研究现状1

3中俄双边贸易的历史与现状1

3.1中俄双边贸易的历史1

3.22002年—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概况1

4中俄双边贸易结构分析1

4.1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分析1

4.1.1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结构分析1

4.1.2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商品结构分析1

4.2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俄双边贸易结构1

4.3中俄贸易差额结构分析1

5中俄双边贸易特点分析1

5.1中俄双边贸易总体特征1

5.2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特点1

6结论和对策建议1

参考文献1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1996年叶利钦访华后,中国和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在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十几年来,中俄两国间的关系稳步发展,势头良好。

2010年,梅德韦杰夫总统应邀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发表了关于中俄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十几年来,中俄两国在各领域内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双边贸易稳步增长。

1996年,两国双边贸易总额为68.45亿美元,到了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55.36亿美元。

两年后,普京总统与胡锦涛主席在北京进行会谈。

另外,普京总统还表示,俄方对实现两国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很有信心。

会后,普京总统和胡锦涛主席共同签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事实上,在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经超过800亿美元,达881.95亿美元。

总体看来,中国与俄罗斯在经贸方面的合作增长比较快,双边贸易不断扩大。

同时,由于两国优势产品具有强烈的互补性,中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近十年来中俄双边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分析中俄双边贸易的现状以及结构特点。

第二,基于中俄双边贸易的进出口商品类型以及数量变化,研究中国和俄罗斯双边贸易存在的结构性等问题。

第三,根据考察两国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并展望两国未来的经贸合作关系。

1.2.2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和俄罗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两国的双边贸易备受发达国家的关注。

进一步深化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及各领域内合作,加强沟通协作是稳固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必然要求。

研究两国的双边贸易现状以及结构特点,对促进中俄经贸关系的扩大以及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的。

1.3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研究方法

第一种是文献分析法。

通过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对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的各类文献和论文,并参考网络上的新闻等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中俄双边贸易的结构。

第二种是数据分析。

从数据库查找原始数据,根据数据分析中俄双边贸易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两国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及特征。

另外,通过分析并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对中国和俄罗斯主要进出口产品的结构进行研究,考察两国双边贸易中存在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1.3.2研究思路

在大量翻阅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国际贸易的知识,研究了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现状、特点及发展前景等内容。

论文全文总共可以分为几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

主要内容分成两大部分:

国外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文献和国内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文献。

第三部分是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这一部分总共是两大块内容,一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简单历史以及1992年—2001年的中俄双边贸易概况;二是2002年—2011年中俄进出口总额的数据分析。

第四部分介绍中俄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分析,主要方法是通过一位数的SITC分类,分别研究10类产品的进出口情况以及通过GL指数分析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强弱。

第五部分是中俄双边贸易的特点以及结构分析。

第六部分则是结论与对策建议。

结论可以大致如下:

总体上,两国的贸易存在互补性的特征;如今的中俄双边贸易关系正处在发展之中,并且前景广阔;尽管如此,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两国的双边贸易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中国和俄罗斯互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

随着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有不少俄罗斯的专家、学者以及一些学术机构专门研究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包括经贸关系、政治关系等。

同时,也出版了不少著作,主要包括《俄罗斯的中国现实》(格里布拉斯著,2001年)、《俄中边境地区经济关系》(亚历山德罗娃著,2005年)、《地区视角下的俄中关系》(拉林著,2004年)等等。

《远东问题》是隶属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一份期刊。

在《远东问题》上,学者们会定期发表有关于中国和俄罗斯关系最新研究的文章。

近几年,还有不少学者热衷于中俄经贸历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

《俄国各民族与中国贸易经济关系史》(米·约·斯拉德科夫斯基著,2008年)、《俄中商贸关系史述》(阿·科尔萨克著,2010年)、《十九世纪前的俄中外交及贸易关系》(特鲁谢维奇著,2010年)等等。

RajangMenno(2010)撰文分析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各方面的关系,包括经济贸易关系以及美国在两国关系中的角色。

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大马力发展自身的综合国力,能源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俄罗斯地大物博,矿产、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而中国人口众多,尽管自身的资源条件良好,但是相对于需求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缺口的。

LindaJacobson,PaulHaltom,deanKnoxandJingchaoPen(2011)在《SIPRIPolicyPaper》中分析了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与安全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和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存在的冲突因素与隐患;中国有大量武器从俄罗斯进口,中俄两国在军事方面的进出口情况;石油、天然气、煤炭、核电是中俄两国贸易关系最为密切的几个方面。

俄罗斯学者对于中俄双边贸易结构主要有以下观点:

(1)中俄两国应该加强贸易合作,学者一致认为,这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以及远东地区经济繁荣。

(2)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双边贸易不断深化是大势所趋,两国需要各自做好准备,发现两国双边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对策。

(3)对于中俄经贸合作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给予最大的关注,比如“灰色清关”问题。

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中国和俄罗斯经贸关系的研究著作也有很多,主要包括:

《中俄经贸指南》(刘兴范等著,2006年)、《中俄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陆南泉著,2011年)、《互利共赢的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王殿华著,2011年)等。

山东大学的黄登学先生(2008)在《中国外交》中,基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宏观背景,微观因素,建立基础等各方面的因素,分析了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三种发展前景:

俄方倒向美国,两国贸易关系破裂;中俄建立战略同盟;中俄在与美国的良性互动中发展。

此外,黄教授(2008)还在《NortheastAsiaForum》中详细研究了十多年以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发展前景。

复旦大学的唐朱昌教授在《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2)中分析了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从前为何一直没有走出“不稳定”、“低水平”、“低层次”的怪圈,并详细罗列了其中的影响因素。

同时,还分析了中俄经贸合作的广阔前景。

杨希燕与王笛(2005)共同从贸易结合度、贸易额增长等方面分析了中俄贸易的现状,研究了中俄两国贸易的互补性以及互补贸易的潜力分析。

南京工业大学的王玉芬、刘碧云(2005)以2004年2月俄罗斯强力部门查抄中国商人货物的艾米拉时间入手,引出中俄民间贸易存在的“灰色清关”的问题,研究其历史背景、迟迟未解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陆。

南泉先生在《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趋势与制约因素》(2009)一文中,分析了2000—2008年中俄边境贸易情况,解释了边境贸易向区域合作拓展的必要性,展望了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进展与设想,并且着重于设想的各个情况。

 

3中俄双边贸易的历史与现状

3.1中俄双边贸易的历史

早在17世纪初期,中俄两国间就存在着贸易关系,这个时期的贸易是非正式的。

1689年,两国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自此中俄建立了以该条约为基础的双边贸易关系。

自此之后,中国和俄罗斯(1991年前为苏联)两国间的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有起有伏。

1949年建国之后,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禁运和经济封锁,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苏联(现在的俄罗斯)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占中国对外总贸易的70%左右。

[]其中,与苏联的贸易合作占相当大的一部分。

但是,到了60年代,在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的背景下,1960年,中苏贸易总额同比下降了85%,下降幅度非常大。

接下来是1992年—2002年十年间中俄双边贸易概况。

1991年苏联解体,中俄经贸关系实际上是中苏经贸关系在前苏联解题后的延续。

中国在1992—2001年间对俄罗斯的贸易情况如表3.1所示。

1992年—1993年间,苏联解体初期,俄罗斯经济萧条并进行经济重组,国内商品短缺,中俄双边贸易额由58.62亿美元上升到76.73亿美元,增幅达到30.89%。

1994年—1999年期间,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处在萎缩下滑阶段。

199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仅为50.76亿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33.85%。

虽然在1995年—1999年这五年中,总贸易额有小幅度回升,但均未超过1993年的水平。

1996年,中俄双方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两国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2000年,中俄贸易总额达到80亿美元,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40%。

2001年,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6.69亿美元。

总体来说,在1992年—2002年的这十年间,中国和俄罗斯的双边贸易关系起伏很大。

1994年,双边贸易额同比减少33.85%,而2000年的中俄进出口总额则比1999年增加了39.9%,十年中有三年处于负增长的状态,起伏很大。

在这一时期,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双边贸易关系的变化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苏联解体之初,受到政治局势的影响,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很不理想,甚至常出现国民生产总值负增长的情况。

另一方面,俄罗斯外贸体制、法律体系不完善也阻碍了中俄双边贸易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比如俄罗斯较严格的关税壁垒和进出口限制等。

表3.1:

1992—2001年中国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情况

年份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出口总额(亿美元

进口总额

(亿美元)

增长率(%)

1992

58.62

23.36

35.26

--

1993

76.73

26.92

49.81

30.89

1994

50.76

15.81

34.95

-33.85

1995

54.64

16.65

37.99

7.64

1996

68.45

16.93

51.52

25.27

1997

61.24

20.38

40.86

-10.53

1998

54.8

18.39

36.41

-10.52

1999

57.2

14.97

42.23

4.38

2000

80.02

22.33

57.69

39.90

2001

106.69

27.1

79.59

33.33

数据来源:

联合国商品统计数据库

3.22002年—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概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水平的提升一级俄罗斯经济的逐渐恢复,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也开始活跃起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快车道。

[]

2002年,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达到119.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自2002起,中俄双边贸易总额连续七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接近30%。

其中,2007年的同比增长率最高,增长幅度达到44.43%,当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额为482.19亿美元。

2008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达到569.09亿美元,是2002年贸易总额的4.78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世界经济状况普遍低迷,这对中俄双边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表3.2可以清楚地看到,2009年的中俄贸易总额仅为387.97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了31.83%,降幅相当大,是前后五年间双边贸易额的最低点。

金融危机对中俄两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并没有持续太久,2010年中俄进出口总额迅速回升,达到555.26亿美元,增幅为43.12%。

2011年贸易总额再创新高,为792.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75%,突破800亿美元势在必得。

表3.2:

2002年——2011年中国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情况

年份

进出口总额

出口量

进口量

贸易差额

单位:

亿美元

增幅(%)

单位:

亿美元

增幅(%)

单位:

亿美元

增幅(%)

单位:

亿美元

2002

119.28

11.8

35.21

29.92

84.07

5.64

-48.86

2003

157.58

32.11

60.3

71.26

97.28

15.71

-36.98

2004

212.25

34.69

90.98

50.88

121.27

24.66

-30.29

2005

291.01

37.11

132.11

45.21

158.9

31.03

-26.79

2006

333.86

14.72

158.32

19.84

175.54

10.47

-17.22

2007

482.19

44.43

285.3

80.2

196.89

12.16

88.41

2008

569.09

18.02

330.76

15.93

238.33

21.05

92.43

2009

387.97

-31.83

175.14

-47.05

212.83

-10.7

-37.69

2010

555.26

43.12

296.12

69.08

259.14

21.76

36.98

2011

792.66

42.75

389.03

31.38

403.63

55.76

-14.6

数据来源:

联合国商品统计数据库

 

4中俄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4.1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4.1.1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结构分析

表4.1列出的是2002年至2011年的10年间,按照一位数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的中国从俄罗斯的商品进口额的情况。

2002年—2010年间,除了第九类未分类的其他产品之外,中国对其他九类产品的进口总额均呈上升趋势。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以及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其中,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增长最快,进口量最大。

在2008年,中对俄矿物燃料等的进口额突破100亿美元,总额达119.47亿美元。

在十年间,中国对俄罗斯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进口总额从2002年的12.84亿美元到2011年的229.23亿美元,增加了近17倍。

据统计,2005年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及其制成品出口额为43.9亿美元,占俄对中出口总额的39.4%,同比增长52.6%。

俄罗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尤其盛产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产品。

由此可见,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多为俄罗斯的优势产品。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额最少的是SITC4,即动植物油、脂及腊,在2011年进口最多时,进口总额仅为353929美元,在两国双边贸易中微不足道。

按照SITC的两大类,可以将其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代码0—4类为初级产品,5—8类是制成品。

按照SITC三大类可以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即代码0—4类,劳动密集型,代码为6和8,以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代码为5和7。

本文将按照SITC的两大类进行分类,通过对比中国和俄罗斯双边贸易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来分析其商品结构。

2002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差不多,工业制成品占当年进口总额的比例略大,为55.39%。

从2003年开始,随着进口总额的迅速增加,初级产品占进口总额的比例大幅上升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200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0—4类初级产品进口额比上一年同比增长65.14%之多,占当年进口总额的62.11%。

这一快速增长的形势一直持续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

2009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初级产品总额虽然较2008年有所下降,进口额为150.52亿美元,但仍大大超过当年5—8类制成品的进口总额62.78亿美元。

2010年开始,中方对俄方进口情况有所反弹。

2011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初级产品总额为331.57亿美元,占当年进口总额的82.15%,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额仅为71.9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7.83%。

中方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特征明显:

以初级产品为主。

表4.1:

2002年—2011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商品结构概况(单位:

亿美元)

年份

SITC0

STIC1

STIC2

STIC3

STIC4

STIC5

STIC6

STIC7

STIC8

STIC9

2002

6.71

0.002

16.52

12.84

4.85E-05

14.54

14.66

16.77

0.60

1.42

2003

7.06

0.001

17.59

20.96

1.49E-05

12.98

25.26

12.27

0.77

0.38

2004

8.42

0.003

25.02

41.88

6.50E-07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