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6160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docx

版高考地理刷题首选卷含新题有解析专题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专题13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018·贵州凯里一中模拟)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江苏省流动人口总规模在2000~2010年中增加了95.4%,而以长江为界的苏北和苏南流动人口格局不同,苏北地区流动人口持续向地级城区、县(市)级城市集聚,农村输出人口减少;苏南地区城镇流入人口快速增加,农村流入人口普遍增加。

据此回答1~2题。

1.[考向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促使江苏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B.经济因素

C.交通发展D.气候因素

答案 B

解析 促使江苏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人口总是向经济水平高,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的地区迁移,B项正确;江苏人口流动是自发性的,国家政策、交通发展为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不是主要因素,A、C两项错误;与气候因素无关,D项错误。

2.[考向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与苏北相比,苏南地区农村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原因有(  )

①乡镇企业繁荣 ②交通通达性较好 ③农村环境优美宜居条件好 ④经济发达逆城市化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与苏北相比,苏南地区农村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原因有乡镇企业繁荣,需要的劳动力多,①正确;交通通达性较好,便于人口流动,②正确;流动人口主要目的是务工,③错误;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④错误。

(2018·江西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3.[考向 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考向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 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 ③科技水平低 ④对外开放程度低 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 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北部和南部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不大。

(2018·广东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考向 人口迁移的特点]上海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  )

A.20~24岁B.25~29岁

C.30~34岁D.35~39岁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20~24岁。

6.[考向 人口迁移的影响]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大幅下降B.死亡率迅速上升

C.大量年轻劳力流入D.大量老龄人口迁出

答案 C

解析 上海的老龄化程度下降快与大量年轻劳力迁入有关。

7.[考向 人口迁移的特点]目前上海市流动人口正处在(  )

A.劳动力个体流动阶段B.老人跟着孩子流动阶段

C.夫妻带着孩子流动阶段D.农村流动人口回流阶段

答案 A

解析 目前流入上海的人口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主要是个体劳动力。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018·山东枣庄二模)下图为2011~2015年苏州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变化趋势图。

读图回答8~9题。

8.[考向 人口迁移的原因]2011年苏州市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迁出数量激增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众多

答案 D

解析 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读图可知,2011年,苏州人口机械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说明苏州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为人口净迁入区。

苏州劳动密集型产业众多,劳动力需求量大,吸引外来人口迁入,D项正确。

9.[考向 人口迁移的原因]2011年后苏州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持续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A.政府有效调控房价的上涨

B.户籍管理制度趋严

C.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D.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答案 C

解析 苏州经济发展快,随着地价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逐渐升高,不再适合在该地发展,因此该地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从而导致迁入人口数量减少,故C项正确。

(2018·广东一模)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比2015年减少了171万人,这是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但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10~11题。

10.[考向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B.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

C.极端自然灾害频发

D.地区间发展差距缩小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在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下降,但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说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减小的同时,城市化水平在提高,也就是部分流动人口已经转变为城市居民。

11.[考向 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市人口增长率上升

B.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C.农村的留守问题得到解决

D.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减少

答案 A

解析 我国流动人口主要是从乡村向城市流动,因此城市人口增长较快,A项正确;城市等级不会因人口流动而发生改变,城市服务功能不会发生改变,B项错误;我国人口流动导致农村的留守儿童出现,C项错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增大,D项错误。

(2018·北京丰台模拟)下表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人口数据,其人口密度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当。

完成12~13题。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乡村人口/万人

2303

2256

2216

2177

2104

城镇人口/万人

1176

1213

1269

1325

1404

总人口/万人

3479

3469

3484

3502

3508

人口自然增长率/‰

7.41

6.38

6.31

5.9

5.8

12.[考向 人口分布]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

A.贵州省B.青海省C.江苏省D.上海市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知,该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密度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当,说明该省级行政区域不可能是青海省和上海市,故B、D两项错误;根据其城市化水平约为40%,可以判断该省级行政区域不可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故C项错误;贵州省位于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最有可能,故A项正确。

13.[考向 人口迁移的特点、城市化进程]该省级行政区域(  )

①总人口数持续增加 ②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

③人口流出现象严重 ④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据上题可知,该省级行政区域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发展的潜力较大,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故②正确;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人口流出现象严重,故③正确;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故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④正确;据图中数据可知,总人口数波动增加,故①错误。

综上,B项正确。

(2019·湖南邵阳联考)下图为我国春运期间各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流出、流入首位流(单纯基于一省人口的总流出或总流入的强度)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的粗细代表流入和流出强度。

读图,完成14~16题。

14.[考向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示反映出影响人口首位流指向的主要因素有(  )

①空间距离 ②交通方式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地形阻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流出首位指向省和流入首位指向省以近距离为主,①正确。

流入首位的主要是经济相对发达的省级行政区;流出首位的多是人口较多,经济相对落后的省级行政区,③正确。

故选择C项。

15.[考向 人口迁移的特点]图中甲、乙两省(区、市)分别是(  )

A.山西、青海B.广东、安徽

C.云南、北京D.山东、内蒙古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甲与北京、上海都是流入首位,说明甲经济发达;乙人口主要流向江苏、上海、浙江,说明乙距长江三角洲较近。

结合选项可知,B项正确。

16.[考向 人口迁移的特点]该图说明(  )

A.历史因素对人口流动首位流的影响最大

B.东北地区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最为复杂

C.河南流出人口流向浙江的最多

D.全国各省份流出首位流主要指向北京、天津、上海

答案 C

解析 影响人口流动首位流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东北地区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简单,河南流出人口流向浙江的最多,全国各省份流出首位流具有地区差异。

(2016·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17~18题。

17.[考向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答案 A

解析 人口迁入地的拉力因素通常有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生活教育条件好、气候适宜等,其中,最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上海作为我国发达城市,2015年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说明原来吸引大量普通劳动力的企业已转移或者转型升级,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减少,故A项正确。

食品价格不会短时间内大增,B项错误;随着社会发展,环保要求和环保技术提高,上海环境质量只可能提高,不可能下降,C项错误;交通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D项错误。

18.[考向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外来常住人口由上海流入周边中小城市,说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上海转移到了周边中小城市,就业机会也随之转移,②③正确,故选C项。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2018·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近十年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19~20题。

19.[考向 人口迁移]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始终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故A项错误;外出务工人口数量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使老年人口比例上升,故B项错误;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差距呈缩小的趋势,说明外出务工人口呈减少的趋势,故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C项正确;图示资料不能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D项错误。

20.[考向 人口迁移]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

答案 D

解析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直辖市外出务工人口多,说明该直辖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结合人口数量可知,该直辖市是重庆市,D项正确。

(2018·海南高考)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

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21~22题。

21.[考向 人口迁移的特点]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答案 B

解析 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多,外来务工人口数量少,排除D项;若外出务工人员激增,会导致常住人口明显减少,故B项正确;外出求学人数不会有明显的增加,排除A项;外出旅游人员属于短期人口流动,不能改变常住人口数量,故排除C项。

22.[考向 人口迁移]2013年后该省(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2013年以后,安徽省常住人口持续增加,且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渐明显,故C项正确;随着生育观念的转变,人口出生率会逐渐下降,故A项错误;安徽省经济欠发达,有较多的剩余劳动力,故B项错误;老龄化问题会逐渐加剧,故D项错误。

(共4题,共56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3.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6分)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

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

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材料三 下图为“闯关东”路线示意图。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出现“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

(4分)

(3)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8分)

答案 

(1)相比山东,东北地区有广阔肥沃的土地。

(2)老工业区的衰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3)有利影响:

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

不利影响:

环境、资源压力增大,带来交通、住房、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解析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无论是过去山东人“闯关东”,还是现在东北人“雁南飞”,都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时代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人口迁移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在分析的过程中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4.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6分)

(2)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4分)

(3)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除可以用上图表示外,还有其他形式,如下面所示。

请再设计一种新图形来表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4分)

答案 

(1)甲国人口向乙国迁入。

甲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乙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

(2)甲国:

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

乙国:

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3)图略,要求图例或注记正确,图形美观。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读出甲、乙两国三个年龄段人口的比重,再分析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甲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乙国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由此可判断出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方向。

(2)题,甲国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乙国人口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第(3)题,人口结构图还可以用扇形图、饼状图、横向柱状图等形式,画图合理即可。

25.(2016·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3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5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

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

答案 

(1)(地理位置)邻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

理由:

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不该限制。

理由:

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

解析 第

(1)题,结合图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几个省份的共性分析。

(2)题,从河南、四川、湖北3省份到北京、上海、广州的距离、人口总量及文化特性等方面分析。

第(3)题,先明确观点,若限制外来人口从人口迁移对输入地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若不限制则从人口迁移对输入地的有利影响角度回答。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2011年以来的叙利亚内战引发了严重的难民危机,大量叙利亚难民涌入欧洲。

下图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科斯岛属于希腊,位于爱琴海的东南部,距离土耳其西南部海岸约20km,是叙利亚难民进入欧洲的最近通道。

材料三 2016年2月共有67797人在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申请避难,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

2016年1~2月德国接收的难民人数已超过10万人。

(1)从气候角度分析叙利亚难民经爱琴海进入欧洲可能遇到的危险。

(6分)

(2)德国应不应该接收大量的难民?

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6分)

答案 

(1)途经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气候炎热干燥,难民在船舱中容易因中暑、缺少淡水等原因而生病甚至死亡;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海上风浪大,易发生沉船事故。

(2)应该。

理由:

接收大量的难民,可以增加德国的劳动力数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德国经济发展。

不应该。

理由:

接收大量的难民会影响德国的社会安定;难民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会加重社会负担。

解析 第

(1)题,难民大多通过偷渡的形式进入欧洲,加之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所乘坐船舶的质量较差、乘坐环境较差,因此容易受航行海域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影响。

(2)题,本题为开放型问题。

若答应该,则应分析人口迁入对德国的有利影响;若答不应该,则应分析人口迁入对德国的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