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6243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5文具的家 导学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5文具的家导学案

本组教材围绕“明理”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等。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课题

内容简说

《文具的家》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文字活泼,富有童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课文主要写主人公贝贝由于年纪小而经常丢文具,在妈妈“让文具回家”的教育下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的故事。

教育孩子们要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一分钟》

《一分钟》讲的是主人公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动物王国开大会》

这篇课文的故事非常有趣,写的是动物王国要开大会,狗熊一连通知了四次,每次都要用大喇叭喊十遍,动物们才听明白。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一定要在先搞清楚弄明白的基础上再去做,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四幅插图五段文字,通过小猴子喜新厌旧,最终一无所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要懂得知足,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贪得无厌,三心二意,否则最终将一无所获。

1.会认59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好句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明理做人。

1.会认59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明理做人。

15.《文具的家》…………………………………………………………2~3课时

16.《一分钟》…………………………………………………………………2~3课时

17.《动物王国开大会》……………………………………………………2~3课时

18.《小猴子下山》……………………………………………………2~3课时

语文园地七…………………………………………………………2~3课时

本单元的教材都是一些小故事,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故事中如何明理,所以朗读好课文非常重要。

具体步骤是: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问题。

2.听后回答思考题。

3.摆好正确的读书姿势和课件里的叔叔阿姨或老师进行比赛,看谁读得好。

小学生善于模仿,运用课件或教师范读课文,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5.文具的家

课题

文具的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我们都有一个家,而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爱护文具,让文具回“家”。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看一看文具的家吧!

学前准备

捡到的学习用品,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文、次、找、平”4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13个生字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捡到的学习用品。

(教师)

2.制作字词卡片,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

(用时:

5分钟)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

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

文具们可伤心了!

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

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

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

提示:

“具”里面是三横。

1.认读生字“文”“具”。

2.再齐读课题。

1.认真倾听,快速回答问题。

2.认读生字“文”“具”,同桌互读,指名读,相互正音,并组词。

3.齐读课题。

4.用“文具”说句子,全班交流。

1.我会组词。

2.我会选。

文闻

()具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用时:

10分钟)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

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同法认读生词。

5.反馈指导:

(1)文具、丢、时候、仔细、平平安安、伙伴。

(2)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

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认读生字,并快速从自制的生字卡中找到认读的生字,看谁认得快。

4.同法认读生词。

5.比赛认读生词,评出认读冠军。

3.认读生字。

jùdiūnǎpíngxiēzǐcì

丢具些仔平次哪

ràngxīnjiǎnsuǒchátā

新每所检她查

4.连线组词。

文每平仔所书

天具细时包以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用时:

10分钟)

让我们打开书来读一读吧。

读之前听清要求。

(自由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不要丢字、添字,把字音读正确。

(2)要把课文读通顺,声音要洪亮。

检查朗读。

1.大家读得很认真。

一齐告诉老师,这篇课文分几段。

(个别读)

好,老师就请6名同学来读一读,展示一下。

谁试一试?

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儿进行评价。

开始。

2.读文,师生评议:

是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3.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4.交流:

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1.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不要丢字、添字,把字音读正确。

2.六个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3.评价六个同学的朗读。

4.回答老师的问题,并完成课件出示的课文主要内容的空。

5.交流自己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师边听边指导。

5.我会说。

本文写的是一个名叫()的小朋友,因为粗心大意,不爱惜自己的(),在()的帮助下,改掉了粗心的毛病,每天都自己检查书包,变成了一个爱惜()的好孩子的故事。

6.我会读下面的长句子。

  

①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②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

四、再读课文,指导生字书写。

(用时:

10分钟)

1.全班齐读课文,师做相应的指导。

2.认读生字卡:

文、次、找、平。

并组词。

3.老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找”的书写,把这个字和生字“我”作比较。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老师边巡视边提醒。

5.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1.全班齐读课文。

2.认读生字卡:

文、次、找、平。

并组词。

3.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描红。

4.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7.给下列字注音。

具新  

平仔  

检查  

次找

8.我会写。

五、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用时:

5分钟)

1.把四个生字文、次、找、平各写两遍。

2.读课文,思考:

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认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这节课老师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帮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沟通,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识、情感、经验。

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就会时时处处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新词。

正确、规范地书写“办、让、包”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办、让、包”3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

(用时:

5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组织开火车认读词语。

1.引导认读生字。

2.开火车认读词语。

9.听写生词。

一次太平找东西语文

二、品读课文。

(用时:

25分钟)

1.过渡: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熟读课文了,那么,我现在找个同学读读课文,看看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儿进行评价。

3.全班评价。

4.师范读:

你们听得真认真呀,评价的很好。

同学们读的真不错,老师都想读了。

我读的时候还要认真听,想一想,贝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呢?

5.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吧。

6.师总结:

贝贝真是一个马虎的孩子,你看现在的贝贝好狼狈呀,文具丢的到处都是。

“丢”是什么意思?

贝贝什么都丢,真是又让人生气,又让人着急。

谁来读一读?

我们着急就是因为她什么都只用一次就丢了,你把“一次”,“一回”读得很重,很准确。

谁再试一次?

7.出示课件,师:

哎,“贝贝一回到家,……”她真不爱护自己的文具。

后来是谁帮助了她呢?

8.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妈妈是怎样教育贝贝的呢?

9.全班交流理解:

(1)妈妈的话要怎样读?

(2)“平平安安”是什么意思?

(3)文具的“家”在哪里?

10.讨论交流以上问题,师指导朗读妈妈说的话,自由练读,指名读,读出妈妈和蔼可亲,语重心长的语气。

11.师总结:

贝贝和你们一样,也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小文具的家呀。

可是,光有文具盒是不够的,关键是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我们来看看贝贝是怎样做的,她变成了什么样的孩子?

自己读一读吧!

12.指名读第6自然段,重点讨论贝贝是怎么做的。

理解重点词语“仔细”。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儿进行评价。

2.全班评价。

3.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注意把话说完整,强调:

马虎

4.生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注意读通顺,读流利。

  

5.指名读1、2自然段,边想象贝贝随手扔东西的情景,边看看我们该怎样读好这两个自然段。

6.再次指名读1、2自然段,注意读好“一次”,“一回”两个词。

7.齐读一二自然段,想想我们平常也是像贝贝这样吗?

8.观看课件,看看贝贝到底是怎样不爱惜文具的。

反思自己,组内交流我们从此该怎样做。

9.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全班交流评价。

10.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妈妈的话要怎样读?

(2)“平平安安”是什么意思?

(3)文具的“家”在哪里?

11.生交流以上问题。

并以各种形式练读妈妈说的话,读出妈妈和蔼可亲,语重心长的语气。

12.指名再次朗读第五自然段。

13.自由读第6自然段,看看贝贝听了妈妈的话明白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14.学生交流贝贝是怎么做的,并结合课文理解“仔细”的意思。

练习用“仔细”说话。

15.齐读第六自然段。

 

10.口头组词。

具()丢()  

哪()每()  

文()仔()  

找()次()

11.我会一字组四词。

12.我会读下面的长句子。

①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呀?

②你要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13.我会用“仔细”说一句话。

仔细——

三、总结全文,指导写字。

(用时:

10分钟)

1.齐读全文,边读边思考:

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2.生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师板书。

3.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5.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全班展示。

1.生齐读全文,边读边思考:

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2.生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3.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4.仔细观察教师范写。

5.描红、临写。

6.全班展示。

14.我会写。

办让包

15.比一比,组词。

次()吹()  

办()力() 

找()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饶有兴趣的读、想、议、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课文。

《文具的家》课堂教学片段

再读课文

师:

你们听得真认真呀,评价得真好!

同学们读的真不错,老师都想读了。

我读的时候还要认真听,想一想,贝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呢?

生:

马虎、不认真。

师: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读一读吧。

(把书扣上,动作)

师: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读一读吧。

师:

贝贝真是一个马虎的孩子,你看现在的贝贝好狼狈呀,文具丢的到处都是。

“丢”是什么意思,我们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生答)

师:

贝贝什么都丢,真是又让人生气,又让人着急。

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

谁再试一次?

(指名读)

范读:

(2~6自然段)

师:

哎,“贝贝一回到家,……”她真不爱护自己的文具。

后来是谁帮助了她呢?

对了,妈妈是怎样教育贝贝的呢?

生:

仔细认真。

师:

喔,“仔细”是什么意思?

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方法来记住它呢?

(指名答并讨论识记字词的方法)

师:

贝贝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每天放学的时候都这样做。

谁来读一读这个词?

(生读)

师:

你注意到了轻声的读法,读得真准确。

谁再读?

(个别读、齐读)

师:

贝贝要检查它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已经”回家了,谁来读一读?

(个别读)

师: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已”有一个双胞胎兄弟,长得可一样了。

看谁是火眼金睛把他俩分出来,仔细辨一辨并组词。

师:

贝贝可真变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体会一下她的认真吧。

(自由读、指名读)

指导:

(1)“仔细检查”你读得真好,贝贝做得真棒。

你把“每天”读得很重,让我知道了贝贝坚持得很好。

“都”要重读,贝贝一个文具都不丢了,所有的都回家了。

文具们都回到“自己的家”了,我真替它们高兴。

(2)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让我们再读一读,然后男生、女生比一比,看看到底谁最棒!

你们的水平太高了,怎么办呢?

并列第一吧。

好,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

(3)贝贝现在做得可真棒,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书包里的小伙伴们!

打开书,齐读第七段。

(4)贝贝终于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了,我们真替她高兴。

同学们也应该向她一样,做到“爱护文具”(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