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6819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高考总复习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分析和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理解并会分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提高生物学实验素养

【要点梳理】

考点一、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实验原理:

提取原理:

光合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色素。

分离原理:

用纸层析法分离,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低的色素扩散速度慢,这样,在扩散的过程不同的色素会分离开。

2.实验材料:

新鲜的绿色叶片(如菠菜的绿叶)

 注意:

一定要选取新鲜、浓绿的植物叶片,这样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高。

3.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①色素的提取(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并研磨)

      (注意:

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

正常情况下获得的色素提取液应为深绿色)

 ②制备滤纸条(滤纸条的一端要剪去两角,并在这端用铅笔画线)  

③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细线,干后再重复画一两次)   

        (注意:

所画滤液细线一定要细而直,且色素含量高。

操作时要重复画线,画线要迅速,等滤液风干后再重复画,以防滤液扩散开使滤液线过宽,影响分离效果)

④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在试管中倒入层析液,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放入试管中) 

           (注意:

试管中的层析液高度不要接近或超过滤液细线所处的高度,即

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以防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而导致实验失败。

⑤观察并记录结果

4.实验结果:

叶绿素b

滤液细线

叶绿素a(最宽)

叶黄素

胡萝卜素(最窄)

           

 

考点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典型实验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分析和设计388586萨克斯的实验: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1864年,德国萨克斯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将叶片在暗处放置一段时间

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

用碘蒸气熏蒸该叶片,观察结果。

发现有光照的部分呈深蓝色,遮光部分无颜色变化

 

(2)实验分析:

①实验目的:

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②实验自变量:

是否有光照

 注意:

找到自变量有助于分析实验目的(如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实验目的便是研究光照强度对某过程的影响;自变量为是否提供水,实验目的便是研究某过程与水的关系)

③暗处理的目的:

暗处理,又叫做饥饿处理,可消耗掉叶片中本来含有的有机物,避免其对实验

结果造成影响。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分析和设计388586恩格尔曼的实验: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

可提供二氧化碳

            

将含有好氧细菌和水绵的临时装片            实验结果:

好氧细菌只

放在无空气的黑暗环境中,               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

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的部位集中

(2)实验分析:

 ①实验结论:

叶绿体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

 ②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

 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做为实验材料:

水绵的叶绿体较大,而且呈细长的带状,有利于观察叶绿体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可释放O2,将植物和好氧细菌一起培养,可直接观察到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可精准地研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3.1941年,美国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

用18O标记H2O和CO2,进行两组实验:

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释放出来的氧气为O2

另一组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出来的氧气为18O2

(2)实验分析:

①实验目的:

探究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的来源。

②实验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用18O标记H2O或CO2中的氧原子

③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注意:

应检测最先释放出来的氧气。

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反应物,又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如果检测时实验已进行了较长时间,则不能保证释放的氧气仅来自实验者提供的水,也可能来自于光合作用生成的水,而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可以进入光合产物水中,这样第一组释放出来的氧气便可能含有18O2,第二组释放出来的氧气便可能含有O2,实验结果便有了误差。

  4.1945年,美国卡尔文的实验

①实验目的:

探究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变成有机物的途径

②实验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用14C标记CO2,检测光合作用过程中放射性14C在不同化合物中出现的顺序。

③实验结论:

卡尔文循环(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变成有机物的途径)

     CO2+C5    2C3      C6H12O6

     C5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例1.分别在A、B、C3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照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3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

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处理

A

B

C

二氧化硅(少量)

碳酸钙(少量)

95%乙醇10mL

蒸馏水10mL

注:

“+”表示加该试剂;“—”表示不加该试剂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原因是。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为,原因是。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为,原因是。

【答案】(1)黄绿色;没加碳酸钙,部分色素受到了破坏; (2)近乎无色;未加乙醇等有机溶剂,色素不能溶解;  (3)深绿色;加入的二氧化硅可加速研磨,加入的碳酸钙可使提取到的色素免受破坏,加入的乙醇可使色素溶解;

【解析】提取色素时,提取液的正常颜色为深绿色,提取时需加入二氧化硅(加速研磨)、碳酸钙(色素存在的环境偏碱性,而细胞中有酸性物质,加碳酸钙可维持碱性环境,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及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提取过程。

举一反三:

【变式1】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的位置和名称。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

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

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

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请简述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最下面的叶绿素b  (2)吸收光谱  

(3)实验分2组:

(正常的绿叶和已变黄的叶片为实验材料)

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等、大小相近的已变黄的叶片(实验组)和尚未变黄的叶片(对照组)为实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再次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比较这两种叶片各种色素的组成及含量后,得出结论。

对照组自上而下将出现4条色素带,颜色依次为:

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若实验组只有最上面的2条色素带,则乙同学假设成立,若实验组出现4条色素带,且最上面2条色素带均明显宽于对照组,则丙同学假设成立。

           

 

类型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例2.(2015安徽高考)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答案】C

【解析】CO2的固定是CO2与C3在酶的催化下合成C5的过程,不消耗能量,所以A错误,.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所以C正确。

【总结升华】本题以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的图解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掌握程度,光合作用属于高频考点,需要掌握扎实。

举一反三:

【变式1】将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片叶。

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叶片置于黑暗中两天的目的是使叶片脱色

B.要研究叶绿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Y和W部位

C.X和Y两部分显色结果对照,能证明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

D.显色后X为蓝色,Y和Z为棕黄色

【答案】D

【解析】该实验中,只有X部分满足光合作用的条件,显色后只有X部分为蓝色;将叶片置于黑暗中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本来含有的有机物,避免其影响实验结果;要研究叶绿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应是X和W部位;玻璃瓶中放置有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所以X和Y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二氧化碳,两部分显色结果对照能证明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总结升华】本题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萨克斯的实验有关,还需掌握光合作用的条件,经过认真的读图审题便可得出正确答案。

例3.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答案】B

【解析】水绵需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要提供光照,要证明叶绿体有放氧功能,为避免空气中本来含有的氧气的影响,需要无空气的环境,NaHCO3可分解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总结升华】解答本题只要清楚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恩格尔曼的实验即可。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

对照装置。

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

 

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答案】B

类型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其它实验

例4.为证实“CO2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必需原料”,某同学制定了下列实验方案:

①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漏气。

②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

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③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片叶,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将已脱色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特异颜色反应出现。

该实验方案有几项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答案】有3处明显错误:

(1)实验步骤②中暗室内用红色安全灯是错误的,应改为绿色安全灯

(2)实验步骤⑤中的“葡萄糖”是错误的,应改为淀粉

(3)没有设置对照。

设置对照的做法是:

A.装置同题干中的步骤①,但玻璃罩内用同一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另一株植物代替题干中植物;用一杯清水代替NaOH溶液

B.将上述植物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

暗室内装有绿色安全灯

C.重复题干中的③、④及改正后的⑤

【解析】安全灯可用于暗室中的照明方便实验,但不可用红色灯,应用绿色灯,因为植物可吸收红光,但不吸收绿光;碘液是用来检测淀粉的;一般情况下,生物实验要设置对照;

【总结升华】解答本题需要生物基础知识及良好的实验素养,要注意实验素养的培养。

举一反三:

【变式1】将一株绿色植物置于密闭锥形瓶中,如图甲所示。

在连续60分钟监测过程中,植物前20分钟以固定的光照强度持续照光,其余时间则处于黑暗中,其他外界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瓶内CO2浓度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据此分析可知(  )

     

A.最初10min内,瓶内CO2浓度逐渐下降,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B.第20~30min内,瓶内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呼吸作用逐渐增强

C.第40~60min内,瓶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大致相等

D.瓶内植物在照光时段内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平均为90ppmCO2/min

【答案】D

【解析】D正确:

从图中可看出,0min时CO2浓度为1750ppm,20min时CO2浓度为150ppm,60min时CO2浓度为550ppm,

照光时间即0~20min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

(1750-150)/20=80ppmCO2/min,

20~60min时无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速率为:

(550-150)/40=10ppmCO2/min

所以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80+10=90ppmCO2/min。

A、B、C错误:

只要进行光合作用,CO2浓度便会下降,CO2浓度逐渐下降不能说明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所以A错误;由题意知20min后无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B、C错误

例5.(2014全国大纲卷)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表示了________对某种C3植物和某种C4植物____________的影响。

当光照强度大于p时,C3植物和C4植物中光能利用率高的是________植物。

通常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增加________的面积,补充______气体等。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4植物吸收的CO2被固定后首先形成______________化合物。

(3)C3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这两种物质在叶绿体内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

NADPH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其在暗反应中作为______剂,用于糖类等有机物的形成。

【答案】

(1)光照强度(1分)光合作用强度(1分)C4(1分)光合作用(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CO2(1分)

(2)四碳(或C4)(1分)

(3)囊状结构薄膜(或类囊体薄膜)(1分)还原型辅酶Ⅱ(1分)还原(1分)

【解析】

(1)根据图示的横、纵坐标可知,该图表示了光照强度对C3和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光照强度为P时,C3植物已达光的饱和点,而此时C4植物还没有达到光的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大于P时,C4植物对光的利用率更高;在一定光强强度下,可通过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CO2的浓度来提高光能利用率。

(2)与C3植物不同的是,C4植物具有C4途径,其吸收的CO2被PEP(C3)固定后首先形成C4(四碳化合物),能通过对CO2的利用提高光能利用率。

(3)因为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因此ATP和NADPH也在该部位形成,其中NADPH又称为还原型辅酶Ⅱ,简写为[H],在暗反应中作为还原剂。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举一反三:

【变式1】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麦的麦穗有无与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完成实验设计和分析。

(1)实验原理:

光合作用的速率大小可通过来确定

(2)实验步骤:

第一步:

在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下,观察并记录经过光照两小时           

     ;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的对照组为。

(4)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则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则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则

(5)本实验除了题目中涉及到的控制因素外,为了保证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和可靠,你认为还应注意做到____________

【答案】(1)单位时间内O2的产生量(或单位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  (2)有色液滴的移动距离;剪去麦穗;在与第一步相同的条件下,再让小麦进行2小时光照,观察并记录有色液滴的移动距离;  (3)有麦穗组  (4)有无麦穗,有色液滴的移动距离相等;有无麦穗对光合作用速率无影响;无麦穗时比有麦穗时,有色液滳的移动距离大;有麦穗减缓了叶片光合速率;无麦穗时比有麦穗时,有色液滳的移动距离小;有麦穗增大了叶片光合速率;(5)选取多株小麦同时实验(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设计的是自身对照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为同一株小麦,用O2的产生速率表示光合作用速率,O2产生的越多,有色液滴的移动距离越大,光合作用越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