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6920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docx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联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100分钟卷面分值:

12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2、冯天瑜在《“民本”与“尊君”(论纲)》一文中指出:

“到了皇权社会末世,传统的民本主义在某些具有异端倾向的论者那里提升到新阶段。

明末清初的‘新民本’超越固有民本主义的所在颇多”,据此判断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①传统民本思想主要内涵是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为民服务

②“新民本”思想主要内涵是批判君主专制

③从“传统民本思想”到“新民本”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为由服务君权到批判君权

④“传统民本思想”与“新民本”思想都为封建统治服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

4、右图为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

下列对该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说法正确的是()

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5、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但其言论与行为往往令一些人难以理解。

观察思考胡适下列言行,你认为其出现的原因是()

A.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占主导地位

B.封建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已不占主导地位

C.当时中国社会的婚俗习惯尚未发生变化

D.既受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又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6、有学者指出:

“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

‘甲午战争’便是一级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

”其中“另一阶段”的含义是 ()

A. 政治民主化B. 经济工业化 

C. 思想理性化 D. 军事近代化 

7、孙中山说:

“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

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要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C.处理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D.认识到工农阶级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8、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这表明()

A.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符合国情

C.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D.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

9、邓小平说: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②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下面是某班学生在整理过去错题中的一道题目:

题干、组合选项、正确答案分别如下。

()

题干:

下列有关“______”的不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

组合选项:

①前者压抑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后者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答案:

根据选项及答案判断该题比较的应该是

A.春秋战国儒学和文艺复兴B.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

C.宋明理学和启蒙运动D.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11、马丁•奥芬巴赫曾说:

“一句民间格言说得很风趣,不是吃得好,就是睡得香。

在这个具体事例中,新教徒愿意吃得好,而天主教徒则求睡得安稳,新教徒面向餐桌和资本主义,天主教徒则背向餐桌和资本主义。

”对马丁•奥芬巴赫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新教的世俗精神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B.“愿意吃得好”是指责新教徒贪婪而缺乏精神追求

C.“求睡得安稳”是指责天主教徒懒惰

D.天主教精神可以纠正资本主义泛滥的物欲

12、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

“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

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

”贝尔纳旨在说明()

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13、某一美术流派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

下列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14、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下列选项中违背该思想的有()

A.“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

B.“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

C.“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于郊”

D.“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15、雍正皇帝曾说:

“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

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

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

”下列对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解读有误的是(  )

A.最早提出者是商鞅             B.具有端正民风的目的

C.用法律手段强行推进            D.妨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6、“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前言》)这一要求反映的是()

A.全球史观B.革命史观C.文明史观D.社会史观

17、《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关于上述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②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③世界市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④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③④

18、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

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B.1400—1600年拉美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C.16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

19、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提到“(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

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对于“旧工业”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旧工业”的出现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旧工业”的代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

 C.“旧工业”的代表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

 D.“旧工业”衰落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0、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

下表是“百年张裕”1892~1915年发展大事年表(部分)。

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发展大事

1892年

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1912年

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年

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A.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B.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C.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D.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

二、材料题:

本大题共计60分。

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

21、(12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学、科技和艺术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二程说:

“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所以,二程的“理”也包括自然之理。

而且程朱理学不仅讲“理”,还讲“即物穷理”。

这些思想对后世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

刘完素的《伤寒直格方》开头第一句便是“习医要用直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凡例》中也说:

“(本草)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

——摘编自乐爱国《儒家自然观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材料三右图为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画中题诗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以儒家的哪一主张作为标准对古诗进行了删减,并指出其主要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文中的“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对后世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的程朱理学思想有哪些?

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体现宋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

(至少两例)(4分)

(3)材料三中的《墨竹图》代表中国古代绘画的哪一表现形式?

其突出特征是什么?

画中的题诗反映了儒学所推崇的哪一思想内涵?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1分)

22、(12分)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和欧洲文艺复兴同属早期启蒙文化,有着相似的历史使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欧洲文艺复兴的使命之一是摆脱宗教教义的束缚,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烦琐和空疏,把人们的视线由虚渺的“天界”拉向真实的“人间”……从这一意义上说,由“虚”走向“实”,是欧洲文艺复兴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动向。

无独有偶,在中国的明清之际,也兴起了清算明代学术的空疏。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材料三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物,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

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14~17世纪),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批判对象与文艺复兴有何不同?

(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明清之际思想家针对“空疏的学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2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的理由。

(2分)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物,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这一观点的理由。

(4分)

23、(12分)东西方文明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冲突也有融合。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以“多元化的东西方文明”为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学习。

探究一:

异曲同工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

孟子说: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探究二:

分道扬镳

材料二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探究三:

西学东渐

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拉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

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探究四:

中国特色

材料四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

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相同点。

(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西方文明“分道扬镳”的根源是什么?

(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近代人文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

(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分)毛泽东认为的完成中国革命任务需要经过怎样的阶段?

(2分)

24、(12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国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

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

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

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

——摘编自许纪霖、陈迭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

年份

家数

资本(千元)

创办人或企业代表

1914—1918

63

10658

荣宗敬、荣德生等

1919—1923

65

17627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材料三北伐后的六年,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虽多为人所诟病,但并非无心国家建设。

1929年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始积极施行。

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

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

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数据说明其施行的效果。

(4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材料二: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三:

1763年新兴的西方世界(→欧洲商人的路线)

 ————以上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的“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分)“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

(2分)二者有何内在联系?

(2分)

(3)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西经济形态的不同,并分析这种不同对双方的外贸有何影响。

(4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D

A

B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B

C

C

C

B

D

D

二、材料题:

本大题共计60分。

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

21、

(1)主张:

礼。

目的:

维护统治。

(2分)

地位: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分)

 

(2)思想:

理是万物的本源;格物致知。

(2分)

成就: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任答2点,给2分) 

 (3)形式:

文人(写意)画。

(1分)

特征: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任答1点,给1分)  

内涵:

民本思想。

(1分)

 (4)认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分)

22、

(1)观点:

天下为主,君为客。

(2分)

不同: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文艺复兴批判天主教会。

(2分)

(2)思想主张:

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经世致用。

(2分)

(3)理由:

背景上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内容上都批判禁欲主义反对封建束缚。

(2分)

(4)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只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欧洲启蒙思想家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

(4分)

23、

(1)相同:

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2分)

(2)中国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西方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2分)

(3)条件: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资产阶级形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2分)

实践: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答出任意两个即可得2分)

(4)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答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2分)

阶段:

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2分)

24、

(1)主要原因:

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

(4分)

(2)态势:

民族面粉业继续发展;(1分)

动因:

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实业。

(1分)

影响:

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2分)

(3)政策:

创办国家资本工业;扶植奖励民营轻工业。

(2分)

效果:

轻重工业均得到较快发展,但重工业仍然落后。

(2分)

25、

(1)特点:

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出现了工商业市镇;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

(2分,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

“爆炸性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出其中任意一条即得2分)

(2)含义:

中国——闭关锁国;西方——开辟新航路。

(2分)

联系:

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为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分)

(3)经济形态:

中国是封建自然经济;西方是资本主义经济。

(2分)

影响:

中国实行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西方是对外输出制成品的殖民贸易。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