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7172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docx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精美篇

  《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

(一):

  海之恋

  整理历次旅游的照片,慕然发现我的目光总会在大海上停留许久。

感受她那无边无际的宽广,精深博大的胸怀;欣赏她那极富曲线美的漫长的海岸线,连绵不断的青山环抱着的美丽的海湾;回味踩在她那细幼如婴儿肌肤的沙滩上的感觉,白浪打湿裤腿的喜悦。

还有清澈得像蓝宝石的海面,纯洁得露出一丝丝白云的天空,远观如墨近看如蓝的小岛屿所有的一切犹如一幅不用画笔勾勒、超越人类社会、纯自然的风景画卷。

  我永远都怀念着她,她但是我向往的天堂。

高中时写过一篇关于大海的散文,说自己甘愿做海里的一座灯塔,陪伴着大海,享受大海的爱抚,每个夜晚散发出淡淡的光亮,让大海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语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端详着怀疑着问:

是你写的吗?

因为深深地爱着大海,所以这次作文超常发挥了,难怪老师惊讶。

之后我干脆用睎海为笔名写文章,以昭对大海的仰慕之情。

如今我对大海愈来愈瞻仰,却只敢取大海中的一圈波澜为己用,而且只在深秋。

唯恐需求过多而玷污我对她坚贞不渝的爱。

  大海深处,掩藏着我梦一样的憧憬。

坐在海边的沙滩上,望着湛蓝的海水,五光十色的贝壳似乎要从海底里涌至我的脚跟前;七彩斑斓的珊瑚仿佛要冲破海水的张力跃出海面;绿如翡翠的水草柔柔地从海底向上攀援

  想起海子,想象他悠闲地卧在那间迎着风浪的小木屋门前,晾着柔和的阳光,时而劈柴,时而喂鸡不知觉的我念起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此刻的我,梦幻着能抛开人世间的一切尘嚣,怀着无欲,携着淡薄,牵着浪漫,去天之涯、海之角,追求飘逸自由的生活。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

(二):

  晚秋随想

  十月,晚秋,天气不是很冷,也不热,天空因为湛蓝显得更高,更明亮。

  在季节的交替下,田野开始出现淡淡的黄色,尤其是路边的树叶,黄的可爱。

远山却是绿色的,因为山上种的全是苍翠的松树。

古城的路边,鲜花依然开得娇艳,小河里的鱼儿和往常一样畅快的游动,它们丝毫没有感觉到冬的气息。

从四方街光滑的石板上能够看出这座城的古老,远处悠扬的纳西古乐和现代流行曲混杂在一齐。

人们喜欢回忆过去,但更喜欢现代礼貌。

有人说丽江商业气息愈来愈浓了,古城越来越多的酒吧说明了这点。

昂贵的价钱,换来游客们的笑脸。

但是不要羡慕别人,拉着纳西老奶,围着篝火,在广场上尽情的跳,快乐随处可见。

在丽江,我们找到的是更多的清幽,舒服的空气,灿烂的阳光。

  而晚秋的夜,夜凉如水,比冬少一份沉寂,比夏多几分淡泊。

  院子里的玫瑰开了,花香透过窗户轻轻的飘来,像月光一样弥漫在室内。

把头伸到窗外,却无意看见一只孤燕从房檐掠过,看它匆匆忙忙的样貌,不明白是不是在准备冬天的暖巢?

  打开电脑,打开音乐,却是那首忧郁伤感的歌声:

我再等一分钟,或许下一分钟,看到你闪躲的眼,我不会让悲哀的泪挂满你的脸。

我在等一分钟,或许下一分钟,能够感觉你也心痛,那一年我不会让离别成永远。

  一些淡淡的说不清什么感觉的湿润随着旋律在心底流淌,赶紧关了歌曲,静静的在沙发上呆呆的愣了几分钟。

那些远去的东西,如同大学毕业时的欢送会一样,纯真,善良,不想用世俗的烟雨去诬蔑,而脆弱虚伪的心,再也体会不到明朗流畅的曲调了。

让心的底版多一些清爽与平静吧。

  其实我和很多人一样喜欢在逃避和无法逃避之中循环着,也许是太年轻了,疏狂而轻率的想法总是不堪一击。

满以为用成熟去伪装自己的眼神,激情就不再流淌;满以为只要关掉书签,文字就不再对谁开放。

渐行渐远更生。

自己掩盖不了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感到不快乐,那么唯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词好像已经感觉到快乐的样貌。

  晚秋过后,很多花都要明年才开放了。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从中笑。

西风过后,便是冰雪,那孤傲的梅花和幽兰将在那个季节开放,赏花的情绪是否和今夜一样?

明天,当黎明推开黑夜,是不是又将应对满地落花,那些躺了一地惨淡的花色,像极了那些的苍白的笑容,暴露出压抑过的黑夜的哭泣。

  或许我无需忧虑,虽然总有秋风会去收集落叶,总有冰雪会去封锁长路,但春天它从来没有错过向花容鸟语发出请柬。

就让我们静静地聆听,默默地享受甜蜜的等待吧。

期望有人过了冬天,会更加有朝气。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三):

  槐在五月

  路经日的在脚下蹚着,竟不知有名?

幸偶遇一老先生,告知此为槐花大道,两年前兴修的,向东延至大洞山顶。

  望过去,行列有序的槐树立于路的两旁,葱郁,挺拔,虽未成荫,但也齐列,其间夹着一条宽阔的大道直通山顶,因人迹稀落,异常的清冷。

  心想既为槐花大道,必少不得槐花了。

于是估算着正是槐树开花的时节,恰又逢细雨霏霏,决意冒雨前行去摄槐花,心中早已绘好了《凄迷细雨槐花白》,雨如织,风多情,丝丝细线润无声,难得一意境。

  然往往现实却事违人愿,踏上了槐花大道,只见叶绿,未见花开,大大的失望了,最终只得落落而归。

  记忆中的槐树却也如此,庭前荒处随地可见,不稀罕,大多三株两株的散着,枝枯叶而落,树皮尚又干硬的张裂着,并不起眼。

  可一但进了春,情形就大径相庭,况那春风最是多点物,于是立风而摇的槐,几日未见,竟都变了模样,整株的树都绿了,绿的可爱,令人刮目。

  然又几日未见,那葱绿的圆叶里竟挂上了串串青绿的槐树米,虽隐隐可见,煞也喜人。

  然又不经易的,再次张眼看到的却是一树的白,如蝶粉儿汇聚,令人惊艳。

  许因夜间睡的沉,错过了花开。

看那一夜之间乍开的白,却也想像出那是何等的闹热,噼哩啪啦,跟炸了锅似的,槐树米儿你争我挤。

竟相的吐着蕊,张着瓣,如破茧的粉蝶儿一般的明艳。

一朵朵,颤微微的,招着路人的眼,抛着媚儿去勾着路人腹内的馋虫儿。

  槐树开花了。

于是满口的香溢于两腮,不由的想去品咂那槐花的香甜。

  啪,整条枝儿被折断,是那如黑泥般的小孩儿,正用比槐枝粗不了几分的细胳膊用力的折断的,只见他一手搂着槐,一手举枝高喊:

接好喽。

喊出声透着十足的骄傲。

  于是被摔下的枝如弹簧般的跌落,早有守在树下的同伴,一哄抢了去,紧忙的捋下槐花,装进竹篮里。

  树上的顽童如孙猴儿看景般的观赏着脚下的这一幕,露齿而笑,于是银白的牙齿多了几许的得意,于是更卖力的往高里爬,丝儿不顾刺槐的划拉,啪,啪,啪,一声紧一声的,枝断叶落,片刻地上落下了厚厚的一堆枝儿。

  够了,够了。

  那如黑泥的小孩这才带着不舍的留恋,蹭蹭的从树上滑下来,脸上手上满是划着的伤。

同来的伙伴早已把他的竹篮装满了。

  挎着一篮的喜悦踩着如烟的土回家了。

身后甩下的是满地的落叶,和那一树的断臂殘桓,惨不忍睹。

  去了梗,捡了叶,就连那沾了槐花的手都满是的香,沁人心脾的香。

  撒上干面粉层层裹了粉蝶儿,更白,更胖,如那没抽丝的茧一般躺在屉布上,薄薄的摊着,盖上锅盖,十分八分钟,水气就沿着锅盖的四周氤氲的漫出了一股一股的香气,面粉拌着槐花的清香。

  吸入鼻翼,香,真香。

  拌上香油,调味,于是敞开了肚皮,就着一碗稀薄的面水,连吃带喝,滋润。

  嗝,嗝的打着饱嗝,用舌转着唇边舔了一圈去,还直叫着香。

  更有那馋槐花的人家,大把的捋着槐花用开水焯过,晒干了,以备随吃随用。

  宽宽的房道,没有一户人家拉起院落。

  有一户人家蒸槐花,就会锅香飘四家。

况邻里又交好,槐花也不是甚稀罕物,每蒸了必多蒸了几锅,倒于口径三尺的大盆子里,盛了一碗碗去,送东家,送西家。

一盆子的槐花散去了,入了口,香甜,果了腹,滋润。

共享着五月的槐花,这就是五月的人家。

  咚咚,叩响了门:

送碗槐花尝尝鲜。

  接了去,明又蒸了:

尝尝。

  来年,枯枝还会发新芽。

  槐树上依然的是那一番的闹热。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四):

  春思

  春天是万物萌生的季节,是清纯的季节,播种的季节。

桃花映面,绿树抽芽。

你说,春天是生命的摇篮。

  应对绿树红花,掬一捧溪水,总会想起厉雪酷冬,冰冻风寒;想起迎风霜挺立的树,破冰行驶的船,几经寒彻方有这灿烂的春天。

  你看,冰雪融化着,它推着水波歌唱,歌儿又卷起了浪花。

露珠站立在绿色的肩头来到了平野山川;花儿更艳了,草儿更鲜了,它们明白自己的幸福是因为有了冬的洗礼,冬的战斗,冬的牺牲;它们在生长中吸收了冬的坚毅,冬的清纯,冬的血液。

  置身在这春光绚丽的队列里,哪能不热爱这播种的季节。

站在梅花从中,必须会情不自禁的思索,想一些什么呢?

  也许想春的广柔,人们只有努力付出包括汗水与智慧,它回报的礼品方会更多。

春天是严肃的,一阵阵春风把一切渴望新生的植物,一概吹醒吹绿。

春天是勤劳的,人们如果不抓紧耕耘,一年中只有叹息。

春天是明媚的,它同阳光一齐灿烂,让笑声悠远悠长。

  春天又是短暂的,人们务必抓紧这完美的时光,准备一年的基础,相反,秋天会变成对你的审判。

因此,明媚的春天是多么珍贵。

  从春天的播种,想到未来的耕耘,只有拉紧时间的手,不停顿,用心改造荒芜的土地,种植优等的禾苗,再经过夏天的管理,不怕未来没有好的收获这,正是万物萌生的春季的气质,是朋友们思索的源泉。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五):

  最美的风景是什么

  长满绿树的村庄

  有树的地方就有家,这是流传在北方乡村的俗语。

在我的家乡,所有的村庄都长满了树,从远处看,除了一片茂密的树林,你根本想象不到那里是村庄。

在北方,走进村庄,其实也就是走进了树林。

因为,没有树的地方,就没有村庄的存在。

  很难想象,没有树的村庄,是多么的荒凉。

那怕是大漠,只要有村庄,就会有树。

就连庄户人家,如果房前屋后没有种几棵树,村人就会说:

这家人呀,太懒了,门前连棵树也长不起来。

  在乡村人的观念里,树与村庄是密不可分的。

人们把树看的很重,他们认为,没有树的村庄,那里肯定人丁不旺,村庄就没有生机。

而没有树的庄户人家,家道是会败落的。

  北方的乡村,不仅仅每个村子里都长满了树,而大多的村子里,都有一棵树王。

树王务必是历经岁月沧桑洗礼,树龄在百年以上,否则就没有封王的资格。

树王一般都是挂有果实的树种,像银杏树、核桃、梨树之类的品种,象征着一个村子人丁兴旺,子孙盈门。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村子里的树王,是一棵槐树,树很老,树干上长满了粗糙的裂痕,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张饱经风霜的老人的脸。

至于为什么选取一棵槐树而不是银杏或梨树做树王,那里面还有一个插曲呢!

据说,我们村是个移民村,祖籍山西洪洞县,当时移民来此时,在洪洞县的老槐树下集合后,来到了我们此刻的居住地。

大概是为了纪念吧,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前种了一棵槐树。

这棵被封为树王的槐树,就是当年种下的其中一棵。

  树是村庄的标志,当你去一个陌生的村庄,不明白村庄的位置,人们就会告诉你:

向前走,过条小河,转过一个山嘴,看见一片树林就到了。

如果你去某户人家,村人也会说:

村西边,两层楼房,门前有棵歪脖子柿树的那家。

看看,树在乡村人心中的位置。

  最能体现树与村庄亲密关系的是夏天。

炎热的夏天,树绿的浓密,树冠遮天蔽日,为村人带给最佳的歇息乘凉的场所。

人们带着劳作后的汗水,坐在树阴下乘凉,身上的汗水立马会被化解而去,顿时浑身凉爽。

更多的时候,人们坐在树下,或打扑克、下棋娱乐;或是闲话麻桑、聊些奇闻轶事。

在树下,乡邻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那么的亲切。

  在乡村,没有树的村庄是不可想象的,不要说人无法承受,鸟也不来筑巢。

一个没有鸟的村庄,那将是多么的寂寞!

因此,人们对鸟来不来村庄筑巢,往往与村庄里树的多少联系在一齐。

其实,在乡村人的眼里,树是村庄的风景,而鸟是点缀风景的最美的亮色。

说透了,一个村庄的组成,就是人、树、鸟的完美和谐。

  只有绿树生长的地方,才能诞生美丽的家园。

在北方,在我的家乡,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而凡是长满绿树的地方,就是人们居住的村庄。

因此,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心中,对树充满了尊敬。

  石头上的树

  见到这棵树时,我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这是一棵长在石头上的树。

一个突兀光滑的石柱上长着一棵青翠欲滴的松,犹如一个人独自撑着一把伞,置身于美丽的风景中。

石头上的树,像是一幅画,不同的是,树本身是真实的。

  树就站在我的面前,鲜活、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张力。

粗壮的松枝上,根根松针坚挺向上,饱含着对生命的渴望,显示着向生命的挑战。

  我不明白,这棵树是如何长在光秃秃的石头上的。

也许,是从飞鸟的嘴里坠落的,也许是从昆虫的身上遗留下来的,或是随风飘落而来的。

巧合的是,这粒种子留在了石头上;更为巧合的是,石柱的上面有一捧土,种子就落在这捧土上,在它萌芽的季节,下了一场雨。

于是,种子就发芽了,它把细小的根扎在土壤里,由树苗变成了小树。

成了小树的松,为了生存,表现出无法理解的力量,它把根扎进石头内,使石头一块快地裂开,在坚硬的岩石上杀出一条血路,将根须延伸到土壤里,吸取营养,最终在石头上安了家。

  我被我想象中的松树所感动,在感动中我走进了这棵树。

树高约七八米,宽约三四米,遮荫半亩有余,可供数十人乘凉,而那个石柱子,直径三米,高但是丈,如此巨大的树冠,石柱何以承受如此之重呢?

  站在树下,听着呼啸的山风,看着随风摇摆的树冠,总有一种树要倒下来的感觉。

然而,树却终不见倒。

当我来到石柱前一看,不觉哑然失笑,难怪树迎风挺立。

原先,石柱上缠满了盘根错节的根,有的扎进石缝中,有的沿石柱而下深深地扎进泥土中,环绕在石柱上的根,结成了一张疏密有致的网,将石柱紧紧地缠绕,凝聚着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身体,使自己伸直了腰,昂起了头。

  我再次为这棵树感动,不是树的伟岸挺拔,而是从这棵树上,我感到了生命的伟大。

  空心檀树

  看见这棵树,我突然发现,生命是如此的狂放。

  有谁见过这样的树,树冠枝繁叶茂,透着一种生命的恣意,而树冠却是空的,空得只剩下树皮。

一个人能够从树下的空洞里钻进去,再从树干顶端的枝桠间钻出来。

就是这样一棵树,历经近千个春秋,栉风沐雨,傲雪凌霜,依然挺拔撑天,翠色盖地,顽强生长着,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绿意。

  这就是我见到的一棵伟大的树,用伟大来形容一棵树,是否确切,我没多想。

但是,从我看到它的那一刻,我就认为,这棵树的确是伟大的。

不敢想象,一棵没有树心的树,它是怎样生存的。

就像一个人,没有了心脏,他还有生命吗?

也许,这就是树的伟大之处吧!

  这棵树就生长在河南省四大佛教名寺之一的丹霞寺院内。

同行的文友乔阔告诉我,树叫檀香树,也称作佛树,民间也称此树为神木。

据说,此树与沙漠里的胡杨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有栽后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之说。

是否如此,不知。

  称它佛树也好,叫它神木也罢。

大概是人们对这棵树的虔诚所至吧。

其实,树就是树,对我而言,我看重的是树的本身。

悠悠岁月,世事沧桑,千年的风霜雨雪,历代的战火离乱,空荡荡的一棵无心树,依然铁臂虬枝,绿叶闪亮,安然无恙,把生命张扬到极致,这本身就是奇迹!

  看着枝繁叶茂的檀树,我有点弄不明白,如此一棵大树,为何成了一棵空荡荡的无心树呢?

寺院里的主持告诉我,空心树多是树枝枯死后,遭到风雨的侵蚀,雨水顺着干枯的树枝疤痕往下渗水,慢慢地树就空了,便成了无心树。

主持还告诉我,空心树很罕见,就是在原始森林里,这种从上到下空到底的树,也是不多见的,但凡这种树,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应对一棵历经磨难依然生机勃勃的空心树,它是我脆弱的生命从未有过的地感受到生命的生长与飞翔。

  从这棵树上,我看到了生命存在的好处。

一棵没有心的树,却用心抵御着风雨的侵蚀,顽强的活着,活得那么的鲜亮,那么的精神,活得让人感动,让人崇敬。

  这样说是对还是错,我不明白。

但树明白,树不能说。

无言的树就站在我的面前,是不是在告诉我,活着,就要这样活。

  千年古柏

  古柏有两棵,我看古柏,是偶然的。

  那天我与文友去在河南南召看楚长城,归来又去云阳楚王行宫,两千年前楚王下榻的地方,看上去有点别致,大概是房屋已经破旧的缘故,让人感到有点破落的味道。

建筑也没有什么特色,看不到雕梁画栋的古典韵致,极是平凡。

  说实在的,楚王行宫,没有让我产生激动。

正待离去,却看见两棵大树,颀长、挺拔,笔直笔直的,灰褐色的树干上,布满密密麻麻厚厚实实的鳞片。

树很粗,两个人合抱,竟然手模不着手,如此巨大的柏树,我平生还是第一次看到,甚奇。

谁知往上一看,顿时傻了眼,树干粗大,树冠却极小,像夏日的遮阳伞一般大小,不仅仅哑然失笑,古柏,多像一位苍老的秃顶老人。

心想:

如此巨大的树干,没有蓊郁苍翠的枝叶,何以托起生命之重。

  然而,我面前的古柏,从远古走来,走过一个又一个世纪,依然挺立,铁骨铮铮。

看似苍老的躯体却蕴涵着蓬勃的青春气息,与它的同类默然以对,生声不息!

  文友孙乐是中国长城学会会员,是个楚长城迷。

他告诉大家:

古柏是与楚王行宫同生同在的,在行宫建成伊始,便栽下了这两棵柏树。

这样算来,古柏已顽强地生存了2500年,难怪它像一位秃顶的老人。

同行的黄景女士告诉大家:

这两棵古柏是夫妻树。

据传是楚王与他的妃子栽下的,民间也叫感情树。

想想也是,两棵树相对而立,默默地凝视着对方,包含着深深的情意,说他们是夫妻树、感情树,一点也不夸张。

  离去时,文友乔阔说:

古柏挺古老的,古柏的故事也很优美,让人感动,美中不足的是,古柏像一个身体硬朗,但相貌丑陋的老人。

文友学现却说:

世上无美丑,美到极致便是丑,而丑到极致也是美。

这样一说,大家又对古柏进行了仔细的审视,忽然觉得,古柏丑中透出凝重,丑中透出秀雅,丑中透出一种灵气。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大美无言,大象无形吧!

  走出行宫很远,我还在想,岁月的烟云已经散尽,但两千多年的古柏,却依然挺立着,任凭黄风从它的躯体上掠过,站成一幅班驳的画。

古柏,难道不是两棵活着的化石吗?

  在我的心中,我甚至这样认为,它们是两棵佛树,或者说,它们是两尊佛。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六):

  耕耘后的那片地

  那片地耕耘过了,还没有播种。

种是肯定要播的,不播种就没有成长,也没有收获,如此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懂,用不着谁来提醒。

  不知这片地轮番耕种了多少年,更不知从何时起被叫做了庄稼地。

庄稼地和村子很近。

凡是种庄稼的都叫庄稼地,植上树的叫林地。

也有撂荒地,大都是没有耕作价值的盐碱地或沙包,只生长一些草,鸢尾草,野荠菜或自由飞翔的蒲公英。

它们是自由者,我有时会这样想。

就像村里的傻五,不用耕种,更不用收获,吃饱吃不饱都躺在麦草垛上晒太阳。

  可那片地不是,村里人叫它一类田。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结出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沉甸甸,饱盈盈。

开春了,雷一响,惊蛰了,惊蛰后的庄稼地里开始萌生野草,也有奔忙的蚂蚁,来来回回,在春光里行走。

节气可真准,叫醒了庄稼人,叫醒了那片地,也叫醒了昆虫杂草。

可不能这样晾着,有人说.转回头牵出来闲了一冬的牛。

牛欢实着呢,村前的小河里饮饱了水,打了声响鼻来到了庄稼地。

那片地太熟悉,前年拉着犁铧走过,去年也走过,所以轻车熟路,不劳仗犁者喊破了喉咙。

  那片地不是一块地,村子里很多人很多家的都紧紧挨在一齐,谁也没和谁打过招呼,几天就把地耕耘了一遍。

原本平整的土地被掀了起来,呈现出一道道沟痕,然后踩在耙上,哦吁象驾着一条小船,行使在春天的波光里。

我也踩过耙,大概为了照顾怀了小牛的母牛,父亲只远远地扯着缰绳跟在后面。

土地真的是一条河!

人蹲在耙上,刚翻过的田里尽是大坷拉小坷拉,急速地往后倒退,看得久了,有些眩目。

之后才从物理教科书上明白了这样一个名词:

参照物。

如果那片地把我和牛当作了参照物,那么我们就是静止的,是土地在行走。

  相信村子里很多小孩也跟我一样,有过这样的惶惑。

只但是之后有的人离开了村子,每一天看行使的车轮,旋转的霓虹,再没时间感受一下行走的土地。

  村子里还有人。

男人,女人,老人和小孩,他们惦记着那片地,那片地也惦记着村子里的人。

  这不,有的人累了,有的牲口也渴了,都聚拢到那片地的地头上。

有人说去年种的棉花很好,绒长,衣分高。

也有人说还是种山药吧,这地有后劲,秋里挖出来的山药能有一人多高。

还有人说种豆子黑豆、黄豆、绿豆、红小豆,风里一扬,噼里啪啦,下起一阵丰收雨。

说归说,每个人的心里都计划好了的,和女人闲唠了一个冬天,早有了自己的主见。

只是有的人就是不说,诡异地啜了一下旱烟,说种庄稼这件事其实很简单,管好了自己就能管好庄稼地。

该种的种,该管的管,到时候肯定有个好收成。

  我们才不管,一帮半大小子在沟边上挖刚开始灌浆的茅根。

茅根不用播种,秋天枯萎,春天发芽,嚼在嘴里有甜甜的汁水。

只是不管饱,嚼了半晌还是照样回家吃那片地上去年打下的粮食,有粗粮,有细粮,吃着吃着就长大了个子。

长大了个子好去耕耘那片庄稼地。

  犁也犁完了,耙也耙好了,牛都拴在村子外的枣树柳树或栽下的树桩子上。

一把干草,是去年的麦草或玉米叶子,储藏了一冬,大多没什么营养。

可牛们不嫌弃,生在乡间的牛长了四个胃,胃口总是出奇地好。

等等吧,它们互相交流着眼神,仿佛看见了那片地上的庄稼绿油油,长势喜人这其中当然也有它们的口粮。

  村子里的人有的是力气,早晨喝了几大碗疙瘩汤,啃了两个玉米面饼子,拿上家什去整地。

为什么不着急播种呢?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清楚。

把种子放在太阳底下晒晒,用药水熏熏虫子。

那片地也是,迎着暖融融的春光敞开了怀,让风吹吹,让日头晒晒,把浸润了一冬的寒气都逼出来。

你能够静对着那片地,满眼缭绕着蒸蒸的地气。

也许就就应这样叫罢,在我所见过的描述里还没找到比这更贴切的称谓。

地气就是地气,是虚无,却又让你真实地看见,想抓一把,那是不可能的。

或许只有庄稼才有这本事,哧棱棱地往上长,浑身充盈着向上的力量。

  每家田的两边都需要一个明显的地界,毗邻两家互不侵扰,就省下很多争吵。

这不可忽略。

大狗二狗兄弟一向相处得很好,每年都在那片地上耕耘着简单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二狗媳妇突然冒出来要寻找地界的念头,找来找去却在自家的田里扒出来灰橛。

找大狗理论,大狗媳妇不承认,妯娌俩恶语相向,以至于之后兄弟反目,高高大大的田埂子像砌起了一道城墙。

从此井水不犯河水。

  那片地那么长,扯着一根田绳往对面走,脚印深深浅浅,留在了刚刚整平的泥土上。

由于赤着脚,风干的土块踩上去硌得脚生疼。

那种感觉很清晰,直到此刻,当我在田间行走的时候,依然爱把皮鞋休闲鞋和袜子褪去,一步,一步,寻找着那些真实的记忆。

  父亲侍弄农活很仔细,沿着我牵到另一头的田绳,一步步踩过去。

跛着脚,一深一浅,很费力气。

当我从另一头踩过来的时候,彼此默默无语,旋及向背而去。

  那片地变得无比平整,我敢说比此刻的某些小区的设计都整齐。

萌生着青绿的屏障,是春天的堤岸;间作的泡桐,开始张开喇叭型的骨朵,一树树的粉红,象一片片驻足的云朵;生产路上的小草,迫不及待地顶着露珠生长,有的已经擎着嫩黄的小花,开始在风中摇曳......

  是该下种了。

父亲幽幽地说,正在做单鞋的母亲把针尖往头上一抹,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我明白,那片地已经开始庄严地应对又一个年轮,被播种的粮食或其他作物开始向秋天挺进。

  播种,一个多么神圣的词汇,种子重复了千万遍,仍然乐此不疲。

再过几天,那片地将生长起绿油油的庄稼,不管谁家的,都会连成一片。

为那片地披上春日的盛装。

而后,拔节、灌浆、收获。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而眼下,当你站在那片耕耘后的土地上时,指尖轻弹,一截子烟灰随风飘落,胸中定会萌生一种莫名的冲动。

等待了这么久,积蕴了这么久,期望,真的就在脚下的这片土地?

  有时候,我想人生也大抵如此罢。

真真切切熬过一个漫长的冬天,又真真切切迎来了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

真的准备好了吗那些耕耘的器具,还有贮藏了一冬的火种。

  若是,就在那片耕耘后的土地上,脚踩岁月的犁痕,播下一粒一粒有关收成的种子。

静候秋天。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七):

  鸡上树的那些日子

  牛哞哞叫着从田里回来的时候,鸡还没回家,小河边沟道旁有那么多草籽和虫子,一只鸡和另一只鸡对视了一下,继续在地上刨食吃。

羊咩咩叫着从河滩上回来的时候,鸡依然没回家,看了看天,看了看地,又看了一下红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