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720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docx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我觉得我们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有的老师对学生一些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视,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等等。

还有一些教师他们认为只要学生的成绩好就行了,至于一些听课习惯觉得是无所谓,而且也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

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就没有了良好的听课习惯。

现在的课堂中就有这样的现象出现:

老师在讲台上很认真讲解知识,而讲台下的学生认真听课的极少,有的低头在整理没有完成的任务,有的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睡觉,有的在与同桌交头接耳。

这样的课堂在许多学校存在,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良好的听课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也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

通过资料显示,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研究国内外很多。

但是局限在农村小学的研究还没有资料考证。

特别是农村小学课堂中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培养更加没有资料可以考证。

因为农村小学并不是十分重视教学,学生上课的时候更是百花齐放。

所以就更加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的听课习惯,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使学生意识到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都要有好的听课习惯,好的听课习惯有利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

2、课题的界定

好习惯成就人,使人终身受益,而坏习惯则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黄金阶段,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场所,听课又是他们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环节,所以要想学好知识就必须拥有良好的听课习惯。

我认为对于抓住学生听课能力的研究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课题,其目的是帮助师生解决课堂最实际、最实质问题,对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应该是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教学形式上的锦上添花。

为此我确定的课题研究发展方向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

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不良的学习习惯甚至可以造成学生的终身遗憾。

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是上课认真听讲。

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良好的听课学习习惯是“学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所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们目前的在课堂上的听课水平,进行本课题研究。

不仅对我本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其他教师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引领性,对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修订也会起到提示作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规律,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多好处,对将来学生们的以后发展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的听课习惯。

2、学生不重视课堂,在课堂上随心所欲。

3、学生在课堂上不良听课习惯的养成的原因。

4、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促进其他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师素养的提高。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师要培养学生“五会”

会听    会看    会想    会说    会记

2、教师要做到的“五要”

要随时纠正         要表扬典型       要适当批评

要诙谐幽默         要坚持不懈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主要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

六年一班小学生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1)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为主

主要从课堂教学出发,针对某一类学生、某一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便于实际操作的指导方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在行动中根据课题实施情况,不断充实和修正课题目标,给课题研究以正确的导向性,从而使研究价值凸现。

  

(2)本课题以调查研究法和实验研究为辅

课题研究前,先采用全面师生问卷和个案调查的方法,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进行分析、概括,发现问题,探索规律。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1、申请课题立项(2012.5—2013.5)

2012年5月,接到凤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活动的通知之后,学校领导和我极为重视,我积极准备,于2012年5月申请课题立项,课题研究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

2、课题的准备阶段(2012.5—2012.8)

搜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

为以后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的现状,分析原因。

3、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2.9—2012.12)

对学生进行听课能力训练课程,主要采用“五会:

听、看、想、说、记”训练法,注意力转移法,盯点法对学生进行分阶段的训练,并在教学中全面渗透。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写出教学实践工作中的反思、个案分,并撰写关于提高小学生良好听课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4、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13.1—2013.5)

撰写《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措施

在课题研究实施中,我坚持“科学、有效、创新”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调查研究

为了有目的地了解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学习、听课状况,我设计了调查问卷,为研究学生个体状况提供参考依据,以便对学生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

我在六年一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9名学生进行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情感、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问卷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20%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很满意,有45%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习比较满意。

有20%的学生自我评价比较好,68%的学生自我评价一般化。

其问题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教师本身的师德修养不够,他们上课质量不好,有的教师只顾着自己讲解,从不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更谈不上良好习惯的培养。

(2)学生不重视课堂,在课堂上随心所欲。

(3)学生在课堂上不良听课习惯的养成的原因。

(4)怎样培养学生在课堂的良好听课习惯的策略研究。

可见,学生对当前课堂的学习状态不是很满意,正是当前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本课题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立足课堂阵地

课堂作为实施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理应成为磨练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

为了交流课题研究经验,展示课题实验成果,并以此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我建立以课堂为课题研究基地,搭建课题研究的试验园。

我认为,课堂既是提供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是学生收获智慧的平台。

课堂上,教师既要关注学生习得知识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通过课堂这一鲜活的基地,为我更好地研究课题提供事实保障。

(三)加强课题管理

为了确保课题的正常运转和有序发展,我认真组织实施,对课题的研究分段实施布署。

在课题研究初期,没有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再后来的实验过程中,我通过研究典型的课例,总结以往的经验,不断反思,初步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基本要求和概括。

加强师德修养建设,不仅对于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水平,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转变社会风气,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实验开始我就尝试着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加强师德修养。

(2)进一步提高对师德认识,坚定师德信念。

(3)充分发挥在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2、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

也是他们掌握“双基”、发展智能的主要途径。

怎样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实验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五会”。

(1)会听。

学生上课不但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更要用心听同学们的发言。

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因为同学的发言起到评判的作用,教师从中也能得到启示,以利于取长补短。

   

(2)会看。

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

如,教学应用题时,可利用线段图进行教学,让学生会看图,结合图形找出已知条件并求出问题。

(3)会想。

首先培养学生课堂上会想,可以独立想,或者与同桌一起想,看完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你还会想到什么?

学习数学知识,就其过程而言,实质上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质疑、释疑的思维过程。

    (4)会说。

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

要说就得去想,课堂抓住要点让学生多说,多展示自己,就能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住了说,就能会听,会想,会看,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5)会记。

养成勤于记笔记的习惯。

笔记,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手段,如果上课时既听了课又能理解又会作笔记,学生讲,又动了笔,既动了脑,又动了手,就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对学生记笔记要进行具体的指导:

一种是直接在课本上记下一些要点、注解,另一种是记下扼要的提纲式的听课笔记,尤其高年级的同学要养成听课记笔记的习惯。

3、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做到“五要”

(1)要随时纠正。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发生听课“走神”的现象。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听课行为,做到随时纠正,不厌其烦地去提醒。

(2)要表扬典型。

著名的教育家詹姆斯说:

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

好的表扬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学生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小五星,一张小卡片,一块小糖均是奖励表扬。

只要我们抓住孩子们的心理,在适当时候给予表扬,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要适当批评。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批评和表扬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

批评必须要有感情作基础和先导,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是想让自己进步的批评,是善意的批评。

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言语,都散发着情感的动力。

教师要善于抓住良好的时机让学生感受到良好听课习惯的重要性。

(4)要诙谐幽默。

对于思想尚不成熟,理解力尚不强的小学生,他们能坐在教室里听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迫式的。

如果老师能将幽默恰当地运用到教学当中,往往会收到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质量的功效。

(5)要坚持不懈。

培养学生一种好的听课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但要有信心和耐心,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别怕麻烦,坚持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

六、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师德素养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期间,我不断的学习教育理论,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关,我进行了公开的研讨活动,通过研讨、上科研课,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

2、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的情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好转。

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多了,积极思考争辩的氛围浓了。

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给他们带来的惊喜。

(二)学生方面

1、学生的听课习惯得到了改善。

以前课堂上学生趴桌子、溜号、搞小动作的现象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端正的坐姿,良好的书写姿势。

2、学生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极大的转变。

学生的学期热情极大的提高,学习观念也得到了改变。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及建议

课题研究即将结束,但是在研究中还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

1、怎样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保持住良好的听课习惯。

2、我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活动,但是总觉得缺少专家、学者给我进行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因此,我的课题研究缺少深刻性。

总之,研究无止境,今后我仍将以这个课题的思想内涵来指导我的课堂教学,有机地与新课改实验研究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课习惯,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议上级在课题结题后继续加强对新出现问题的研究与指导,使得我的研究得到进一步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