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8869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4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docx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含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下图是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2)造成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3)甲地所在的大陆位于(   )

A. 亚欧板块                         

B. 美洲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答案】

(1)B

(2)A

(3)C

【解析】【分析】地球上各地的气温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大致的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等温线基本呈东西走向。

(1)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的纬度大致相同,但此时甲的气温高于乙,这是由于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故选B。

(2)由图可知,乙地和丙地都在南太平洋上,两地气温乙地高于丙地,这是由于两地纬度不同,乙地纬度低、气温高,故选A。

(3)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该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故选C。

故答案为:

(1)B;

(2)A;(3)C。

【点评】

(1)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

所以,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2.  2018年9月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首期研究成果在拉萨发布。

据“青藏高原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上除南、北两极之外的“第三极”,原因是(  )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 多大江大河,淡水资源丰富

C. 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D. 地高天寒,雪山连绵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青藏高原隆起是由于(  )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

(3)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B. 海拔较低,风力较小

C. 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D.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答案】

(1)D

(2)B

(3)A

【解析】【分析】

(1)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这里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特点为高寒,因此被誉为地球上除南、北两极之外“世界第三极”.选项D符合题意.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其隆起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选项B正确。

(3)青藏地区气候高寒,无法发展种植业,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西北部的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选项A正确。

【点评】

(1)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由于本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也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

(2)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3)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因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3. 2018年7月20日至9月26日中国圆满完成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

据“北半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环绕北冰洋各大洲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北美洲、亚洲、欧洲

B. 非洲、亚洲、北美洲

C.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D. 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2)下图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揭示了(  )

A. 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

B.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

C. 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D. 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

(1)根据陆地轮廓可以识别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①②③分别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选项A正确。

(2)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显示北极熊无家可归,揭示了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极冰融化,生态环境恶化。

选项C正确。

【点评】

(1)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4.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表示的大洋是(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图中②和③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

A. 巴拿马运河                         

B. 白令海峡                         

C. 苏伊土运河                         

D. 乌拉尔山

(3)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和变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 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陆球”

C. 世界海陆均匀分布

D. 地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

(1)A

(2)C

(3)A

【解析】【分析】

(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表示的大洋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②为非洲,③为亚洲,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土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3)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正确;

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大部分被海洋所覆盖,B错误;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C错误;

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运动状态,D错误。

故答案为:

(1)A;

(2)C;(3)A;

【点评】

(1)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

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2)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

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5.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川加速融化,使得北极航道成为可能。

读北极东北航道图,判断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商船在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时,有可能遇到漂浮的冰山

B. 北极东北航道常年通航,有利于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

C. 传统航道沟通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其咽喉有马六甲海峡和土耳其海峡

D. 北极东北航道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间的航程.白令海峡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间

【答案】A

【解析】【分析】A.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冰川广布,因此商船在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时,有可能遇到漂浮的冰山,A符合题意;

B.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长,航道通航时间较短,B符合题意;

C.读图可知,传统航道沟通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其咽喉有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C不符合题意;

D.读图可知,北极东北航道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间的航程,白令海峡位于俄罗斯和美国之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北极航线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线,连通亚欧及北美。

北极航线一旦开通,不仅可使国际航运航程及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可以避开索马里海盗和印度洋海盗的威胁,降低航行风险,也将改变长期以来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要道的局面,并有可能成为新的海上运输要道。

 

6.人们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来形容海陆面积比例,下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

所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

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故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故答案为:

D。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7.读“拉丁美洲北部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分析,下列描述符合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是(  )

 

A. 委内瑞拉发展石油工业

B. 古巴发展煤炭工业

C. 哥伦比亚发展航天工业

D. 墨西哥发展铝土采矿业

(2)有关巴拿马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B. 是拉丁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C. 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

D. 是美国东西两岸海上运输的捷径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

(1)从图中可知委内瑞拉石油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石油工业;古巴铝土资源丰富,不适合发展煤炭工业;哥伦比亚煤炭资源丰富适合发展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墨西哥石油、煤炭资源丰富,铝土资源短缺,不适合发展铝土采矿业,故A符合题意。

(2)从图中经纬度可判断巴拿马运河位于西半球、北半球,故A错误;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故B错误;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故C错误;巴拿马运河是美国东西两岸海航运输的最短航线必经之地,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A;

(2)D。

【点评】

(1)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是位于南美洲北部的国家,也是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首都加拉加斯。

北临加勒比海,西与哥伦比亚相邻,南与巴西交界,东与圭亚那接壤。

(2)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

8.近年来,我国去南极旅游人数逐年增长,已成为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读图完成下面四题。

(1)从图中推断,全球海陆面积比约为(   )

A.九分陆地一分海洋

B.八分陆地二分海洋

C.五分陆地五分海洋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图中位于南极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在南极旅游可以看到(  )

A.

B.

C.

D.

(4)下列在南极地区旅游的行为正确的是(   )

A.采冰留作纪念

B.制作生物标本

C.爱护极地动物

D.随意丢弃垃圾

【答案】

(1)D

(2)B

(3)B

(4)C

【解析】【分析】

(1)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故答案为:

D。

(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读图可知,图中位于南极地区的是乙。

故答案为:

B。

(3)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A图所示的是驯鹿,B图所示的是企鹅,C图所示的是北极熊,D图所示的是长颈鹿。

故答案为:

B。

(4)在南极地区旅游要爱护极地动物,选项ABD中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C。

【点评】

(1)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2)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南极大陆附近有三大洋,从南极半岛向东(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为南美洲,向东依次为非洲、大洋洲。

(3)南极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

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4)随全球变暖,南极的冰雪消失,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增加南极陆地的同时,势必将带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等恶果,沿海地区将有更多土地被海浪吞噬,同时南极环境的改变将反作用于地球气候,使得全球气候变得更加异常,天气更加极端化。

我们一定要保护地球上唯一的净土。

 

9.台湾省是我国地震多发区,2019年4月18日花莲县附近(北纬24.13度,东经121.52度)发生6.1级左右地震。

据此并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台湾岛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东部

B. 西部是迎风坡,比东部降水多

C. 河流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D. 全年高温多雨,森林资源丰富

(2)台湾省地震多发频发,主要因为其位于(   )

A. 太平洋的大洋中脊         B. 印度洋大陆架附近         C. 欧亚板块的内部         D. 板块与板块交界附近

【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

(1)台湾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故A错误;台湾西部是背风坡,比东部降水少,故B错误;台湾河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故C正确;台湾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D错误。

故选:

C

(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台湾省地震多发频发,主要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故选:

D。

【点评】

(1)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其中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地势东高西低,人口与城市主要集中于岛屿西部沿海平原。

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等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10.下图为“东南亚及其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B. 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C.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全部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有害无利

【答案】A

【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A正确;

东南亚中的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B错误;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大部分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错误;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但也会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有害,D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海上要道、地形、地震及危害等,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11.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河流属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  )

A.叶尼塞河

B.亚马孙河

C.伏尔加河

D.乌拉尔河

(2)图中字母a所在的半岛夏季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3)图中字母b所在的大洲是(  )

A.欧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答案】

(1)D

(2)A

(3)B

【解析】【分析】

(1)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读图可知,a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3)读图可知,b所在的大洲是非洲。

【点评】

(1)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

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3)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

大陆东至哈丰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佛得角,北部至吉兰角。

面积约302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12. 2019年3月11日,“雪龙号”完成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抵达上海。

据悉,本次科学考察历时120多天。

期间,科考队在泰山站(74°S,77°E)建成我国在南极的首个雪下工程,并在其他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读“南极俯视图”,完成下列小题。

(1)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   )

A. 东南方                             B. 西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2)科考队到达泰山站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 环境恶劣,无生命现象     

B. 常遇烈风、酷寒     

C. 看到北极熊在嬉戏玩耍     

D. 此时黄河正值汛期

(3)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

A.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答案】

(1)B

(2)B

(3)C

【解析】【解答】

(1)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可以看出,长城站是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故选B。

(2)科考队到达泰山站时,可以看到这里环境恶劣、但也有生命现象;常常遇到烈风和酷寒等;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这里的代表动物是企鹅;此时黄河正值枯水期,故选B。

(3)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①是位于南美洲东部的大西洋,②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③是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故选C。

【分析】

(1)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

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2)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3)南极大陆附近有三大洋,从南极半岛向东(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为南美洲,向东依次为非洲、大洋洲。

 

13.  2017年4月7日美国向叙利亚境内一座空军基地发射约60枚“战斧”巡航导弹,对叙利亚政府发动空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坐标最接近空袭地点的是(  )

A. (33°N,36W)                    

B. (33°S,36°W)                    

C. (33°N,36°E)                    

D. (33°S,36°E)

(2)美国对叙利亚空袭时(  )

A. 叙利亚昼短夜长                                                  

B. 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移动

C. 澳大利亚为春季                                                  

D. 北京正午旗杆影子继续变短

(3)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