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9040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00万只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旗100万只/年优质肉鸡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旗农牧业局

3、项目负责人:

########

4、项目所在地区、地点:

####镇南元宝山村。

下实石泊嘎查、扣河子镇格尔林嘎查

5、建设内容:

新建鸡舍60栋,3万平方米。

6、投资规模:

总投资878.9万元。

7、资金构成:

建设投资800.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8万元。

8、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878.9万元,其中:

####旗地方补助212万元,农户自筹466.9万元,申请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项目资金200万元。

8、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当年可出栏肉食鸡100万只,年均销售收入2434万元,年均利润526万元,

9、建设期:

6个月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l、原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2、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1号)。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4、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5、《####自治区财政厅关于2011年财政支持农牧业产业以奖代补项目申报的通知》

6、####市人民政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国家现行的财会、税收政策

8、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

9、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三、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为####旗农牧业局。

该局主要职责之一是协调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项目。

负责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及与龙头企业的衔接等有关事宜。

该项目建设单位属于财政拨款的行政单位。

下设12二级站办所,共有科技人员89名,其中畜牧业中级以上科技人员42名。

具有完善的旗、乡、村三级畜禽防疫服务体系,能够有效保证畜禽防疫密度,确保畜禽死亡率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通过对项目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以及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报告研究范围主要是:

1、项目建设的背景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项目建设条件

4、项目市场分析

5、项目实施方案

6、项目环保及劳动安全

7、项目实施进度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经济效益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充分利用项目承担单位的各种有利条件,实施肉食鸡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项目建设规模适度,建设条件可行。

项目实施后,可通过发展肉食鸡产业加快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方肉类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牧民和地方财政收入,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减轻国家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负担。

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可行。

该项目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条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增量效果明显的特点。

项目实施后,年出栏肉食鸡100万只,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434万元,实现纯利润526万元。

1、静态指标

投资利润率:

59.8%;

销售利润率:

21.6%;

2、动态指标

全部投资: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92.53%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ic=10%:

):

3167.83万元。

项目投资回收期(年):

2.08年; 

盈亏平衡点:

18.9%。

综合评价

(1)本项目设计的肉鸡“公司基地+农户定点”的的养殖思路,设计方案合理,工艺成熟,设备先进,符合国家农业经济政策,符合集约经营提高效益的思想,也符合环保政策要求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导向。

(2)项目的建成,能带动更多的农户从事肉鸡养殖,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增加了农户非粮食生产业的收入,提高了养殖户经济收入的水平。

(3)项目方案策划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的方针,对肉鸡饲养过程中的排泄物实施强制性无害化处理,作为肥料和饲料,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变废为宝,有利于创造绿色、和谐的社会环境。

(4)该项目实施具有可靠的技术支撑,####旗畜牧兽医站及动物疾病和的控制中心可以提供检验检疫的技术保障,项目单位选用的饲喂设备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项目实施方案见效快,费用省,经济效益良好高,投资回报率高。

(5)该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能够吸纳富裕劳动力,创造部分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养鸡致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6)该项目经济评价可行、投资回收期适中,方案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批准立项,并衔接资金和给予政策扶持,争取早投资、早受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畜禽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业生产持续高速发展,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不断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畜禽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进入了一个生产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

据统计,2010年全国肉类总产量41604万吨,比2009年增长20%左右,其中猪肉产量4287.8万吨、牛肉产量704.8万吨、羊肉产量382.6万吨、牛奶产量3525.2万吨、禽蛋产量2529万吨,分别比1996年增长35.49%、72.45%、111.38%、460.09%、28.69%。

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畜禽业生产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

传统的农户小生产仍占我国畜禽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其特点是基础设施薄弱,饲养规模小,畜禽品种单一,经营范围窄,比较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

先进的生产技术难以推行,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更重要的是小规模生产者在与社会化大市场连接时存在许多障碍,小批量产品进入运销环节较困难。

运销成本比相对较高,有时还出现“买难、卖难”,使小规模生产者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很不利的地位。

同时,过于分散使政府的一些生产保护性措施在操作上很困难。

就全国而言畜禽业仍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主要表现有:

一是畜禽业已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

各级政府空前支持、重视并相继制定政策来稳定发展畜牧业,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牧民奔小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为畜禽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是以往由自然条件所形成的固有界限被突破,许多产品已不受热带寒带、农区牧区、粮多粮少等因素所限制。

利用塑料大棚养牛,将粮食转化成畜产品。

三是城郊畜禽业,特别是规模化、企业化的大中型畜禽场的发展,有效地增加了供给量,提高了自给水平。

此外,在畜禽产品商品基地建设方面,除了国家投资外,地方投资的积极性也很大。

这就大大增加了畜禽业发展的后劲。

1、国内优质肉鸡发展现状

我国肉鸡产业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20%-30%的高速增长以后,到了21世纪,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尤其是北方的快大型肉鸡,近几年总体没有明显增长,出现徘徊的局面;南方的优质肉鸡增长速度也不如从前。

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肉鸡占肉类的比重都比较高。

例如,日本占肉类的37%,美国占肉类的40,日本人均年消费量达40公斤以上,美国人均消费量达50公斤以上,我国人均年消费量还比较低,大约是10-12公斤,还需要大幅度地发展才能赶上比较发达的国家,这给正在调整发展的中国肉鸡饲养业带来了商机。

而优质肉鸡因为其品质优良,它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快大型肉鸡,它所占的市场份额可能将一年年的增加。

香港、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区,优质肉鸡占肉鸡的比重将近90%,而长江流域各省市大约占到70%以上,黄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各省市大约占到40%左右。

2、我国2011年白羽肉鸡生产回顾和2012年展望

肉鸡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据统计2001年我国禽肉产量达1273万吨,跃居世界第二,肉鸡饲养量达到24亿只,生产鸡肉1200万吨。

2011年在经历了2003年“非典”,2004-2005年禽流感的影响,尤其是从2005年第39周到2006年第19周连续32周各种价格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后,我国的白羽肉鸡生产从2006年下半年进入快速恢复期。

从2007年第十周开始,鸡苗和毛鸡价格开始快速上涨,到第32周时达到历史最高价格,发展呈现空前高涨的局面。

2007年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盈利,需求的拉动充分调到了产能潜力,企业的收益不但填补了过去的三年的严重亏损,还为今后的发展贡献了资金的储备。

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掌握的资料推算黄羽肉鸡生产情况:

目前中国最大的10家黄羽肉鸡育种公司年提供父母代种鸡约3000万套,约占全国年父母代种鸡需求量的90%。

2011年中国饲养各种类型的黄羽肉鸡约40亿只,产肉量约为360万吨,约占2006年全国禽肉产量的24%,占肉类总产量的4.5%。

目前黄羽肉鸡已经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家禽产业,并且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地位明显。

加入WTO以后,各国的关税壁垒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因此给我国肉鸡业形成巨大的压力与阻力。

此外,无论是农户散养还是规模化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粪便、死淘鸡等废弃物,都给环境造成巨大污染,这也是我国肉鸡业高速发展后出现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环保大问题。

控制成本,最有效地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这对肉鸡养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说一家、两家,你养200只鸡,我养5000只鸡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有一些龙头企业来带动,形成一个肉鸡养殖区域,或者“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养殖优质肉鸡,其生产方式进一步的规模化、产业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我国现在的退耕还林的土地面积比较大,在这些地方放牧饲养,能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所以优质肉鸡今后地发展方向,应该强调以散养和放牧饲养为主体。

实现无公害养殖生产,进行了产业化运作,将使行业内部原料品种专业化,饲养规模化,生产工艺标准化,包装新颖化,管理运营一体化,营销手段科学化,对促进肉鸡业从追求“廉价型”向“优质型”转变,从“数量耗能型”向“绿色安全型”转变,对带动全行业乃至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此外,对调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通过养殖大户和养殖业龙头企业帮助广大农民顺利走向市场,实现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顺利对接,也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3、国际家禽产品贸易现状

国内环境、经济、技术因素逐渐将国家划分为主要的出口国或进口国。

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国家基本属于自济自足型。

美国的出口在过去5年里保持稳定。

泰国自从2004年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后一直深受影响。

相反,巴西的出口则增长了30%。

为了保持平衡,出口应该针对那些缺乏自足的国家。

在过去的五年里,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逐渐实行自足,日本因为禽流感的出现减少了从传统进口国中国和泰国的进口。

墨西哥和中国增加了进口量,与之一致是这两个国家的人均GDP中可支配的收入也随之增长。

美国食品和农业政策研究所推测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消费量将出现12%的全面增长。

在这六个地区中,只有欧盟的消费量将出现下降,而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消费量将稳定增长,这些地区的消费量增长潜力最大。

美国或中国每增长1%的消费最意味着对饲料原料的更大需求,而对非洲和亚洲国家来说,这种情况并不能同日而语。

8个国家/地区拥有全球82%的鸡肉消费量,人均消费量从印度的2.1kg到美国的47.6kg不等。

由于禽肉极易腐烂(除非花费高昂的冷冻储存),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生产和消费的平衡机制。

除巴西以外,其它国家的消费和生产都具有密切的关系。

巴期拥有高度发达的出口产业,它充分利用了国内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以及本国货币与美元和欧元的差异。

2011年全球鸡肉的出口量增长4%,达到670万吨。

美国出口占总量的37%,巴西占38%,欧盟仍然保持10%。

1999-2005年,巴西鸡肉出口连续增长,2010年受巴西雷亚尔汇率升值和主要进口市场因禽流感转移消费其他肉类的影响,巴西鸡肉出口下降。

随着不断开发俄罗斯等市场,巴西鸡肉出口预计增长2%,达到260万吨。

2006年,欧盟鸡肉进口增加民15%,预计2011年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8%,达到64.5万吨。

2011年,世界最大的鸡肉进口国俄罗斯进口量将下降7%,达到120万吨。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近年国内鸡肉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且2011年产量预测将进一步增加。

俄罗斯60%的进口来自于美国,其他的大部分被巴西占据。

二、项目建设和必要性

####旗属于农牧结合类型地区,畜禽业历史悠久。

面对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挑战,####旗确立了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立足于建设以养殖小区为重点的畜禽产业大旗、绿色农产品大旗和农畜产品加工大旗的发展战略。

加快由粮食为主、种植业为主向畜禽业为主转变,加快发展畜禽业是####旗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任务。

####旗禽业基础条件较好,当地屠宰加工能力强,已具备了向禽业转变的基础,####旗养禽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环境。

依靠当地丰富的资源及良好的基础条件,大力发展肉食鸡养殖业,通过养殖场的示范,对周边养牛户提供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技术支持,尽量规避由于不良因素给养殖户带来的风险,可有效地带动当地养殖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旗禽业生产持续高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旗畜禽业结构调整,肉食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全旗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肉食鸡产业生产经营仍在较低水平运行,效益较差,已成为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瓶颈。

肉食鸡产业生产经营方式从传统、粗放向现代、集约化方向的转变势在必行。

建设肉食鸡产业基地可推进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进程,促进产业迅速发展。

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对于发展地区经济,带动农民致富,树立地区支柱产业具有积极意义。

项目的实施对调整农牧业结构,提高农牧业效益,增加再就业机会,提高农牧民和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项目具有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得到较大的改善,因此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保障的安全需要的意识日益增强。

在饮食结构方面,对动物性食品讲究低脂肪、高蛋白和高营养的保健食品需求旺盛,而鸡肉正是满足这种需求的食品之一,在我国古代的医书上就有过描述。

据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市场调查,每个大中城市每天要消费肉鸡约3万只,每年约需要肉鸡1000余万只(3万吨)。

由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口味和内在质量要求更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与逐渐改变,对食用肉鸡提出了按品种选择消费的要求,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蔓延,禽流感已造成多人死亡,对人们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和检疫条件,使可能会使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活禽上市,这种现象对市场和消费者都形成巨大的压力。

随着国家对重大动植物防疫的关注,技术保障能力的增强,必须会在法律法规的层面对活禽的上市交易受到严格的限制。

而更多的是采取“集中检疫、集中屠宰、统一配货、定点销售”的政策。

我旗和周边地区农民历年来有养肉鸡的习惯,全年活禽出栏量50多万只,肉鸡资源充足。

随着肉鸡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淡、旺季销售矛盾相当突出,分散养殖的农户往往因为肉鸡生产的周期性,销售淡季与出栏旺季间的不同步,禽流感的蔓延等使肉鸡的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给造成养殖户经济上大幅度的亏损,严重挫伤了农民养鸡的积极性。

因此建设以肉鸡为主的家禽养殖、屠宰、分割、加工生产线,平衡肉鸡及家禽的淡、旺季产品投放和储存,在平抑和调整市场价格等方面起到重要的调节使用,缓解了养鸡户的经济风险,保护养殖户的积极性,避免我市养殖业的大起大落。

本项目通过发展上规模的优质肉鸡“分散经营、集中检疫、统一纳税”交易模式,可带动周边失去土地的农户发展养殖业,通过“定期点市场+基地+加工+消费市场”两头在外的经营管理模式,保证养殖户的肉鸡销路、规避因禽流感带来的风险,保证城乡市场充足供应,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从而通过税收和市场管理使地方财政和集体经济步及良性循环。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激发农民对肉鸡养殖的积极性,解除农户在肉鸡销售方面的后顾之忧,对抱怨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特别是杜绝高致病性禽流感向人间转移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区位条件

(一)地理位置

####旗位于####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122°21′,北纬42°21′~43°14′,土地总面积47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万亩。

辖6个苏木镇,186个嘎查村,总人口17.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8万人,由11个民族构成,其中蒙古族人口占56%。

####旗东连科尔沁左翼后旗,南与辽宁省阜新、彰武二县接壤,西、北和奈曼旗相邻。

东南经彰武至沈阳220公里,东北距####市140公里。

(二)气象条件

####旗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雨量稍多,秋季凉爽干燥,冬季漫长而寒冷。

历年平均气温为6.9℃,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极端最低温度为-30.3℃。

历年无霜日数平均为179天,全年等于或大于0℃活动积温日数平均为228天,历年稳定通过5℃活动积温日数平均为196天。

历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32.1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为595.1毫米,出现在1959年。

最少年降水量为1982年204.2毫米。

日降水量最高为154.5毫米。

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历年平均占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

(三)环境条件

####旗地处辽西山地与科尔沁沙地相接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构成了全旗中南部丘陵沟壑密布,北部沙沼坨甸相间的地形地貌,号称“八百里瀚海”的塔敏查干沙带横贯境内东西。

燕山山脉自旗境西南部延入,在旗中部与广袤的科尔沁沙地相接,构成了南部浅山连亘,中部丘陵起伏,北部沙丘绵绵的地貌。

整个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海拔最高度为626.5米,最低为190米。

境内土石浅山面积15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1.4%,黄土丘陵沟壑12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1%;风化岗石89.7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2.8%;沙沼坨甸33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6.5%;其他17.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2.2%。

南部土石浅山区,属燕北山地的边缘地带。

区内沟谷交错,低山连绵,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几座。

这些山体受天山—阴山纬向构造的控制,多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

与低山毗连的700余座丘陵则无明显脉络,呈不规则分布。

主要山峰官山海拔626.5米、阿琪玛山海拔541.1米、达禄山海拔518.1米。

该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旗有3大河流21条支流,均属辽河水系之柳河流域。

流域面积为2860平方公里,河网密度0.39公里/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为77.7毫米,年径流量为2.22亿立方米。

(四)自然资源

####旗经济属于农、牧相结合的类型,牲畜以牛、马、羊、猪为主。

全旗草牧场总面积为359万亩,年饲草产量为21.5亿公斤,全旗牲畜总量达到95.5万头(只、口),其中:

牛存栏18.2万头,羊存栏51.3万只。

粮食作物有谷子、荞麦、玉米、高粱、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等,尤其是荞麦,种植面积大,年产1500万斤以上,味香色白,誉满区内外;经济作物有芝麻、葵花籽、蓖麻籽、棉花等;####旗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7%以上,植物种类繁多,经普查,境内有木本植物32科60属111种,有野生草本植物55科183属270种,其中可做饲用植物的261种,可做药用植物的120种,以麻黄、甘草、知母、远志、柴胡等产量为多,其中麻黄、甘草年产量可分别达到100万公斤及10万公斤左右。

境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仅鸟类就有37科98种,兽类主要有狼、狐、獾、狸、黄鼬、刺猬、野兔等。

####旗矿产资源种类较为丰富,已发现的金属矿有铁、铜、金、锌、铅、钨等,还有石灰石、大理石、珍珠岩、水晶、页岩、石英石、萤石、硅、玛瑙、泥炭等非金属矿。

已探明矿种27种,矿点60处。

其中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7处,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

(五)交通条件

####旗现有公路总里程1382公里,其中:

等级公路570公里,省级干线1条54.6公里,县级公路4条273.9公里,乡级公路17条367公里,村级路690公里。

(六)技术条件

####旗设有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畜牧站、动物防疫站、动检站、草原站、草原监理所,全旗6个苏木乡镇均建有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拥有畜禽防疫专业技术人员86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33人,初级技术人员53人,基本形成旗、乡、村三级畜禽服务体系,有效地保证了畜禽防疫密度,畜禽死亡率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为发展肉食鸡产业提供了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七)####旗社会和经济现状

全旗辖六个苏木镇、187个行政村(嘎查)、16个居委会,全旗总人口18万人,主要民族有蒙、汉、满、达斡尔、朝鲜族、回族等11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56%。

全旗总面积为4716平方公里,(人均占地40亩),其中耕地面积138万亩,林地面积230万亩,草牧场面积290万亩。

####旗二〇一〇年全旗粮食总产量10.5亿斤,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02万头(只、口)。

地区生产总值为42亿元,其中:

一、二、三产分别达到11.8亿元、17.6亿元、12.6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2.4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0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全旗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为8亿元。

二、主要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案

####旗的肉食鸡产业虽然有一定基础,但是目前的基础设施和规模条件远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目前,饲养规模较小,养殖户仍以小规模、分散型的农户饲养为主,产业化水平较低。

肉食鸡产业基础设施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达不到产业化发展的标准和要求,饲养管理水平落后,饲料加工能力薄弱。

虽也有零星的肉食鸡产业专业户,但是多数科技含量低,产品品质不高,形不成规模,难以带动广大农牧民发展养牛业。

针对项目的制约因素,在项目实施当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和完善。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肉食鸡产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逐步培育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产业格局,以项目建设典型带动农牧民发展肉食鸡产业。

三、建设地点选择

1、项目地点选择的原则:

交通通讯便利,群众养鸡的积极高,养鸡技术人员经验丰富,有良好养鸡基础的嘎查村。

2、项目区的选择:

(1)扣河子镇格尔林嘎查地处扣河子镇东部,库阜线横贯全村,距扣河子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

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9户,总人口640人,全村总土地面积2.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52万亩,人均占有耕地8亩。

(2)####镇下石碑嘎查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东10公里处,全嘎查共321户,1236口人,4个村民小组,是纯蒙古族聚居区。

全嘎查总土地面积50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2600亩,林地面积25000亩,草牧场面积12400亩。

(3)####镇南元宝山村位于镇政府东4公里处,全村总土地面积8848亩,其中:

耕地面积232亩,林地面积4235亩,草牧场面积1831亩,全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9户,总人口467人。

四、项目实施的优势条件

1、政策优惠条件。

为切实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依托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旗委、旗政府为促进产业化基地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肉鸡养殖产业基地建设,旗政府协调电力、交通、水务等部门解决项目区配变电、给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旗政府并对项目区鸡舍建设给予每座2万元补助。

2、协作条件。

####旗兴农禽类深加工有限公司于200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