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9102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docx

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XX市综合指挥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集预案、视频、图片、语音、地理位置等信息为一体,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各系统有机互动为特点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

通过集成的视频监控系统、GIS信息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将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应急指挥与调度集成在一个管理体系中,通过共享指挥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集中接警、及时研判、快速响应、统一指挥和联合行动。

基于XX市政府对综合指挥中心的设想,要建设一个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构建统一指挥、联网联开工作机制为核心,以指挥调度、指令下达、信息研判、资源调配、综合管理为基本职能,形成全市统一指挥、集中管控、分级负责、三级联动的综合指挥体系。

同时具备信息调控功能。

以信息数据收集、信息研判、信息监控等手段,统筹对“十个中心”进行动态监控,对“八个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对城区网格化管理进行演示监管,对“十类人员”服务信息进行程控管理,对全市便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站进行信息共享,实现社会管理的数字化研判、精细化服务,努力打造灵活高效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应急管理系统的整合打破信息孤岛,为突发事件的研判提供各类信息,制定并启动对应的应急预案,调度应急资源,协助相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

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作用。

XX市政府对综合指挥中心的要求:

(一)指挥中心按照监控显示设备,建成后指挥中心和“十个中心”进行联网。

在“十个中心“办公区域按照电子监控设备和信息沟通渠道,“十个中心”的办公情况在监控显示平台上分屏显示,建立进行信息沟通渠道,上情下达,及时掌握中心情况,信息数据收集、信息研判、信息监控。

指挥中心通过监控平台对“十个中心”进行管理,

十个中心:

市110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老年人服务中心、青少年及大学生服务中心、“两新”组织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就业社保服务中心、信访接待服务中心、虚拟网络管理中心和特殊群体帮教服务中心。

(二)对“十类人员”进行程控管理。

对“十类人员”管理的职能单位建立自己的管理平台,并在“十个人员”管理平台建立视频监控,同时“十类人员”管理平台有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要和指挥中心联网,未能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职能单位建立和指挥中心的沟通渠道,建立进行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对信息数据收集、信息研判、信息监控,使指挥中心全面掌握“十类人员”的活动信息,到达程控管理。

十类人员:

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复转退军人、老年人、学前儿童、残疾人、青少年及在校学生、农村社区居民、“两新”组织人员、虚拟网络人群。

(三)指挥中心连接显示“八个平台”的系统终端,通过指挥中心大厅显示平台可操作演示“八个平台”的系统功能和办公程序。

八个平台:

〔1〕就业再就业综合信息查询服务平台;

〔2〕终端信息服务平台;

〔3〕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4〕食品药品安全电子监控平台;

〔5〕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

〔6〕12349老年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

〔7〕居民电子地图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8〕公共安全重点单位监控平台。

〔四〕对全市便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站进行信息共享,建立市、乡镇〔街道、管委会〕村三级监控指挥网络。

在全市村级为民服务站建立视频监控设备到达与各乡镇、街道、管委会便民服务中心联网,同时在全市的17个乡镇、街道、管委会便民服务中心建立视频监控网络,与市综合指挥中心指挥大厅联网,由综治指挥大厅对17个乡镇、街道、管委会便民服务情况进行管理。

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对各自村〔社区〕级为民服务站的情况进行管理。

同时建立沟通交流渠道,同时指挥中心能监控到村级为民服务站的管理情况,各中心将各自的工作情况及时向指挥中心上报。

需求分析

    随着安防系统在各中心系统得到的大力应用,为中心安全防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当前各级安防指挥系统的现状,急需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如何构建高效、安全的XX市综合指挥中心平台

 XX市综合指挥中心平台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基于IT技术的监控管理系统,建设时要从安全、可靠角度做全面的考虑。

系统建设中,正是秉承了这个思想。

在系统搭建中我们采取了多机热备切换机制,以及业务负载均衡的服务器集群技术,将业务、服务整合为一个整体,摆脱对单一服务节点的依赖,保证系统运行的电信级高可靠。

系统共建造了10〔10个中心〕+6〔6个子中心〕个分控中心、1个主控中心,即设备并非全部集中在主控中心,而是以分控中心为基本单位。

原因在于以目前的大数据量,如果要将所有的设备全部集中在一起,首先网络带宽将无法承载,其次,大量的设备集中在一起,假设出现单点故障将导致系统完全不可用。

同时又会带来大量的场地占用及维护成本、人员成本的直线上升、且网络节点过多将带来复杂的网络管理问题。

因此,在兼顾了现场多项因素后,选择了16点建立了分控图像中心。

 当然仅仅将设备分开放置并不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如果管理控制信息全部存在主控中心,同样会面临单点故障。

系统采用了业内首创的平行域技术。

通过将平行域内的系统的重要数据信息在整个域内进行分布式存储与共享,极大地减小了各个分控中心对分局图像中心的依赖。

而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既可以实现用户的全网漫游,视频业务的快速路由,又保证了各分控系统间的独立性。

而当平行域中的某个系统出现了数据损坏,通过在其他系统中的数据副本,就可以安全地恢复所丧失的重要数据,到达极高的系统安全性。

 通过系统采用的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既使得多机容错、负荷分担技术得以充分利用,提升了系统的效能,又使得异地容灾得以实现,到达了安全性、易用性、可靠性、高效性的完美结合。

如何对海量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快速检索

 由于涉及到的存储盘柜数量众多,且是多个厂家供货,再通过厂家提供的磁盘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划分,不同的厂家软件操作不尽相同,将使得管理工作非常繁杂,也不能直观。

地表示出录像数据与存储空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独立于硬件的、图形化的虚拟的综合管理平台,统一规划数据接口标准,由下级各中心按标准进行数据对接。

不仅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每个共享存储区域中高清摄像头、存储流媒体服务器、存储单元等拓扑关系,还使得系统能够在虚拟的综合管理平台上进行数量、容量上的线性扩充。

 系统按照“虚拟的综合管理平台”自动为高清摄像头分组,为存储磁盘分组,通过自动化的手段创建由高清摄像头组、存储流媒体服务器和存储磁盘构建的虚拟的综合管理平台,同时,系统支持图形化的操作,能够便捷地改变高清摄像头组、存储流媒体服务器或存储磁盘的对应关系。

如何在大型高清项目中应用智能分析技术

 由于摄像头数量太多,传统的现场人员监看已经不可行,必须使用智能视频技术以减少人力成本,系统以插件形式提供了可灵活配置的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在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后,再通知监控人员进行告警处理,从而减少了大量的人员配置,更加有效地协助监控人员处理突发情况,并最大限度的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真正的变被动监控为主动监控,减少了人工干预,确保被防护对象的安全。

 但必须认识到,智能分析技术的实时应用,限于各种技术条件、现场条件及经济因素考量,并非所有监控点位都具备该技术,而一旦事件发生,岂不又陷入了大海捞针式的人海战术视频检索之中?

对此,系统提供了事后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即使事发时摄像机未启用智能分析技术,仍能够通过事后分析将智能事件检索出来,无缝的将实时智能分析+事后智能分析技术紧密结合,在大大减少了人员成本的同时,极大提高了事件处置效率。

如何降低存储设备故障率及节能设计

 项目中用到了大量的硬盘,节能低碳排放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考虑大型高清平台建设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存储单元的存储策略节能性设计,在存储单元提供7×24小时可用性的同时,单块硬盘却并非7×24小时工作,从而极大降低了磁盘的损坏的几率。

在获得最优的读写性能同时,到达了减少硬盘磨损和能耗的目标,除了直接为系统节省大量电能消耗,还能通过硬盘发热的大幅降低,减少机房空调的用电支出。

消除了潜在安全隐患,减少了工作人员对硬盘、机柜、空调的维护时间和成本。

如何在大型高清项目中保证硬件产品质量和软件操作平台的稳定性

在XX市社会管理创新管理综合指挥系统项目中,我们将全线使用国货精品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安防行业第一位的海康威视的硬件产品和全球性企业汉威集团专门为这个项目开发的软件平台。

海康威视拥有智慧型平安城市的成熟解决方案并得到广泛认可。

海康威视打造的智慧型平安城市是一个以治安视频监控应用为主导,兼顾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应用的综合体系,通过统筹规划以及统一的平台设计和管理,推动不同部门和行业的信息互动和共享。

并积极参与了国内众多重大且具有影响力的安防项目,如2010年的平安上海〔浦东〕高清项目、平安重庆•应急联动防控体系数字化建设工程、奥运/亚运安保工程、武汉平安城市市局建设等,这些项目都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完善的产品线,针对公安、金融、电力、交通、司法等各行业安防应用的不同需求,海康威视有针对性地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系统在开放性、集成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而汉威集团以“创造安全、环保、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企业使命,公司从客户的需求诊断、方案设计,产品实现,到安装调试、服务运维,提供领先、满意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成功。

为民用和公共安全防护、工业控制、安全生产、交通监管提供适合、优质、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XX市综合指挥中心要求实时有效地了解各分支机构的管理情况和各类紧急事件,迫切需要实现多级平台的联网管理应用,加强内部管理与监督体系。

对重点敏感部位需要更好的技术手段,需要对各种事件的可疑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

需要应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使传统的被动监控的模式转化为主动监控,根据自身安防需要设置各种规则,对各种可疑事件和行为进行分析报警,并联动视频图像记录行为过程,提高综合应变能力。

系统组成

    海康威视iVMS-5000企业级安防应用平台,是基于SOA系统架构的集成多种安防子系统的联网平台。

秉持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理念,解决了综合安防系统中集中管理、多级联网、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多业务融合等问题。

主要由视频监控子系统,门禁、报警子系统,智能分析子系统,监控等应用模块组成。

系统特点

     -统一的监控平台

平台方案同时提供了编解码设备、报警设备、网络存储设备、管理平台等基础组件。

通过良好的设计,优化了系统架构,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能,具备良好的性价比,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开放的体系架构管理平台的设计基于SOA架构,通过WebService提供基础服务,方便与第三方业务系统相互集成;采用了基于J2EE的企业业务中间件技术,方便第三方开发商做增值业务开发。

     -全面支持高清视频监控

    系统全方位支持高清图像的前端采集、编码传输、录像存储,解码回放,在各个环节都表达了高清处理,实现了真正的高清监控。

     -融合智能分析应用

系统集成了海康威视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技术,融入到全线产品和业务流程中,提供实时分析、事后智能检索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

     -异构硬件与门禁报警系统集成

    系统支持管理海康威视全系列、GE、AXIS等国内外主流品牌数字图像设备;支持管理报警、门禁等设备接入与集成。

     -高可靠、高性能

    系统支持集群技术,满足大规模、大并发量的监控应用。

关键核心模块支持双机热备,错误自动发现及恢复技术,提供不间断的服务。

     -全面的安全性

    系统提供统一的认证、授权管理机制,支持AAA、PKI/PMI的集成;信令协议支持SSL加密传输,音视频流传输支持AES加密,全方位保护信息安全;视频流内嵌水印支持,防止数据篡改。

     -部署方便灵活

    平台采用了J2EE作为核心平台,服务器可根据需要灵活的部署在UNIX/LINUX平台或Windows平台;先进的Web应用框架设计,使得客户端的桌面部署方便、简洁。

系统解决方案

    指挥中心一般是由多个功能单位组合而成,在设计整体方案时,需要从指挥中心的整体要求出发,运用多种安全防范技术手段,实现对各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

综合指挥中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视频监控系统

2) 智能分析预警系统

3) 出入控制管理系统

4) 周界及突发事件的防范报警系统

5) 内部管理与监督检查系统

6) 集成管理平台

    本方案介绍的综合指挥系统,是一整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从信息采集、数据传输、存储、系统控制输出,直到软件管理平台的全方位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实现良好的兼容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体育场馆安防系统统一控制和统一管理的需要。

一、视频监控子系统

    由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体综合指挥中心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因此,在软件平台方面,各中心的子系统是综合指挥中心建设的重点。

1、 设计思路

·采用高清技术

1) 在各中心的重要部位采用高清视频监控技术,实现高质量的视频图像采集、存储和显示。

例如采用视频图像分辨率达720P〔1280*720〕或1080P〔1920*1080〕的高清整体解决方案,可满足各职能部门的人员流量的高清晰视频监控的需要。

2) 采用数字非压缩视频监控技术。

该技术既克服了模拟视频图像质量低、多级级联信号衰减的弊端,又克服了IP视频图像延时较大的问题,在实现高清视频采集的同时,确保了图像传输的高实时性,能充分满足实战应用的需要。

·高性能统一切换控制

    采用系统级产品视频综合平台作为核心处理设备。

视频综合平台参考ATCA(AdvancedTelecommunicationsComputingArchitecture高级电信计算架构)设计,具备电信级稳定性和可靠性,关键模块采取冗余设计,可实现模拟、数字、标清、高清等多种前端和监控网络的接入和处理,对系统资源进行高度整合。

综合指挥中心部署集成管理平台,具备权限管理、设备管理、流媒体转发和存储管理等功能,实现出入控制、报警、消防等系统的报警联动和应急预案,为各部门或单位授权开放接口,实现视频资源的共享。

2.系统构架设计

1) 前端监控点:

在各中心重点监控部位可部署数字非压缩的高清快球摄像机;主控区的重点部位可部署网络高清摄像机。

2) 视频图像传输:

数字非压缩高清摄像机具备光纤接口,直接通过光纤接入视频综合平台,实现高清视频图像编码、矩阵切换和输出显示,到达图像质量高、传输延时低的效果;IP视频图像通过视频传输网络接入监控中心核心交换机。

3) 主控中心:

主控中心主要实现视频图像的集中管理和控制,由各类应用支撑服务器、存储设备和显示控制设备等组成。

主控中心采用视频综合平台统一切换控制,配置大屏幕显示墙,实现大量视频图像输出显示。

4) 分控中心:

主要实现对目标区日常监督管理,以满足日常巡逻、巡检的需求,保障重要部位的安全。

二、智能视频分析预警

     对各中心的监督系统,应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处置突发事件为主要目标。

通过视频分析技术,用户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分析功能,通过在不同摄像机的场景中预设不同的报警规则,一旦目标在场景中出现了违反预定义规则的行为,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监控工作站则自动弹出报警信息并发出警示音,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报警信息,实现报警的场景重组并采取相关措施。

 

三、出入控制管理子系统

     将各中心的出入口、重要部位的各工作室(房)或〔区域〕、重要场所〔如信访部门〕的主要出入控制口,分成专业类和公众类,进行各类人员的出入控制和管理,实现指挥中心与各职能中心的联动。

 

四、周界及防盗报警系统

   10个中心的报警系统主要包括周界报警系统和防控报警系统。

周界报警系统是各中心的第一道屏障,主要防范非法人员翻越围墙或栅栏,将外来的不安全因素排除在萌芽之中。

可在重点防护区域部署检测系统或紧急求助系统,防止目标区域受到干扰或破坏。

    系统采用总线制构架,前端探测器通过总线模块接入报警主机,报警主机通过IP方式接入报警服务器,实现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

系统构架如下列图所示: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探测器便发出警情信息,通过中心的控制器和视频监控等设备联动,系统自动开启灯光、声音及摄像设备,使中心及时了解现场的情况,以便各中心人员快速处置。

五、安全督查系统

   各中心设置离线式或在线式电子督查子系统,在线式电子督查子系统可独立设置或与在线式出入口控制子系统相融合设置。

当某一个职能中心出现异常时、可以有效的预测、显示、记录和报警。

六、集成管理平台

    建议采用基于SOA系统架构的集成多种子系统的联网平台,可管理从几十到几千个监控点位规模的子系统。

系统需支持模拟、数字和数模等同时接入的构架模式,并支持对各种信号源的接入,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出入控制系统、报警系统、智能分析子系统和其他安防系统的集成管理,以满足综合指挥中心系统分步或一次性统一部署的要求,实现系统整体投资最优化。

高清130/200/500万像素视频采集、传输、显示

    从前端高清摄像机〔IPC〕进行视频采集,到光纤传输、交换转发、解码上电视墙,整个过程全部支持高清制式,无转换损失。

智能分析技术应用

    完整的智能产品系列,从前端的嵌入式产品到后端的分析服务器,不同的产品形态满足客户不同的应用需求。

    支持周界防范、异物粘贴、读卡器安装、异常人脸检测长、时间滞留、多人聚集等;

    支持斗殴检测、攀高检测、起床检测、长时间滞留检测等;

    持停车检测、逆行检测、行人检测、拥堵检测、隧道烟雾检测等;

    支持人流量统计、区域内人员数量统计、拥挤度统计、人脸检测及识别、斗殴检测、奔跑检测、行人聚集检测、目标后检索等。

系统级联管理和网闸穿透

    通过级联服务模块,将监控专网、公安专网两个独立的平台级联起来,公安专网的客户端在同一个软件界面内,同时拥有两个平台的视频资源。

    将综合指挥中心和10+6个职能中心之间实现多平台级联,系统用户在实际应用中,更加稳健更加便捷。

系统平台成功实现了网闸的穿透,该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使得综合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安全隔离网闸访问监控专网的视频资源,进行视频预览,录像回放,云镜控制等操作。

突破了网络的限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方便了综合指挥中心的使用。

支持多样化存储技术

    针对不同的应用,不同的网络环境,可以提供前端设备存储、NAS存储、iSCSI直写IPSAN存储、PC-NVR服务器存储等存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系统设计时的灵活性。

高度集成的综合平台管控

    集编码模块、解码模块、矩阵切换模块、网络交换等功能,支持高清、千兆交换,采用ATCA高级电信计算架构标准,可以直接接入模拟视频、数字视频信号,集成视频智能行为分析以及各种网络功能、日志功能、用户权限管理、设备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视频处理的平台产品。

    双交换技术,确保大容量视频业务数据传输的效率;

    采用插拔式模块化、机架式设计,多台设备可以级联,快速实现多种视频督查业务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