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0815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docx

且行且思5篇范例修改版

第一篇:

且行且思

且行且思、携手共享一路风景

——魅力语文课改十年教学工作回顾

不知不觉间,进入新课程已整整十年,回望我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走过来的历程,我们在语文教学、教改的路上摸索前行,经历了内心的煎熬、思维的碰撞,我们一起经历了学习、摸索、感悟、顿悟、提高的过程,有苦、有甜、有泪、有笑。

我们累并快乐着,既经历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惑,又体验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开朗,在享受语文的路上执著前行。

现把我们十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工作做一简要汇报。

一、我们的行动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是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而最终体现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基于此,我们借助校本研修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狠抓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新的教学理念如何践行于课堂教学及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等几方面的工作。

1、2001年——2003年我们主要抓好语文新课程的学习和走进新课程实验班的跟踪听课活动。

我们组织全乡语文老师进行系统的语文课标的学习,从教学理念、学段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几方面让老师们熟读于心。

我们每学期组织老师们学习教学刊物上有关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有哪些新的要求和变化,对新课标进行解读,做到心中有纲,从而少走弯路。

结合新教材的使用,我们重点对使用新教材的班级进行了跟踪听课活动,组织相应年级的老师观看河北省教科所录制的教学录像,通过老师们观课、评课活动,达成共识。

我们每学期组织老师进行年级会课活动,年级语文学科组老师每人按定点校教学进度准备一节课,课后大家进行说课、评课。

这项活动提高了老师们的执教能力,并且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上也达成了共识,对其他年级的教学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比如初读课文,解决会认的字——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品读感悟——拓展延伸,积累运用,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在我乡语文课堂教学中。

2、2004——2008年,主要抓好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理念践行课堂的工作

校本研修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方式,从2003年9月我区成为省校本教研实验基地以来,作为项目校之一的我们开展了多种新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我们抓好集体备课、教学案例交流和以课例研讨为主的校本研修活动。

我们抓好学校、联片

校、乡年级学科组三级教研网络的教研活动,分清责任,解决老师们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把老师们在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在乡语文学科组提出来,进行集体攻关,通过集体备课、课例展示、集体研讨达成共识。

05年11月我们在大季屯学校举行了《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研讨》,由年轻教师祁俊丽提供课例《这条小鱼我在乎》,结合课例老师们针对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新在哪里?

注重哪些内容,传统的语文教学我们应该继承哪些?

等问题展开研讨。

06年上半年我们围绕“如何让学生表达出独特感受”这一主题开展了语文作文教学主题研讨,由四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张燕和张宝兰老师各提供一节课例《我第一次„„》、《我想发明„„》,我们开始关注老师们感到为难的作文教学研究。

07年上半年针对老师们反应的冀教版教材文学单元不好把握的问题,我们组织了“感悟大师,浸润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由三——六年级语文学科组提供文学单元课例进行研讨,研讨期间展示了各校学生的手抄报,让孩子们对安徒生、冰心、李白、老舍几位大师的生平、人生经历、作品有了了解,同时老师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文学单元不仅教作品还要了解作者,还要注重学生的积累和课外阅读,让大师的作品影响学生的人生。

期间我们还和朝阳学区、育红学区联合举行学区间的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相互观摩、学习借鉴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这一阶段,我们的语文课堂努力追求张东兴老师提倡的“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其乐融融”外显方式,在反思教学行为的同时,我们还建立起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关注课堂的生成和开始研究“简简单单教语文”,追求语文课堂设计主干问题,把更大的空间还给学生。

我们结合经典诗文诵读推进了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同时注重整合,把学校文化建设和语文综合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影响孩子的人生。

我们还从2005年开始,每年举行三——六年级学生作文竞赛,古诗文诵读大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我们积极寻求专业引领,聘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前来观摩指导教研活动,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我们组织在市、区级获奖的老师,到各校巡回讲课,努力打造一批优秀教师。

让老师们在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下成长起来。

3、2009——2012年,结合“不断深化校本研修,打造高效课堂”,我们抓好课型研讨和主题教研活动。

09年针对我区提出“不断深化校本研修,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方案,我们进行大胆的尝试,抓好语文教学的过程管理,把语文学习向课前延伸,做好预习和收集相关资料,先学后教;向课后延伸,抓好单元复习课研究和课后广泛阅读上。

同时,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冀教版教材有些课型不知道怎么教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课型课例研讨。

从09年下半年——2011年上半年,我们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语文课型课例研讨活动,分别对略读课文、作文指导课、阅读链接

课、口语交际课、经典诵读课、识字教学等课型进行了集体攻关。

课型研讨按确定课型研讨课例,定出主备人和辅备人——集体备课,形成课型课例教学流程的基本框架,确定作课人——课型、课例展示——集体研讨,达成共识——写出教学反思等环节进行。

每次5——6位老师作课。

在活动中锻炼了一批教师,提高了参与教师的教研和教学能力,解决了老师们如何教的问题,也为今后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提供了思路。

在市、区教研室专家的引领下,我们注重整合,几次在市、区级评优评比中展示我们的成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2年我们把教研重点放在了我们的薄弱点——作文教学和主题教研活动上,我们结合观课议课有关要求,确定教研主题和研讨课例,通过集体备课确定课例基本流程和教研基本框架,从教材的把握、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学生成几方面分工安排,让每个人都有事做、有话说,提高了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年四月份我们借市教研室张东兴和杨薇薇两位专家视导我乡教学工作之际,举行了乡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主题研讨活动,由年轻教师张慧明、王丽凤分别作作文指导课和评议课《成长的故事》,阅读课《秋天的怀念》,区教研室徐主任和史主任及区小语会评价工作室的老师们前来指导观摩,通过张老师、杨老师、徐主任、史主任的指导,老师们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有话可说,如何把读者意识做到实处,如何在作文指导课和评议课上进行有效指导,体现交流、分享和提升,如何正确解读文本,如何随文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如何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进行读中感悟等多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五月份我们举行了

三、五年级学科组作文主题教研活动由陈俊丽和吕红芬两位老师分别作作文指导课《记一次游戏》、《掌声》,老师们教研氛围很浓,达到了很好的教研效果,也使我们在主题教研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二、我们的收获

课改十年来,我们付出着,收获着,这主要表现在课堂的变化和教师专业水平的的提升。

1、语文课堂基本的教学流程围绕着读通、读懂、读透、读活上整体设计,

也就是初读、解决生字问题,再读理清文章脉络,精读品读感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运用的基本教学流程。

精读环节提主干问题,避免繁琐的分析,留给学生充分时间去阅读。

2、语文课堂上重视以学定教,关注教学生成,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以读为主,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注重了阅读延伸,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让阅读影响学生的人生。

3、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正在被大多数老师运用和实施,大部分教师开始关注教学、教研的有效性。

4、课型研讨取得了实效,老师们掌握了某些课型的着重点和基本模式,①略读课文教学方面,我们懂得了略读课文也承担了一定的识字任务,应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略读课文中的感受和精读课文的教学策略的不同,应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通过主干问题让学生默读、勾画、交流等策略达到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的目标。

②作文指导课课型研究上,我们明白了:

作文指导课学生交流环节应有层次,应围绕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说完整、说明白、说具体。

作文指导课应该把写作方法渗透到环节中去,尽量不要孤零零出示写作知识,以免占用学生交流和写作的时间,作文指导课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写,以免加重学生课余负担。

③识字课例上我们达成以下共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设计上要有层次,训练要扎实;识字教学渗透在阅读教学内,阅读要有目的和层次,从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层次设计教学;游戏的设计要注重实效性,要围绕教学目标服务,不要超纲。

④诵读课课例上,我们一致认为低年级诵读课承担一定的识字任务,应按二类字对待;诵读的指导要注重层次,围绕着读正确、读流利、明诗意、熟读成诵的环节进行;击拍诵读要在读流利的基础上进行;诵读课重在积累,应注重少讲多读,注重诵读量。

5、教师教学反思习惯逐渐养成,能够用五步定位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围绕着我是谁?

我在做什么?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怎样做的?

我做的怎么样?

经常拷问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高。

6、点滴成绩

我乡教师十年来先后有马国荣、李桂霞、刘静、吴金英、刘香云、张刚、张燕(均已调出我乡)、王英珍、康慧玲等十几位老师在市区组织的语文评优课、素质大赛中获奖,一部分年轻教师脱颖而出。

2006年10月在河北省校本教研现场会上,年轻教师张燕的作文评议课获得与会专家的好评。

2010年五月我乡康慧玲老师代表运河区在沧州市第三届小语会上做研讨课,课题是——《阅读链接课——不会被历史遗忘的科学家》,她的实验报告《且行且思,追求常态精品课》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1年她代表运河区参加了沧州市语文青年教师素质大赛获一等奖。

十年来我乡有近百篇学生作文获国家级和河北省

一、

二、三等奖,我们每年在全国快乐作文评选中获奖率一直名列前茅。

有近四十篇教师论文、教学案例入选《教学笔耕录》,近百篇论文获全国、省、市一二等奖。

我们把优秀学生作文编辑成以“走进花儿世界倾听花儿的声音”为主题的优秀学生作文集。

三、我们的问题

课改十年我们在努力着,也发现我们的不足: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还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这需要大家去努力;部分教师还在穿新鞋走老路或者穿旧鞋走老路,这需要我们去改变;由于学校分散,人员外流,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削弱,各校教研的实效性有待加强;大部分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学科厚度、敬业精神、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课改十年,我们一路走来,且行且思、摸索前行。

回望走过的路程,我们付出着、感悟着、收获着!

经历了曲折和困惑,也收获着成功和喜悦,我们一起携手并肩,相互扶持,欣赏到了语文教学路上的美丽风景。

相信我们会在享受语文的路上越走越好!

第二篇:

且思且行

且思且行

记常州市高中英语谢晓枫名师工作室中期评估活动

12月27日,常州市高中英语谢晓枫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省常中共聚一堂,对工作室进行中期评估,下午1:

00在省常中8号楼5楼“教工之家”中期评估活动正式开始。

这次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课堂展示活动,(时间:

下午:

1:

30;地点:

省中8号楼六楼录课室)。

第二阶段是活动工作回顾,由领衔人谢晓枫老师对工作室两年来的两年多来的活动情况和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

第三阶段是英语沙龙,在沙龙活动阶段,英语沙龙主题是“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体验专业成长”、“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课例研究”,大家进行思考、做好准备。

谢晓枫老师特别邀请清华大学范文芳教授作了“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课例研究”的专题讲座,范教授就老师们、同学们共同关心的英语学习和科研等相关问题,现场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英语交流和探讨。

通过听报告、观摩展示课,工作组全体成员对于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又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理念以及实际操作的方法。

(闻楠)

第三篇:

且学且行且思且乐

且学且行且行且思

——90学时语文培训个人总结

2012年1月15日至今,参加了由秀洲区90学时小学语文的培训班,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历时三个多月。

一路上,我学习着,实践着,思索着,并快乐着。

一.理论学习阶段

1.集中学习——聆听讲座与报告。

理论学习,屈指算来,先先后后,断断续续,共计5天。

那一次次声情并茂的报告,那一次次理论结合实例的讲座,给了我莫大的精神享受。

还清楚地记得,市教育研究院的陶李刚老师与我们一起探讨教育的真谛。

陶老师以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例子,把他的教育理念渗透其中,让我们有种春风拂面的感觉,从中明白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教育就是爱他,帮助他,成全他。

谢国良老师的《优化过程设计与理答建议》,让我们的阅读教学课从优化解读、优化导入、优化初读等角度去思考,去设计,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

让人印象至深的是平湖研训中心的王爱民老师,他的讲座《深入解读教材,有效实施教学》,语言质朴、亲切、自然,给人以“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觉,让我们明白要把握教材,就要从课程标准入手去整体把握,从文本研读入手去深刻把握,让我们学到了文本研读的一般方法和文本解读的九个关注点,受益匪浅。

金剑辉老师的《小学作文有效性研究》,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有效性。

何方芳老师让我们清楚阅读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刘晶老师引领着我们一起明确年段目标,实施有效教学。

聆听着,思考着,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有效性”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时时刻刻都讲求“有效”。

2.分散学习——读《语文课如何是好》有感。

有效的语文课要怎么讲,该教给学生那些知识,采用哪些方法传授给他们?

怎么教语文才能真正有效?

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一线语文教师。

拿到王晓春老师的《语文课如何是好》后,我希望从中寻找答案,语文课到底怎么上。

从书中读到:

“语文味”,搞不清什么味。

我们先来分析程少堂老师的观点,他主张语文课要讲出“语文味”,此论在语文界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提出

“语文味”的口号,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中小学这么多学科,为什么别的学科没有提出“味”的问题?

您听说过“数学味”“物理味”“化学味”“历史味”“品德味”“体育味”“音乐味”“美术味”这样的口号吗?

我没听说过。

这是不是说明其他学科的教师水平低、科研意识差,提不出有深度的概念呢?

恐怕不是这样。

愚以为合理的解释恐怕是:

人家不认为有此必要。

也就是说,人家都清楚自己的专业是什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什么“味”,无须多此一举。

语文课之所以提出“语文味”,正是搞不清自己的专业、搞不清自己是谁、搞不清自己味道的表现。

打个比方说,平常人不会轻易问“我是谁”,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是谁,只有那些因为某种原因失去记忆的人,才会问“我是谁”。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提出“活出我自己的味道来”,那一定是他尚未找到自我。

所以,“语文味”的口号虽然由程老师提出,却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它表明我们的语文学科确实迷乱了,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语文不是别的,它就是一门科目。

有的事情他不能做,比如伦理家的工作,作家的工作,语言学家的工作,甚至社会风气的好坏,这些也轮不上语文老师来负责。

那么该做什么?

语文的核心职责就是教授“语文知识”,这个概念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知识不一样。

平时多是静态的字词句段篇章或者文学常识等等,而这里所指的多是动态的策略和技能,诸如“懂得文章有详略主次,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能从不同角度合乎逻辑的叙述事情”“根据对象的变化变换说话的内容和形式”„„那么这些真正的“语文知识”才是我们该去努力的方向。

可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实在很少。

主要教材——语文书,仅此而已。

阅读能力差,自然影响到了写作。

不管学生日后从事什么工作,写作多是其一生成功的基础。

而阅读和写作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希望我的学生,一定明白语文学习的意义,考试时,千万别因为过分追求考分而忘了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

更不要不把语文当回事,那样会后患无穷的。

我非常认同王老师的观点,那就是:

语文就是培养专门听说读写的能力的一门课程,虽然它还有传承文化的功能,就像英语课堂还有介绍西方民俗、制度、风情的功能一样的,这就是语文的真正目标,语文课就要有语文课的专业性,就要有浓厚的语文味道,语文不是大杂烩,语文老师要有语文老师的专业尊严。

二.实践学习阶段

1.实践阶段。

按谢老师的分配,我们三年级实践内容为《她是我的朋友》。

三年级共有9位成员,需要5位老师上课,我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3月16日,接到上课任务。

3月22日,是正式上课的日子。

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教材又难以把握,我前后共磨课2次。

第一次,是上到第10自然段,重点研究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的神情、动作,感悟其内心活动。

但试教下来,发现时间根本不够。

初读环节半生不熟,细读也不到家,结果两头空。

这与我们本次培训活动所提倡的“关注发展,落实语言习得”是不相吻合的。

而后,我彻底地推翻了初稿,舍去了献血过程这一板块的教学,把重点转移到课文的初读上。

我试图在课堂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血的读音,词不离句。

在试教时,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血”这个多音字的读音把握是一大难点。

孩子都习惯性把血误读成“雪”。

为了更正孩子们这种错误的读法,通过多音字组词的方式呈现给孩子。

孩子们借助于拼音能正确地读准这些词语,但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孩子们又开始犯糊涂,“xie”与“xue”又分辨不清。

为了进一步强化孩子这些词语的读音,我把这些句子再呈现,再读,再巩固。

(2)一组词语:

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和一个词语:

迫在眉睫

这一组词语,要读准它们,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课堂上我先请了几个孩子读,首先确保读准。

与此同时,我注意到了中间的“咽”是多音字,三个读音,随机性地组词,并作简单地讲解,让孩子们对于这个多音字的读音有初步地辨别能力。

而后,孩子们通过找这四个词的相同之处,初步理解这四个词。

而要想进一步理解,还需要细读课文。

“迫在眉睫”一词,关注教给孩子们理解词语的方法。

结合文中的泡泡提醒,初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与此同时,还教给孩子们通过理解每个字的意思来理解词语这种基本的方法。

(3)关注语言表达形式:

研究人物动作与内心活动

“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第五自然段的教学,为了让孩子感悟阮恒在献血前内心的害怕,矛盾。

从研究“颤

抖”着手,感悟阮恒的害怕。

让孩子们补白:

阮恒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展开想象,体悟当时阮恒内心的矛盾。

为了让孩子们能习得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安排了拓展说话练习。

最后,通过结合板书,教给孩子读书方法:

通过研究人物的动作,可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以此结束课堂。

总体而言,我所关注的三个方面,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能得以落实。

这当然与基地学校——阳光小学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是密不可分的。

值得反思的是,“迫在眉睫”一词的教学不够到位。

在教学时,主要是以教给孩子理解词语方法为根本目的,而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所忽视。

在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时候,当孩子们理解到“输血迫在眉睫”的时候,追问“为什么输血迫在眉睫?

”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用上“因为„„所以„„”说话。

这样,一方面孩子们关注了课文内容前后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学习阶段。

3月22日,在阳光小学听了两节四年级的《触摸春天》。

3月28日,在王江泾实验学校听了三节《她是我的朋友》和一节《触摸春天》。

同是《她是我的朋友》,三位执教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关注了以下方面:

(1)课文的初读,把读准多音字“血”作为初读课文的重点。

(2)新词“迫在眉睫”的理解,理解字面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将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到深处。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方面去引导孩子。

(4)通过研究人物动作和表情,读懂人物心里。

在献血前,“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通过动作“举、放、举”,揣摩人物的内心。

而四年级的《触摸春天》,老师关注的是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填补文本空白,感受盲童安静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

90学时的培训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聆听的讲座与报告是有限的,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无限的。

我将把自己的所学所想,付诸于实际行动,并不断思索,不断追求,让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越走宽。

第四篇:

温州之行且行且思

温州之旅我们且行且思

流村中心北流小学王晓燊

12月19日早,怀着紧张而又期待的心情,我们踏上了温州学习之旅。

下午4时左右我们17人分两个架次齐聚温州龙湾机场。

周末两天的学习征程便拉开序幕。

20日上午9时我们到达此次学习的目的地--温州市十二中,“让阅读成为美好的生活方式--新阅读南方论坛”让我们与会的每个人体会到了阅读之美和儿童文学的魅力。

下面我就从温州印象、课例观后感、关于“儿童文学”的思考,三个方面对此次观摩学习做一下汇报。

一、温州----南方论坛印象。

以前对温州这个地方的了解只限于一些道听途说的温州人的能干与头脑灵活。

如超过万亿的民间资本。

敢于冒险的投资团体,什么“炒房团”、“炒地团”等,及遍布世界各大洲的经济实体,所以中外把温州人叫做“中国的犹太人”。

听出租车司机说: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的造假相当厉害。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法律法规健全,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聪明而敢干的温州人转型了,做起了正当的生意,造假和伪劣产品几乎在温州看不到了。

这让我踏实了很多。

走近温州、走进十二中校园,坐在12中校友几十年前捐赠的诺大的礼堂里,欣赏着宣传橱窗里自由多彩的学生活动,这温暖的呼吸,短暂的接触,浓浓的绿色,让我对温州这座年轻而美丽的城市印象更深了。

本次论坛有很多阅读推广名家也有很多一线教师。

给我印象最深的阅读推广人是台湾台东大学荣誉教授林文宝,林先生常年致力于加强两岸儿童文学界的交流,为两岸儿童文学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被两岸儿童教育学界称为“推动儿童阅读第一人”,堪称台湾儿童文学祖师爷级的人物,所以大家都亲热地喊他“阿宝老师”。

本次阿宝老师有一个有趣的比喻——读书好比吃东西,营养过多,便会消化不良。

阿宝老师以自己幽默生动的语言,详实的实例,从阅读的循环、儿童的阅读与兴趣、导读的模式、儿童阅读十大权利、结论与建议等五个方面入手,旁征博引,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以及阅读与成功的必然联系,既介绍了儿童与阅读的概念和台湾的阅读推广经验,也畅谈了对儿童文学的认识及儿童阅读的指导。

在他看来,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读书是知识的火种,读书是智慧的泉源,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探险。

阅读要广泛,各个方面的书都可以浏览,不一定是单一的世界名著,要顺着成长渠道慢慢吸收各方精粹。

阿宝老师以其睿智幽默的语言,具体讲述了该如何阅读,倡导让孩子无压力地阅读。

二、课例观后感、

我们听了两节节阅读课。

其中来自深圳福田区莲花小学周敬老师的阅读示范课《少年音乐和美术的故事》,独特的课堂设计、多种学科特色的交融让我们耳目一新,引人启发。

独揽梅花扫腊雪。

它到底出自谁手?

既然是诗句,其全文又写了些什么、随后,钟传祎老师作了《学科阅读与学科写作》的专题讲座。

他认为,学科阅读是对文艺性阅读的一种改进,而学科作文是学科学习后的输出。

只有学会如何阅读,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会学习。

上联是:

独览梅花扫腊雪;下联为:

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禺意无穷,上联暗合声乐旋律,下联却又是数字1234567的方言谐音。

独揽梅花扫腊雪

—月读千江—

十多年前,在我学习新闻写作之时,在宋兆宽先生的《新闻表现艺术》一书中,我无意间看到了这句词:

独揽梅花扫腊雪。

先生用它来阐述新闻写作美学中的音乐美,因为其读音与音乐简谱“哆唻咪发嗦拉嘻”较为相近,先生借此揭开了现时新闻篇章中普遍出现的单调、枯燥和乏味的现象。

在文中,先生将它定义为“古诗名句”。

我信以为然。

因为这句“诗”的韵律很特别,所以我一直没能忘怀。

最近在网上搜索时,我又发现,许多人把它用作联句的上联,并以此来征辑下联。

其中以“依睨山势舞流溪”配为下联的居多,概因此句的读音是“1234567”,稍有些式微,解以“浙东方言”,可矣。

为刨根底,费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