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1019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中考方案.docx

《历史中考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中考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中考方案.docx

历史中考方案

2017年陕西历史中考

一.考试范围:

7-9年级历史课本,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二.试卷结构

1.知识内容比例及分值

中国史约占65%,世界历史35%。

历史总分40分,中国古代史9到11分,近代史14到17分,世界史12到17分。

基本上古代史10分,近代史14分,世界史16分。

2.试题类型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

选择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等。

选择题:

约30%非选择题:

约70%。

在史政合卷中选择题10到12分,非选择题28到30分。

3.难度分布

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和难题分值比为4:

3:

2:

1,总体难度控制在0.65.仍然以知识考察为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重点。

三、备考建议

第一,宏观上构建知识结构,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轴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体而言,古代史对时间要求没有近现代史(包括中国和世界两部分)那么高,空间轴主要由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构成,这就要求对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任务有全面的把握。

这样大家就要有可以好查阅的笔记。

第二,中考重点永远是重点,这不会变。

重点知识要依据每年的考试大纲为依托,准确记忆,必要扩展。

文科知识不嫌多,所谓“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文科强调博闻强识(志),丰富准确的记忆是基础。

第三,必要的方法作为辅助。

选择题最常见的排除法,主观题以问题为核心去阅读资料,而不是相反。

足够的试题体验。

等等

第四,新题型告诉我们,从今天起,识记,做题,纠错,从今天起关心历史图片(册),关注时政热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四、考试内容要点

板块

时段及主题

考试内容要点

前2070-前221

国家的产生和

社会变革

1.知道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知道商鞅变法主要史实,知道孔子并了解“百家争鸣”,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前221-222年

统一国家的建立

3.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知道秦朝灭亡的原因。

4.列举汉武帝大一统主要史实。

5.简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22年—589年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6.知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认识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7.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589年—907年

繁荣与开放

的社会

8.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

9.知道唐太宗及“贞观之治”和唐玄宗及“开元盛世”,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10.以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遣唐使、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907年-1368年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2.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南宋与金的并立。

13.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1368-1840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4.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5.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16.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7.简述“闭关锁国”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1840-1911年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8.(1840-1842年)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年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9.(1856-1860年)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0.(1894-1895年)知道甲午战争,简述《马关条约》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21.(1900—1901年)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860-1919年

近代化的起步

 

1860-1919年

近代化的起步

22.(1860-1895年)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3.(1898年)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主要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4.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1911年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25.(1916-1919)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6.1895年张謇兴办实业史实,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状况;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1919-1936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7.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8.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事实;了解1921年中“一大”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9、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30.1927年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31.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实,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1935年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1931-1945年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年抗战)

32.1931年“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1936年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33.1937年七七事变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34.(1938年国民党血战台儿庄和1940年八路军百团大战)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5.1945年中共七大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946-1949年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36.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

1948-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决战,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崩溃;

简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1949-195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37.了解开国大典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950—1953年)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1950-1952年)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1953-1978年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8.(1953-1957年)了解“一五年计划”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9.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40.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41.通过“两弹一星”成功研制、1973“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推广,认识科学技术的主要作用

42.了解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78年至今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4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伟大转折,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了解1992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44.知道“一国两制”,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古代亚欧文明

45.知道古希腊成城邦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了解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14-18世纪初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46.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47.简述1492年哥伦布活动,初步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48.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知道《权利法案》,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知道华盛顿、1776年《独立宣言》,理解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法国大革命、1789年《人权宣言》和1802-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18中——19中

第一次工业革命

49.通过珍妮机纺织机、瓦特改进蒸汽机、“旅行者号”机车(铁路)的出现,知道英国率先出现工业革命,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50.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19中——20初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51.简述林肯在1861-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活动,说出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2.简述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历史作用。

53.简述1868年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54.以电力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了解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科学与思想文化

55.简述贝多芬、牛顿力学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917——1936年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6.通过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57.简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内容,了解苏联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1919——1935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58.了解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条约》、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59.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了解1933年罗斯福“新政”,《产业复兴法》,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1939——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

1945年至今

资本主义经济

60.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50年代—1993年欧共体、1993年后欧盟)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初步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1945至今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61.简述1947年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1955年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62了解1991年“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63.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三、增加一个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具体的考试内容要点为:

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

四、答题注意事项:

开卷考试切忌

1、平时往教材上抄题,考试时从教材中找题。

2、每道题都翻书。

3、不仔细审题,盲目抄书

4、只注重教材,不关心时事政治、社会热点。

开卷考试试题的设置灵活新颖,有利于学生能力的锻炼、培养和提高。

但其题型基本上离不开这样三个题型:

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综合题)

单项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关键词法。

(1)否定题。

题目中有“不是”、“错误”、“不属于”、“不正确”等词。

【例】“每逢佳节倍思亲”,2007年春节小丽给远在国外的亲人写信,收信人地址中不应该出现的国名是…………

A.韩国B.巴西C.法国D.苏联

(2)特定情境题。

【例】一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地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地报道。

他可以选择的快捷通讯工具有

①有线电话②无线电话③电报④电子邮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关键词“一战期间”联系科技发明得出。

(3)“最”字题。

【例】一个欧洲旅游团要参观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应该去

A、北京西南周口店B、浙江余姚河姆渡镇

C、陕西西安半坡村D、云南元谋县

(4)比较题。

“共同”、“相似”、“相同”等词

【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材料题解题技巧

总的方法:

一读、二想(找)、三答。

①读:

粗读题目,包括材料和出处。

②想:

看清提问,根据材料中有效的信息,联想所记忆的相关知识,对号入座。

③答:

“问什么答什么”,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

文字型材料题。

分为三类:

“根据材料回答……”,直接在材料中找答案。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找材料和课本的联系点,依据课本相关知识回答。

“综合以上材料回答……“,找出材料与材料的联系点,围绕的共同中心回答。

活动探究题解题技巧

解答时,

一要审好题,抓好关键词;

二要确定答题范围与内容;

三要规范组织答案,做到条理化、要点化。

考试时注意:

闭卷做题时间40分钟左右最合适,最后10分钟查书解决疑难问题。

选择题尽量不查书,遇到拿不准的题目,先做记号,选个第一印象,继续做题,试卷题目全部做完后再检查,没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不要改答案。

文字题切忌错别字,答案要精、准、简。

开放型题目不留空白,下笔大胆写就可能得分!

一定做到问什么,答什么!

卷面整洁!

五、热门知识点

专题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朝代更替

1、三次主要的国家统一时期:

(1)时期;

(2)时期;(3)时期。

2、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王朝:

、、、、。

3、启示: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虽然也有分裂时期,但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政治制度】

1、禅让制(原始时期)2、世袭制(夏启开始)3、制(西周)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秦朝开创,清朝结束。

时期

措施

理论来源

战国法家代表人物

法治,主张建立中央集权

建立

秦朝(秦始皇)

最高国家统治者称“”;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制。

巩固

西汉:

汉武帝

颁布令;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完善

隋唐

制和制

发展

元朝

顶峰

明清

明:

废,设三司;取士。

清:

时设立军机处,大兴。

专题侵略与反抗

一、知识线索

线索一近现代列强的五次侵华

战争

时间

目的

侵略国

罪行

结果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英国

向中国倾销鸦片,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签订《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火烧圆明园

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沙俄强占我国东北、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日本

 

制造旅顺大屠杀

 

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

攻占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签订《辛丑条约》

日本侵华战争

1931~1945年

转嫁经济危机,灭亡中国,实现称霸世界的企图

 

日本

南京大屠杀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爆发,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德国东侵苏联: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和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斯大林指挥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破灭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日本偷袭珍珠港:

德国法西斯占领西欧,大大刺激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野心,1941年12月7日,日本在美军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对美国的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至此,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

:

原因:

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逼,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步地走向联合。

概况:

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作用及评价:

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雅尔塔会议:

背景:

二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之时,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而召开。

内容: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最高级会议。

会议通过了决议:

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有条件地参加对日作战等。

作用:

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

影响:

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会议决定,将德黑兰会议上美国提议战后建立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命名为联合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