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1067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卷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江西宁都师范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卷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书》记载: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尊农夫,农夫已贱矣”。

这段话表明当时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

③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④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

这表明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实际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①②正确;封建王朝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③错误;材料反映农民生活贫困,但不涉及政治地位,④错误。

综上排除ABC,选D

【答案】D

2.下表是唐朝前期主要贡丝织品的州在全国各道的比例情况。

地区

河南道

河北道

剑南道

山南道

江南道

比重

30.21%

25.73%

14.55%

14,23%

9.04%

表中的情况反映了当时

A.北方丝织业较为发达B.四川丝织业发展迅速

C.棉纺织业的地位下降D.南北方经济差距加大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唐朝前期主要贡丝织品的比重最大的是河南道和河北道,体现北方丝织业比南方较为发达,A项正确。

B项是对表格信息的片面反映,排除。

表格信息无法体现棉纺织业的地位下降,排除C。

D项不符合史实,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在减小,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答案】A

3.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

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

据此可知

A.18世纪的中国曾出现贸易危机B.闭关锁国使得清朝外贸日渐萎缩

C.清中叶中外贸易联系渐趋密切D.清政府实施较为宽松的贸易政策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从1700到1750年中国金银比价不断上升,但低于世界的金银比值;1750年到1790年中外金银比价保持在同一水平,体现了清中叶中外贸易联系渐趋密切,C项正确。

A项贸易危机与B项外贸日渐萎缩,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C

4.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

网友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

”“逝去的辉煌”,是指荷兰

A.16世纪开辟至好望角航线B.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

C.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D.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

【解析】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荷兰在近代以航海业称霸,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所以选择B。

A选项中开辟至好望角航线的是葡萄牙王室支持的迪亚士。

C项中18世纪的海上霸主是英国。

D项19世纪的“世界工厂”也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答案】B

5.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知此应为与封建专制统治相对立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经济,故本题应选B项;A、D两项均未体现反封建的要求,与题目中的信息“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不符,故排除;C项开始于工业革命完成后,晚于题目中“美洲的发现”的时间,故排除。

【答案】B

6.读下面“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其反映的社会特征是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B.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C.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D.政府加强对企业的干预

【解析】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可知,1870——1900年,美国钢铁业的工人总数、产量、投资额都在迅速增长,而企业总数却在减少。

这说明美国出现了垄断,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所以本题选C。

【答案】C

7.恩格斯说: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其含义是

A.垄断组织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有计划生产

B.垄断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

C.垄断组织有利于减轻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D.垄断的出现,消除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界限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恩格斯是认为在垄断的组织形式下,资本主义经济在特定的范围内达到了一种有序生产。

联系当时史实,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垄断组织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有计划生产,故A正确。

“私人生产停止了,无计划性也没有了”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只能是加剧经济危机,更不可能消除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界限,故BCD项错误。

【答案】A

8.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此“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

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

作者的观点是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解析】本题以民族工业的兴起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能力。

关键信息:

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

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作者认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故B正确;由题干中的“过于微弱”、“大多凋零”等信息分析可知,A项“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说法错误;C项“同样重要”说法错误;D项“无关”说法错误。

【答案】B

9.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处发展高潮出现的原因是

A.国际环境有利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D.政府政策的改变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B处发展高潮出现的时间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这段时间民族工业发展和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可见B处发展高潮出现和政府政策的改变相关,故D项正确;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囯,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B、C项错误。

【答案】D

10.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天津、青岛等重要港口均为日本人占据,政府昔日税收的重要来源如关税、盐税等,均大为减少。

财政赤字十分严重。

为应付浩繁的开支以及不断增加的军费,国民政府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A.促成国共合作B.增加公共投资

C.变卖国有资产D.扩大法币发行量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期间依靠国共合作主要在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济军费问题不是合作的主要内容,排除A;战争时代不可能增加公共投资,排除B;大量的军费不可能依靠变卖国有资产来解决,排除C;结合史实可知扩大法币发行量是当时最主要的办法,故选D。

【答案】D

11.下图反映出的我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特点有

①大力建设交通设施

②将东北建成重工业基地

③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④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建设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故②正确;交通主要集中在落后的西南地区,故①正确;地图显示的是工业建设的特点,没有涉及体制问题,故③错误;题干没有涉及轻工业方面的信息,不能表明中国已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故④错误。

综上排除ABD,选C。

【答案】C

12.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

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

造成后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解析】1960年底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恢复农业成为工作重点,故许多新进城服务于工业化的人口又回到农村,A项正确。

B项是根据原因排除。

C项不符合史实。

五十年代开始出现知青上山下乡但规模不大,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当年在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时间不符,排除D。

【答案】A

1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曾说:

“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

”作者的观点主要立足于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民主政治建设

C.思想大解放

D.融入世界发展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79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一年,党和国家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者因此确定邓小平的历史地位比毛泽东高。

由此可知,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故选A。

故答案为A项。

其它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4.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本题以邓小平的谈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中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起步。

当时我国处于改革的探索时期,缺乏经验,国人的思想不够开放,故①④正确。

中国经济改革国内阻力大,而非国际阻力大,故②错误;改革开放前,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实力雄厚,故③错。

综上排除ABC,选D。

【答案】D

15.《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出门,必拥弊其面”的规范;1924年民国教育委员会主张女学生“应依章一律着制服”“袖必齐腕,裙必及胫”。

现在的大众传媒经常出现女性健美、体操、选美以及身着泳装的模特儿形象,甚至连“比基尼”也被国人接受了。

上述变化说明

①女性服饰观念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②男女平等在服饰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③社会环境对女性服饰变化有了更多宽容与理解

④服装的实用性日益成为社会时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女性服饰的变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也能折射出时代观念的变化,所以①③两项说法正确;②材料中并未体现,④说法错误。

综上排除ACD,选B。

【答案】B

16.光绪年间的《嘉善志•风俗类》记载:

“乾嘉时风尚敦朴,咸同而后染苏沪风气,城镇尤甚,男女服饰厌旧喜新”。

这反映出当地

A.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B.服饰等级之别消失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思想观念完全西化

【解析】根据材料“乾嘉时风尚敦朴,咸同而后染苏沪风气,,城镇尤甚,男女服饰厌旧喜新”大意是:

乾隆嘉庆年间社会风气尚且淳朴,到咸丰同治年间受苏沪等地社会风气的影响特别是城镇男女穿着服饰都变得喜新厌旧。

据此分析各选项可知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因此本题选A项;B项错误,因为服饰等级材料中没有提及;C项自然经济瓦解一说与材料完全不相关;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思想观念完全西化。

【答案】A

17.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的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从题干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C正确。

A、B、D题干材料中无法在体现,是错误的解读。

【答案】C

18.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迁,以下各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改良旗袍

②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③国人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建成

④国人自办有线电报开始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D.③②①④

【解析】旗袍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人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的建成是在1865年;国人自办有线电报最早是在1877年,因此按时间先后排序应当是③④①②,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有误,排除ABD项。

【答案】C

19.(2017河北省安平中学)http:

//www.m1905.com是CCTV6电影频道的官方网站。

网址中“1905”的含义是

A.中国电影事业的诞生B.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C.互联网进入中国D.电影《渔光曲》的拍摄

【解析】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了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故选A。

1987年9月14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AcrosstheGreatWall,wecanreacheverycornerinthe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排除C;1896年,电影就传入中国,排除B;《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排除D。

【答案】A

20.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

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

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解析】A项错在时间上,凯恩斯主义被证明不合时宜是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以后。

B项与题意无关,题干是讲胡佛政府的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它与罗斯福新政的做法相反。

D项与史实不符,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是罗斯福新政。

所以答案选择C项。

【答案】C

21.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

无论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均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本质上均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其余A项“摇摆不定”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C项说法绝对,故排除。

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答案】B

22.罗斯福新政期间,设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辟了许多国有林区和公园。

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哪一方面的内容

A.实施直接救济B.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C.保护劳工权利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辟了许多国有林区和公园,这些都是常见的工程,所以,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的内容。

故选B。

【答案】B

23.下图为20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a-b阶段受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瓦解的影响,美国经济下滑明显

B.b-c阶段美国经济平稳增长,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C.c-d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下降明显,失去了超级大国地位

D.d-e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缓慢上升,得益于新经济的增长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阶段在1950年到1955年,当时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崩溃瓦解,排除A。

b-c阶段美国经济平稳增长,当时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正确。

c-d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下降明显,但没有失去超级大国地位,排除C。

d-e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缓慢上升,与新经济的增长无关,新经济属于90年代,排除D。

【答案】B

24.经济滞胀现象是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其表现形式是,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及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升。

对此美英等国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增加国家对经济干预B.实行混合型经济体

C.恢复自由放任的政策D.放弃对经济宏观调控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出现经济滞胀现象,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及由此引起大量失业,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升,对此美英等国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实行混合型经济体制,故B正确,C错误;随着滞胀现象的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减少国家干预等政策,A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B

25.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l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

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政府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B.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C.开创了资本主义福利例度的先河D.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现所学相关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系数不大。

从材料的信息来看,社会福利基金的来源在里根时期体现多样性,不只是政府买单,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减少了,政府的干预度降低了,故B正确。

AD项与史实不符,C项不是里根时期开创的。

【答案】B

第II卷

本卷共四大题,共计48分。

第27题10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第30题13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做答。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具的变化

材料二(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

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

……汤申家族还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

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

——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至图四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的时代。

这些农具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层有什么积极影响?

(4分)

(2)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

这一运动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6分)

【解析】

(1)第一小问,耒耜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出现的,铁农具、牛耕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曲辕犁是唐代发明的。

第二小问,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和发展是农业精耕细作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15世纪末叶、16世纪初叶,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

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

所以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圈地运动有关。

英国的圈地运动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积累了原始资本,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为英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形成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推动农业技术革命。

【答案】

(1)时代:

图一农具出现在原始社会时期;图二、图三农具均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图四农具出现在唐代。

(2分,每答对一幅图0.5分)

影响: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2分,回答“精拱细作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也可。

(2)运动:

圈地运动。

(2分)

影响:

①形成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推动农业技术革命;②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

(回答“①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②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可得分。

)(4分)

27.(2017汪清六中第二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内忧外患,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以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醒天下。

材料二2010年谁最红?

小沈阳。

“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

”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的网民。

材料三2011年春晚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这来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

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却成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重复节目。

在一片唏嘘声中,春晚开始思索新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

(1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3)现今大众传媒上,明星的生活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结合所学的知识你如何看待明星越来越高的离婚率?

【解析】

(1)解答本问须结合时代背景,其原因主要从是政治角度分析归纳,分析依据: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清廷之腐败”;主要目的结合背景分析,分析依据:

“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

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2)材料二、三从小沈阳和刘谦能迅速走红,成为家喻户晓明星的过程可知,电视和互联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因此当今大众传媒重大变化表现为电视和互联网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原因有:

改革开放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因素;思想的解放因素;电视和互联网优越性等。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离婚率的提高真实反映了妇女在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思想的解放;所以可以认为离婚率的提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是生产力提高的表现;但是离婚率的提高也存在着弊端,比如较高的离婚率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而明星具有名人效应,会带来示范效应,更应该谨慎。

【答案】

(1)原因:

内忧外患;民族危机。

(4分)

(2)电视和互联网成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