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1202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2.《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学校: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莅临(lì)粗犷(guăng)憔悴(qiáo)咄咄逼人(duō)

B.侍弄(shì)徘徊(huái)啄食(zhuó)人迹罕至(hǎn)

C.诅咒(zǔ)干涸(gù)闪烁(shuò)众目睽睽(kuí)

D.贪婪(lán)滑稽(jī)中伤(zhòng)随声附和(h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释然振动五脏六腑本末倒置B.俯瞰遨游一目了然分辩不清

C.签字部骤惊心动魄流传甚广D.无虞神密千钧重负耐人寻味

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看了媒体发布的上座率报告,我们才知道《中国机长》这部电影为何这么火?

B.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

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艾青早年留学法国,归国后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由此开始了诗歌创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8年南宁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全国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马拉松系列赛。

B.这种凝香丸的主要成分是由红枣、当归等配制而成的。

C.《流浪地球》的热映带动了阅读原著的热潮,据调查,该原著小说《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最受欢迎小说。

D.能否选择低碳环保的新型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的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5.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

仅仅能用脆弱来描写它吗?

B.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

“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C.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

D.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没有结合句意解释的一项是()

A.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方正:

指为人正派。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群蚁排衙:

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C.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海市蜃楼:

这里指空中或地面出现的虚幻的楼台城郭。

D.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

(虫豸:

这里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7.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i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口因为飞船有预定的飞行轨道,可以实时标示飞船走到哪个位置,投影到地球上是哪一点,有图可依,一目了然。

        即使不借助仪器和地图,以我们航天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我也基本可以判断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些国家。

        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分辨大概到哪个省,正从哪个地区上空飞过。

        飞船的飞行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

        我曾俯嗽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飞船绕地飞行14圈,前13圈飞的是不同的轨道,是不重复的,只有第14圈又回到第一圈的位置上,准备返回。

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

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

“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建筑。

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证据说看到了什么。

即使是大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拉,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

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楚那到底是些什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0个字)

(2)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

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利伟在太空能准确地判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r

B.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人工建筑就是长城。

C.飞船绕地飞行的轨道是不重复的。

D.在太空,祖国的各个省份杨利伟大都看到了。

(4)为什么杨利伟对“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不下结论?

突出他的什么精神?

 

8.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揭秘“悟空”上天施展神通

        ①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

        ②“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侧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

“悟空”的观洲能段是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的10倍,能量分辨率比国际同类探侧器高3倍以上。

        ③“悟空”的身材比一般的卫星小巧,长宽高只有1.5米、1.5米、1.2米,像盒银白色的方形蛋糕。

而它的“火眼金睛”却可以在茫茫大空中探寻暗物质的踪影

        ④卫星采用的是以载荷为中心的一体化结构设计。

据介绍,“悟空”由四个有效载荷组成,分别是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 BGO能量器和中子探测器。

所有探测器及电子设备安装在1个立方米的空间内,技术难度超过了我国目前所有的上天高能探测设备。

        ⑤以《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名字命名的卫星“悟空”,没有携带金箍棒,却带了300多根“水晶棒”。

位于卫星核心部位的BGO能量器包含了300多根纵横交错排列的晶体,每一根都有2厘米见方、60厘米长,是世界上最长的BGO晶体,研制难度非常高。

整个卫星中,BGO能量器的重量就占了多半。

这些漂亮的“水晶棒”能够测量入射粒子的能量,并且由于电子和质子与晶体发生相互柞用,产生类似淋浴喷水形状的簇射,而电子和质子产生的簇射形状不同,因而科学家可以区分出电子和质子。

        ⑥占宇宙95%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询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

暗物质粒子的探测日前是国际科学前沿竟争最为激烈的研究领域。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正在筹建或实施多个暗物质探侧实验项目,其研究成果可能带来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⑦“悟空”将面朝太空,在太空中开展探侧任务,接受来自宇宙四面八方的高能电子及高能枷马射线,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研究暗物质特性与空间分布规律。

由于暗物质可能存在于任何区域,它头两年将对全天扫描,探测暗物质存在的方位二两年后,根据全天区探测的分析结果,它将对暗物质最可能出现的区域开展定向观侧。

        ⑧寻找暗物质的过程就像与幽灵捉迷藏,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仪器越灵敏才越可能有发现。

“悟空”就是通过提高能量分辨和空间分辨的本领,降低宇宙射线背景噪音,并且把探测器做得足够大等方法提高灵敏度。

        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表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有望推动我国科学家在暗物质探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促进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的仓」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悟空”在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上超过国际上目前所有同类探测器。

B.科学家根据电子和质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簇射形状不同来区分电子和质子。

C.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占宇宙95%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

D.降低宇宙射线背景噪音能有效地提高“悟空”的灵敏度。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悟空”?

(3)简要说明第⑤⑥段加下划线文字的语言特点。

(4)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

(5)结合《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谈谈为什么把这颗卫星命名为“悟空”。

 

9.现代文阅读

大国手

白文玲

        清朝末年,围棋界出现两大泰斗,一人姓施名恩,住上海;一人姓林名海,居京城。

两人被誉为“南施北林”。

        当时,林海生活没有着落,在段提督府邸做门客。

一日,提督召见他说,有一队日本高手,自上海入境,打败施恩,一路北上,所向披靡。

据说,领队的宛田,乃日本“第一棋士”。

宛田进京,本帅想令你出阵,一试深浅。

为了日本颜面,第一要输;第二要输得体面。

达不到这两条,拿你全家是问。

        林海思忖良久,只得应允。

        数日后,宛田一行抵达京城。

比赛地点设在提督府特别对局室。

段提督亲自担任裁判长,施恩负责大盘讲解。

        比赛那天,提督府门外人涌如潮,热闹非凡。

经猜先,林海执黑先行。

        林海的起手,下在了棋盘正中心。

棋谚说,金角银边草包肚。

棋下中腹的人,多为门外汉。

宛田面露讥笑,果断将棋子落在一隅。

林海略加思索,旋即镇头。

        相传,唐宣宗年间,善棋的日本王子入朝进贡,皇帝曾令棋待诏顾师言与之对弈。

师言曾用这招“镇神头”,令王子败得心悦诚服。

        宛田对“镇”视若未见,继续贪占实地。

林海针锋相对,依然高压夺势。

很显然,林海一旦尽收腹地,宛田则必败无疑。

宛田意识到问题严重,便申请暂时封盘。

        宛田回到住所,与日方高手共商良策。

皆说,果然高者在腹。

面对林先生,唯有一拼,方可争胜负。

        宛田再下出的棋,便多了几分霸气,逼得林海频频长思。

        到第三十天,林海下出一招妙手,白棋像被点了要穴,顿时动弹不得。

宛田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便称病不出,反复研讨。

        不觉又是月余。

宛田无奈之下,携厚礼密访施恩,许诺说,若能探得虚实,定有重金厚谢。

        施恩对棋局本也迷茫,正想找林海讨教,便满口应承下来。

        施恩见到林海,劝说,据我所知,林兄弟与提督早有协议。

现在体面认输,实乃明智之举。

        林海默然不决,说,你我兄弟,嗜棋如命,当知围棋起源中国。

虽为游戏,却关乎大清国格,焉能不战而屈?

        施恩羞红着脸,问,当前局面,如何应对?

林海轻笑,说,思谋多日,偶得一招,唯鼻顶可解。

        次日,宛田假作片刻思索,遂落子鼻顶。

林海惊诧,微微摇头,只得另谋制敌良策。

又数日激战,林海优势依然。

        宛田绝望地想,林先生棋艺深不可测,即便认输,虽败犹荣。

正举棋难定,适逢大雨,“咔嚓”一声霹雳,将他指间棋子惊落。

        依照规则,宛田算“投子认输”了。

段提督却惊呼,妙,妙不可言,

        宛田仔细一瞧,竟然发现,滑落之子正断在黑棋筋上。

有此一断,两边黑棋,必死一块。

宛田确认后,一跃而起,冲向门外,站在雨里,又唱又跳。

        林海对着棋盘,石佛般一动不动,直至封盘。

        林海回到住处,饭也不吃,进了棋室。

他交代夫人,任谁,也不要打搅我。

        林海棋室的油灯,亮了一夜。

拂晓,林海步出棋室,唤来妻子儿女,面色凝重地说,我离家之后,你们速速离京,越远越好。

没有我的书信,万不可回。

又嘱托夫人,凡我子孙,再莫学棋,切记!

        夫人看到,林海一夜间竟白了大片头发,不禁失声痛哭。

        林海走进棋室,神定气爽坐下,轻轻夹起一粒黑子,胸有成竹地落在底线上。

这手棋,名曰“小尖”,看似笨拙,却像一把利刃,直指白棋软肋。

        施恩初见棋谱,颇感怪异。

揣摩良久,方才发现,此棋一石三鸟,解危倒悬,妙不可言。

他亢奋地断言,黑方小胜,已成定局。

        宛田木然坐着,喉结上下涌动,嘴唇越来越抖,一口鲜红的血,疾射在棋盘上。

        段提督急步抢出,对外宣布说,棋赛至今,已满百日,永久封盘!

呕心沥血的名局,必将永垂千古!

        林海听着外面的欢呼,企图站起,却四肢无力,浑身酥软,仰面跌倒……

        (选自《北京精短文学》)

(1)用一句话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2)文中叙写唐宣宗年间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文中有两处写“雨”,请你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

(4)文中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赏析。

(5)施恩与林海同是围棋界泰斗,他们都可称作“大国手”吗?

为什么?

 

10.在“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综合性学习中,班级将就“手机的使用”开展探究活动。

请你根据这次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确定一个探究主题,并根据探究主题阐明探究目的。

(2)请你根据你所确定的探究主题写出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三个问题。

(3)请你用排比句就正确利用手机向同学发出倡议。

 

11.阅读选文,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旅游天地》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暑假期间,某初中生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

他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那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技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颖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森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笼,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雾,“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

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吮吸天地间的精华!

——《行走峨眉山》

        作为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长河。

它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上的雪域中缓缓流出,注入浩瀚的东海。

长江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一个个文明。

  ——《漫步世界看山川》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

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

(1)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

B.游人在安徽滁州登临琅娜山,会感受到白居易的勤政爱民的情怀。

C.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D.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人东海,是业洲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

(2)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

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

下联:

 

12.(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要求:

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迹,写一个值得你尊敬的人。

字数600左右;不能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有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答】A、B、D正确;C.有误,“干涸”的“涸”应读作“hé”。

2.【答案】A

【解答】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

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正确。

B项“分辩不清”的“辩”应为“辨”;C项“部骤”的“部”应为“步”;D项的“神密”的“密”应为“秘”故答案为:

A

3.【答案】C

【解答】

A.有误,这个句子没有疑问的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应改为句号;

B.有误,“事的名称”和“事的性质”是并列的两个方面,中间应用分号,故应把“有高下”后面的句号改为分号;

C.正确;

D.有误,“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是著作,不能用书名号,应该为双引号。

4.【答案】C

【解答】

A项,成分残缺,应是“推动了全国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马拉松系列赛的开展”。

B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主要成分”或删去“由”和“等配制而成的”。

D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故选C。

5.【答案】C

【解答】A.反问;B.比喻;C.没有使用修辞手法;D.排比。

6.【答案】C

【解答】C海市蜃楼:

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比喻虚幻的事物。

从句中“心中的”可以看出,此时并没有出现“海市蜃楼”,在这里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往事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

A、B正确。

故答案为:

C

7.【答案】

(1)在太空看到的景物。

(2)特别强调“中国上空”,表现了对祖国的亲和力,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片深情。

(3)B

(4)“认为...也.....不分肯定,说明只是个人猜测,不是结论,表现他不知道就不轻易下结论,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解答】

(1)选文的主要内容是在太空看到的景物。

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

(2)杨利伟特别强调“中国上空”,表现了对祖国的亲和力,表达了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3)选B。

(4)杨利伟对“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不下结论,用“认为........不针分肯定,说明只是个人猜测,不是结论,表现他不知道就不轻易下结论,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答案】

(1)B

(2)外形、结构、功能、意义

(3)水晶棒'”生动形象地说明BGO晶体的形状,给读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可能”表推测,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暗物质探测实验项目的成果与基础科学领域重大突破之间的联系。

(4)作比较,用一般卫星和“悟空”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悟空”的身材优势。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悟空”身材小的特点。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悟空”的外形特点。

(5)《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火眼金睛,神通广大这颗卫星取名为“悟空”即领悟太空之意,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犹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探寻暗物质的踪影。

【解答】

(1)选B。

依据第⑤自然段,这些漂亮的“水晶棒”能够测量入射粒子的能量,并且由于电子和质子与晶体发生相互柞用,产生类似淋浴喷水形状的簇射,而电子和质子产生的簇射形状不同,因而科学家可以区分出电子和质子。

(2)本文从外形、结构、功能、意义等方面说明“悟空”

(3)⑤⑥段加下划线文字的语言特点“水晶棒”生动形象地说明BGO晶体的形状,给读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可能”表推测,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暗物质探测实验项目的成果与基础科学领域重大突破之间的联系。

(4)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用-般卫星和“悟空”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悟空”的身材优势。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悟空”身材小的特点。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悟空”的外形特点。

(5)《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火眼金睛,神通广大这颗卫星取名为“悟空”即领悟太空之意,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犹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探寻暗物质的踪影。

9.【答案】

(1)围棋泰斗林海凭借高超的棋艺与高尚的人格与日本棋士宛田激战百日,最终取胜,保全了国格。

(交待清人物、事件、结果即可)

(2)通过插叙师言用‘镇神头”赢得胜利的故事,侧面烘托出了林海棋艺超群。

(答出表现林海棋艺超群即可。

(3)示例一:

“正举棋难定,适逢大雨,'咔嚓’-声霹雳,将他指间棋子惊落。

”此处写雨,不仅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更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宛田棋子滑落于黑棋筋上做铺垫。

(必须答出“推动情节发展”。

)示例二:

“田确认后,一跃而起,冲向门外,站在雨里,又唱又跳。

”此处写雨,烘托了宛田欣喜若狂的心情。

(4)此句美在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答出一种描写方法即可)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林海超凡的棋艺。

(5)示例:

我认为施恩与林海虽同是围棋界泰斗,但只有林海才配"大国手”称号。

因为首先施恩技不如人,被日本棋手,更重要的是,棋品如人品,施恩竟然劝林海主动认输,还为宛田打探破棋招术。

这种明哲保身、没有民族大义的人,不配“大国手”称号。

林海不仅棋艺精湛,而且他力保国格,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这样德艺双馨的人才配称"大国手”。

(须有观点以及对施恩和林海的分析)

【解答】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交待清人物、事件、结果即可。

(2)文中叙写唐宣宗年间的故事侧面烘托出了林海棋艺超群。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要答出"推动情节发展”。

比如“正举棋难定,适逢大雨,'咔嚓-声霹雳,将他指间棋子惊落。

”此处写雨,不仅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更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宛田棋子滑落于黑棋筋上做铺垫。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可从动作、神态描写,(答出一种描写方法即可),修辞手法入手。

(5)本题考查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

须从观点以及对施恩和林海的分析入手。

10.【答案】

(1)主题:

示例:

对初中生使用手机的看法。

目的:

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帮助学习。

(2)①大部分初中生使用手机是为了和同学、朋友聊QQ、聊微信

②一部分初中生使用手机是为了玩游戏

③一部分初中生使用手机是为了看电视消磨时间。

(3)同学们,为了学习查资料,我们可以用手机;为了亲情不疏远,我们不要玩手机;为了视力得保护,熄灯不能碰手机。

【解答】

(1)题考查根据话题拟写标题的能力,答题时要扣住题目中的两个关键短语“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手机的使用”来确定探究主题。

将二者联系起来,明确当今人们普遍使用手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联系更加方便。

但是,手机的功能不仅仅是通话,有的人使用手机时间过长,影响了正常生活。

据此拟定主题“手机与科技”、“手机与健康”“手机与便捷”之类(主题中要出现“手机”),目的就是了解手机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2)题考查的是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可围绕“手机带来的健康问题”写出三点,可以是关于身体方面的,还可以是关于心理方面的,甚至是可以关于性格方面的。

表述简洁清楚,合理即可。

(3)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能力。

首先必须有称呼,明确要针对的倡议对象;其次是表明正确使用手机的做法及意义;最后注意语言表述中要运用排比修辞。

11.【答案】

(1)B

(2)示例:

峨眉山上赏自然奇观

【解答】

(1)选B。

应该为:

游人在安徽滁州登临琅娜山,会感受到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

(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下联:

峨眉山上赏自然奇观。

12.【答案】

【例文】

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无情的岁月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