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1388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一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  )

A. 

​              B. 

​              C. 

​              D. 

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

B.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用双手握住容器外壁,再把导管放入水中

C.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结束前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 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将集气瓶小心地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再迅速用玻璃片磨砂的一面盖好集气瓶口

3.在没有现成的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如图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用随停的CO2气体发生器,应选用的仪器是(  )

A. abcd                               

B. abdf                               

C. acde                               

D. abce

4.检验集气瓶中收集二氧化碳是否已满的正确方法是(  )

A.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 加入石灰水      

D. 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

5.用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可用浓硫酸干燥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6.下列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 大理石和稀硫酸            

B. 石灰石和稀盐酸            

C. 碳酸钠和稀盐酸            

D.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7.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中,发生装置需要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  )

A. 锥形瓶                              

B. 长颈漏斗                            

C. 长导管                              

D. 胶头滴管

8.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

A. 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 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9.下列不属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是(  )

A. 确定所制气体的反应原理

B. 选择适合制取该气体的实验装置

C. 明确验证所制得气体的方法

D. 研究如何使用制得的气体

二、填空题(共4题;共11分)

10.实验室里制CO2的主要操作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  .

A.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把盐酸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D.将大理石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11.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某稀酸溶液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在实验中很难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

A、酸溶液为浓盐酸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导气管伸入锥形瓶中太长     D、________.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选用下列物质的原因是

(1)碳酸钠溶液 ________

(2)硫酸溶液 ________(3)浓盐酸 ________

1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A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

(2)B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①集气: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在B装置装满水后,使氧气从________  (填“a”或“b”)口进入;

②储气:

若要将储存在B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 ________ (填“a”或“b”)口进入;

③量气:

若用B装置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还必须要增加到的仪器是_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9分)

14.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A装置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 

(2)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B装置中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________ (填写下列选项序号).

A、是CO2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

B、是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使石蕊溶液变红

C、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15.现有下列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用途是________.

(2)氢气能用E装置收集,说明氢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内所加的药品是_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4)若实验室要用相同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应从上图中选择________装置组合(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若选择B、F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在确定装置不漏气、药品足量且不变质的情况下,无法收集到氧气,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

16.CO和CO2是两种重要的氧化物.请解释CO有毒,CO2无毒的原因

五、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7.某同学要在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气体并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实验室制并检验该气体的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并在图中写出发生装置中固体药品的名称;

(2)写出试管在此实验中的用途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

碳酸钠粉末一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

A、图中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故选项错误.

B、图中装置为固液常温型,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由于反应过快,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易收集,故选项错误.

C、图中装置为固液常温型,一旦将稀盐酸倒入长颈漏斗,就无法控制反应速率,由于反应过快,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易收集,故选项错误.

D、图中装置为固液常温型,且可以通过注射器控制加入稀盐酸的速度,以达到控制产生二氧化碳速度的目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分析】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二者接触就会迅速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过快,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易收集,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先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再用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

D、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应先盖上玻璃片再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方法和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判断.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abcd连接时,固液不能分离,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错误;

B、abdf,制二氧化碳不需要酒精灯,故选项错误;

C、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

acde,当关闭c中的开关,盐酸从e中被压会回烧杯中,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故选项正确;

D、abce,e没法在b中使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

acde,当关闭c中的开关,盐酸从e中被压会回烧杯中,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安装的方法:

d在a的台上,e固定在a上,c安装到e上.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

根据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可知检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就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若熄灭则证明已集满.

故选:

A.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方法解答.检验是不知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进行确认,检验用澄清石灰水;验满是已知该气体是二氧化碳,验证是否已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故A错误;

B、将粗铜丝往下放是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则可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往上提是石灰石于稀盐酸脱离则反应停止,所以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B正确;

C、二氧化碳不与浓硫酸反应,故二氧化碳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错误;

D、本实验并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于空气的密度的相对大小,故D错误.

故选:

B.

【分析】此试验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主要性质.题目中涉及到的二氧化碳的反应或者性质主要有:

将铜丝放下使内装石灰石的尼龙布袋与稀盐酸接触则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二氧化碳不与浓硫酸反应,故二氧化碳能用浓硫酸干燥.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反应慢慢终止,故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法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稀盐酸也可生成二氧化碳,但由于反应速率过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易收集,故不可用来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和稀盐酸也可生成二氧化碳,但由于反应速率过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易收集,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进行解答.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

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需要的玻璃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长导管.

故选:

D.

【分析】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需要的玻璃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长导管.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CO2可溶于水,只是一体积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如达到饱和就不会再溶于水了,所以用排水法也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A错误;B、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不能收集到一瓶CO2,当二氧化碳从b进入集气瓶,无法将水排出,二氧化碳又从c逸出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B错误;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因为二氧化碳从c进入集气瓶内形成气压,把水从b排出而收集到二氧化碳,故C正确;

D、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没伸入到液面以下,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所以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

C.

【分析】A、根据CO2可溶于水,只是一体积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就不在溶解了分析;

B、根据当二氧化碳从b进入集气瓶,无法将水排出,二氧化碳又从c逸出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从c进入集气瓶内形成气压,把水从d排出进行分析;

D、根据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没伸入到液面以下,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口逸出分析.

9.【答案】D

【解析】【解答】A、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用一个什么反应来生成这种气体,即反应原理,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选择适合制取该气体的实验装置来制取气体,B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验证所制得气体的方法,C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制取气体,不需要研究如何使用制得的气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的思路可以从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和气体的检验三个方面分析.

二、填空题

10.【答案】BDCA

【解析】【解答】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

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将大理石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倒(倒入液体药品,把盐酸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BDCA.

故答案为:

BDCA.

【分析】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连→查→加→倒→定→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1.【答案】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解析】【解答】A、浓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会使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不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收集,故A错误;

B、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收集,故B正确;

C、导气管伸入锥形瓶中太长,会影响二氧化碳的出气速度,不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收集,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答案为: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分析】A、根据浓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会使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收集进行分析;

C、根据导气管伸入锥形瓶中太长,会影响二氧化碳的出气速度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12.【答案】反应速度太快,不宜收集;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有挥发性,使二氧化碳不纯

【解析】【解答】解:

碳酸钠溶液比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速率快,生成气体无法收集;硫酸溶液与大理石反应成微溶的硫酸钙,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

故答案为:

反应速度太快,不宜收集;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有挥发性,使二氧化碳不纯.

【分析】从碳酸钠溶液比稀盐酸反应速率快考虑;从用硫酸溶液的生成物微溶于水考虑;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考虑.

13.【答案】长颈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b;a ;量筒或注射器

【解析】【解答】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A装置有弹簧夹,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2)①根据氧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在B装置装满水后,使氧气从短进长出;

②若要将储存在B中的氧气排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水应长进短出,便于氧气的排出;

③若用B装置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还必须要增加到的仪器是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必须要用到的仪器是量筒.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2)①b ②a ③量筒或注射器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A装置制取气体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2)①根据氧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②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水应长进短出,便于氧气的排出分析;

③根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必须要用到的仪器是量筒解答.

三、实验探究题

14.【答案】

(1)二氧化碳或氧气

(2)BC

【解析】【解答】解:

(1)根据装置图,可推测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可以为制取二氧化碳、双氧水制取氧气;

(2)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使石蕊溶液变红,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不能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故BC正确.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或氧气;

(2)B、C.

【分析】

(1)根据装置图,可推测反应不需要加热,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

(2)根据浓盐酸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原因.

15.【答案】

(1)收集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

(4)BD;CaCO3+2HCl=CaCl2+H2O+CO2↑

(5)氧气从a管进入

【解析】【解答】解:

(1)②是集气瓶,用来收集气体;

(2)氢气能用E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氢气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小;(3)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棉花,故试管内所加的药品是: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4)若实验室要用相同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氧气则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发生装置的特点应该是固液常温型的B装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比空气大,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故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的D装置;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5)选择B、F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收集时氧气应该从短管b进入,把水从长管排出,若颠倒,则收集不到氧气.故答案为:

(1)收集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4)BD;CaCO3+2HCl=CaCl2+H2O+CO2↑;(5)氧气从a管进入.

【分析】

(1)熟练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

(2)根据收集方法推测气体的性质;(3)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回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方程式;(5)根据信息及正确的操作分析可能的原因.

四、解答题

16.【答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性质相差很大

【解析】【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分析

五、综合题

17.【答案】

(1)

(2)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3)CaCO3+2HCl═CaCl2+H2O+CO2↑

(4)CO2+Ca(OH)2═CaCO3↓+H2O

【解析】【解答】解:

(1)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稀硫酸及相关的仪器和用品,题目提供的制取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应是采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该实验的实验装置为

(2)试管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3)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4)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1)

(2)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3)CaCO3+2HCl═CaCl2+H2O+CO2↑;(4)CO2+Ca(OH)2═CaCO3↓+H2O.

【分析】

(1)熟记实验装置;

(2)熟记常用仪器的用途;(3)明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4)熟记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