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1495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docx

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生物中考试题

[2022年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2022年生物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下列关于岳阳南湖的叙述,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清澈透亮的南湖水B.美丽怡人的千亩湖

C.湖水中灵动的鱼儿D.岸边摇曳的杨柳树

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细胞壁B.叶绿体C.细胞核D.液泡

3.下列人体器官中,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的是()

A.B.C.D.

4.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是为了降低()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

5.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面遮盖

C.把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D.该实验证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6.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黑猩猩B.大猩猩C.长臂猿D.森林古猿

7.青少年应挑食、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错误的是()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B.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D.贫血﹣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8.中午我们进餐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最先到达心脏的()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

9.中医在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中切脉时感受搏动的血管是()

A.毛细血管B.肺静脉C.冠状动脉D.桡动脉

10.眼是心灵的窗户,视觉感受器位于眼的()

A.晶状体B.视网膜C.脉络膜D.角膜

11.下列四种动物中,身体柔软有贝壳的是()

A.B.C.D.

12.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从运动系统的组成看,划龙舟时运动的动力来自()

A.骨B.骨骼C.骨骼肌D.关节

13.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远方,这体现了动物的自然界中()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4.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都是共生的

B.病毒都能引起动植物患病

C.病毒有细胞结构,但没有细胞核

D.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能帮大忙

15.如图为分类图,猫与狗在分类等级中具有的最小共同单位是()

A.纲B.目C.科D.属

16.青蛙和鸭子都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它们生殖发育的共同之处是()

A.无性生殖B.有性生殖C.水中发育D.变态发育

17.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推断鸟类可能由古代的哪类动物进化而来()

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类

18.“山东问题疫苗”事例给人们带来恐慌,下面有关疫苗说法正确的是()

A.健康的婴幼儿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

B.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C.接种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肺结核、破伤风三种疾病

D.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抗体,提高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19.“良药苦口利于病”正确用药对于治疗疾病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处方药可到医药超市随便购买

B.非处方药可自己到医药超市购买

C.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D.“是药三分毒”,药物要合理使用

20.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提高生活品质,下列属于不良生活方式的是()

A.经常不吃早餐B.不抽烟、不喝酒

C.按时作息D.坚持体育锻炼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21.人体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判断对错)

22.二胎政策放开后,小红妈妈又生了一个小男孩,他与小红是直系血亲.(判断对错)

23.屠呦呦用他们研制的青蒿素给疟疾(传染病)患者治疗是控制传染源.(判断对错)

24.人体生命活动只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判断对错)

25.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判断对错)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

26.如图是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②将来发育成为

(2)图乙中④⑤⑥都是器官,其中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3)图丙中⑦是可以食用的果肉,其主要组织是,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位于图中[]内.

27.如图为人体排泄有关的主要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从血液进入肺泡的物质①是(气体)

(2)图乙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1.5升,这么大的差异是因为[]的重吸收作用.

(3)图丙中汗腺通过分泌能排出部分废物.

(4)上述甲、乙、并三图,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尿素的是.

28.如图是三种脊椎动物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动物的呼吸器官是[];

(2)图乙所示动物能在陆地上生活与它用呼吸密不可分;

(3)图丙所示动物气体交换的器官是[],其呼吸作用旺盛还与具有辅助呼吸的[]有关.

(4)根据这三种动物呼吸器官的特定,请你从生物生活环境推测,其进化总趋势是.

29.如图是有关生物性状和相对性状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提到的豌豆性状有;

(2)家兔的黑毛和白毛是一对;

(3)豌豆有圆粒和皱粒之分,兔毛有长短之异,是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的物质发生了改变,这为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3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了苔藓等植物大量繁殖形成的自然景观,下面是有关观察葫芦藓的实验,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采集:

在校园墙角等环境中采集葫芦藓.

(2)观察:

①用肉眼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

②用放大镜观察其的形态特点及假根的特点.

③葫芦藓的孢蕨(如图)中含有许多生殖细胞:

(3)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可以当做的指示植物.

31.小丽和小辉为探究教室和操作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做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教室和操场哪里的细菌和真菌多

【实验步骤】

②采集细菌和真菌,在教室、操场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

③放入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

④观察、记录.

【讨论】

(1)配置牛肉汁培养基的目的主要是为细菌和真菌提供.对其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2)步骤②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

(3)预期实验结果:

的细菌和真菌更多些.

(4)根据实验结果,为了健康,我们平时在学校应该怎样做(请写出2条)

①②.

32.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一种生态系统,其保护的珍稀鸟类大多数是候鸟,如白鹤、白鹅等,冬天从北方飞来越冬,春天飞往北方去,从动物行为的表现来看,鸟类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

(3)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正面临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主要原因是,对此,我们中学生应为母亲湖﹣洞庭湖做点什么呢(请写出2条)

①②.

2022年中考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下列关于岳阳南湖的叙述,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清澈透亮的南湖水B.美丽怡人的千亩湖

C.湖水中灵动的鱼儿D.岸边摇曳的杨柳树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解:

A、“清澈透亮的南湖水”,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B、“美丽怡人的千亩湖”,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只构成生物群落,没有非生物部分

C、“湖水中灵动的鱼儿”,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D、“岸边摇曳的杨柳树”,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只,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所以,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美丽怡人的千亩湖”.

故选:

B.

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细胞壁B.叶绿体C.细胞核D.液泡

【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细胞类型相同点不同点

植物细胞都有:

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有:

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

动物细胞m无:

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

【解答】解:

ABD、细胞壁、叶绿体、液泡,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动物细胞没有;

C、细胞核,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都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核.

故选:

C

3.下列人体器官中,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的是()

A.B.C.D.

【考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器官具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以某种组织为主,例如心脏,主要有肌肉组织构成.

【解答】解:

A、大脑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以神经组织为主,符合题意;

B、心脏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以肌肉组织为主,不符合题意;

C、胃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以肌肉组织为主,不符合题意;

D、肝脏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以肌肉组织为主,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4.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是为了降低()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

【考点】种子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分析】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呼吸作用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解答】解:

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最长期限,超过这个期限,种子的生活力就丧失,也就失去萌发的能力.不同植物种子寿命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种子的贮藏条件,对种子寿命的长短起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微弱,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有可能渡过最长时间的休眠期.如果湿度大、温度高、氧气充足,种子的呼吸作用强,种子内贮存的有机养料将会通过种子的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种子的贮藏期限也就必然会缩短.因此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的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故选:

C

5.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面遮盖

C.把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D.该实验证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考点】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2)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

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

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运走和消耗,A正确.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作对照实验(遮光处没有光合作用,不遮光生成淀粉),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C错误.

D、该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不能证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错误.

故选:

A

6.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黑猩猩B.大猩猩C.长臂猿D.森林古猿

【考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解答】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

D

7.青少年应挑食、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错误的是()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B.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D.贫血﹣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人体内血细胞的数量异常会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异常,例如人体内的某些物质的含量异常,会使人体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例如维生素缺乏时,人也会有不正常的表现.

【解答】解:

A、夜盲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形成的,故选项A不正确,符合题意;

B、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形成的,故选项B正确;

C、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形成的,故选项C正确;

D、当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一种原料,因此含铁的无机盐缺乏会得贫血,选项D正确.

故选:

A.

8.中午我们进餐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最先到达心脏的()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解答】解:

营养物质被吸收后,可经血液循环送到身体各处.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因此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故选:

B

9.中医在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中切脉时感受搏动的血管是()

A.毛细血管B.肺静脉C.冠状动脉D.桡动脉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分析】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

【解答】解:

脉搏是心脏射血时血液对动脉血管产生的压力变化造成的,正常情况下心跳和脉搏次数相等.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号脉的位置是手腕外侧的桡动脉.

故选:

D

10.眼是心灵的窗户,视觉感受器位于眼的()

A.晶状体B.视网膜C.脉络膜D.角膜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分析】

(1)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即视网膜.

(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解答】解: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人的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

故选:

B

11.下列四种动物中,身体柔软有贝壳的是()

A.B.C.D.

【考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外套膜,常常分泌形成贝壳.据此解答.

【解答】解:

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无贝壳;C不符合题意;

D、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D符合题意.

故选:

D

12.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从运动系统的组成看,划龙舟时运动的动力来自()

A.骨B.骨骼C.骨骼肌D.关节

【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分析】人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骨和骨连接(主要是关节)的统称,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从运动系统的组成来看,运动的动力来自骨骼肌.

故选:

C.

13.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远方,这体现了动物的自然界中()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苍耳果实的表面有许多钩刺,当动物经过时可以钩挂在动物的毛皮上,有利于果实种子传播到远方,扩大了苍耳的分布范围.

【解答】解: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把采到的花粉装入足上的花粉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帮助植物种子和果实的搬家和迁移.

故选:

D

14.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都是共生的

B.病毒都能引起动植物患病

C.病毒有细胞结构,但没有细胞核

D.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能帮大忙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病毒的分类与噬菌体.

【分析】

(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解答】解: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都是寄生,而不是共生的,错误;

B、动物病毒能够引起动物患病,植物病毒能引起植物患病,而不是都能引起动植物患病,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细胞核,而不是病毒有细胞结构,错误.

D、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能帮大忙,正确.

故选:

D

15.如图为分类图,猫与狗在分类等级中具有的最小共同单位是()

A.纲B.目C.科D.属

【考点】动物的分类.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解答】解: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由图可知,狗和猫都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狗又属于犬科,犬属,而猫属于猫科,猫属,猫与狗在分类等级中具有的最小共同单位是目.

故选:

B

16.青蛙和鸭子都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它们生殖发育的共同之处是()

A.无性生殖B.有性生殖C.水中发育D.变态发育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卵生、有性生殖;鸭子属于鸟类,体内受精、卵生、有性生殖.

【解答】解:

A、B青蛙和鸭子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B正确;

C、鸭子属于鸟类,在陆地上发育.C错误;

D、鸭子没有变态发育过程.D错误.

故选:

B

17.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推断鸟类可能由古代的哪类动物进化而来()

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类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分析】198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的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又进一步证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解答】解:

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故选:

C.

18.“山东问题疫苗”事例给人们带来恐慌,下面有关疫苗说法正确的是()

A.健康的婴幼儿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

B.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C.接种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肺结核、破伤风三种疾病

D.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抗体,提高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考点】计划免疫及其意义.

【分析】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

【解答】解:

A、健康的婴幼儿,自身免疫能力较差,仍然需要按照计划免疫的程序,接种疫苗,A错误;

B、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正确;

C、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C错误;

D、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D错误.

故选:

D.

19.“良药苦口利于病”正确用药对于治疗疾病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处方药可到医药超市随便购买

B.非处方药可自己到医药超市购买

C.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D.“是药三分毒”,药物要合理使用

【考点】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分析】

(1)药物可分为处方药非处方药(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2)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OTC.

【解答】解:

A、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不可以到超市随便购买,本选项说法有误;

B、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OTC,可自己到医药超市购买,本选项正确;

C、在使用药物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D、“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乱吃、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本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20.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提高生活品质,下列属于不良生活方式的是()

A.经常不吃早餐B.不抽烟、不喝酒

C.按时作息D.坚持体育锻炼

【考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解答】解:

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经常不吃早餐不利于身体健康,属于不良生活方式.

故选: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