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2038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等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时间:

90分钟主命题学校:

宜城一中分值: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正确填涂到答题卡上。

下图为2016年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国中属于典型的“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四国中()

A.甲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乙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丙国出生性别比失衡D.丁国人口规模会缩小

【答案】1.C2.B

【解析】

该组试题以人口金字塔图为切入点,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发展变化

【1题详解】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人口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快,青少年人口比重大,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大致呈三角形,图中丙符合该模式,C正确。

甲、乙、丁老年人口比重均较大,不符合该模式。

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甲国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少,人口增长速度不会加快,A错误。

一般来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从乙图中可以看出,该国老年人口比重大,因此该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问题严重,B正确。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国新生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比重大致相同,性别比较平衡,C错误。

丁国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差别小,青壮年人口较充足,不能反映出该国今后的人口规模会缩小,D错误。

故选B。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越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

但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比城市与农村区域,发现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

下图是中国近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图。

根据材料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3.图示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50年城镇人口老龄化低于农村人口老龄化

B.农村老年人口数一直低于城镇老年人口数

C.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2045年

D.城镇老年人口数持续增加

4.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根本原因是()

A.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C.人口城乡迁移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答案】3.C4.A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2050年城镇人口老龄化数值为28%左右,农村人口老龄化数值为20%左右,故A错误。

图中信息显示约在2020年之前农村老年人口数高于城市老年人口数,故B错误。

根据材料,“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再结合图中曲线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致在2045年,故C正确。

在2055年之后,城镇老年人口数呈减少趋势,故D错误。

故选A。

【4题详解】

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根本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故A正确。

人口城乡迁移是直接原因(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故C错误。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均不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故B、D错误。

故选A。

人口状况及流动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左图)和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右图)。

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影响我国不同地区人口环境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西部地区—水资源B.东北地区—土地资源

C.中部地区—矿产资源D.东部地区—气候资源

6.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从东北、西部向中部B.从西部、中部向东北

C.从西部、中部向东部D.从资源贫乏区向资源丰富区

7.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年龄分布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

①鼓励生育二胎②加大城市幼儿园、中小学建设

③加强户籍管理,限制农民工进城④加强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岗位

⑤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⑥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

【答案】5.A6.C7.D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

【5题详解】

依据木桶效应含义,人口容量大小取决于最小的那个制约因素。

我国西部多干旱、半干旱地区,故水资源是限制西部人口容量的“木桶短板”,A对。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气候条件优越,BCD不对,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迁移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及图示信息进行分析,读图各区域之间人口迁移数量最大的是西部向东部和中部向东部,故选C项。

【7题详解】

图示反映了我国的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因此相关措施应围绕该年龄段的人群展开。

大量的20岁左右的年轻人可能使迁入地的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故当地应加强针对儿童的教育管理,②正确;外来人口多,且文化素质较低,就业困难,因此政府应加强岗前职业技能培训,④正确;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会给该市的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服务带来巨大的压力,⑥正确。

故选D。

“睡城”也称“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人口虽然大量入住,但是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赶往市中心。

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

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

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箭头及数字表示京漂族每天上班的方向及平均距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燕郊成

“睡城”,其原因有()

①房价相对较低②工资水平高③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较近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人口“潮汐式”流动会给北京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下列最有利于缓解这些问题的措施是()

A.在燕郊与北京之间增建高速公路B.北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C.将北京的部分企业转移燕郊及附近地区D.在燕郊及北京地区大量增建住宅区

【答案】8.C9.C

【解析】

【8题详解】

燕郊被称为“睡城”,是因为这里是京漂族睡觉的地方。

这里的经济水平较低,房价较低,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较近。

京漂族在北京购不起房,在这里购房或租房居住。

除房地产外,该地交通便捷,工资水平较北京低,消费水平低。

是京漂族睡觉、休息的地方,所以称睡城。

据此进行分析,燕郊与北京市相比,房价相对较低,①对;燕郊与北京和天津相比,工资水平相对低,②错;从图中可看出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较近,③对;当地交通便利,故能够实现到北京或天津等城市上班,④对。

故本题选C。

【9题详解】

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北京、天津企业多,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福利待遇高;燕郊房价低,生活成本低,两者之间交通便利。

燕郊及附近地区承接北京转移的部分产业,可以增加燕郊及其附近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可减缓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等状况,故C正确。

在北京大量增建住宅,但房价还是很高,依旧有大量的京漂族购不起房,在北京与燕郊之间增建高速公路,可适当缓解交通拥堵,但毕竟投入的成本大,不是最有利的,故AD可排除;北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与缓解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关系小,可排除B。

所以选C。

下图示意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分布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为()

A.田园模式B.同心圆模式C.扇形模式D.多核心模式

11.图中①用地所在的功能区主要特点是()

A.土地价格比较低廉B.建筑物分布稀疏

C.人口数量昼夜差别不大D.内部功能分区明显

【答案】10.C11.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态及功能区的特点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判断:

读图可知,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从城市中心区向城郊区沿陆空对外交通用地之间向外呈扇形布局,所以该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为扇形模式,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断:

①用地位于该城市的中心地区,为中心商务区,土地价格高,建筑物高大密集,人口密度昼夜差别大,内部功能分区明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将围绕“创新趋动,转型发展”做文章,上海新一轮发展中心转向郊区,在建设重点方面,集中资源,推进松江、嘉定、青浦、南桥及临港等基础好的重点新城的功能建设和能级提升。

回答问题。

12.“十二五”期间,上海着重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这些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①劳动力充足②科研力量强③矿产资源丰富④交通便捷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3.规划建设上海市郊区新城的最主要目的是()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B.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

C.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D.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12.B13.B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

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上海市科研力量、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不足,且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不多,②④对。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规划建设上海市郊区新城的最主要目的是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B对。

郁金香原产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唐代诗人李白在《客中行》中写道: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17世纪,郁金香经土耳其传播至欧洲,最终在荷兰大量种植并成为国花。

完成下列各题。

14.郁金香传播至荷兰是因为

A.荷兰的气候更适合郁金香的生长B.欧洲有广阔的市场

C.荷兰的优惠政策D.荷兰的海运非常发达

15.荷兰的郁金香至今仍在世界占统治地位可能由于

A.成熟而高超的种植技术B.悠久的种植历史

C.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D.世界鲜花市场不断扩大

【答案】14.B15.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学生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14题详解】

郁金香原产于我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说明郁金香生长于较干旱的环境,而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不是更适合郁金香的生长,A错;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欧洲广阔的市场是主要原因,B对;荷兰的优惠政策不是主要原因,C错;鲜花不能用海运,D错。

【15题详解】

成熟而高超的种植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A对;悠久的种植历史影响力小,B错;荷兰属于发达国家,劳动力不廉价,C错;世界鲜花市场不断扩大不一定需要荷兰的郁金香,D错。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16.①②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

A.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季风水田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

17.下列关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受市场波动影响大

C.机械化水平高D.商品率低

【答案】16.D17.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及特点分析

【16题详解】

读基本情况比较表可知,①以畜牧业

主,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为大牧场放牧业,②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为混合农业,③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多,为季风水田农业,故选D。

【17题详解】

读图表,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②地区为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受市场波动影响小,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故选C。

中国伊利乳业集团建在新西兰奶源丰富区—南岛怀马特市的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该乳业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新西兰原奶成本优势,除了布局高品质婴幼儿奶粉项目之外,UHT(“超高温消毒法”的英文缩写)液态奶项目也成为重要内容。

通过“创新研发"(全自动挤奶—奶牛们能自行排队进入挤奶设备等待挤奶)等模式的率先探索,为中国企业进一步走进新西兰打开了一条通衢大道。

回答下面小题。

18.若该企业将工厂建在发展中国家,利润会比建在新西兰这一发达国家高,主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

A.距离消费市场近

B.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C.靠近原料产地

D.劳动生产效率高

19.该企业选择在新西兰建厂,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消费市场

B.劳动者素质

C.交通和历史

D.原料和技术

20.奶牛挤奶案例表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该企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

A.劳动力需求量

B.交通运输量

C.饲料的供应量

D.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答案】18.B19.D20.A

【解析】

【18题详解】

牛奶及其制品应该接近人口数量较多的城市,故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来讲,劳动力成本较低廉,故利润较高,B项正确;乳制品需要的原料是草场资源,故C项错误;劳动生产效率发达国家较高,故D项错误。

【19题详解】

该企业生产的乳制品销售市场不在新西兰,故A项错误;劳动者素质与该企业生产的产品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交通条件新西兰也不是最优的,故C项错误;新西兰地广人稀,环境质量好,而且草场资源丰富优质,故原料和技术是该企业考虑的最主要因素,D项正确。

【20题详解】

通过“创新研发”(全自动挤奶——奶牛们能自行排队进入挤奶设备等待挤奶)等模式的率先探索,该企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力需求量,故A项正确。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变化。

1.由于工业所用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2.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因此,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在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断解放体力劳动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技术现金的大型跨国公司到该地投资办厂的重要因素之一。

21.华为公司已成为中国创新型企业的代表,截止2017年,在海外共建立了16个研究中心。

下表为华为mate3O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情况。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华为mate3O主要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A.实现双赢,促进企业共同发展B.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国际市场

C.发挥区域优势,提高产品性能D.交通便利,减少运输成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

华为公司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如在技术水平高的美国生产处理器,摄像头来自日本等,主要是发挥区域优势,提高产品的性能,故C正确。

提高产品的性能,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促进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发展,故A错。

从世界各地获取零部件,是为了提高电脑的性能,这样可以扩大国际市场,而不是通过国际合作扩大国际市场,故B错。

从世界各地获取零部件,会增加运输成本,故D错。

下图为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大约在()

A.50-150kmB.200-400kmC.700-800kmD.800-1000km

23.图中②交通运输方式,与①③相比,其突出

特点是()

A.连续性强B.速度快C.运价高D.机动灵活

【答案】22.B23.A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及特点

22题详解】

根据图中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可知①为公路,②为高铁,③为航空,读图可知,在200km处①(公路)占优势,而在400km处②(高铁)占优势,因此公路与高铁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大约在200-400km处,故B正确,A、C、D错误。

【23题详解】

由上一小题可知,①为公路,②为高铁,③为航空,因此②交通运输方式突出的特点是连续性强,故A正确。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性强;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运价高不是优势,故B、C、D错误。

梧州曾是广西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柳州和南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梧州能成为广西最大城市的原因是()

A.地形平坦B.土壤肥沃C.河运便利D.人口稠密

25.梧州后来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

A.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增强

B.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

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

D.沿铁路的城市轴线已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答案】24.C25.C

【解析】

【2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梧州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运便利,便于货物运转,早期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水运,所以有利于其发展,C对。

地形、土壤和人口在早期城市的形成过程并不是扮演主要角色,排除ABD。

故本题选择C。

【2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位于铁路枢纽的柳州和南宁发展迅速,而梧州的发展速度缓慢,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C对。

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无法从图中观察得出,A错;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仍有吸引力,B错;沿铁路的城市轴线没有绝对的取代沿江设市的布局,只是影响力变大,D错。

故本题选择C。

第Ⅱ卷(主观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26.读世界季风水田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①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②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2)季风水田农业属于________密集型农业,主要分布在B______、C______和D_____地区。

(3)世界上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其中以养牛为主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说出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答案】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

(2)劳动;东亚;南亚;东南亚

(3)干旱;半干旱(注意干旱、半干旱的位置可以互换);AE(注意A、E的位置可以互换)

(4)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产高、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世界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农业地域类型判断、季风水田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和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例①表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和南部沿海地区,应代表水稻种植业(或季风水田农业)。

图例②表示的区域多草原植被,主要位于阿根廷、美国西部、澳大利亚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南非高原等地,由此判断,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应该是大牧场放牧业。

(2)季风水田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投入量大,因此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图中显示,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具有高温多雨气候、人口稠密的东亚(B)、南亚(C)和东南亚(D)地区。

(3)图中显示,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天然饲料丰富的草原地区,如阿根廷、美国西部、大洋洲、南非高原等地,大多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牧场放牧业中,养牛业占重要地位的是阿根廷(A)、美国西部(E)等地区。

(4)根据所学知识,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为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产高、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27.下图为我国南部某城市用地布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图中重化工业区的布局。

(2)简述高新技术产业在高科技园区集聚的目的。

(3)简述综合物流区布局的优势条件

【答案】

(1)合理:

邻近铁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

不合理:

位于风频较高的东南风和东北风的(或盛行风的)上风向,易造成城区大气污染。

(2)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3)邻近高速公路、铁路,交通便捷;靠近出口产业园区,物资周转量大;离城市中心区较远,土地价格较低。

【解析】

【详解】

(1)由图中的布局来看,这些重工业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合理是它分布在铁路、河流附近,不单单交通便利,便于原料运进、产品的运出,还有充足的水源,此外它还是分布在河流的下游,不会污染城市的水源。

但是由图中的玫瑰风向图知道,当地主导风向是东南风或偏东风,而重化工业区正好位于这个方向上,会对城区带来污染,重化工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企业集聚的目的是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技术协作;企业布局在同一工业区内,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3)图中看,综合物流区靠近高速公路、铁路,交通便捷;从图中看到当地的工业比较稠密,运输量大,物资周转量大;离城市中心区较远,土地价格较低。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0多年前,云南有了第一条铁路——滇越铁路,这是当时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

虽然在中国近代史上较早拥有了铁路,但由于云南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建国以来云南铁路发展缓慢。

下图分别是云南省铁路分布图和云南省地形分布与地形构成图。

(1)在建设云南通往西藏的交通线时,国家坚持了先公路后铁路的原则,分析其原因。

(2)云南省铁路线路的分布东密西疏,分析该省西部铁路线路稀疏的原因。

【答案】

(1)①公路运输机动灵活;②公路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③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④公路建设技术要求较低(任答3点)

(2)西部多高山峡谷,地势起伏大,铁路建设工程量大;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建设难度大;夏秋季节多暴雨,且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流众多,修建不便;开发时间晚,经济落后,运输需求量小。

(回答4点即可,地形、地质条件、运输需求量小一定要答)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注重学生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详解】

(1)云南通往西藏的交通线经过的地形复杂,地势较高,多山地,起伏大,公路机动灵活,修建方便、适应性强,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技术要求都比铁路低,故应当先公路后铁路。

(2)可以结合材料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自然方面:

西部地区多高山峡谷地貌,河谷纵横,地势起伏大,落差大,铁路建设工程量大;同时西部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多;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施工难度大;夏秋季节多暴雨,西部多山区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社会经济方面:

云南省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运输需求量小;与内地联系不便,客货运输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