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2039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docx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及答案及解析

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生物最后一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分)

1.下列有关生物的物质和结构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TP、细胞膜、染色体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

B.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加热可以使唾液淀粉酶变性失活,但与双缩脲试剂混合仍能出现紫色

D.tRNA、抗体、神经递质、载体的作用都具有特异性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其相对表面积减小,导致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降低,所以体积越小的细胞越有利于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B.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不表达

C.细菌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进行DNA复制

D.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3.如图表示枪乌贼的一个神经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能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电位产生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ATP

B.离子的浓度差能保持相对稳定可以通过协助扩散来完成

C.K+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

D.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Cl-大量内流,可推断下一个神经元将会发生兴奋

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不能用洋葱鱗片叶作为实验材料

B.健那绿染液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时,细胞已经死亡

C.动物细胞没有大液泡,所以不能发生渗透吸水

D.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可根据染色体存在状态来判断细胞分裂的时期

5.研究人员通过如下实验:

外施一定浓度的BR(油菜素)和不同浓度的IAA处理同一批相似的绿豆芽幼根,一段时间后观察其对主根长度的影响,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有关植物激素说法错误的是(  )

A.每组要设置几个重复实验将结果求平均值

B.坐标曲线中ab段与bc段,BR对主根伸长的影响不同

C.该实验证明了BR对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绿豆芽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6.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白色实验小鼠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金色雄性小鼠。

研究人员将这只金色小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得到F1全部为白色鼠。

F1个体间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雌鼠:

白色雄鼠:

金色雄鼠=2:

1:

1.分析错误的是(  )

A.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显性性状是白色,最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B.F2中的金色小鼠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可能原因是金色雌鼠不能存活

C.若用金色雌鼠×白色雄鼠,子代中的雌鼠全部表现为白色,雄鼠全部表现为金色,控制金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D.这个小鼠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4分)

7.在光合作用中NADP+与NADPH可相互转化(如图1)。

为探究外界因素对NADP+含量的影响,取某双子叶植物小圆叶片等量分为3组,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

处理

甲组

25℃,光照1h→黑暗5min→重新光照

乙组

25℃,光照1h→黑暗5min→不再光照

丙组

42℃,光照1h→黑暗5min→重新光照

各组均在黑暗处理5min后开始测定NADP+含量,结果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NADPH转化为NADP+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填场所)中。

(2)图2中______(填“a与d”或“d与e”或“c与f”)NADP+含量的差异,反映出高温(42℃)抑

制该植物的暗反应。

(3)若测得该植物在黑暗时吸收氧气与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

3,则该植物在黑暗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

(4)大棚种植该植物时,人工增加一定强度电场或提高CO2浓度都会提高净光合速率,若同时增加电场强度和提髙CO2浓度对该植物产量有何影响?

请简要写出探究思路。

______。

8.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如图表示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问题: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调节。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促进淋巴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胰岛素将被______,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

据此推测:

Ⅰ型糖尿病是由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__免疫导致的。

(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

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时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量的生理盐水,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血液中______的浓度。

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______状态。

9.果蝇是重要的遗传学研究材料。

Ⅰ.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

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F: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2)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Ⅱ.研究人员得到某果蝇的突变型雌雄个体为RrYy,只有R基因或Y基因时胚胎致死,野生型个体基因型为rryy。

若已确定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让上述突变型个体相互交配得F1。

(1)F1中基因Y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2)预判断^中突变型个体的基因型,可让其与野生型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①若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突变型:

野生型=1:

1,则其基因型为______。

②若子代表现型为______,则其基因型为______。

10.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或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生态交错区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

现对某森林草原交错区进行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交错区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

(2)在森林草原交错区,随着气候越趋干旱,草原占优势,直到最后,岛屿森林只遗留在大片的草原上。

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

(3)交错区物种繁多,使该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

(4)交错区中的某种小鸟取食野牛身上的寄生虫。

小鸟在取食之前,常在野牛面前舞蹈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野牛才安静地让小鸟取食。

据此分析,小鸟和野牛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______。

11.人类正在利用纤维素和某微生物产生的酶开发一种新的能源--乙醇。

请回答相关问题:

(1)筛选微生物时,常选择纤维素丰富的环境,原因是含有较多的______(生物)。

在筛选此微生物时,人们发现了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筛选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一般采用______法灭菌。

(2)从该筛选的微生物体内提取的酶首先要检测酶的活力,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衡量此酶这一指标可用______表示。

在生产葡萄糖的过程中,需要先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的酶是一种复合酶,它包括C1酶、______。

(3)下表是分离另一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MgSO4

葡萄糖

X物质

琼脂

用量

5g

10g

7g

1000mL

20g

表中X物质最可能为______(填“碳源”“氮源”或“无机盐”);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的作用是______。

12.某科研机构研发的破伤风杆菌疫苗为基因工程疫苗,其有效成分是该菌的一种表面抗原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编码该菌表面抗原的基因,可提取出该菌的mRNA,并将mRNA______。

一般而言,该方法获得的目的基因与从破伤风杆菌中提取的目的基因相比含碱基______(填“多”或“少”),原因是______。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______;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是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3)还可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该过程需要加入的酶是______;在PCR的引物设计中,要注意引物长度不宜过短,主要原因是______。

(4)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最终翻译是否成功,常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

A、ATP、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染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A正确;

B、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在线粒体中进行,而原核细胞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不在线粒体中进行,B错误;

C、加热可以使唾液淀粉酶变性失活,但其中的肽键没有断裂,因此与双缩脲试剂混合仍能出现紫色,C正确;

D、tRNA、抗体、神经递质、载体的作用都具有特异性,D正确。

故选:

B。

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2、细胞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细胞呼吸、检测蛋白质的实验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元素组成;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场所等基础知识;掌握检测蛋白质实验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D

【解析】

解:

A、细胞生长,其相对表面积减小,导致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降低,但也不是体积越小的细胞越有利于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因为细胞需要一定的体积才能容纳各种结构,A错误;

B、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正常表达,B错误;

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不能进行无丝分裂,只能进行二分裂,C错误;

D、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D正确。

故选:

D。

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而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

本题考查细胞生长、细胞癌变、细胞凋亡和细胞分裂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体积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答案】C

【解析】

解:

A、K+细胞内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外,因此K+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

B、维持图中离子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是主动运输,B错误;

C、维持钾离子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C正确;

D、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Cl-大量内流,可抑制下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D错误。

故选:

C。

分析柱形图可知,Na+细胞内的浓度远低于细胞外,因此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细胞外;K+细胞内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外,因此K+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内;Mg2+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Mg2+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内;Cl-细胞内浓度远低于细胞外,因此Cl-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本题的知识点是物质跨膜运输及膜电位的产生等相关知识,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主动运输方式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答案】D

【解析】

解:

A、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需要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颜色,适宜作为观察DNA和RNA分布实验的材料,A错误;

B、健那绿可以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健那绿染液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B错误;

C、动物细胞没有大液泡,但能进行渗透吸水,C错误;

D、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各分裂时期的依据,D正确。

故选:

D。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实验原理

①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②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

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盐酸(HCl)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

①概念:

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前。

②主要变化: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的主要变化:

1)前期:

①出现染色体:

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

2)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

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

(1)纺锤体解体消失

(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5.【答案】C

【解析】

解:

A、每组至少设置三个重复实验将结果求平均值以更接近真实值,也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A正确;

B、坐标曲线中ab段与bc段,BR对主根伸长的影响不同在于ab段抑制作用增强,bc段抑制作用减弱。

B正确;

C、该实验没有设置一系列浓度的BR溶液对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并且图中曲线只显示BR对主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因此不能证明BR对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错误;

D、本实验的自变量是BR浓度,因变量是主根的生长与否,绿豆芽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正确。

故选:

C。

分析题图:

BR浓度为0的一组,生长素浓度为0的一组主根长度为6mm,生长素浓度为1000mm的一组主根长度小于6mm,单独用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R和IAA同时处理,当IAA浓度范围为BR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当IAA浓度继续增加时,BR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因为即使生长素浓度为1000mm(BR为100nM),主根长度也达不到6mm,据此答题。

本题借助曲线图,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和探究实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表格,能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6.【答案】B

【解析】

解:

A、由分析可知:

显性性状是白色,最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A正确;

B、F2中的金色小鼠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可能原因是控制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

C、假设用A、a表示这对等位基因,若控制金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用金色雌鼠(XaXa)×白色雄鼠(XAY),子代中的雌鼠全部表现为白色(XAXa),雄鼠全部表现为金色(XaY),C正确;

D、由于金色的性状可以遗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故这个小鼠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D正确。

故选:

B。

分析题干:

一个稳定遗传的白色实验小鼠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金色雄性小鼠,该金色鼠出现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金色小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得到F1全部为白色鼠,说明白色为显性性状,F1个体间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雌鼠:

白色雄鼠:

金色雄鼠=2:

1:

1,金色全为雄鼠,说明控制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要注意区分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结合题意和选项分析金色鼠出现的原因,难度一般。

7.【答案】基质 a与d 6:

1 选用4个大棚,其中3个分别施加一定强度电场、高浓度C02、一定强度电场和高浓度C02,第4个不做处理,其他条件均相同,若干天后分别多次测量莴苣干重计算平均值,较干重平均值的变化得出实验结论

【解析】

解:

(1)NADPH转化为NADP+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

(2)由图2可以看出,在实验开始NADP+含量的初始值(a与d),在温度为42℃较小,说明高温(42℃)抑制该植物的暗反应。

(3)根据题意假设氧气的吸收为1mol,则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3mol,由有反应式:

C6H12O6+6O2→6CO2+6H2O(有氧)、C6H12O6→2C2H5OH+2CO2(无氧)可知,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1:

)=6:

1。

(4)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同时增加电场强度和提髙CO2浓度对莴苣产量有何影响?

可设计一下实验进行探究:

选用4个大棚,其中3个分别施加一定强度电场、高浓度C02、一定强度电场和高浓度C02,第4个不做处理,其他条件均相同,若干天后分别多次测量莴苣干重计算平均值,较干重平均值的变化得出实验结论。

故答案为:

(1)基质

(2)a与d

(3)6:

1

(4)选用4个大棚,其中3个分别施加一定强度电场、高浓度C02、一定强度电场和高浓度C02,第4个不做处理,其他条件均相同,若干天后分别多次测量莴苣干重计算平均值,较干重平均值的变化得出实验结论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二、光反应和暗反应:

比较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

基粒类囊体膜上

叶绿体的基质

条件

色素、光、酶、水、ADP

多种酶、CO2、ATP、[H]

反应产物

[H]、O2、ATP

有机物、ADP、Pi、水

物质变化

2H2O

4[H]+O2

ADP+Pi

ATP

①CO2的固定:

CO2+C5

2C3

②C3的固定:

(CH2O)+C5+H2O

能量变化

光能→电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实质

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水光解产生O2和[H]

同化CO2形成

(CH2O)

联系

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以NADPH形式存在)和ATP

②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

③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

物无法合成。

本题结合曲线图,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8.【答案】神经一体液 摄取和利用 灭活 遗传(基因) 自身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 胰高血糖素 空腹(饥饿)

【解析】

解:

(1)题干所述事例下面血糖的调节既有神经系统的参与,也有激素的参与,所以血糖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引起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可以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作为激素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会被立刻灭活。

(2)I型糖尿病由基因决定的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胰岛B细胞作为抗原受到抗体或需要T细胞的攻击,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导致的。

(3)根据题干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胰岛素的高低,因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浓度,所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空腹状态方便对照。

故答案为:

(1)神经一体液   摄取和利用   灭活

(2)遗传(基因)   自身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

(3)胰高血糖素    空腹(饥饿)

下丘脑地位和功能:

①感受:

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

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

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

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

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9.【答案】X 子代雌性都是直毛,雄性直毛与分叉毛之比是1:

1 AaXBXb 

 RrYy 突变型 RRYy、RrYY或RRYY

【解析】

解:

(1)由柱形图可知,直毛和分叉毛这一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有关,雌性都是直毛,雄性直毛与分叉毛之比是1:

1,因此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由分析可知,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

(1)RrYy与rryy杂交,子代基因型是RrYy:

Rryy:

rrYy:

rryy=1:

1:

1:

1,由于只有R基因或Y基因时胚胎致死,因此后代基因型是RrYy:

rryy=1:

1,因此Y的基因频率是

(2)①突变基因型如果是YyRr,则与rry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RrYy:

rryy=1:

1,分别表现为突变型和野生型。

②如果RRYy或RrYY、RRYY,与rryy杂交,后代成活个体都是突变型。

故答案为:

(1)X    子代性都是直毛,雄性直毛与分叉毛之比是1:

1

(2)AaXBXb

(1)

(2)①RrYy

②突变型   RRYy、RrYY或RRYY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柱形图可知,灰身与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雌性和雄性的灰身:

黑身都是3:

1,与性别无关,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Aa、Aa,直毛和分叉毛这一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有关,雌性都是直毛,雄性直毛与分叉毛之比是1:

1,因此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XBXb、XBY;考虑2对相对性状,亲本基因型是AaXBXb、AaXBY。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学会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推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及亲本基因型,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判断个体的基因型。

10.【答案】物种丰富度 次生演替 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解析】

解:

(1)生态交错区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2)在森林草原交错区,随着气候越趋干旱,草原占优势,直到最后,岛屿森林只遗留在大片的草原上。

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3)交错区物种繁多,导致营养结构复杂化,从而使该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4)由于小鸟在取食之前,常在野牛面前舞蹈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其中舞蹈属于行为信息,分泌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故答案为:

(1)物种丰富度

(2)次生演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