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2431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docx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1500字

提供的基督山伯爵读后感,欢迎阅读。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七篇)

 

篇一

 

花了很长时间读完了《基督山伯爵》,刚刚读完的感受是:

很久没有读过这么棒的小说了!

基督山伯爵的报恩复仇经历刺激了我,一股热血在我身体内翻腾。

好久没有读完书后有过这样的感觉了,正是这种感觉,激起了我写这篇读后感的冲动。

 

在正式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要表明,我对这部巨作的看法和我从中读出的感悟仅仅代表我的观点,并非就是这部巨作的作者大仲马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由于这是一部让我非常尊敬的作品,所以在读完它之后,我还找了些资料,了解了下大仲马在写这部小说时的历史背景,以便能够更客观的表达我的思想。

 

整部小说在我看来分为三个部分,即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蒙冤入狱,在狱中的经历以及越狱后化名基督山伯爵成功报恩复仇的经过。

其中,基督山伯爵报恩复仇的过程占据了整部小说的绝大篇幅。

而这三个部分,又跨越了波旁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这两大历史时期。

 

1814年,欧洲封建君主的反法联盟击垮拿波伦帝国(也称波拿巴帝国),使在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中被迫下台的波旁王朝重新回到历史的舞台中。

人民痛恨复辟政权,于是把流放在爱尔巴岛的拿破仑当作反复辟的象征,期盼他的归来,封建复辟与当时人民的反复辟,构成了波旁复辟王朝的主要社会矛盾。

 

而作者大仲马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对这一社会矛盾做了很多渲染和诠释。

在起初法老号到达马赛时,唐泰斯和莫雷尔对拿破仑的敬爱之情溢于言表,之后在对上层社会的描写时,我们又能听到贵族对反复辟人民的憎恨、厌恶和惊恐的言论。

其中,当时的马赛代理检察官维尔福更是典型的例子,他在公共场所大谈拿波伦的余党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而在其家庭中,他的父亲诺瓦蒂埃却在主持推翻复辟政权的密谋。

 

但这个主要的社会矛盾,还是通过主人公唐泰斯的经历表现出来的。

在波旁复辟将近一年后,拿破仑从爱尔巴岛回国复位前,唐泰斯因为返航途中去过爱尔巴岛,帮助那不勒斯国王穆拉特(拿破仑的妹夫)送一个包裹给拿破仑,并受拿破仑委托,送一封密函给正在策划起事的巴黎拿破仑党人,不幸被唐格拉尔等人告发并被打入地牢。

使唐泰斯蒙冤入狱的三名犯人分别是唐格拉尔、费尔南和维尔福。

唐格拉尔的动机是升职做船长,费尔南的动机是娶自己心爱的女人,维尔福的动机则是怕唐泰斯传送密函之事败露,殃及自身(唐泰斯传送密函的对象便是维尔福的父亲,密谋推翻复辟政权的主要人物诺瓦蒂埃)。

虽然看似他们的动机跟当时的社会情况没有多大关联,但其实驱使他们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当时在政治上都站在复辟政权的一侧唐格拉尔和费尔南在匿名的告发信中声称自己是系拥护王室及教会之人士,而维尔福本来就是复辟政权镇压人民的走狗。

而唐泰斯自然不了解包裹和密函的内容,但他在感情上是倾向于拿破仑的,行为上也参与了拿破仑的百日事变。

所以说,唐泰斯蒙冤的经历,是复辟王朝的社会政治矛盾的一个缩影。

 

唐泰斯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十四年,幸好他遇到了法里亚神甫,不仅弄明白了他入狱的原因,让他知道了那几个人的真面目,而且还习得了各种知识,最终,他于1829年成功越狱,而这个时间,也正好是波旁复辟王朝灭亡的前一年。

之后便是七月王朝,唐泰斯直到1838年才彻底完成了复仇的夙愿,这时已是七月王朝的中期。

从唐泰斯入狱到复仇的20多年里,他的三位仇家已经步步高升:

唐格拉尔已是金融界巨龙和众议员,在金融界叱咤风云,费尔南以马尔塞夫伯爵的名义从事实业,且跻身于贵族院位高权重的地位,维尔福也已高居于巴黎首席检察官之位。

这三位正好是金融、政治、司法界的主要角色,构成了七月王朝统治集团的典型缩影。

 

大仲马对于这些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显贵,用了极其犀利的笔调描述了他们各自的发家经历。

唐格拉尔在拿破仑归来后逃到西班牙,靠倒卖军粮起家,波旁复辟王朝尾声,他为国王筹款而得到国王的册封,便摇身成为男爵。

在七月王朝的时代,金融贵族的地位无人可撼,银行家更是如鱼得水,甚至让自己的妻子私通内政部长的秘书,摸清政治动向,以便金融投机。

费尔南在拿破仑复位期间在战场上投敌,波旁复辟王朝时已是少尉的他,是一个西班牙移民,但在法西战争期间竟然对自己的祖国作战,并因立下战功,而被升为上尉,被册封伯爵,之后又当上了中将。

维尔福将唐泰斯投入死牢之后,便去向国王报告了拿破仑要打回法国的计划,受到了奖赏,在第二次复辟期间,他更加努力,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对人民实行镇压,之后步步升迁。

 

唐泰斯的复仇行动也正是针对这三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特点所进行的。

他让嗜钱如命的银行家唐格拉尔在一次次的金融投机中亏本,直至最终破产;他揭发了以高贵地位而自豪的马尔塞夫伯爵背叛祖国的卑鄙行径,使其身败名裂,蒙辱自尽;他把铁面无私的执法者维尔福的丑陋过去公布于众,并让其失散多年且已成为杀人犯的儿子在法庭上指认维尔福,使其精神崩溃,彻底发疯。

 

基督山伯爵这种惩恶赏善的行为也做到了极致,从他成功越狱之后就开始对曾经一向照顾他和他父亲的莫雷尔一家报恩,从一开始挽救了老莫雷尔直到最终挽救了小莫雷尔,莫雷尔一家上下都受过基督山伯爵的恩惠,最终,基督山伯爵更是将其全部资产赠送给了小莫雷尔。

 

虽然我赞赏整部小说的主流思想与情节,但不得不说,基督山伯爵这种惩恶赏善的手段,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他能够成功复仇,全部依仗他拥有一笔在当时来看是用之不尽的财富,而这财富在每一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如此的财富,他便无法完成他的复仇计划。

所以,大仲马想要表现的是利用金钱来惩恶赏善的方法,换个说法便是利用资本主义搞垮资本主义。

 

纵观历史,各个时期的作家们塑造出来的英雄人物都符合那个时期的阶级特点,大仲马给予了基督山伯爵资产阶级的象征,并且让其具备超出常人的意志及不择手段的个性。

基督山伯爵便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独来独往,消息灵通,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是个史学家、外交家、鉴赏家、商人、演员及阴谋家。

在他复仇和报恩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出现了在他计划之外的事情,但他靠着巨大的财富、充盈的智慧和理所当然的运气将它们一一化解,并最终实现了他的目标。

 

看完整部小说,最触动我的一句话便是:

直至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来到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

等待和希望!

这两个词是基督山伯爵完成报恩复仇计划的动力,也是大仲马告诉我们的宝贵智慧,相信耐心地等待加上无限的希望,必能迎来耀眼的曙光。

 

篇二

 

《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是以情节取胜的通俗小说。

十九世纪中叶,这部小说是当时排行榜上的畅销书,而大仲马本人,亦可谓当时法国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

 

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

十九岁的爱德蒙唐泰斯,是个活力四射的年轻水手。

他有慈爱的父亲、甜蜜的爱人,有光辉的前程、幸福的生活。

善良乐观的天性,使得他对周遭的每个人都以礼相待,并且真挚热情。

他清澈明亮的目光里,写满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神往。

可就在他的结婚典礼上,他遭人陷害而被投入大牢。

一时间失去了一切,伴随他的只有伊夫堡阴森地牢里的黑暗及精神和肉体对他的双重折磨。

可与此同时,有人正把快乐建筑在他的痛苦之上。

他们害死了唐泰斯的父亲,夺走了他的爱人。

在他最无助绝望想要自杀的时候,法里亚神甫走入了他的生活。

神甫把自己一生的知识传授给他,告诉他基督山岛宝藏的所在,并帮他成功越狱。

此时,唐泰斯入狱已有十四年。

十四年里,物是人非,唐泰斯也由一个懵懂青涩的青年变成一个家资巨万的伯爵。

他开始报恩亦开始报仇。

昔日的船主莫雷尔有恩于他,伯爵首先把这位濒临破产的好人从绝望的路上救了回来。

此后又始终照顾他的儿女,直至最后把基督山岛的宝窟送给他们。

对唐格拉尔、费尔南和维尔福三个分别代表法国七月波旁王朝金融界、政界和司法界显要人物的仇人,基督山伯爵个个击破。

最后,这三个人破产的破产、自杀的自杀、发疯的发疯,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在小说中,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几近完美。

在与仇人面对面复仇时,他没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他的良知从未泯灭,他的人格亦未扭曲,他始终保留高贵善良的心。

当他帮助莫雷尔一家摆脱困境的时候,当他从一个该诅咒的家族中救出他的一个女儿的时候,当他答应梅尔塞苔丝不杀仇人之子的时候,这个高贵的心灵映出了金子般的光辉。

基督山性格里贯穿始终的节制,即面对财富、美色、仇恨的不贪婪,亦让我印象深刻。

在达成一生最大的心愿后,他悄然地放弃了原有的财富,只身远走他乡。

 

掩卷思索时,觉得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几乎完成了从人到神的蜕变过程。

因为掌握巨大财富的支配权,基督山伯爵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似乎整个社会都在围着他转。

这固然有它揭示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社会现象的积极意义的一面,但从文学创作角度出发,塑造这样一个完美的超人,不能不说是作品的一个败笔所在,因为它大大削弱了作品现实主义的批判力量。

在大仲马笔下,时时吐露出金钱可爱、金钱万能的观点,也反映了他本人的拜金主义思想观念。

大仲马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过:

在文学上我不承认什么体系,也不屑于什么学派,更不树什么旗帜;娱乐和趣味,这就是惟一的原则。

大仲马之所以在法国文学史上不能得到更高的地位,究其根源,我想这恐怕就是主要原因所在。

 

翻看全书,不能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布局谋篇的编故事才能。

在这部将近一百多万字的小说里,既有节奏紧张、大起大落的高潮,也有节奏相对舒缓、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小故事。

大仲马在小说中还不时穿插一些典故传说、奇闻轶事、异域风情和大海、岛屿的景色描写。

所有这些,也许就构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大仲马情趣吧!

如果单纯以故事情节论,我以为《基督山伯爵》确实是难得一觅的好书,并且让人大开眼界、回味无穷。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挫折,困难都会出现在我们的人生里,但是只要我们对生活抱有希望,那么任何挫折都会被我们打败。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

材料来源于警察局里一份名为《金刚石与复仇》的案卷。

这是一个蒙冤和复仇的故事,大仲马运用他点石成金之笔,将一个现代生活的悲剧改造成了一部艺术作品,俘虏了不少读者。

 

故事情节大致如此:

主人公唐泰斯是个正直善良的小伙子,远航归来,打算结婚,并且作了代理船长,前程似锦。

可是他的才干受到船上押运员邓格拉斯的嫉恨,在邓格拉斯的策划下,他的情敌费尔南向当局告密,诬陷他是拿破仑党人,于是飞来横祸:

在他举行婚礼时被逮捕,恰巧他的案件牵连到检察官维尔福先生的父亲,检察官为了父亲,昧着良心将唐泰斯定罪,把他关进伊夫堡阴森的地牢,唐泰斯在狱中曾满怀希望,以为维尔福会释放他,然而希望破灭,他起了轻生的念头。

这时他在狱中掘错地道和他相见的法利亚神父,法利亚神父是一位集人类智慧于一身的奇人,而且他掌握了一个宝窟的秘密,法利亚神父将唐泰斯造就成了一个学识渊博,无所不能的人物。

法利亚不幸中风死去,唐泰斯计上心来,钻进了包裹法利亚尸体的麻袋,终获自由,随后唐泰斯根据法利亚的指示找到了宝藏,成了亿万富翁,改名为基督山伯爵。

他得知摩莱尔船主曾为营救他出狱真心实意的出过力,并资助过他的父亲,是他的恩人,在船主处于破产境地,准备开枪自尽时,他及时地伸出了援助之手,给船主还清债务,并送给船主一条崭新的船。

接着基督山开始实施他的复仇计划。

使他的仇人都得到了应得的下场。

 

我觉得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大仲马那堪称神奇的想象力。

书中有许多情节的设计都出乎人的意料,例如,基督山神秘的行踪,超乎想象的能力,以及渊博的知识,都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主人公唐泰斯的经历可谓是艰难困苦。

在伊夫堡阴森的地牢里,过着非人的生活;15年没有见过太阳,没有呼吸过新鲜空气;与亲人失去联系,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但基督山伯爵却从未放弃过希望,生活的痛苦并未改变他正直善良的性格,只是加深了他对恶人的仇恨。

他曾不相信任何人,却并未怀疑人性的善良。

 

基督山最后有一个好的结局,使恶人得到恶报,使好人得到幸福:

漂亮善良的希腊姑娘海蒂融化了基督山冰冷的心,伯爵再一次有了新的希望。

 

在书的导读结尾处有一句话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活着不能没有希望,生活的斗争不能没有智慧。

 

基督山伯爵是一个人们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也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

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但他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他蕴藏了部分作者的写照。

作者大仲马是一个非常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连续几年每日宴请宾客,高朋满座;其中许多人,大仲马连姓名都不知道,可见他的气派,比起基督山伯爵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基督山城堡门厅的正位,堂而皇之地放着一尊大仲马的半身像,还配上一条座右铭我爱爱我的人。

由此可见,基督山伯爵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是遗传了大仲马。

其实这条座右铭,大仲马只讲了半句,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才体现了完整的意思。

那就是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

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他。

这样既公平,也符合情感上的平衡。

但其实真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人们很多时候就会非常的优柔寡断,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样敢于决断。

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

 

《基督山伯爵》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金钱至上。

邓蒂斯的悲惨遭遇足可以说明这一切。

邓格拉斯、费尔南、维尔福三人的飞黄腾达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事实不仅仅是如此,金钱、名誉对人性的毁灭超乎了我的想象。

且看维尔福一家,维尔福先生自私自利,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为了金钱,他凭靠着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卖陷害了多少人;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她不惜毒死四个人,其中有她丈夫前妻的父母和女儿。

由此可见人性的卑劣啊!

相比19世纪,如今金钱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那么人性的毁灭也越来越深吗?

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尔一家就是不被金钱所吞噬的好人,最后金钱却不请自来。

而维尔福夫人最后却落个两手空空,这就是事与愿违吧,老天还是有眼睛的。

在看完了整本书后,触动我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

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带来的动力,必然能迎来黎明的曙光。

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着这两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

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大仲马智慧的火花中学到的两个词。

希望大家能像所崇拜的基督山伯爵一样,用这两个词达到人生目标。

 

篇三

 

《基督山伯爵》是全世界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但一直没有去看,原以为会有枯燥的开头和与现代合不上的对白,没想到一读就放不下了,欲罢不能。

 

书中我是喜欢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这个人物的,很真实的感觉,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遭遇到他的遭遇,我也会进行复仇,但那不是上帝的手,而是复仇天使,是死神的手。

 

我看着他从天堂掉入地狱,看着他从云端掉入地底,看着他从充满希望到彻底绝望,看着他从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变成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复仇天使,看着他最终放下仇恨,找到幸福。

 

快乐对他来说是那么地短暂,十四年的牢狱之灾,使他的外貌、声音、心性、性格也都发生巨大变化。

他从坟墓中爬出来,恩怨分明,对帮助过他的人进行报恩,对那些对不起他的人,施以报复。

 

人们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既得的幸福,可只有当失去时,才发现那份幸福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我们总是埋怨学习的辛苦,父母的唠叨,而我们却不知道,学校是这社会上仅剩的净土,父母的爱是世上最无私的情感。

 

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最终终于看透世事,正如他对莫雷尔所说:

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只有一种处境和另一种处境的比较。

必须想到过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乐。

那是怎样的豁达,怎样的胸襟啊!

那是历经磨难后得出的人生感悟。

 

爱也彻底,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复仇也彻底,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复仇记》后最大的感受。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仇也是需要养精蓄锐的,并不是凭着一时的心绪就可轻举妄动的。

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

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

在确认了所要寻找的人以后,他并没有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所见的那样,于恩人抱拳云:

赴汤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剑刺死。

他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却从来不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为了报恩而来。

如果说他的报恩令人感动,那他的复仇则是如此的淋漓尽致。

 

在我们几度的叫好后,不免有点心惊。

在基督山复仇的过程中,不断的卷入了一些无辜的人,有罪的人虽然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同时也造就了新的惨剧这是一幕人类复仇过度的悲哀,一声无罪人变为有罪人的慨叹。

 

马瑟夫死了,阿尔贝和美茜蒂丝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维尔福家中陆续死了3个无罪的人,尤其当爱德华和维尔福夫人死在他的面前,他想要救爱德华,却已经无力回天。

这使他动摇了,他恍惚了,他开始责问自己究竟有没有权利这样做。

他问自己:

够了,够了,已经够了,一个死了,一个疯了,我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呢?

 

于是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坚决了,在故事的结局,他给与邓格拉斯严厉的惩罚之后,放了他一条性命,这样的结局大概会比人都死绝了的结局要好,毕竟邓蒂斯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不是天生的刽子手,而且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承受自己种下的苦果,一直到死才能得到解脱。

 

最终,他的三个仇人,一个妻离子散,身败名裂,自杀身亡;第二个全家老小相继死去,最后孤家寡人,也不成人样了,第三个倾家荡产,从富翁一下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糟老头。

 

死了,一了百了。

 

疯了,虽然痛苦,但是至少精神上解脱了。

 

清醒地活着,却又失去了自己看重的名利,这才是真正的活受罪。

三个仇人的结局各不相同,孰轻孰重,自见分晓。

 

有时候,最严厉的惩罚并不是死亡,而是生存。

 

但他的复仇虽然成功了,却也失败了。

复仇成功给他带来了什么呢?

快乐吗?

当然不是。

大仲马借几近精神失常的维尔福之口说出:

瞧呀,看呀!

你报复得够多了吧......基督山只能默然无语,他感到他不能再说上帝与我同在这句话了,他的报复超越了限度。

 

冤冤相报带给人的,只能是愈加痛苦。

他在现实及猛烈的鞭挞中清醒了,他找回了宽恕。

 

人拥有生命毕竟不是为了复仇的。

 

于是复仇的狂潮找到了它的归宿,无声的呐喊惊醒了灵魂最深处的人性。

他宽恕了邓格拉斯,拯救了凡兰蒂,抛弃了所有的财产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

当复仇的剑铸为宽恕的犁时,一个人才能懂得生活是幸福的,不能抛弃复仇的人最终也宽恕不了自己!

 

当复仇使我们不幸时,宽恕使我们落泪。

 

痛苦消融在人性中,便生出完美。

 

想直面人生,必须学会宽恕;想勇往直前,必须放弃痛苦。

我们没有理由不善待这个世界,正如基督山所说的:

人类的智慧全在这两个词语中,那就是:

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是一个人们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也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

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但他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他蕴藏了部分作者的写照。

作者大仲马是一个非常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连续几年每日宴请宾客,高朋满座;其中许多人,大仲马连姓名都不知道,可见他的气派,比起基督山伯爵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基督山城堡门厅的正位,堂而皇之地放着一尊大仲马的半身像,还配上一条座右铭我爱爱我的人。

由此可见,基督山伯爵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是遗传了大仲马。

 

其实这条座右铭,大仲马只讲了半句,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才体现了完整的意思。

那就是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

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他。

这样既公平,也符合情感上的平衡。

但其实真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人们很多时候就会非常的优柔寡断,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样敢于决断。

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才会发出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这样的感慨!

 

《基督山伯爵》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金钱至上。

邓蒂斯的悲惨遭遇足可以说明这一切。

邓格拉斯、费尔南、维尔福三人的飞黄腾达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事实不仅仅是如此,金钱、名誉对人性的毁灭超乎了善良的人们的想象。

且看维尔福一家,维尔福先生自私自利,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为了金钱,他凭靠着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卖陷害了多少人;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她不惜毒死四个人,其中有她丈夫前妻的父母和女儿。

由此可见人性的卑劣啊!

 

相比19世纪,如今金钱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那么人性的毁灭也越来越深吗?

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尔一家就是不被金钱所吞噬的好人,最后金钱却不请自来。

而维尔福夫人最后却落个两手空空,这就是事与愿违吧?

老天还是有眼的。

 

在看完了整本书后,触动我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四个字内等待和希望。

 

学会珍惜,再加上耐心地等待和希望带来的动力,必然能迎来黎明的曙光。

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着这三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

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大仲马智慧的火花中学到的两个词。

希望大家能深刻理解并正确掌握,像基督山伯爵一样,用这两个词达到人生目标。

 

这就是一本酣畅淋漓的《基督山伯爵》,一本大仲马倾其心血浇铸而成的世界名著。

 

篇四

 

只有读完了《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后,我才知道为什么这部小说可以成为当时排行榜上的畅销书,为什么主人公基督杉博爵会受那么多的人喜欢而成为激励自己的榜样!

 

十九岁的爱德蒙唐太斯,是个活力四射的年轻水手。

他有慈爱的父亲、甜蜜的爱人,有光辉的前程、幸福的生活。

善良乐观的天性,使得他对周围的每个人都以礼相待,真挚热情。

他清澈明亮的目光里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不幸的是就在他的结婚典礼上,他遭陷入狱!

心爱的梅色苔丝嫁与他人,父亲被活活饿死,法老号船长更是幻影!

而面对他的却是伊夫堡阴森地牢里的黑暗及精神和肉体对他的双重折磨!

绝望之时遇到了法里亚长老,这位同样被命运捉弄的长老像慈父一样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告诉他基督山岛宝藏的所在。

当唐太斯成功越狱后摇身一变------基督山伯爵,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兼通药理医学,政治历史,金融法律的身缠万贯的绅士出现在当时的上流社会。

爱也好,恨也罢,14年的牢狱生活使得唐太斯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肉体上与精神上的双冲折磨是他的意志变得坚强,他化身为一个复仇的天使,借用上帝的力量要完成他伟大的复仇计划。

在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