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2544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

《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羊的育肥技术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docx

山羊的育肥技术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

山羊的育肥技术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养羊技术

早期断乳及羔羊育肥技术要点:

一般在出生后7-8周龄,断乳前15天对母羊与羔羊实行隔离饲养,在15天内逐渐减少哺乳次数,达到以采食固体饲料为主,育肥期一般为50-60天;哺乳羔羊育肥技术要点:

育肥期不断乳,隔离补饲,定时哺乳;断乳羔羊育肥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选用不同方法,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山羊的育肥技术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1、早期断乳及羔羊育肥技术要点一般在出生后7-8周龄,断乳前15天对母羊与羔羊实行隔离饲养,让羔羊在设有饲槽和饮水器的运动场自由采食和运动,以适应离开母羊的生活环境。

要逐步限制哺乳次数和哺乳量,在15天内逐渐减少哺乳次数,促使羔羊采食固体饲料的能力增强,逐步达到以采食固体饲料为主。

所用饲料与育肥期相同,仅开始补饲时须将谷物饲料稍加压碎,待习惯采食后再喂整粒谷物饲料。

育肥前要接种有关疫苗,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由谷物类能量饲料和饼粕类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及维生素添加剂组成,应保证营养平衡和全价;能量饲料以玉米最好,蛋白饲料以大豆饼和少量优质鱼粉最佳;饲粮的粗蛋白质含量应在16%左右。

2、哺乳羔羊育肥技术要点哺乳羔羊育肥的饲养方法与早期断乳羔羊育肥相似,特点是育肥期不断乳,隔离补饲,定时哺乳。

此种育肥方法主要用于秋末冬初出生的羔羊,生产市场所需羔羊肉。

用此种方式育肥,可减少断乳造成的应激反应,保持羔羊稳定地生长或增重。

3、断乳羔羊育肥技术要点育肥方式。

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选用放牧育肥、舍饲育肥或混合育肥方式。

①放牧育肥:

是我国农牧区最普遍且经济的一种育肥方式,投资少,若安排得当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主要是利用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秋季作物茬地,对当年非种用羔羊和淘汰的公、母羊进行育肥。

这种育肥方式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般集中在夏末至秋末,入冬前后上市出售。

②舍饲育肥:

这种育肥方式是根据市场供销动态安排育肥规模和时间,一般不受季节限制,能够适应市场羊肉供应不均衡状态。

舍饲育肥规模的大小不等,农牧民家庭或农牧场可视具体情况进行不同规模的育肥,可在牧区繁殖,在农区育肥。

牧区通过商业渠道将繁殖的羔羊或成年羊销售到农区,农区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和谷物饲料进行育肥,供应市场消费。

这样做既可减轻牧区天然草原的压力,也可充分利用农村饲草饲料资源。

大规模集约化育肥在国外较为普遍,工厂化生产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可按市场需求进行有计划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操作高度自动化、机械化,生产周期短,但需要的投资大。

③混合育肥:

是放牧育肥和舍饲育肥相结合的方式。

在放牧育肥的基础上,对秋末尚未达到要求体重或膘情的羊,进行一段时间的舍饲育肥,使其在短期(30-40天)内达到上市标准。

与放牧育肥一样,此种方式也有季节性特点。

羔羊育肥前要有7 -15天的适应期,以适应饲养环境、饲粮和饲喂方法。

非异地育肥适应期约7天。

异地育肥羔羊在运输前12 h停喂饲料和饮水,装车要轻而快。

进入新羊舍后应保持安静,给予饮水和易消化的干草,待适应新环境后再逐渐增加精料或改变饲粮类型。

适应期要进行驱虫、接种疫苗,羔羊入舍前要对羊舍和运动场进行消毒。

根据饲料情况和育肥要求确定饲粮类型。

①全精料型饲粮配方:

玉米粒96%,蛋白质平衡剂4%。

蛋白质平衡剂组成为:

上等苜蓿62%,尿素31%,黏固剂4%,磷酸氢钙3%,经粉碎混合均匀后,制成直径0. 6 cm的颗粒。

矿物质饲料自由舔食,其组成为:

石灰石粉52%.氯化钾15%,硫酸钾5%,微量元素盐28%(其中食盐32%,骨粉65%,多种微量元素3%)。

该饲粮含代谢能12. 8 MT jkg风干料,蛋白质含量为12. 5%。

此种饲粮适用于短期强度育肥。

②粗料型饲粮配方:

玉米58%,干草30%(以豆科青干草为主,粗蛋白质14%以上),蛋白质补充料12%(由豆饼50%,麸皮33%,稀糖蜜5%,尿素3%,石灰石粉3%,磷酸氢钠5%,微量元素盐1%组成),每千克饲粮中加维生素A 33000万IU、维生素D 3300万IU、维生素E 330万IU)。

饲粮含代谢能10.8 MJ jkg风干料,粗蛋白质12. 9%,钙0.63%,磷0.36%。

③青贮料型配方:

碎玉米粒27%,青贮料67.5%,黄豆饼5%,石灰石粉o.5%,维生素A和维生素D分别为每千克1100万IU和110万IU。

每千克风干料含代谢能10.7 MJ,粗蛋白质含量为11.3%,钙0.47%,磷0.29%。

4、成年羊育肥技术要点成年羊一般在夏秋季节育肥,育肥期一般为50-60天,主要饲喂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饲料,使肌肉间脂肪增加,改善肉的品质和风味。

夏秋季节可在天然草地、人工草地或农作物茬地放牧育肥,秋末冬初可采取放牧加补饲育肥,冬季必须进行舍饲育肥。

可采用下述饲粮配方:

玉米50%,菜籽饼14%,苜蓿干草15%,麦衣子皮11%,湖草2%,玉米青贮料7. 5%,食盐0. 5%。

每千克饲粮含代谢能11.2 MJ,粗蛋白质含量约11%。

饲养山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如下:

一.山羊的营养

(一)山羊圈养的营养需要羊的营养需求是指羊在生活、生长、繁殖和生产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根据营养需要的目的可分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两大部分。

生产需要主要有繁殖、生长等需要。

羊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称为维持营养需要。

羊需要的热能与其活动程度有密切关系,活动程度大需热能高。

维持饲养中,蛋白质占有重要地位。

体内各种酶、内分泌活动、各组织器官的细胞更新均需要蛋白质。

维生素A、D及钙、磷等矿物质都是必需的,缺少这些物质,羊就不能维持体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

公母羊在繁殖期需要足够的粗蛋白,并且要保证蛋白质的品质较高。

蛋白质供给不足或质量不高会导致公羊精液品质变差,性欲不强;母羊阴道、子宫、胎盘的粘膜角质化,影响受胎,早期容易流产,对生殖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同时,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也会引起繁殖疾病。

羊在妊娠期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

妊娠期营养不足会造成早期流产或胎儿被吸收,胎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蛋白质较多,对钙、磷、维生素A、D的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羔羊从出生到配种其生长发育,经过哺乳阶段和育肥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不仅要求数量,而且保证质量。

在育成期一定要保证优质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A、D等的供应,以满足体躯发育和骨骼迅速生长的需要。

(二)羊的饲养标准:

按照饲养标准进行羊的日量配合,可以保证羊的健康高速地生长、生产和繁殖,并且最节约饲料。

但饲养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随羊的品种、生产性能和改良程度等而变化。

这里提出几点原则,作为实际配合日量参考。

(三)日量的配合根据羊消化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考虑其适口性,饲料的营养价值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以采食干草和青草为主,用精料补足其按饲养标准不足的部分。

由于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使制定饲料配方的灵活性很大。

在满足粗饲料需要量的前提下,参考相应的饲料标准和典型配方.其原则是:

1.符合羊体在各个时期的生理需要。

不同性别、年龄、体重和不同生理状况的山羊选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和饲养标准。

结合饲养经验拟定饲料配方。

2.饲料种类要多样化,适口性要好。

在饲料搭配中,饲料种类越多越好,饲料质量(营养价值)要保持相对稳定,考虑采食量与饲料体积的关系,精粗料适当搭配。

不能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3.日粮以优质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既要有一定体积,又要保证干物质含量。

4.选用饲料可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同时,也要考虑饲料的价格,以降低饲养成本。

5.对羔羊,不宜喂体积过大或水分过多的饲料;对泌乳初期母羊,应以优质干草和青草为主,适量喂给精料和多汁饲料;泌乳盛期母羊,除喂给相当于体重1.0~1.5%的优质干草和一定量的精料外,就尽量多喂青草、青贮和块根茎类饲料;对种公羊,应以优质禾本科和豆科混合干草和鲜青草为主。

配种时应补喂混合精料。

精料不可多用玉米,可以用麸皮、豌豆、黄豆、豆饼等补充蛋白质。

配种盛期,可适当增喂奶、鸡蛋或鱼粉等蛋白料。

(四)饲料的饲喂量1.精料的饲喂量。

精料的日饲喂量为羊体重的1/15-1/10。

根据羊只的饲养标准和精料的营养成分,结合本场(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羊只每日精料的补饲量为:

⑴公羊:

非配种期:

0.5kg(分二次喂);配种期0.8-1.0kg(分三次喂)⑵母羊:

0.3-0.4kg;⑶羔羊:

20-30日龄50-70g;1-2月龄100-150g;2-3月龄200g;3-4月龄250g。

⑷繁殖母羊:

妊娠前期0.4kg;妊娠后期:

0.5kg。

2、粗料的饲喂量:

含粗纤维18%以上的饲料统称粗饲料。

粗饲料干物质要占到总采食干物质含量的60-70%,粗饲料饲喂量不足,将严重影响羊的正常新陈代谢,并引起生产性能下降。

山羊的瘤胃容积大,利用青干草的能力强。

青干草的日饲喂量为羊体重的3-4%。

青绿饲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质,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青绿饲料的每天采食量为羊体重的12%左右。

但饲喂豆科青草时则应加以控制,否则易引起膨胀而造成死亡。

每只羊粗料的日饲喂量是:

青草4kg、青干草0.6-0.8kg~1kg。

饲养羊只所需的粗料量由日饲喂量,羊只数目和饲喂天数决定的。

如:

粗饲料量=日饲喂量×饲喂天数×羊只数。

实际喂量还需根据羊的品种、性别、年龄、体重、用途、生理状况等情况,灵活掌握。

二、山羊舍饲技术要点

(一)饲喂次数全舍饲山羊一般每天分3~4次饲喂。

半放牧半饲舍山羊每天中午和晚上各喂一次,放牧的山羊只需在晚上收牧后进行补饲。

另外再分顿饲喂精料,一般是每天喂二次。

设置水槽,自由饮水。

(二)饲喂方式饲喂方式是先草后料,先粗后精,定时定量,少喂勤添。

饲草要切成1.5~2.0厘米的小段;精料可直接喂,若是粉状,最好用水拌成湿拌料(以手捏不滴水为宜);饮水要随时保持清洁,冬温夏凉。

(三)饲料更换逐渐过渡凡增减饲料喂量,变换饲料种类,应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更换的办法进行,不可骤然打乱采食习惯,以免造成羊只不适应,消化机能紊乱,或者引起便秘或下痢,严重者将造成胃扩张、肠结,甚至死亡。

(四)慎喂豆科牧草豆科牧草不宜单独、大量饲喂,而应与其它禾本科牧草按比例(豆科2:

禾本科8或3:

7)饲喂,否则导致产气过速,破坏了产气与嗳气之间的动态平衡,发生急性膨胀,并且因为饲料中含皂甙、果胶等成分,或细菌产生粘多糖等,造成液体粘滞性增大,不易破裂,就发生泡沫气体,轻者造成瘤胃或胃驰缓,重者抑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易引起窒息死亡。

(五)豆类饲料需炒熟豆类饲料因含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胰蛋白酶活性)等,会降低蛋白质消化率,并引起胰腺肿大。

因此应将此类饲料炒至九成熟,以使蛋白酶抑制因子失活。

(六)科学补饲精料,保证日粮的营养平衡牧草是羊的主要日粮,但存在营养不全的弊端,仅靠牧草不能充分满足肉羊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

因此,在满足肉羊对牧草需要的同时,必须补饲精料。

现介绍补饲精料的两个实用配方。

(1)玉米粉65%、豆饼10%、菜饼15%、麸皮10%。

(2)玉米粉50%、豆饼15%、麸皮20%、米糠15%。

以上两种配合料,任选一种饲喂。

断奶后满3个月龄的幼小羊,体重约10kg,在优质青干草与与各种秸秆料自由采食条件下,上述配合料可日喂150克,随着月龄的增长,日喂量可增加到200克。

为补充蛋白质的不足,三月龄以后的山羊精料中可添加尿素,因尿素味苦,喂尿素时需5天的过渡期阶段让羊适应,初次日喂3至4克,拌入料中饲喂,然后逐渐增加,最大喂量母羊可达每天8~13克;6月龄以上育成羊8~12克。

并注意饲喂前后一小时不饮水,否则易迅速吸收而引起中毒。

如改用双缩脲(缩二尿)、异丁基二脲等释氨较慢的产品,则安全性较高,效果优于尿素。

菜籽饼要煮熟后再喂,以消除菜籽饼含有的有毒成份。

每天每只羊另补食盐4克—5克、骨粉或贝壳粉4克到5克拌精料中饲喂。

青草、干草、及农作物桔干(花生秧、红薯藤、玉米秸)为基础日粮,任意自由采食。

假如喂青贮饲料,每天料中再加小苏打5克,按照这种新技术喂羊到6月龄,体重可达25kg以上,与传统的粗放饲养法相比,生长速度提高一倍,可实行当年产羔,当年出栏。

上述配方饲料是为圈养羊设计的,圈养比放牧或半放牧易于育肥。

对青草旺季在场外放牧的羊配给精料喂量可减少50%。

但无论青草多充足,晚间补料仍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育肥羊的快速生长。

三、山羊的一般管理技术

(一)过渡性饲养主要是针对舍饲山羊采取的措施。

对于需要进行舍饲饲养的山羊,在新引入时,如果原引种地的山羊采用的是放牧饲养的方式,那么,在羊只引入时,要先进行舍饲方式饲养的适应性驯化,方法是,羊只引入后的头两天,按照原引种地的饲养方式进行放牧饲养,从第三天起,每天的放牧时间比头天减少一小时,直至全部停止放牧,实行全舍饲。

另外,羊只新组群后,也要有一个适应性饲养阶段,这样有利于羊只适应新环境和饲草饲料。

特别是新设施的采用,必须经过一周左右的训练,以训练其适应新设施,并习惯采食配制日粮。

(二)分群饲养按山羊的性别和不同生理阶段进行分群分圈饲养,便于饲养管理。

如公羊、空怀母羊、妊娠母羊、临产母羊、育成羊、育肥羊等。

实行分群饲养,可以减少因管理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去势对鉴定不合格的公羊(在2周龄至1月龄)及淘汰大公羊要及时结扎去势。

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法或橡皮筋结扎法。

长痛不如短痛,故手术法较橡皮筋结扎法优。

公羊去势后,可降低饲料消耗,提高饲料报酬,增加体内脂肪蓄积能力,同时,羯羊也倍受市场欢迎,价格高。

(四)定期进行防疫注射一般每年的春秋二季对全群羊只进行疫苗预防注射,以防传染病的发生。

重点需要注射的疫苗是口蹄疫(五号病)疫苗、山羊痘疫苗。

另外还应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和羊三联苗或五联苗,这些疫苗注后1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0.5~1年。

(五)定期驱虫驱虫分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

体内驱虫是驱除寄生在山羊体内的寄生虫,如线虫、绦虫、吸虫等,常用的驱虫药有左旋咪唑(口服10mg/kg体重,每天一次,连用6~10天)、丙硫苯咪唑(口服10~20mg/kg体重,每天一次,连用3天)、伊维菌素(按0.2mg/kg量内服或皮下注射)等,投药时宜在早晨空腹进行,投药后3小时方可饮水吃草。

投药后要注意观察,发现中毒不适症状要及时抢救。

体外驱虫又分体表驱虫和圈舍灭虫。

体表驱虫就是驱除寄生在山羊体表的寄生虫,如螨虫、虱子等,最彻底的体表驱虫方法是药浴,常用药物有敌百虫(药量浓度为0.5—1%)、螨净(用量为250ppm,即1000毫升水中加250毫克,下同)、杀虫咪(药量浓度为0.1—0.2%)、双甲咪(药量浓度为300—500ppm)等,妊娠两个月以上的怀孕母羊不宜用药浴方式,有外伤的羊子也不宜进行药浴。

圈舍灭虫就是用各类杀虫药对整个圈舍及其周围环境(包括贮粪池)进行喷撒以杀灭寄生虫,也有采用火焰喷射的方法来杀灭圈舍寄生虫的。

驱虫工作一般每年定期进行两次。

(六)去角去角应在1~2周龄时进行,公羊最好不要超过10日龄。

去角,有利于减少争斗。

(七)修蹄山羊的蹄生长较快,特别是在舍饲或运动较少的情况下,如不及时修蹄,常可导致羊身体变形,行走困难等。

修蹄宜在雨后蹄壳湿润时进行,先掏尽蹄壳的肮物,而后剪去多余蹄壳。

(八)刷拭和剪毛通过刷拭能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同时可使山羊更加温驯和易于饲养。

对于公羊,由于排尿时常将尿排在前腿、前胸的长毛、皮肤或胡须上,造成令人讨厌的恶臭,因此,最好剪掉长毛。

对于泌乳母羊,应剪掉乳房周围和两腿内侧的长毛,以保证乳房卫生,减少羔羊疾病发生。

(九)做好卫生工作,减少疾病发生定时打扫清洁卫生和更换饮水。

圈舍要常消毒,一般要求每周对圈舍消毒一次,对饲养管理中使用的各种用具也要消毒。

养羊场、羊舍内要禁止人员随意出入,饲养员进入羊舍也要先消毒,特别是每次饲喂前都要先用消毒水洗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