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2614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docx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1)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产力的提高

②手工业的发展

③商业贸易的发展

④城市封建主的努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

”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三角贸易

D.启蒙运动

3.《人类简史》中描述:

“欧洲人发动战争俘虏非洲人,再从非洲内陆千里迢迢运至美洲,数百万非洲人因此丧命,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欧洲人能在茶里加糖吃到甜点!

”材料体现了

A.欧洲庄园的逐步瓦解B.三角贸易的罪恶C.城市的兴起D.新航路的开辟

4.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挤压和灾难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

然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却极不光彩,以下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史实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③“三角贸易”

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

教会宣扬的悲观厌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

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

A.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肯定了人的价值尊严

D.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6.欧洲在大西洋东岸的航海传统悠久,促使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经济根源是

A.欧洲的商品经济日趋发达B.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道

C.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绘D.远洋航海技术的重大进步

7.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

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这宣扬了

A.理性主义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D.民主共和思想

8.如下图上海世博会会徽,寓意是你、我、他的人类社会。

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

下列事件中最先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A.文艺复兴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南北战争D.工业革命

9.《西方文化之路》中写道:

“1292年左右,(他创作的)这部诗集充满了对爱情和人生的赞美,(在中世纪的欧洲)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不过他却始终没有把自己称为人文主义者。

”这里的“他”应是

A.但丁B.达·芬奇C.拉斐尔D.莎士比亚

10.《新全球史》中写道:

“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A.到达了真正的印度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D.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11.《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以最富幻想色彩和浪漫情调,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该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主主义

12.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其主要依据是

A.西欧封建制度确立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C.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D.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3.某班同学举行辩论会,下图为双方辩手的观点。

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A.法国大革命的利弊

B.英国殖民侵略的利弊

C.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利弊

D.美国独立战争的利弊

14.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

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

C.分权制衡D.联邦制

15.“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

”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资本主义的兴起C.欧洲的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

16.“一个优秀的画家,绘画要有两个目的,即人和人的灵魂意向。

”艺术大师达·芬奇的这句话体现了

A.专制思想

B.神权思想

C.复古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17.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18.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19.仔细观察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表现一

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土地集中成为趋势;农场主将产品推向市场

表现二

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且成为远程贸易的主要商品

手工业不断发展,最初手工业开办的作坊规模小,13世纪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渐渐集中

出此案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劳动效率

 

A.文艺复兴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内容B.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形成与影响

C.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和意义D.欧洲中世纪晚期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0.文艺复兴后期,学校教育涉及小说诗歌、绘画雕刻、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解放了思想。

据此可知

①学校实行分科教学

②学校教育关注人文学科和神学

③学校教育重视人性的培养

④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相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1.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

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

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D.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22.当时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的所有做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实现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

以下最能充分体现材料中精神的是()

A.《最后的晚餐》B.《共产党宣言》

C.《汉姆拉比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

23.某部世界史著作指出,凡此种种,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壮举,也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伟绩;在此之前,地球上的各个区域之间缺少联系,而经由他们的努力,这些地区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成为可能。

材料中“壮举”是指()

A.手工工场兴起B.租地农场发展C.新航路的开辟D.早期殖民掠夺

24.下图展现了人类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对地球的探索过程,其中最能证明“地圆说”为科学真理的航海路线是()

A.①B.②

C.③D.④

25.欧洲中世纪城市中,一个新社会集团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这个“新社会集团”是()

A.封建贵族B.封建领主C.教会教皇D.市民阶层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城市开始兴起,这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的发展,①②③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④城市封建主的努力不是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的原因,排除;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结合排除法解答问题,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2.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欧洲”“非洲”“美洲”并结合所学知识,17--18世纪欧洲商人以廉价工业品(枪支等)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金银,工业原料),制成商品再运至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称为“三角贸易”,由此可知,题干材料体现三角贸易的罪恶。

所以B符合题意,AC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故选B。

4.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

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蔗糖烟草等工业原料返回欧洲。

因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三角贸易”。

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三百多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③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①或④的ABD,故选C。

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可知题干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肯定了人的价值尊严,提倡“人文主义”,发现了“人”,故C符合题意;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在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违背了题干材料的观点,排除D。

故选C。

6.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随着欧洲的商品经济日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抢夺原料产地,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开拓新的贸易市场,A正确;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道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排除B;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绘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原因,排除C;远洋航海技术的重大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排除D。

故选A。

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文艺复兴时期”“青春是多么美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

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并结合所学可知,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兴起于欧洲意大利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其思想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肯定了人在世界上价值的和作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与启蒙运动有关,排除;CD项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排除。

故选B。

8.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题干“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可知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描述。

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

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注重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所以A项符合题意;BC项属于政治领域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项属于经济领域内的革命,排除。

故选A。

9.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他创作的)这部诗集充满了对爱情和人生的赞美,(在中世纪的欧洲)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他的长篇诗作《神曲》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

故A符合题意;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极负盛名,排除B;拉斐尔是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合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排除C;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

排除D。

故选A。

10.D

解析:

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哥伦布到达的美洲,他只是误以为自己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首先是达·伽马,而不是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ABC项均不符合史实,哥伦布向西半球航行,发现美洲,从而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故选D。

1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莎士比亚: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脸人口的诗篇。

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等,故B符合题意;禁欲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以“《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以最富幻想色彩和浪漫情调,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为切入点,考查了文艺复兴,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C符合题意;西欧封建制度确立是在8世纪,A排除;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B排除;17世纪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D排除。

故选择C。

1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英国通过殖民侵略,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开拓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

殖民掠夺是英国成为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但无疑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造成这些地方长期的贫穷和落后。

正、反方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故选B。

14.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这就使得权力相互制衡,避免了专制和集权,故“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故C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地方分权、联邦制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1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A正确;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B排除;欧洲的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发生在新港路开辟之后,CD排除。

故选A。

16.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一个优秀的画家,绘画要有两个目的,即人和人的灵魂意向。

”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对人和人性做了生动的刻画,不断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故D符合题意;专制思想、神权思想、复古思想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7.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BC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应该排除,A是思想方面的。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故选D。

18.C

解析:

C

【解析】

依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传到了欧洲,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由此得出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美洲、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商品流通,丰富了各地人们的生活。

C项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整体,促进了大西洋沿岸资本主义发展;也出现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故ABD三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题干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9.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渐渐集中”等可知,表格反映的是欧洲中世纪晚期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艺复兴、市民阶级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ABC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D。

2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学校教育涉及小说诗歌、绘画雕刻、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解放了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校实行分科教学;由于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的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迷信的神学思想。

可排除选项②学校教育关注人文学科和神学;选项④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相结合,与题干内容不符;因此只有选项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21.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对哥伦布抵达美洲,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可知,题干材料表明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故正确答案为D。

选项ABC表述均不准确,故选D。

22.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当时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的所有做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实现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

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冲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艺术上的杰作;其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所以A符合题意;BCD项均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地球上的各个区域之间缺少联系,而经由他们的努力,这些地区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成为可能”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密切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的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越过太平洋和印度洋,实现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②正确,B符合题意;①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航线,A不符合题意;③是到达亚洲的航海家达伽马船队,C不符合题意;④是发现好望角的迪亚士船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欧洲中世纪城市中,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它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在这一阶层中,逐渐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故D符合题意;封建贵族、封建领主、教会教皇,均是维护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力量,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新社会集团为切入点,考查市民阶层出现的意义。

掌握,市民阶层逐渐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