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2634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docx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区

矿产资源概况

河南省横跨华北陆块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

地层出露齐全,岩浆岩发育,变质作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良好,各类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内生矿产、外生矿产集中于京广铁路以西成区成带分布;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豫南大别山北坡。

内生矿产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区域性深大断裂带的次级构造控制;外生矿产及非金属矿产的空间分布受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分布于坳陷或断陷构造内。

截止2001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26种(含亚种为154种),探明储量73种(含亚种81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49种,居全国第一位的有6种。

其中煤、铝、钼、天然碱、金银、铅锌、石油是我省的优势矿种。

已发现矿产地2002处,其中大型矿床155处,中型矿床257处,小型矿床527处,大中型水源地53处。

探明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按1993年价格计算,达3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居全国第十二位。

我局近年来在有色金属矿产铅锌矿、铝土矿及贵属矿产金、银矿非金属矿的勘查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拥有一批成矿条件较好,资源潜力较大的勘查或开发矿区。

探求铅锌矿资源量347万吨、银矿资源量4329吨、铜矿资源量20万吨、铝土矿资源量4600万吨、珍珠岩资源量1.23亿吨。

主要矿区基本情况如下:

一、铅锌矿

我省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卢氏县——栾川北部——汝阳南部的熊耳山——外方山成矿带内,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中酸性火山熔岩、新元古界龙家园组碳酸盐岩及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细碧—角斑岩中。

多呈脉状产出,受断裂构造带控制。

主要矿床基本情况如下:

(一)卢氏——栾川北部地区

分布于卢氏县和栾川县北部,西起卢氏与陕西边界,东至栾川县城北,北以杜关-上蛮峪街一线为界,南以栾川大断裂为界,矿权登记总面积约460km2。

该区通过历年来的勘查工作,在栾川赤土店地区找矿上取得了突出成果。

发现了十余处矿化集中分布区、上百条含矿断裂带及层状蚀变岩型铅锌银矿带,提供普查矿产地7处。

提交333+3341资源量:

银3329吨,铅锌277万吨。

且进一步扩大的前景可观,通过进一步工作,预计可提交333+3341资源量:

银5000吨,铅锌350万吨。

主要矿区资源情况如下:

1、冷水北沟矿区

冷水北沟矿区位于栾川县城西北的冷水镇冷水北沟一带。

区内分布有5-甲1化探异常,位于冷水北沟-马圈炉场沟、杨树凹一带,面积32km2,元素组合为Mo-Cu-Zn-Pb-Ag-As-(Mn)。

Pb一般40×10-6~2300×10-6,Zn150×10-6~1500×10-6,Ag0.2×10-6~0.5×10-6,具有元素共生组合好、异常强度高和分布连续等特点。

矿区内共发现20余条北东向展部的矿脉,以S027、SO31、S032等三条矿脉规模最大。

矿脉长度1675——2300米,厚度1.13——2.06米,矿石品位Pb0.47×10-2~22.56×10-2,Zn0.11×10-2~31.60×10-2,Ag5.00×10-6~426×10-6。

估算333+3341资源量:

铅锌119.32万吨,银1082.69吨。

2、核桃岔矿区

核桃岔矿区位于栾川县城西的陶湾镇核桃岔一带。

发现铅锌银多金属矿脉13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S023、S024两条。

S023矿脉分布于头道沟-三道沟脑,追索长度2600m,控制厚度0.8~2.60品位0.52×10-2~8.60×10-2,平均3.52×10-2,Zn品位1.35×10-2~10.31×10-2,平均5.22×10-2,Ag4610-6~197×10-6,平均121.25×10-6。

S024矿脉分布于牛皮缝-乔沟脑一带,追索长度3000m,控制厚度1.20~20.00m,一般2~3m,倾向80°~100°,倾角75°~85°。

Pb品位0.7×10-2~3.18×10-2,平均2.15×10-2,Zn品位3.16×10-2~10.47×10-2,平均6.19×10-2,Ag品位22.90×10-2~93.27×10-6,平均46.37×10-63。

3、银和沟矿区

位于栾川县城西北的赤土店镇银和沟一带。

目前在背斜两翼已分别发现S168、S169两条规模较大的矿脉。

长度1900——3300米,厚度1。

5——20米,矿石品位Pb0.3×10-2~11.3×10-2,Zn0.11×10-2~8.22×10-2,Ag6.4×10-6~106×10-6,初步估算333+3341资源量:

铅锌30.72万吨,银39.26吨。

4、百炉沟矿区

矿区位于牛心剁穹状背斜南西侧,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发育,异常形态多呈北西向椭圆状,沿官道口群龙家园组中段地层分布。

各异常具强度高,元素组合较好的特点。

元素组合多为Zn、Pb、Ag,局部Mn、Ba含量较高。

一般Zn150×10-6~650×10-6,Pb30×10-6~2500×10-6,Ag0.2×10-6~4×10-6,Ba:

1500×10-6~10000×10-6。

各异常与已知矿化带对应较好。

区内发现S150、S171、S172三条规模较大的矿脉。

长度3000——5000米,厚度1.5——6.4米,矿石品位Pb0.33×10-2~18.08×10-2,Zn2.62×10-2~18.76×10-2,Ag18.80×10-6~488.00×10-6。

初步估算(3341)资源量:

铅锌39.07万吨,银322.95吨。

5杨树凹矿区

矿区位于赤土店镇马圈一带。

矿区内已发现8条矿脉,均受北西西向次级断裂控制,其中S040矿脉为矿区内主要矿脉,位于矿区中部,出露长4000余m,西段分成二支,宽3~5m。

倾向210°~230°,倾角29°~35°。

经地表系统工程揭露,结合深部钻孔控制和取样分析,S040矿脉圈定3个矿体。

长分别为2175m、1700m和775m,厚度1.59~3.72m。

品位:

Pb0.07×10-2~4.71×10-2,平均1.61×10-2;Zn0.17×10-2~16.88×10-2,平均2.55×10-2,Ag6.14×10-6~1880.09×10-6,平均69.06×10-6。

估算333+3341资源量:

铅锌31.81万吨,银528.73吨。

6银洞沟矿区

银洞沟矿区位于栾川县城西北的石庙乡庄科村三岔-银洞沟一带。

区内发现7条矿脉,对其中S01等4条矿脉进行了地表工程揭露和取样分析,表明,矿脉长度630——1200米,厚度0.5——4.5米,矿石品位Pb0.03×10-2~26.57×10-2,平均4.19×10-2;Zn0.07×10-2~16.50×10-2,平均2.94×10-2;Ag7.8×10-6~360×10-6,平均92.24×10-6。

初步估算资源量:

铅+锌31.09万吨,银287.65吨。

7白沙洞矿区

矿区位于赤土店镇花园村-白沙洞村一带。

矿区主要矿脉为S121,出露于矿区西部,楼房沟-满子沟一带。

地表控制长度1600m,厚度0.60~3.80m。

走向由北东东转向北西西向,多倾向南东(或南西),倾角65°~75°,局部50°~60°,经稀疏工程取样了解,品位:

Pb0.61×10-2~21.44×10-2,Zn1.58×10-2~27.52×10-2,Ag8.60×10-6~987.50×10-6,最高1220×10-6。

8银洞尖矿区

银洞尖矿区位于黄背岭-石宝沟背斜西端。

新发现铅锌银多金属矿化带2条,其中以S180矿化带为主,断续出露长度大于1000m,宽0.50~3.00m,东倾,倾角48°~70°。

带内主要为褐铁矿化碎裂岩,局部可见构造角砾岩。

地表金矿化明显,深部以铅锌矿化为主。

品位Pb0.28×10-2~2.88×10-2,Zn0.48×10-2~8.08×10-2,Ag30.80×10-6~59.80×10-6。

(二)嵩县上庄坪---阴沟一带银多金属矿区

矿区位于河南省嵩县南部白河乡,面积30多平方公里。

区内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细碧~角斑岩系。

经专题研究认为,该类矿床为海底火山喷流型铜、锌矿床,可与日本黑矿、北祁连块状硫化物矿床相对比。

区内已进行过去1:

5万地质矿产工作,圈出Ag、Pb、Zn、Ba化探异常带长10余公里;目前正在开展预查工作,控制矿化带长3.5公里,富矿段三个。

矿化带呈层状分布于火神庙组角斑质凝灰岩内,与地层产状一致。

矿体上部为重晶石沉积层,下部为硅质岩层。

矿石主要为块状、次为条带状、层纹状和角砾状,成矿元素为Ag、Cu、Pb、Zn,重晶石可综合利用。

地表稀疏工程控制,矿体分段富集,一般长300-500米,厚度3-6米,Pb+Zn品位4~8%,Cu0.4~1.2%,Ag120~280g/T,Au0.8~1.2g/T,重晶石含量30~80%。

局部块状矿石品位很富。

经初步估算,矿区资源量Cu+Pb+Zn金属量在50万吨以上,整个矿带找矿潜力巨大。

(三)汝阳南部裂子山铅锌矿区

矿区位于汝阳南部的老代仗沟—黄沙岭和松都沟—青岗坪一带。

面积25平方千米。

矿区分布为中元古界熊耳群中酸性火山熔岩,断裂构造发育,通过物化剖面测量表明:

近东西向断裂中极化率较高,Pb、Zn、Ag等成矿元素富集。

通过勘查工作,发现北、中、南三条规模较大的近东西向成矿带,初步圈定矿脉14条,单矿脉走向长度720——2600米,厚度3——18米。

矿石品位Pb+Zn:

0.98__14.53×10-2.经对其中的老代仗沟矿段P5矿脉进行系统的工程控制,探求332+333铅+锌金属量13万吨。

全区通过进一步勘查工作,预计可控制铅+锌资源量50万吨。

二、铜矿

我省铜矿主要分布在豫西南朱夏断裂带两则及豫北地区中条山铜矿带东段,主要矿区资源情况如下:

(一)河南省内乡县板厂铜多金属矿区

该矿区位于河南省内乡县板厂乡,面积十余平方公里。

区内分布地层是中元古界秦岭群,矿化带受朱~夏断裂带次级断层的控制,矿体与燕山期花岗斑岩关系十分密切。

矿区正在进行普查工作。

地表控制矿化带长10.5公里,矿脉5条,矿体11个。

矿体一般长300~400米,厚2~12米。

矿石类型有斑岩型和蚀变岩型两种,矿石品位较富。

成矿元素主要为Cu、Ag、Pb、Zn。

银最高品位1448g/T,平均203g/T;铜最高品位9.06%,平均1.93%,铅最高品位15.57%,平均2.85%;锌最高品位7.75%,平均2.25%。

矿体多为脉状和透镜状。

围岩蚀变有硅化、钾化、黄铁矿化。

在172线,花岗斑岩脉全岩矿化,并有向深部变厚变富的趋势。

初步估算矿区资源量Cu+Pb+Zn30万吨以上,Ag1000吨以上。

(二)河南省济源市瓦庙坡铀矿区简况

矿区位于济源市王屋乡瓦庙坡至营盘一带,面积10余平方公里。

区内出露地层为古元古界银鱼沟群幸福园组厚层砂岩和赤山沟组大理岩。

矿区位于中条山铜成矿带的东延部分,矿化带受地层和构造破碎带双重控制。

1:

5万地球化学测量,在区内圈定以Cu为主的综合元素异常3个,面积大、强度高。

经少量槽探揭露,已发现的6条矿化带,根据矿化特征可大致分三种类型,即含铜火山--沉积(受变质)岩型、构造热液充填型、含炭质(变质)片岩型。

其中瓦庙坡矿化带长度1500米,最大厚度4.8米。

矿石含铜一般在0.3-2.4×10-2,个别大于5.0×10-2。

矿体主要为似层状,矿石多为角砾状、块状,围岩蚀变为黄铁矿化、硅化,铜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矿体品位较稳定。

该矿区工作程度较低,目前正在进行预查工作,初步预测Cu资源量可达10万吨以上。

三、铝土矿

我省铝土矿黄河以南、京广线以西,三门峡—郑州—平顶山之间的三角地带。

面积约1.8万Km2。

矿体赋存于古生界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中下部,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属沉积型—一水硬铝石矿床。

矿石具有高铝、高硅、低铁之特征。

既可用于生产氧化铝,又可作耐火材料,高品位矿石还可生产人造刚玉,用于磨料工业。

少量用作生产高铝水泥的配料。

全省已探明矿产地39处,累计提交储量4.80亿吨,居全国第三位。

根据我局编制的《河南省铝土矿成矿远景区划及资源总量预测报告》表明:

河南省铝土矿资源总量为14亿吨,尚有9.36亿吨的远景资源有待进一步勘查。

并将全省铝土矿划分为六个Ⅳ级成矿区:

1、陕县—渑池—新安铝土矿成矿区:

东西长120Km,探明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10处;累计探明储量1.76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36.67%;预测资源总量3.28亿吨,远景储量1.52亿吨。

2、偃师—巩义—荥阳铝土矿成矿区:

东西长70Km,探明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5处;累计探明储量1.36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28.33%;预测资源总量3.27亿吨,远景储量1.91亿吨。

3、登封—新密铝土矿成矿区:

东西长90Km,探明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4处;累计探明储量0.88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18.33%;预测资源总量3.07亿吨,远景储量2.19亿吨。

4、登封—禹州—郏县铝土矿成矿区:

东西长80Km,探明在大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5处。

累计探明储量0.44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9.17%;预测资源总量2.28亿吨,远景储量1.84亿吨。

5、汝阳—汝州—宝丰铝土矿成矿区:

东西长60Km,探明中型矿床4处,累计探明储量0.33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6.88%;预测资源总量1.68亿吨,远景储量1.35亿吨。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6、宜阳—伊川铝土矿成矿区:

东西长40Km,探明小型矿床1处,探明储量0.03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0.62%;预测资源总量0.58亿吨,远景储量0.55亿吨。

综上所述,陕县—渑池—新安铝土矿成矿区、偃师—巩义—荥阳铝土矿成矿区、登封—新密铝土矿成矿区、登封—禹州—郏县铝土矿成矿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是我省主要的铝土矿找矿远景区。

我局在上述矿带中开展勘查开发工作的5个矿区累计探求铝土矿资源量4600万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9.58%。

并在豫北发现了焦作北部——济源铝土矿成矿远景区,初步发现矿点10余处。

主要矿区资源情况如下:

(一)三门峡七里沟——崤里铝土矿区

位于三门峡市东北28公里,面积13平方公里。

通过对区内沟西矿段1.5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勘查工作,初步圈定5个工业矿体。

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于石碳系中统本溪组含铝岩系中,长度190——320米,宽度150——320米,平均厚度3.22——6.69米。

矿体平均品位:

Al2O364.5%——73.08%,A/S5.93——8.04。

估算铝土矿资源量110万吨。

区内其他矿段仍有较在的找矿潜力,全区预计潜在的铝土矿资源量1000万吨。

(二)新安县马行沟铝土矿区

矿区位于新安县北约25公里,面积2.28平方公里。

通过详查工作全区共圈定6体工业矿体,单矿体长度160——2100米,宽度700——1150米,矿体平均厚度2.08——2.85米。

矿体平均品位:

Al2O362.35%——62.93%,A/S3.90——4.20。

全区控制铝土矿资源总量2100万吨

(三)荥阳市张沟铝土矿区

位于荥阳市崔庙镇西南1km,北距荥阳市区15km。

东西长2km,南北宽1km,面积2.26km2。

矿体赋存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的中上部。

区内以1号矿体规模较大,呈似层状产出,东西长3800m;,南北宽200—1100m,平均700m,面积237万m2。

矿体厚0.85—8.68m,平均2.98m。

属厚度较稳定矿体。

矿石品位:

Al2O363.18%——73.60%,A/S4.90——6.20。

区内仅1——4线间控制铝土矿资源量250万吨,全区通过进一步工作,预计可探求铝土矿资源量500万吨。

(四)新密市赵沟铝土矿区

矿区位于新密市东南3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

区内初步圈定一个矿体,长度1100,宽度400米,厚度1.60——18.5米。

矿石品位:

Al2O362.69%——77.02%,A/S3.40——29.90,平均10.76。

初步估算铝土矿远景资源量1000万吨。

(五)焦作北部——济源一带铝土矿成矿区

该区为河南省第四大铝土矿成矿区,已发现矿点数十个,工作程度普遍较低,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四、珍珠岩矿

我省珍珠岩矿主要分布于信阳市东23公里处的上天梯非金属矿区,面积24km2。

矿区内已圈出6个工业矿体,规模最大的为λ—4矿体,控制南北长1400米,宽度一般300—700米,最宽880米。

矿体呈厚层状,中间最厚处(指垂直累积厚度)达102米,一般厚度大于60米。

其他矿体的形态、产状与λ—4矿体类似,只是规模较小,各矿体长度50—800米,宽50—570米,厚5—60米。

全区共探明珍珠岩资源量1.23亿吨,矿石的膨胀倍数一般15—30倍(容重73—36.6公斤/米3),最高达48.8倍(容重22.5公斤/米3),多为一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