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3088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docx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docx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二、文言词语

[解]除去,脱。

[户]门。

[欣然]喜悦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

[寝]睡觉。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

[盖]原来(是)。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三、课文理解

1、本文的主旨:

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沉含蓄,精美传神。

2.“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

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

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

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

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3.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目的是什么?

虚景:

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

实景:

竹柏之影。

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4.“何处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5.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

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

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

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四、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与:

相与步于中庭。

(跟,向。

介词)

念无与为乐者。

(和,连词。

遂:

遂至承天寺。

(于是)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桃花源记》

至:

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

寻张怀民。

(寻找)

未果,寻病终。

(不久)《桃花源记》

空: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

(空荡荡的)《三峡》

古今异义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

只是,只不过;

今义:

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

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

今义:

名词,耳朵。

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

今义与事无关的人

户(月色入户):

古义:

窗(门户)户;

今义:

住户、人家

念(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

考虑,想到;

今义:

纪念,思念,读

盖(盖竹柏影也):

古义:

原来是,表推测原因;

今义:

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中庭(相与步于中庭):

古义:

院子里;

今义:

庭子中间。

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名词作动词,散步。

怀民亦未寝:

名词作动词,睡;卧。

特殊句式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

(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省略句

解衣欲睡:

(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

(省略主语)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

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

(起判断作用)

主旨句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

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

“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

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谈话:

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

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

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

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

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

提问:

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

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

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

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

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

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设计意图: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

(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

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

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1)提问:

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

(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

3、练习九第8题

(1)理解题意。

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

(2)思考:

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

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

在交流中明确:

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

(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

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

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

(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

(5)拓展延伸。

谈话:

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

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

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设计意图:

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练习九第9题

(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

(2)汇报结果。

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

(3)提问:

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

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①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

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

②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

(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一些计算中的规律,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结论的意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是一门有规律的科学,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用计算器计算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五、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7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