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3314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docx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考前最终建筑史名词解释,问答题目及答案整理

1.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原是古罗马用作法庭、商业贸易或会议厅的大厅或建筑,平面长方形,被两排又四排柱子分成若干空间,它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影响很大。

2.哥特式  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3.维特鲁威  古罗马的御用建筑师,公元前一世纪完成《建筑十书》。

4.万神庙  古罗马的庙字,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跨度最大的建筑(43.43米),内部空间单一、完整。

5.建筑十书  作者维特鲁威,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6.空中花园  是古代西亚的杰出建筑,建于公元前7~前6世纪,位于新巴比伦内城。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其王妃所建。

是一座阶梯式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7.帕拉弟奥母题  是一种券柱式。

具体作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个开间里有三个小开间。

8.孟莎式屋顶  孟莎式屋顶是方底两折式屋顶,这种屋顶的特点是,下部很陡,而上部坡度突然转折,变得很平缓,甚至做成小平顶,使内部空间好用。

它是法国17世纪的独特屋顶形式。

9.穆达迦  西班牙八世纪被阿拉伯占领。

十世纪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建筑中去,形成了特殊风格,叫做穆达迦风格。

它的特点是用马蹄形券、镂空的石窗棂,大面积的几何图案或其它花纹。

10.支提窟  支提窟是印度石窟中有窣堵坡的佛殿。

11.数寄屋  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宅,模仿茶室,称为数寄屋。

数寄屋的传统形式在日本现代建筑中仍可见到。

12.柱式  建筑中的檐部、往子与基座等构件的定型组合即为柱式。

13.帆拱  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这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14.飞扶壁  飞扶壁是哥持建风所特有的,它是一种飞券,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住侧推力。

它实际上起撑子作用,解决了水平分力问题。

15.希腊十字  中央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十字,得名为希腊十字式。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平面即是希腊十字。

16.洛可可洛可可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追求柔媚细腻的情调,常用各种曲线和涡卷、爱用娇艳的颜色。

17.透视门基督教时期的教堂墙垣很厚,以致门窗洞很深,为了减轻建筑的沉重感,将门旁的墙壁作成一排排锯齿形装饰,得名透视门。

18.叠涩  叠涩是一种结构方式,层层出挑,只有垂直支承而无横推力。

19.光塔  光塔是伊斯兰建筑特有的标志,是阿訇传呼信徒祈祷的地方,常放在寺院的四角,有二、四甚至五、六个。

20.巴洛克  巴格克风格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变形,它醉心于表现自我感觉,讲究视觉效果。

常用的手法有:

波浪形曲线、曲面建筑部分断折、不完整等。

代表作是罗马圣卡罗教堂。

折中主义建筑思潮

城市集中主义

新城

卫星城

理性主义建筑思潮

赖特的有机建筑

大伦敦规划

现代建筑

密斯风格

表现派

功能主义

新陈代谢派

有机建筑

形式美建筑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带形城市

卫星城镇

理性主义建筑1.巴西利卡

  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会场的大厅,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纵向的几排柱子将其分为中厅和侧廊两大部分,中厅比侧廊高,两侧可开高侧窗;多为木屋架,支柱较细;其容量大,结构简单,传统上是群众聚会的场所,古罗马晚期基督教公开后,被教会选中做教堂的蓝本。

  2.《建筑十书》

  古罗马维特鲁威的著作,是欧洲中世纪以前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建筑学理论专著,XXXXX分十卷,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作了系统的总结,第一次提出了“坚固、方便、美观”的建筑三要素,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影响很大。

  3.全面空间

  建筑大师密斯的空间理论,又称通用空间,由“流通空间”发展而来。

主张设计一个大空间,可以自由划分、分隔的实用且经济的空间,标志着现代建筑设计中起决定作用的功能主义理论的终结,是60年代后影响最大的空间理论。

            

  4.后现代主义建筑

    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建筑界流行的一种建筑思潮,其特点是:

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

金厢斗底槽

侧角

铺作

铺首

穿斗式

托脚

平闇

升起

草架

举折

千步廊

分心斗底槽

九脊殿

计成

(1)殿式彩画

  清式和玺彩画与旋子彩画的合称;多用于宫殿、坛庙、陵寝、寺庙等组群中的建筑;有多个等级层次与建筑在组群中的地位相适应;采用程式化的、图案化的画题;严格运用平面图案,排除图案的立体感、透视感;图案的分布遵循构件的结构逻辑;呈现为规整、端庄、凝重的格调。

(2)平坐

  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

(3)北京四合院

  是庭院式住宅的最典型布局;主要单体多“一明两暗”,核心庭院均“一正两厢”加垂花门或过厅;可纵向增“进”、横向增“路”以扩大规模;建筑的空间等级秩序反映了封建伦理秩序并能满足安居功能;表现了严整、端庄、凝重、和谐之美。

(4)明栿

  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以下的梁,加工较精细。

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

(5)副阶周匝

  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

四、简述题(每题8~12分)

1.哥教堂的结构特征

  

(1)肋骨拱(骨架券)为拱顶的承重构件,拱顶重量减轻,减薄,侧推力减小;拱顶可以覆盖各种形状的平面;

  

(2)飞扶壁飞过侧廊,解放了侧廊,便于中厅开大窗;

  (3)全部使用双圆心的尖券,尖拱,可减小侧推力,减轻结构,同时可适应不同跨度的券、拱;柱子因而大小一致,内部整齐,平面灵活。

  2.简述有机建筑理论的主要内容

  

(1)整体性原则,主张建筑设计中应由内到外、由局部到整体贯穿同一个理念;

  

(2)内部空间,主张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设计,强调由内而外、“有生于无”;

  (3)对待环境,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室内外空间应相互渗透;

  (4)对待材料,主张充分认识各种材料的不同特性,在使用中扬长避短;

  (5)对待装饰,主张装饰不应是建筑的附加物,而应是自然的,简洁的;

  (6)对待传统建筑形式,认为应首先了解传统形式产生的原因,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

  (7)对待机器,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

1.试分析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及典型实例。

.㈠城市与广场:

希腊化时期的米利都城,采用方格网城市规划理论。

阿索斯广场采用敞廊。

㈡建筑类型扩大:

埃比道拉斯剧场、会堂、音乐纪念亭、风塔等。

㈢柱式: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㈣庙字型制形成:

胜利神庙前后廊式、帕提农神庙周围柱廊式。

㈤视差矫正:

帕提农神庙水平线中间升起、柱子有侧角、券杀、角柱加粗。

㈥装饰雕刻与建筑密切配合,雅典娜女神像成为雅典卫城建筑群的中心。

建筑风格明朗健康。

㈦结构、技术:

采用柱式系统、发展梁柱结构。

㈧典型实例:

雅典卫城。

2.试分析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设计特点。

2.㈠空间组合方面:

三个梯形广场组成封闭的复合式广场。

㈡设计手法:

梯形广场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㈢结合自然环境:

四周采用外廊与水城风光呼应。

㈣艺术处理方面:

有节奏有主题,四周的建筑使用了统一的母体──券廊,建筑群的中心是圣马可教堂,高耸的钟塔起对比作用。

㈤比例尺度:

从西面进入广场,券门匡出一幅完整的广场建筑画面,建筑群之间的大小高低的组合适度。

3.试分析罗马建筑的特年及代表性实例。

㈠城市:

提姆加德等军事营寨城;罗马行政中心城;庞贝休养城;商业城。

城市大多进行了规划。

 ㈡广场成为皇帝个人的纪念物,图拉真广场有明确的轴线,有凯旋门、纪功柱等。

㈢市政工程方面:

出现了工程浩大的输水道。

㈣建筑类型:

公共建筑物有大角斗场、卡瑞卡拉浴场、巴西利卡。

这些公共建筑规模大、艺术水平较高。

宗教建筑有万神庙,内部空间完整单一,是现代结构出现之前跨度最大的建筑。

住宅高达五、六层,播萨府邸豪华气派。

㈤材料和结构:

用火山灰制混凝土,为穹顶等巨大建筑物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条件,此外还有筒形拱和交叉拱。

形成梁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

㈥柱式:

创造了罗马五柱式、券柱式。

4.简要分析哥特建筑的特点与成就,并举例说明。

4.㈠宗教色彩:

哥特建筑大都带有宗教色彩。

 ㈡建筑类型:

教堂最主要,此外还有优美的住宅及市政厅。

㈢城市与城堡;城堡具有防御性、城市自发形成,缺乏规划。

㈣雕刻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但较呆板。

㈤巴黎圣母院在结构上使用了骨架券,飞扶壁、扶壁、尖券,杰出的结构促成了伟大的形象,此外还采用了钟楼、束柱、花窗棂、透视门等,表达了强烈的宗教气氛。

5.简述哥特式教堂的基本特点。

5.㈠哥特教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㈡杰出的结构:

使用了骨架券、飞扶壁、尖券、尖拱,使教堂整体性加强。

㈢内部处理:

具有向上的动势。

㈣光线:

彩色玻璃,五彩缤纷。

㈤外部处理:

西立面的典型构图是,一对塔夹着中央的山墙,垂直地分为三部分,水平方向利用栏杆、雕像等也划分为三部分,中央是圆形玫瑰窗,底层是三个门洞。

㈥装饰:

外部布满装饰,主题──向上的动势。

㈦整个教堂强调了高耸的构图,玲轮剔透的雕饰使哥特教堂表现了向上飞升和超尖脱俗的幻觉。

6.试对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作一简要分析。

6.㈠早期:

建筑平方面趋于规整,但形体仍复杂,尚堡府邸,维康府邸都散发着浓郁的中世纪气息。

㈡古典时期:

为了体现法国王权的尊严与秩序,古典主义者采用了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的构图手法,建筑端庄、严谨、华丽、规模巨大。

代表作:

凡尔赛宫、卢佛尔宫。

㈢晚期:

建筑讲究装饰,出现洛可可装饰风格。

㈣因此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是法国传统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结合的产物。

它在广场、宫殿、苑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7.区别古典建筑与古典王义。

7.㈠古典建筑:

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时期采用古典柱式构图的建筑型制,统称之为古典建筑。

㈡古典主义:

特指法国17世纪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须遵守古典规范。

常用轴线突出中心,强调主从关系。

外型强调端庄与雄伟。

内部豪华。

8.巴洛克建筑主要特点是什么?

8.巴洛克建筑常采用的手法有。

㈠波浪形曲线与曲面,形成动态建筑。

㈡利用透视术或增加层次,来夸大距离,体积感强。

㈢建筑部件断折、不完整,形成不稳定形象。

如折断或双层的槽部、山花。

 ㈣柱子不规则排列,增强立面与空间的凸凹起伏和运动感。

㈤室内运用曲线曲面及形体的不稳定组合,产生光影变化。

1.试分析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与成就,并举例说明。

1.⑴城市与广场: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改建追求庄严对称,涌现出许多理想趁势方案,如斯卡摩齐的环形加放射形道路系统方案。

广场在文艺复兴时期取得很高成就,这时期的广场类型多。

按性质分有集市活动广场、纪念性广场、装饰性广场、交通性广场等。

按形式分又有长方形、梯形、圆形、不规则形、复合式等。

广场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四周有附属建筑陪衬,典型的实例有圣马可广场,圣彼得主教堂前的梯形与长圆形广场,卡比多广场。

⑵在单体建筑方面,有许多新的创造。

平面设计严谨,讲究对称、均衡、按轴线发展。

立面也趋于规律化,如吕卡第府邸,利用粗细石块分层,门窗排列整齐、距离相等。

在坦比哀多、圣彼得主教堂中,古典柱式取代了象征神权的哥特风格,成为建筑造型的主要手段,此外迭柱、券柱、双柱、巨柱、壁柱也被广泛运用。

这时的教堂需要表现集中和团结,因此半圆形券、厚实墙、圆形穹隆、水平向厚檐等被用来表达合乎理性的稳定感,他们取代了哥特教堂中的尖券、尖拱。

潘道尼府邸中隅石的做法,表现了粗旷坚固的特征。

所有这些都使文艺复兴建筑有了崭新的面貌。

⑶技术:

梁柱系统与拱券结构混合使用;大型建筑外墙用石材内墙用砖料,下层用石上层用砖;方形平面上加鼓形座和圆顶;穹顶用双层及肋料的做法。

⑷理论:

出现了不少重要的理论著作。

2.试述古埃及及金字塔的造型艺术,并绘出胡夫金字塔的剖面。

.金字塔的最初形态是玛斯塔巴,是一种砖或石块砌成的长方形坟墓,但它尚未和特定的尼罗河流域发生关系,尚未形成自己内在的特质,于是陵墓就向着集中的、不朽的、纪念性方向发展。

昭赛尔金字塔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把玛斯塔巴重叠放置,逐渐缩小就是六层的昭赛尔金字塔,这是金字塔形象形成的关键一步──运用了山的原形。

卖登金字塔三层,达舒尔金字塔是两折式,已接近成熟的金字塔了,随后的金字塔是方锥体。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民族对山岳都有某种崇拜,或者把它当作登天的台阶,或者把它作为神的住所,或者把它作为崇高的象征。

这是因为它比一切寻常的东西都高大、深邃,难于攀登又不易征服,且又具有完整形象,人们把它的形象特征提炼概括,用于纪念性建筑集中式的高耸构图,但只有埃及人的金字塔才真正体现了山的结构原理。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在这种特定的视觉要求下,只有金字塔那样稳定、简洁、高大的形象,才能够有力量站得住,象吉萨金字塔那样有规律的组合更显得有庄严、伟大的气概。

3.试述古希腊雅典卫城群体布局特色。

3.⑴雅典卫城的布局和祭祀雅典娜女神的仪典密切相关。

⑵考虑到山下游行队伍的观赏,建筑物大都沿周边布置;为了照顾山上人的观赏视点,建筑物不是机械的平行或对称地布置,而是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将最好的角度朝向人群。

这是根据使用功能进行流线动作设计的结果。

尤其是胜利神庙、雅典娜像的设计考虑了人们的心理活动,利用建筑群体之间的均衡,形成完整统一的外部空间形象(参见图2.5.7)

⑶卫城上的建筑物有型制和大小的变化,柱式也不同,每个建筑都有个性,但是整个建筑群很统一。

具体手法是:

帕提农神庙是中心,它的位置最高,体量最大,型制最隆重、装饰最华丽;雅典娜像以垂直体量,把周围分散的建筑统一起来;所有建筑都是白大理石砌筑。

1.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

  

(1)结构上,发挥了光辉的拱券结构技术,形成了拱顶体系,初步摆脱了承重墙的限制;

  

(2)空间处理上,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既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又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复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是从实体到空间的一次重大飞跃;

  (3)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创造出极有意义的券柱式构图,兼有结构与装饰作用;

  (4)建筑类型丰富,规模宏大,世俗建筑的数量占很大比例,且功能推敲深入,型制成熟特化,平面由简单转向复杂,体量由单层转向多层;

  (5)形成了较为系统成熟的建筑理论,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2.如何理解“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

请举例说明。

  (参见教材p68-107)

论述中国宫殿建筑的礼制内涵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伽塔)

   

应县木塔位于应县城内,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国内现存最古的木塔,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其结构措施有:

①八角形平面,其作用可减小风力.

②套筒式结构,内外两圈柱,底层檐柱外设有回廊,即<营造法式>中的”副阶周匝”,内外柱的排列又如佛光寺大殿的”金箱斗底槽”.

③殿阁型构架,9个柱网层,9个铺作层,1个屋架,每个铺作层都象圈梁一样.

④高宽比合理,67.31/30≈2/1

⑤收分合理,内柱1-5层对齐,6.7层内错半个柱径,8.9层再内错半个柱径.外层每层都内错半个柱径,在外观上形成逐层向内递收的轮廓.

⑥暗层的处理,结构上增加了柱梁之间的斜向支撑,使塔的刚度大大增强.

⑦底层加厚墙体,底层的内外两圈柱都包砌在厚达一米的土坯墙内.

⑧楼梯处理很独到,分散布置避免纵向断裂.

⑨门窗上加斜撑,也增加了整体的刚度.

⑩荷载方面,高大的建筑用小构件,每层柱子不高,空间跨度小,但数量多,可使荷载分散,减轻自重,大的构件均在一层.

其立面造型上雄壮而华丽,采用了60多种斗拱,繁多的构件为结构所需,构筑了华丽的外形,尺度很大,所以同时又是雄壮的.

评价:

当时的砖塔为先进的结构形式,采用木结构是落后的,从历史发展上说是落后的,但由于使用木材得体得法,是木结构中的精品,文物价值很高.

木构架建筑的特点

一.木构架是梁架框架体系,不同于承重墙体系.因此具有广泛性,即”墙倒屋不塌”.①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②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③可以搭配使用各种地方材料.④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可轻巧也可雄厚.

   二.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①有斗拱的以材分制(宋),斗口制(清)为模数.②没有斗拱的建筑用檐柱的柱径作为模数单位.柱径d=6寸,面阔s =16.6d=一丈,③柱高h=12.5d.优点:

易设计,易备料雇工,水平有保证,易建造,易普及.缺点:

卡得太死,由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中国建筑发展迟缓.

   三.达到了高度成熟水平(体系的衰老症).优点:

体现了功能,技术,造型(审美)的三结合的理性精神,二者高度统一.缺点:

当发展成熟的时候,没有跳到另一个体系里去.木构建筑中的好多构件都失去了原来的结构意义(如斗拱,雀替).由成熟期继续发展到烂熟期,其间除了延续建筑文脉以外,已没有结构意义了――当从结构意义转化为文脉语义时,中国建筑开始走向衰落.

   四.费工费料.如铺作中的转角斗拱构件有170多个.

   五.木构架的技术局限.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梁架之间和榀与榀之间缺乏联系,梁架和基础结合的不密切,梁的断面后期不合理.

   六.耐久性差.怕火,怕水.

殿式彩画和苏式彩画的比较

一,殿式:

采用程式化的象征画题.程式化即采用图案化.(旋子彩画可能出现局部写实的画题,说明并不够规范)

苏式:

与殿式相反,采用写实的彩画,而次要的部位采用程式化的画题.

   二,殿式尊重构件的结构逻辑.殿式每个构件的彩画不会延伸到相临的构件上,可清晰辨别每个构件的边缘轮廓.

苏式则突破构件的结构逻辑.突破了构件之间的界限(但并不是说100%突破.例,藻头布卡子时则遵守了各自的界限).

   三,殿式严格地运用平面图案,没有透视感或立体感,图案平面化.

苏式则热衷于立体图案和退晕的效果.例如,回纹,连珠纹,烟云用立体的图案,但如卡子则为平面化的图案,所以也不是100%的采用立体图案.

殿式和苏式之间迥然不同的原因

一,    建筑不同性格对彩画有不同的要求.殿式建筑为庄重,富丽堂皇,要求彩画端庄,凝重,规整.而苏式园林建筑本身则轻松,欢快,对彩画要求是,活泼,风趣,丰美.

二,在创作方法上体现了”重理”和”偏情”的不同倾向,不同的创作思想.殿式彩画为”重理”的创作方法,为什么要尊重结构逻辑呢?

反映实际需要,实际面貌.

苏式彩画为”偏情”的创作方法(浪漫).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反映其主观意愿.

三,建筑创作中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现象.彩画现象即为其一.

颐和园

--其前身是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占地290公顷.分前山,前湖和后山后湖三大景区,其中78%为水面.是保留较完整的皇家园林.

   清漪园在天然山水的基础上,结合治水建寺,因势利导地施展了大规模的地形整治,对全局山水地势作了一番除暇瑜的调度.一,疏浚西湖.往东拓宽湖面.二,修筑西堤,支堤,将昆明湖分成三个小域.三,整理前山,疏通后西湖,进一步密切湖山关系.四,紧依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园外借景.

   其宏观特点是,1,湖堤用岛式布局和堤式布局的综合形式,利用西堤,支堤将水面分成三个部分,又做出三大岛,三小岛,总体上,符合传统叠山理水的模式――三山,却又不拘泥.2,山区特色概括为前山”寺包山”,后山”山包寺”.前山建筑左右布局烘托轴线,创造出仙山琼阁――雍容华贵的境界.后山则创造出人间桃源――山林野趣,淡雅幽静的另一番境界.3,宫廷区布局将庄重,肃穆,端庄,稳重的风格与园林的大环境结合的很成功.其构成要素,东宫门,仁寿殿,乐寿堂,德和园,玉澜堂及服务用房.4,前山区一主四从的轴线组织,主从突出,两侧退后的建筑,均衡却不对称.同时使用了3728米之最的长廊,提供了全天候的游览路线,形成过渡层次,并取得画框效果.5,后山后湖采用两山夹水.水窄山高,水宽山矮,形成了对比效果,突破了带形长河的僵直单调,取得化河为湖,开合多重的基本格局.达到真假难辨的”宛自天开”.

   总之,颐和园的布局在充分展示了造园主题的同时,又重笔点染了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的性格

佛光寺大殿

晚唐建筑,公元857年,山西五台山,为殿堂型构架.是两个唐代木构架建筑之一,是中国木构架体系进入成熟期后保留下来的代表作,是唐代建筑风貌的典型实例.

剖面特点:

①佛光寺大殿的构架为殿堂型构架.殿堂型构架的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屋顶为四角顶.大殿殿堂型构架的前提是内外槽的柱子一样高.分为三个水平层,柱网层,铺作层,屋架层.(唐称内外槽,明清称檐柱,金柱,且檐柱,金柱不等高)

②分明栿,草栿两层.(明清称梁,唐宋称栿)明栿:

平闇(音暗an)(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草栿:

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

③运用了叉手托脚.叉手:

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

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

(平梁:

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托脚:

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

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论述:

以具体作品为例,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项,论述建筑特点和成就。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

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哥特式教堂平面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

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

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

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

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